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
在学校学习声乐演唱时,老师曾用这句古语说明人的嗓子是超越一切乐器、最富有表现力的“肉乐器”,教我们练声学唱时要找好共鸣位置,在“器乐性音质”上狠下工夫。及至翻阅了我国历代的一些音乐典籍之后,才知道过去对这句经典名言的理解是片面和浮浅的。
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音乐始终是以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方式形成和发展的,无论是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宗教音乐,都是以歌唱为主的,即便是器乐音乐,也是在模仿人的歌唱和为声乐伴奏中发展形成的。因而才有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这和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是分不开的。
在学习美学时我们都知道,西方艺术是在神权的国家中发展起来的,直到文艺复兴时才逐渐走下神坛,承认人的客观存在和进取精神,人也和神一样有共享艺术的权利,因而欧洲传统音乐强调的是“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沟通神与人的媒体”,追求神秘的、非人间的声音,形成了严谨规整的纯音乐概念,尽力发挥器乐的作用,甚至追求声乐的器乐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也一直是非宗教的人治国家。中国传统音乐是在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统一和谐”“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中国音乐强调的是“笼天地于心内,和万物于音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音乐是由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而生成的,音乐主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去“立象达意”才能使作者和欣赏者通过抽象的音响节奏,凭借内心的感应和联想,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因而才有了人声是超物质(器乐)的最纯真、最自然、最丰富、最有人文色彩的音乐,把人体能发声的器官———喉、牙、舌、唇、鼻甚至手、足击节都调动起来,就能形成丰富多彩的音响节奏,才能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内心情感和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感受。所以中国的声乐艺术强调的是以气为本,以气送声,以声传情,通过对各种发声器官的训练,充分发挥人声表现功能。
二、会说才会唱,会唱才会吹拉弹打
正因为欧洲音乐的纯音乐观念,所以才形成了标准化“美声”的唱法体系和训练方法,除讲究气息的畅通、共鸣位置扣音区的垂直外,还要求有纯正的音高、节奏和准确的表情,唯独对吐字归音不甚讲究。欧洲语言是多音节成字成意,只分长短轻重,不分平上去入,要把几个音连起来才能成字表意。而汉语多是单音节成字成意,一个字就是一个表意的词,单音节的字不分轻重,但表意读音时要讲究平、上、去、入四个不同声调,而且还要讲究字头、字腹、字尾。有些音乐学家说:欧洲音乐是有固定音高的拴死的音,中国音乐是律动的拴不住的音(或“摇音”),所以中国唱法(包括各种民族唱法)的工夫多一半在吐字上,行话叫做“依字行腔”“字到腔成“”腔随字转”“字正腔圆”,要讲究“五音四呼”。五音是按声母的发言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四呼是根据韵头的有无和韵腹韵尾的特点出字、归音、收声:
1.没有韵头的叫“开口呼”,如:三、特、海、河……
2.韵头或韵腹是“i”(衣)的叫“齐齿呼”,如:连、棉、米、衣、希……
3.韵头韵腹是“u”(玉)的叫“撮口呼”,如:圈、驴、居、鱼……
4.韵头韵腹是“怎”(u)的叫“合口呼”,如:乌、乎、古、鲁、屋……
中国唱法训练中讲究吐字归音,音作声调解,也即音腔旋律线的升降滑动趋势要与字音的声调起伏吻合,否则就会“倒字走腔”,让人产生误解,听众会给你喝倒彩。如“上楼”江浙方言读“桑驴”,“石碑”秦陇方言读“实比”,如果在北方唱江浙一带的民歌戏曲,按江浙方言读音,在中原一带唱秦陇民歌戏曲,按秦陇方言读音,就会产生误解。作曲者在写歌时,不顾土语方言的声韵,“向导”会变成“强盗”,“吃水”会变成“****”,这样的笑话多不胜举。
由于不同方言的声调不一样,同一曲种才会出现不同的音调、旋法和风格色彩。一些外国音乐家评论说:“中国音乐是带有色彩的音乐,是有独特审美情趣和丰富表现力的音乐”“中国音乐的音就像中国的书法中的笔画一样,讲究先顿后提,先提后顿,或是两头提中间顿,两头顿中间提。说起来容易,不下一番苦功是很难掌握的”。中国的音腔就是体现这种美感和色彩的独特艺术手法。学民族唱法的要在“吐字归音”“依字行腔”上下工夫,还要根据听众的不同而“入乡随俗”,在声调读音上有所变化,否则就会“出彩”。学美声唱法的要想唱好中国歌曲,需要下工夫补上这一重要的课程。
三、中国音乐艺术的美学原则
无论中外,从远古始,艺术的形式美就已经存在于世了,古今中外的艺术都要讲究形式美,如绘画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构图来体现;诗歌以不同的语句、韵律、结构来体现;舞蹈以不同的神态、舞姿、画面来体现。唯独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性艺术品种,它以音高、音色、节奏的千变万化构成的形态美来表情达意,从而引起听者的美感。从这一点说,中国传统音乐比起欧洲音乐来更加多姿多彩,比其他艺术品种更讲究形态审美。
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声乐艺术,从宏观上说是南柔北刚,东秀西壮,各民族、各地区都长期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格色彩,不像欧洲和有些地区那样单一雷同,这是由于割据式的文化区域和方言所决定的。中国传统音乐在个性的基础上又有共同的形态美特征和共性,除以上所述的滑动性音高外,还有自由律动(弹性节奏和散板)与非乐音(噪音)的运用等,这些都是中国人自豪、却常让外国人难以理解又赞叹欣赏的关键所在。
熟悉西洋音乐的人都知道,“绝对高音”和“固定节拍”是构成欧洲传统音乐的核心,而中国传统音乐最鲜明的形态美特性,恰恰表现在“声无定高”“拍无定值”上。中国音乐的音除了“摇音”外,还大量使用非乐音(噪音),如歌唱中的倚、滑、颤、甩,乐队中的击节乐器和锣鼓乐等,甚至连戏曲的唱、念、哭、笑、打哈欠、打喷嚏等都含有一定的音乐性,用的都是无绝对音高的非乐音。散板节奏虽有底拍,但却要根据场景和感情需要而自由发挥,要富有弹性,如中国戏曲中的导板、哭板、剁板、流水、叫板、滚板、尖板、甩腔、亮调等,在民族歌剧中和大型艺术歌曲中也经常运用,这些都是不能用钟表式的节拍机来打拍或用欧洲音乐的功能性节拍来准确标记的。严格地说,就是一板一眼并不真正等于2/4拍,一板三眼也并不等于4/4拍,一板两眼也不等于3/4拍,有板无眼也不等于1/4拍,只能说是“近似”或“相当于”,为了方便唱奏记谱才这样标记的。因而不论是歌者和演奏者,不学习掌握中国音乐的这些独特的形态美特征和内涵,就无法准确把握和体现民族地域音乐丰富多彩的风格与色彩。
为了补上在音乐院校学习时未学到或学而不深的专业知识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我在刘同生老师的辅导下,认真补习了有关中国音乐的课程,今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撰写成文,以期与同行们共勉,并希望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指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