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44898400000005

第5章 早期兵器(5)

湖南长沙扫把塘138号战国中期墓出土的弩,是目前发现保存较好的1件弩。弩长51.8厘米,木臂是用两段硬木拼接丽成,前面承弓处内凹,前端较宽,后端较窄,两侧各加一块薄木片,增加了承弓处的宽度,侧板后缘两侧有小耳,通过承弓处和两侧小耳,可以把弩牢固地捆缚在弩臂的前端。木臂平面上刻矢槽,矢槽接近后端部又深又宽,应是放置矢羽处。弩臂中段两侧有供手握的凹槽。弩臂通体裸黑褐漆,弩机槽开在木臂后段,内装铜弩机。青铜弩机有牙、牛、悬刀三部分,用枢装牢,机槽下装一个半环形护板,与后端的小木柱连接,便于手握扳机,也可以在弩张弦后保护悬刀不被触动。弩弓用竹制作、驸部两层,用丝绸包裹,丝线紧缠,髹黑漆。这件弩的发现证实弩已成为当时重要的飞射兵器。

1986年在湖北江陵秦家嘴墓地47号楚墓中,出土1件战国晚期双矢并射连发弩。弩长27.8厘米,髹黑色漆。整体分矢匣、机体两部分。机体包括木臂、活动木臂和铜机件。矢匣放置机体上方,呈长方形匣状,下缘开两个并列的半圆孔,与机体相应部位的半圆孔扣合成圆孔,作为矢的发射孔。矢匣后上部斜煞,正中有一个方形进矢孔,矢匣后刻作虎头形,有清楚的嘴、鼻、眼。矢匣内上方有一条水平横槽,后端与进矢孔相通。横槽下有三条并列的竖槽,两侧的竖槽与上端水平横槽连通,水平横槽和两个竖槽均供进矢和储矢用,可称矢槽。出土时右侧槽内贮矢9支,左侧槽内贮矢8支,水平槽内贮矢1支。中间的竖槽比两侧竖槽长,后端深入虎头底部,是供机体内部活动木臂上的铜构件运行的。木臂整体呈长方形,状似倒置的有尾无头的虎形。木臂的底面呈三棱形,前端安手柄,似翘起的虎尾。木臂前端突出,上部形成凹弧形,用以承弓。木臂后端两侧有一个对穿透孔,孔内安装起动铜枢。木臂上平面前端为矢槽和发射孔,与矢槽相连的木臂中段两侧孚面为矢发射面。与矢发射面相连的木臂上平面后端高出矢发射面的是木臂与矢匣的结合面,木臂上平面正中有一槽,前端封闭,后端敞口,内置活动木臂。活动木臂为硬木制成,呈长条形。前端上平面凿有一条两端呈斜面的透底机槽,后端长出术臂,槽内安装铜制的牙和悬刀。活动木臂侧面中段凿透穿的活动槽,活动槽前端呈圆弧形,与机槽后端重合。活动槽后端也为圆弧形,内套起动铜枢,活动木臂后端侧面有透穿小孔,供系绳携带用。

铜机件包括牙、悬刀和铜枢。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术臂前端的机槽内。双矢并射连发弩发射过程为拉弦、发射、钩弦杆三个阶段,同时配合以自动落矢。三个阶段相互衔接,统一于活动木臂的前后运行过程之中,双矢并射连发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连发弩提供了实物资料。

陕西秦始皇陵在1号铜车马车厢前发现l件铜弩,弩为秦始皇陪葬的模型明器,弩架在焊于车转上部的承弓器上,弩臂形似瑞兽,前面为头,张口衔住弩弓的对部,设有矢槽,后端有机槽。通体绘彩色卷云纹,弩机由悬刀、牙、牛构成。弩弓为铜质,拊部宽粗,箫部分渐细。弦是由多股铜丝绞成,两端结成环扣,套于弓箫上。另有一条较细的铜绳穿过弩臂,拴在弩弓两端与箫相接处。经将弩弓复原,弩臂长78.4厘米。2件承弓器是银制,体如方筒,铸钩连云纹,头颈细。焊在车前转上,为在车上拉弩设置。这件弩是为战车车左弩弓手准备的。

汉代的强弩比战国时期的弩在制作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战国时期弩的扳机部分尽管已经用青铜制作,但仍是直接安装在木弩臂上,因此弩力不够强劲。到了汉代,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廓,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为了使弩机精确地瞄准发射,西汉时期还出现了加高望山,并在望山上有标了刻度的铜弩机。这种弩机在满城刘胜墓已有出土地。在望山上的35毫米的长度内,分成五年刻度,在每一刻度的中间处,再居中刻一分度。

带有刻度望山的弩,当弩弦引满面勾持在牙上时,望山能竖立起来,很像现代步射击时瞄准用的表尺,因此提高了射击时的准确程度。张开弩机的办法分用脚步蹬踏开和用手张开的弩叫“臂张弩”。蹶张弩是力量较强的弩。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刻画了张蹶张弩的张弩的场面战士坐在地上用双足蹬弩,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张开弩机,这时再把衔在嘴上的箭安在弩上。蹶张弩主要用于装备步兵。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周勃就是出自能张强弩的上兵行列。汉代丞相申屠嘉,也是步兵中能张强弩的射手。《汉书·申屠嘉传》中说他”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臂张弩是用臂力来张开弩,它的力量虽比蹶张弩差,但使有时比蹶张弩灵便,适合骑兵使用,可以骑在马上用双臂的力量张弩射击。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模拟弩,保存完好,可以看出汉弩地形貌。弩臂是木制的,表面涂漆,饰纤细的针刻卷云纹,廓和扳机用黑灰色牛角制作,同弩一起出土的一张髹漆,髹漆以后又在上面绕上密实的丝线。弩的强度(即张力)是按石计算的。居延汉简中记述了弩的强度和射程的简文。弩的强度在3石~8石之间,射程在120步~240步以内。按照汉代一石折合现今30.24千克计算,三石弩的张力为90.72千克,八石弩的张力为241.92千克。按汉尺1尺等于0.23米计算,弩的射程为167米~278米。

张力在150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江苏盱眙东阳7号汉墓发现的弩,木臂完整,上髹黑漆,臂长56.5厘米,后宽前窄,尾端呈椭圆弧状。铜机廓安在弩臂后部,木臂前部较窄,呈长条状,上面刻有1厘米宽的矢道,铜廓面的矢道与臂面的矢道联贯成一体,直达臂端。因木臂前端需要安装弩弓,故此在两侧加宽受力。最宽处接近后部的宽度,侧视机臂,最厚处在安装弩机前枢的地方,向前弧升,向后上曲呈圆弧状。弧接尾端下伸的握手柄,悬刀即伸出在圆弧的中央处。握手柄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前侧开竖直的窄槽,便于板发弩机时使后板的悬刀纳入槽中。这张弩机的发现使我们较清楚地认识并了解汉代弩的形制。

弩机在战场上杀伤威力十分强大,由于它制作精良,形体大质量重,是汉代的重要兵器,由汉代官府统一制造统一装备。西汉初年严禁强弩出关,规定凡是张力为十石以上的弩都不准私携,违者受罚,由此可以证明强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宋代以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应用于兵器上,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热兵器(即火药兵置,简称火器),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

殷周甲胄

甲胄是古代战争中将士使用的防护装具。作战时武士们披甲戴胃,是为了在与敌人交锋时免遭伤害,从而能够消灭更多的敌人,取得胜利。

最早的甲胄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武士们为了在战斗中免受敌方的伤害,仿效动物“孚甲以自御”,开始时在人体上披裹动物的皮革,用以自卫。以后不断改进,制作出最原始的甲胄。原始的甲胄多是用皮革制造韵,开始使用整张的兽皮披裹身体,以后逐渐将兽皮裁剪缝制成合身、灵便的防护皮甲。商周时期的甲胄,正是在原始甲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商代主要的防护装具是皮甲和青铜骨。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殷王陵中的发现正是如此。在1004号墓道中发现有皮甲残迹,它是迄今在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年代最早的皮甲实物。皮甲制作精致,残片上绘有精美的图案花纹,数层曲尺形条框中。饰方格棱形纹和卷云纹,用黑、红、黄、白四种颜色绘制。在1004号墓中还出土了140多件铜胄,这些青铜胄铸带精致、铜胄合范的缝为宵的中线,形成一条纵的脊喜棱,将全宵均匀地分成左右两部分,胄面上的纹饰以这条脊棱为中线向左右对称展开。胄的左右和后部向下伸展,用以保护耳朵和颈部。许多铜胄的正面铸有凸起的兽面纹饰,额头中部有扁圆形的兽鼻,巨大的兽目和眉毛在鼻上方两侧与两耳相接,眉目之上有的还铸有向左右伸展的尖角,圆鼻的下缘为青的前沿。

在相当于兽嘴处能露出武士的脸面。根据兽面纹的不有的宵上不饰兽面,只在顶部两侧铸出两只大眼睛。

纹。胄的顶部铸有向上竖起的铜管,用来安装缨饰。

胄面打磨光滑。兽面等装饰浮出宵面。但是胄里面仍保持着铸制时的糙面,不做打磨,故此凹凸不平陵墓中,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小型墓中都没有发现过。

有可能装备的装具。除了安阳殷墟外,商代的青铜骨在江西和山东等省也有发现。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出土过1件,胄高18.7厘米,形制与安阳的铜胄近似,中部有一纵向脊棱,胄的正面亦浮雕兽面纹饰,胄的两侧及后部略向下伸,以保护耳朵和颈部。顶部也有用以安装缨饰的圆管。在山东滕县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已发掘商周薛国贵族墓口座,其中规模最大的11号墓共出土铜胄13件,数最多,保存完好,这在同期墓葬中十分罕见。

西周时期,仍然使用青铜胄。在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曾有发现,在2号墓和3号墓中各出土1件,均已残破,但均可复原。2号墓出土的铜胄,表面平素无纹饰,顶部中央部位置网状长脊,脊的中部有可以系缨的环孔,胄的左右两侧向下伸展,形成护耳。3号墓出土的铜胄同前1件相似,也没有纹饰,胄顶没有纵脊,只有一个圆形的钮,钮的中间有穿孔,是用来系缨的。这2件铜胄的形制与安阳的商代铜胄不同,可能是因民族不同或地域不同的缘故。

周代的甲,也是以皮甲为主,一般用牛皮制作,珍贵者或用犀牛皮制作。已不用整片皮革制作。而是先裁制成甲片,再编缀成整领皮甲。从已发掘出土的皮甲看,都是东周的遗物,又以楚地出土最多。湖南长沙浏桥1号墓出土的皮甲,时间稍早,可能为春秋晚期所制。为深褐色,由6种式样的甲片组成。有的甲片上有10个穿孔,有的穿孔较少,只有4个或2个穿孔,以便于缀合。保存最完好的皮甲,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侯乙的墓撑北室放有大量的皮甲胄和兵器。根据墓中出土的简文中记载,这些兵器和盾甲都是用于车战的,皮甲包括“楚甲”和“吴甲”

两种。这些皮甲胄随葬于墓中时,都是卷起来重叠着堆放在一起的,但出土时连接皮甲的丝带已经腐朽,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整理和修复,共清理出12领比较完整的皮甲。皮甲所用的甲片表面都曾髹漆,以黑漆为主。皮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部分组成。甲身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等207片甲片,采用定编缀的方法编成。甲身的上口接编竖起的高领,下缘接缀甲裙,两肩联缀双袖。甲裙由上下4列甲片编成,每列14片甲片,自左向右依次叠压,作了固定编缀,再由上下纵向连接,为活动编缀。所用的甲片上缘比下缘窄,形成的裙甲上窄下宽,近似于梯形,可以上下伸缩,以便穿着者便于行动。甲身和甲裙均在一侧开口,穿好后用丝带扣结系合,两只甲袖左右对称,各由13列52片甲片编成,每列横联4片。由于甲片有一定的弧度,编缀后形成下面开口的环形。甲片的宽度由肩向下递减作下列依次叠压上列的活动编缀,形成上大下小可以伸缩的袖筒。反宵也是由甲片编缀成的。中间有脊梁,下边有垂缘护颈,用18片甲编缀而成。这十几领皮甲胄的形制基本相同,只是有的局部结构略有差别,如有的甲裙不是用4列甲片而是用5列甲片编缀而成。随县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十几具战车上辕马使用的皮质马甲。但是马甲出土时均已残破,经过修整出完整的标本。马甲由胸颈甲及身甲等组成。胸颈甲及身甲由各式甲片用丝带编缀而成,甲片为皮胎经模压成型,表面髹黑漆和红漆,有的黑地上用红漆绘几何纹。样。有的几何纹样虽然相差不多,但图案却有稀疏大小之别。马胄由整块皮革横压而成,形状近似马面。从顶部到鼻梁部位稍有弧度,两边面颊对称。顶部正中压成圆涡纹,其间填以金黄色的粉彩,两耳部有圆穿孔,马耳可由此伸出,眉部呈菱形向外凸出,双眼处留一扁圆形穿孔,以便于马能向外视物。两鼻部各有一个穿孔,上小下大,似蛋卵形,便于马的鼻孔透气。两腮压成凸出的大块云纹状,在凸出的部位中,又有的地方呈圆形突起。

在两腮及顶部,均有穿孔,用以系带或与马甲的其他部分相编缀。整个马,内外均髹黑漆,而外部又用朱漆彩绘龙兽纹、陶纹、圆涡纹和云纹。龙兽纹为一种似龙似兽的图案,主要施于面部及两颊没有凸起的部位;绚纹主要施于每组图案的边缘;圆涡纹主要施于两侧圆形凸起的地方;云纹施于两颊凸起的其余部位。

两颊凸起的部位,以朱漆为地,用金色粉彩描绘图案,异常精美。将整个马胄展开,全长80厘米。1986年在发掘湖北省荆门市包山楚墓时,2号楚墓中出土2件马甲,据考证,该墓下葬于公元前316年。马甲为皮革质品,皮革胎已腐烂,仅残剩漆膜,部分漆膜内残留有稀疏的毛孔。内髹黑漆,外霖红漆。个别甲片保留有编联丝带的痕迹。整甲由马胄、马胸颈甲、马身甲三部分组成。马宵由6块甲片组成。可分为顶梁片、鼻侧片、面侧片三种。鼻侧片和面侧片左右对称,鼻侧片压于面侧片之上,中问先后压叠以顶梁片,固定式编联a整个马胄为弧形,两边可遮住马的两颊。

由下往上有对称的鼻孔、眼孔和耳孔。眉弓及两颊部有凸起的图案装饰。马胸颈甲由25块甲片组成,可分为中间片,内侧片、外侧顶端片和外侧片4种。整个马胸颈甲由横、竖各5排甲片组成。甲片上小下大,横排由中间向两边弧形上翘。马身甲由48块甲片组成,左右对称。马身甲以中脊为界,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大部分,每一部分由横4排,纵6列甲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