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44882100000030

第30章 论宁夏社火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张建平

社火,又名社贺,有些地区称做秧歌,是我国各地和大多数民族在年节庆典中,最喜欢采用的一种传统民间乐舞艺术形式。宁夏地处中原与西北边缘省区中心,是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通途枢纽,又是秦汉以来重点开发建设的边防重镇。因移民迁徙频繁,各种文化在此并列杂陈,呈现着以中原文化中心的过渡带文化特征,其中以社火文化最为突出鲜明,是宁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事项之一。

我从小喜欢文艺,可以说是在社火锣鼓的声音中长大的,音乐院校毕业后又专职从事文化工作,每逢年节庆典,社火都是我们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这就促使我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受到广泛喜闻乐见的文化事项。据我的调查和所见,宁夏地区的社火多而且杂,就像放烟花鞭炮一样,从首府银川到全区各地,每年都要红火热闹一番。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日益发展提高,社会文化活动普遍开展,宁夏社火活动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花样不断翻新的良好态势。2001年春节银川市组织的社火大赛和2004年春节宁夏煤炭集团公司组织的社火展演,充分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宁夏社火的风采和潜力,也说明了我们在社火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为了更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质量,使这一倍受欢迎的社会文化活动更加蓬勃发展,我将自己多年来调查研究社火文化的心得写成此文,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专家同行的关注和补正。

一、社火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

社火(秧歌)是一个非常斑驳复杂的文化事项,它几乎囊括了我国传统乐舞百戏的所有表演形式。宋代诗人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俳偕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逞”之句。并记述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大抵以滑稽取笑”。这说明社火集古代乐舞百戏之大成,至宋代以来变成民间社火列队展演的一种群众性娱乐形式。社火的种类繁杂,今按其性质分类叙述如下。

(一)面具舞(又称“大面”或“代面”),在民间舞蹈、歌舞戏和社火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社火中常见的有“舞鬼”“玩喜”“大头娃娃”“跳判官”“跳无常”“舞雩”“舞傩”,以及许多用《封神榜》《西游记》等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情节人物,附以假面化装表演的。究其根源,大都是古代巫舞、傩舞和民间祭祀乐舞的遗存。古代祭祀乐舞以娱神为主,是由巫师主持的,唐宋以来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发展。明清以来,民间传说故事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表现人的脸谱化傩舞增多,如“和合二仙”“刘海砍樵”“孟姜女”“董永”“蓝桥”等,多用“高跷”“高抬”“背芯子”的形式表演。其队形有走四门、踩八封、转九曲、蛇蜕壳、跑圆场等,并使用扇子、手绢、红绸、刀、枪、剑、棍等道具,随鼓头走步并舞动手臂,发展成以展示造型美、人体美和特有的精神技能的民间娱乐性乐舞了。

(二)鼓舞类。大型歌舞多源于古代军队出征、列队、祝捷时的军舞、队舞,亦有在宫廷祭祀、民间庙会上表演的,如腰鼓、太平鼓、威风锣鼓、队鼓、讶鼓、踩鼓、滚鼓、长鼓、抓鼓、霸王鞭等。一般鼓队组成均达数十人到百余人,列队行进时边击边走边做小的队形动作变化,广场表演时则要摆阵,列队形成多种队形变化。有一字长蛇、卷白菜、走四门、八卦阵、风火阵、前后左右穿插等,随队形变化曲腿、弓腰、转头、跳跃、十字步、丁字步、蹬腿、回头望月、连身转、丹凤展翅等等动作,边舞边击,动作威武彪悍。据宋史记载,王韶率军征西夏时,教士卒讶鼓,于阵上鼓舞士气,舞时鼓声震天,欢声如雷,说明大型鼓舞一般都讲究威武雄壮,气势冲天,现多做仪式舞蹈在庆典中单独表演。

小型鼓舞有花鼓、铃鼓、盘鼓、胸鼓、摇鼓、太平鼓、打花棍(又名金钱棒)等,一般2~8人,击法、步法、队形变化、舞蹈动作等像大型鼓舞一样,也是花样百出,变化多端。小型鼓舞全国各地都有流传,鼓形不一,风格多样。一般通称为花鼓,将鼓系于头、肩、腰、腿等部位,边打边舞边唱。用当地流传的小调“九连环”“梳妆台”“锈荷包”“凤阳歌”等伴舞。以直立或骑马蹲裆势击鼓,击法、舞姿、队形各有章法,有的还加入手执小锣、小铙的女队穿插其间,经常与秧歌、花灯、旱船等一起加入社火队中表演。太平鼓是汉族民间阴阳端公伙居道人和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跳神驱鬼的乐舞,单人多人都有,各地名称不一,又有单鼓、扇鼓、羊皮鼓、槟鼓等名称。一般多用圆扇形鼓面,用铁架绷羊皮,把下有4~6个小铁环,舞者身穿带长飘带的宗教性服装并系有腰铃、脚铃,头上系尖端加小铁球的长帽辫子,舞时左手执鼓,右手执桴击鼓,且击且摇且踏脚,鼓铃交响,形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变化。其舞蹈动作有“斗公鸡”“夹篱笆”“穿胡同”“耍辫子”“喷火”“批条子”(口吐神的批语)及小翻、抛鼓、转鼓等。技艺精湛,花样百出。现多发展成舞台或社火表演中的单人舞、双人舞或集体舞,作为一种特性鼓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三)灯舞类。灯舞类是汉族和有些少数民族节庆文娱活动中普遍采用的乐舞形式之一,大型灯舞有龙灯、狮子、竹马、跑驴、船灯等,小型灯舞有花灯、地灯、采茶灯、车灯等,是一种以不同形制的灯做道具的一种民间乐舞形式,大型灯舞多用锣鼓伴奏,小型灯舞多有专用的灯歌伴以小型的丝竹伴舞。龙灯、狮子、竹马、跑驴等各有一套不同的舞法和表演程式,一般夜间表演则要以灯火装饰,白日表演则不饰灯火,只走队形、跑场子或加高台做特技表演。小型灯舞多用秧歌步,左手执灯,右手执花巾彩绸,边舞边唱边做各种队形变化。清姚燮《今乐考证》中说灯舞有“三十六变”,名目有“双龙交会”“倒连环”“孔雀东南飞”“方胜”“火龙戏海”等,今一般灯舞只做舞姿队形步伐变化,三十六变的舞法已很少见。

(四)秧歌舞。秧歌即社火,唐时宫廷称“队舞”,宋代称为“村田乐”或“社舞”。《梦梁录》载元宵民间舞队有“鲍老”“乔三教”“杵歌”“竹马”“村田乐”“旱船”“十斋郎”等,并称队为社,说“各社均不下数十(种)”表演形式。《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载尚有“扑蝴蝶”“耍和尚”“鞑靼舞”等;《武林旧事》除载有七十余种名目外,还形容其“连亘十余里”“萧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可见社火(秧歌)在传统乐舞戏基础上传承发展至今,在全国各地演变的表演形式多而且杂,很难一一统计表述。除上面列举的三十类外,经常在节庆中表演的还有各地的“秧歌舞”“打莲厢”“跑旱船”“采茶舞”“拉花”“扑蝶”“蚌壳舞”“花篮舞”“春牛舞”“彩绸舞”“盘子舞”“绣球舞”“芦笙舞”“弦子舞”“扇子舞”“花棍舞”“踏脚舞”“扁担舞”“响铃舞”等,还有杂技武术节目及民间两小戏中的“滑稽小丑”“两小摔交”“顶碗”“抛球”“耍棍”“耍飞叉”“刀舞”“剑舞”“刘海砍樵”“大头和尚”等等,大都是融歌、舞、乐为一炉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乐舞百戏节目。

二、宁夏社火的历史和现状

宁夏作为周之属国,秦之领地,历代开发建设的边防重镇,是连接中原与西域最便捷的通道,素有“弦诵早闻周礼乐,一方冠盖接咸秦”之称。自《周礼·春宫》制礼作乐,迎神赛会、年节庆典展演乐舞百戏的活动一直传衍至今,每逢春节、元宵、各种庙会庆典,官方民间举办社火闹社火的习俗代代相传,方志典籍对此多有记载。如“上元夜前后,家家悬灯结彩,社火萧鼓为乐”(《隆德县志》);“正月十三竟演剧以祀关圣,先日备仪仗迎神,前列社火,周游城中,望日再祀城隍”(《花马池志》);“修醮立会,勉励布施,献戏赛神,屡朝连夜”(《中卫县志》)。宁夏是我国行政区划变化和移民迁徙最频繁的地区,在长期交流融合中,其文化虽以河套文化为中心,又呈现出复合性、多元化的过渡带文化特点。这一特征在社火文化方面尤为明显,全国各地有的宁夏都有,其中也不乏宁夏当地演化发展的独特社火表演形式。这在历次社火表演中大家都有亲眼目睹,我不再一一赘述,只想举出几种有意思的供专家同行研究参考。

宁夏地区不种茶也不采茶,何来采茶之舞?只要翻一翻《嘉靖宁夏新志·坛词祀》一章,就可以找出根据,其记说“宁夏多江南人,故立是庙(晏公庙)以祀之”,晏公庙即江南人的会馆,过去社火队多由会馆、商会发起组织,江南人组织的社火队当然要表现江南的特点,采茶灯、采茶舞等在塞北传衍是很自然的事了。又如“高台芯子”是秦陇之地固有的表演形式,十余壮汉抬着固定在两根木橼上的高低不一的铁制架子,上面站着捆住腰腿的、扮成各种人物形象的小孩,手执各种道具彩绸进行表演,20世纪80年代初全区社火展演中尚在隆德观赏过这种造型艺术的杰作。还有单人顶芯子,就杂技里的杠子顶人一样,据老艺人说“20世纪30~40年代曾在山西会馆的社火队中看到过,现在很少见了”。前几天偶尔在中央电视台各地风光栏目中,看到山西一个边远小村,还有几位家传了四代的老艺人在耍此绝活,幸而尚未失传,否则太令人遗憾了。宁夏地区还有“杠子老爷”“二人抬”的杂耍形式,即二人抬着木杠,上面斜坐着个装成丑角的七品县令或丑婆子,忽上忽下作滑稽表演,究其根源,可能是汉代“舞参军”“舞鲍老”的遗存演化,宁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表演形式。宁夏还有“马社火”,即骑着马表演社火,是把马术与乐舞结合起来的一种社火表演形式,这是中原乐舞与西北游牧民族生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形式,连鼓吹乐队也是古西北民族“车骑鼓吹”的表演方式,据说20世纪50代隆德等地尚有,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都未见此独特的表演形式。据我区著名的民俗文化研究家刘同生研究员讲,宁夏的这类独有的社火表演形式很多,2004年春节社火展演中引起广泛兴趣的“太阳鼓”,就是由他在全区艺术集成普查中收集的西夏时的“滚鼓”“抓鼓”演化而成的,可称全国独一无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广场、舞台鼓舞表演形式。

三、对宁夏社火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几点看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宁夏在民族地域文化的抢救、传承、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社火文化方面,由于客观需要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但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人类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源保护法的要求,结合宁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法规法则并加以贯彻实施,在这一方面,我们比云、贵、川、藏、内蒙、新疆等省区行动稍显迟缓了些,还存在着“需要了就抓一下,不需要了就放下无人过问,用时靠前,不用时靠边,无系统研究,无长远规划等问题”。我们在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西部民歌大赛的排行榜上,所以名次靠后,就是一次最具体的证明和教训。

(一)加强对宁夏民族地域文化的了解认识

宁夏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已从二十多年为编纂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宁夏卷和地方志的普查、编纂成果得到证实。洋洋大观、装帧精美的文化长城摆在书橱里,我们做专业文化工作的仿佛视而不见,从不因势利导,开发利用。还抱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老观念。组织群众文化时老当“伸手派”拆现成的,国内外的名歌名舞名曲,只要是热门货都现炒现卖,唯独不下工夫开发利用、发展建设宁夏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云、贵、西藏、新疆等省区也属西部贫困地区,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利用自己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发展建设了许多原生态文化景点,成为港澳台及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者首选之地,既保护传承了民族地域文化,又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处在他们自己制造的“文化沙漠”里的外国人,渴望的是“回归自然”、寻根访祖式的“文化之旅”,而不是来我们这吃西餐、听洋歌洋舞或蹦迪跳、摇头舞,这些在当前国内文化市场上的“热门货”,他们玩得比我们好,早已是习以为常或厌倦了的“疲软货”。连深圳、珠海、海南、厦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争着抢着搞“民俗文化村”,请内地的民间艺人去献艺展演,借以吸引外国旅游者。宁夏民间这些东西有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费不了多大力气就可以搞起一些各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吃、住、行、观赏一条龙服务,既保护传承了民俗文化,又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我们应该尽快为之。

(二)改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法规措施

民俗文化长期以自然传承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在变自然传承为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承时,应坚持贯彻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方针。不要人为地改变其原貌,这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人类有形的文化资源和无形的(口传的)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和我国制定的有关法规中,早已有明确规定。保护开发是传承利用的基础,没有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开发,没有对原生态文化的珍贵价值和深厚内涵的认识,就谈不上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失,因而保护本身还有着抢救的含义。拿社火文化来说,失传或濒临失传的花样品种很多,每一种表演形式都有自身的一套表演程式和引人入胜的技艺。当前的社火大都只学了个皮毛,走走场子而已,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原生态的传承保护。另一种不良倾向就是忽视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资源的艺术品位、艺术价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先入为主,总认为民族民间的东西太土、太落后,总想“给丑婆子穿洋服”,让传说故事中女性都“袒胸露腹”“穿透明的尼龙纱”,这和造假长城,在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遗址中盖现代化的酒店洋房一样,是一种制造假古董和赝品的投机商行为,是违反“文化资源保护法”,应加以取缔纠正的错误做法。

一切民俗文化资源都是人民大众天才与创造的结晶,是在不断地创新变化中传承和发展的。其中大部分都是艺术精品,所以抢救和原生态的保护是最好的传承方法。对其中的瑕疵和不足,当然应予改良补救,但要切记是在原基础上的加工和装饰,切忌任意嫁接,急于出新。嫁接和出新是利用民间艺术进行重新构思创作的方法,用在艺术创作上是可行的,你可以自由地选用民间的艺术形式,采用各种方法去演绎创造新的艺术作品,还可以为你的作品增加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但这和保护与传承是两码事,绝不能相提并论。

(三)资产意识和市场效应

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民族地域文化,是珍宝、是资产、是财富,也是商品和品牌。光靠国家拨款来抢救开发民俗文化是计划经济时的做法。我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仍沿用这种做法,因“权利无为”造成的文化资源的积压、浪费、流失现象,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年年都在闹社火、搞文艺演出和各种评奖活动,投了资、花费了人力物力,结果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还闹出不少矛盾纠纷。过去村里的社火班社,还采用集资办法以社为单位筹办,向官府、商家拜年祝贺,管吃管喝还要讨个“利市”给个“红包”。现在变成了政府企业出钱买文化,只讲“形象工程”“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用最小的劳动和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操作规律,宁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缺的还是“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如果对宁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像对宁夏的“红枸杞”那样去开发操作,宁夏还会出现更多像“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西夏影视城”那样的独特景观和好歌、好曲、好戏、好社火……我们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宁夏的文化之旅开辟更多的通道,谱写出更多更好的、誉满中外的名篇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