书城成功励志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4477300000056

第56章

第九章 开放你自己,不在失意的毛毛雨中踌躇不前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开放的人。何谓开放,正如《开放你的人生》作者王辉耀所说:“开放人生,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放的人生就是拥有“活水”的人生,就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够“柳暗花明”的人生。

第九章第一节有一种失败叫封闭,有一种成功叫开放

凡系统,开放则生,封闭则死。

——【中国】牛根生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到中国来通商。乾隆帝以天朝上国的姿态要求马戛尔尼三跪九叩,马戛尔尼则坚持只跪上帝,其他人一律不跪。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彼此让步,乾隆恩准其免三跪九叩,但是让他以觐见英王的礼仪行了单膝跪拜礼。

礼仪之争让马戛尔尼颇为恼火,但是他期望自己带来的珍贵“礼物”足以打动大清皇帝的心。接下来,他们向乾隆展示了一系列“能显示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给皇帝陛下的崇高思想以启迪”的事物: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以及一系列能代表欧洲最先进科技的武器与生产工具等。但乾隆皇帝对这些东西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而他最宠爱的福康安将军,对于英国卫队表演的欧洲火器操则轻描淡写地说:“看也可,不看也可,这火器操想来没有什么稀罕。”对于马戛尔尼提出中国可以广开通商口岸的意见,乾隆很是无所谓:“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就这样,晚清的闭关锁国政策把中国完全封闭了起来,使其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拉大了与世界的距离,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

而在与中国相邻的另一个国度,一个帝王却进行着革故鼎新的一场走向现代的革命。

1698年,当几位大臣恭敬地问候远途归来的帝王时,高大魁梧的帝王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这个帝王就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他的这一刀剪开了俄国一系列改革的大幕。

17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同西欧相比,俄国在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神职人员显得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盛行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利在减少。当俄国沉睡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的文学和哲学已经出现了一片兴旺繁荣的景象,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著述已经问世。

从小就有着远大抱负与坚强意志的彼得大帝在亲政后下决心向西欧学习。1697至1698年间,彼得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到西欧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定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回到俄国的彼得大帝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大力发展工商业;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中央集权;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仿照西方模式开办学校,等等。

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俄国从一个几近被边缘化的国家一跃成为欧洲强国,跨进了现代世界的门槛。

彼得大帝不是一个顺应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改革家。彼得大帝的先见之明使得俄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富有改革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俄国走上了一条以前从未想过要走的路。

确实,封闭保守是成功的大敌。当我们被拘囿在一个思维的牢笼时,我们就会盲目排外、因循守旧,缺乏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对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变慢、变迟钝,对改革开放缺乏应有的热情和主动的态度,对新思想、新科技无动于衷。而只有改革,只有开放才能为一个国家、一个人带来新的活力。

开放,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姿态,对个人来说则是主动进攻的强势心理,是一种积极沟通与合作的处世原则,更是一种心胸开阔的生活境界,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反之,封闭和保守则是一种弱势和防守的心理,一种故步自封的被动挨打哲学,只能使弱者更弱。所以,无论国家、社会、企业还是个人,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开放自我,才能强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