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决定成败
44845500000028

第28章 坚忍型性格的成与败(3)

1990年首相竞选,撒切尔夫人正在法国进行访问,得到自己因仅差4票没能获胜的消息。整个访问期间,撒切尔夫人表现出了一位职业政治家的高度的自我克制力和不露声色的风度。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同僚说,她要继续参加下一轮竞选。撒切尔夫人坚忍性格使人相信,不到最后一刻她是不会放弃的。回国之后,撒切尔夫人为挽回败局,作了种种努力,她竞选班底的人四处为她活动,希望做最后的一搏。面对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她的同僚、阁员们从不同的利益出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却没有几个人公开表态支持她继续参加竞选。撒切尔夫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和孤立。陆续传来的各种信息都让她失望,使她的心情更加沉重。已经在首相宝座上坐了11年半的撤切尔夫人,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画上句号了。1990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宣布不参加第二轮竞选。

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下院首相办公室接见她的阁僚。在和自己多年共事的阁僚会晤中。个性坚强的撒切尔夫人以超人的克制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流泪。因为在这次会晤之前,她接受了劝告,决定辞职,认可了结束自己政治生涯的现实。在场的许多人感到巨大的失落,有些人实在忍不住而泪流满面。尤其是在她的阁僚当中,有些人是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受益者。可是到了最后,他们却为撒切尔夫人的下台推波助澜。但撒切尔夫人对这些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

撒切尔夫人从内心不愿意离开终生向往、喜爱的政治舞台,自幼对政治格外感兴趣的撒切尔夫人,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到了英国人政治生涯的最高点(首相之上是女王,而女王是世袭的),真让她离开自己钟爱的首相府,她的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铁娘子”毕竟是“铁娘子”,她不仅要辞去首相职务,而且要亲自起草演讲稿。假如没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撒切尔夫人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这一天到了,这是连任三届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召开内阁会议,不免有些悲壮的色彩。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闷与压抑气氛,使会议室里缺少了昔日的热闹与嘈杂,她的大臣们一声不响地跟在她的身后。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向她的臣僚们讲话,而且是辞职声明。撒切尔夫人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声音颤抖,热泪盈眶。这时,大法官詹姆斯·麦基轻轻的搂住撒切尔夫人的臂膀,低声对她说:“让我来读,首相。”“不!”撒切尔夫人坚决地回答。撒切尔夫人又一次以坚忍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以别人意想不到的平常语调,继续朗读她的辞职演说。此时,她的几位同僚早已禁不住热泪纵横了。最后,她表情漠然地注视着前方说:“好了,就讲到这里,我们做其他事吧!”

政坛风云,变幻莫测,古往今来无不如此,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失败后以什么心态来对待受挫,各有千秋。撒切尔夫人是不奋斗到最后誓不罢休的,这是她的性格,尤其是她宣称要做最后一搏之后,又果断宣布退出竞选,一时引起众人大加猜测。有人认为,在第一轮投票结果出来后,已经意味着撒切尔夫人的命运结局了,因此知难而退,实属迫不得已。但就撒切尔夫人“铁”一样的性格和由来已久的工作作风而言,知难而退的做法显然有诸多相背。也有人认为,撒切尔夫人这样做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和形象,人们会对她产生许多惋惜之情。其实,政治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左右局面,但也有些时候身不由己,不碍已而为之。撒切尔夫人是当代英国政治史上杰出的首相和政治家,她选择辞职绝不是一时冲动。在时局对她已经不利的情况下,她退出竞争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所需要理解和体会的是,撒切尔夫人作为政治家的心胸和风度。面对失败的结局,她不可能没有沮丧、悲伤。尤其是作为对政治情有独钟的职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得失面前表现了高度的自制力,并能够不计前嫌,保持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人们对撒切尔夫人辞职演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长时间吸引议院听众的一次演讲。面对无法挽回的结局,撒切尔夫人仍然以她那动人的声音,抓住听众的心。也许撒切尔夫人无意制造最后的轰动,但她在十分痛苦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克制力、自制力,的确让人们真正地领略到了一个个性坚忍的女首相的风彩。

撒切尔夫人在丈夫和儿子的帮助下,简单地收拾一下办公室,交出了钥匙,同前来送行的同僚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告别。“铁娘子”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她工作了11年之久的首相府。

坚忍的个性使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或许是“铁”的政策让她失去了优势,但在辞去首相的最后一刻也没放弃努力,历史有时会是无情的,撤切尔夫人的得与失就是最好的明证。

坚忍使居里夫人独步科学界

坚忍不屈是坚忍性格的最大特征,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惟成功可加,无失败之理。

居里夫人就是这种性格,她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探索、试验,终于把“镭”带给了全人类。同时也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只有坚忍的性格,锲而不舍的努力追求才能有成功的事业。

谈到居里夫人,人们马上就想到镭,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且也会想到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世界上一位卓越的女科学家。而这些成功的动力正是其坚忍不屈的性格。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出生在波兰一个贫穷的教师家庭里,这时候的波兰贫穷落后。也许是国家的落后,家庭的贫困造就了玛丽坚强不屈的个性,以至于日后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崇高伟大的身影。

玛丽的家境虽然贫寒,但却陶冶了她良好的情操和勤奋的求知欲。她自幼聪明、刻苦,中学毕业后,由于母亲过早的去世和父亲年迈退休,她不得不辍学出外谋生,去离华沙100公里的田产管理人Z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但这并没能消磨玛丽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这时玛丽还不到19岁。她已从一个丰腴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优雅艳丽的女子。Z先生的长子卡西密尔在华沙读书回家度假时,发现了家中这位出众的女教师。她不仅长得很美,而且舞跳的极好,能划船,会滑冰,聪明娴雅,出口成章。他深深地爱上了她,而玛丽也喜欢上了这个漂亮而且很讨人喜欢的学生……他们很快就谈到了结婚,而且看样子似乎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结合。Z先生一家都对玛丽的工作很满意,他们尊敬她,到了她的生日,他们还送她鲜花和礼物。所以,卡西密尔挺有把握会得到父母的赞许。然而,他得到的结果是父亲大发脾气,母亲气的几乎昏过去。他们认为,他们最爱的孩子,他是很容易娶到当地门第最好而且最有钱的女子的,现在竟会选中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女子,难道他疯了么?卡西密尔受了严厉的斥责之后,动摇了决心,他是个没有什么个性的青年。玛丽感到了富人对她的轻视,觉得很痛苦,她打定了主意,水远不再想到这次恋爱。一个性格坚忍的人越是在遭受打击时越发变得顽强。为了使父亲不为此伤心,为了每月能给求学的二姐以资助。个性坚强的玛丽忍受了莫大的屈辱。继续在Z先生家工作。直至1889年才到了华沙另一位富有的F先生家中。

1891年。24岁的玛丽终于结束了长达近6年的单调的家教工作,坐上了开往巴黎的火车,开始了她光辉灿烂的新生活。她也许没有想到。她从此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世界,改变了她的一生。这年11月,她兴奋地踏进了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国理学院。入学后,她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而对那些温情脉脉亲近她的青年人毫不感兴趣,她发誓保持独立的生活,不再谈恋爱。每次考试,她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后来玛丽同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至此玛丽才真的成为居里夫人。彼埃尔·居里是一位天才的学者,他在国内几乎默默无闻,但已经深为外国同行所推崇,他从小向往科学,头脑独特,19岁时,就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