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导演基础
44929800000060

第60章 场面调度(5)

在现实生活中,人必然要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除了社会环境在时时刻刻影响人的思想和情绪之外,地理环境周围的景物也必然要注入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影响人的思想和情绪;同样,人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也会反射到景物的身上。因此,影视作品中的人与景存在着二重关系。一方面,某种自然现象作用于人物的心理或感情,并在人的内心留有痕迹。比如良辰美景,风和日丽,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让人兴奋和振作;若是凄风苦雨,电闪雷鸣,人的心情就会感到阴郁沉重,甚至心惊肉跳。这是由于人的心情受到景物气氛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景物本身也以人物的感情为背景而被美化或扭曲和变形,真实的景物被转化为带有人物主观色彩的具有幻象的景物。比如,人遇到了喜事,中了头彩,生了儿子等,心里非常高兴,精神愉快,即使天气阴沉,刮风下雨,满街泥泞,在其眼中也显得具有生气,美不胜收;如果人正遇上倒霉的事情,如家中失窃、亲人病故,心情正处于沮丧和悲痛哀伤之中,即使他置身于百花争艳的优美环境中,也会感到某种凄凉和衰败的气氛。因此,在场面调度中把环境气氛处理好,不仅可以正面烘托或者反面衬托人物的心情和情绪,同时还可以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我国电影《小兵张嘎》中,导演运用场面调度手段渲染当时农村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环境气氛,有着非常出色的设计和处理。其中有一场戏,表现嘎子随同游击队员去见队长,就是通过一个长镜头调度一气呵成的。开始是人物的纵深调度。嘎子随同游击队员从背景远处向镜头走来,待走成近景后,又转向右行,镜头跟随向右移动;他们搬开柴火,从墙洞穿过,走到另一处院落,然后又向纵深走去,由近景走成远景;待走至尽头时,又攀登上房,形成高低调度,镜头随之升起,接着二人又斜向往前走来,再下到另一处院子里,镜头随之降下。二人对一守门人打了下招呼,便走进屋去。

以上导演所设计的较为复杂的人物调度与镜头调度,主要在于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它充分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防御敌人的极为隐蔽的地理环境,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付敌人的智慧,渲染了战争气氛。仅仅一个长镜头调度,就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四)将哲理寓意在场面调度之中

在艺术作品中,哲理常常表现为一种深邃的思想。它发人深省,启迪心智,也是创作者追求立意的较高境界。它给观众留下思索、回味、咀嚼的空间。导演除了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等多种手段可以获得哲理的寓意之外,如果能对场面调度的构思和设计匠心独运,亦可收到寓意哲理的效应。

在日本影片《砂器》中,它描写一个出身低下的青年秀夫,自幼丧母,父子相依为命,但父亲因患麻风病又被收容进传染病医院,与世隔绝。于是秀夫便独自闯荡社会,他依靠个人奋斗与机遇,终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此后,他怕暴露自己的身世,担心出身低下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前途并受世人的耻笑,以致不认其父,最后竟至杀死收容和养育过自己的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秀夫被警方逮捕,最终身败名裂。

影片的开端是这样处理的:

沙滩。

小孩堆小沙丘的手。

小孩的手指头,在沙丘顶端钻了个眼。

还是这只小孩的手,捧来海水,细心地往钻成碗形的洞眼里灌。洞眼里的水渐渐往沙里渗,洞眼四周的沙变成黑色。

小孩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插进沙丘,将被海水渗黑结成碗状的部分捧了起来。

小孩双手捧着它,缓慢地搬到石头上,准备并排放在刚才做好的沙碗旁。

可是,石头上的沙碗已经干涸变形。手上捧着那一个,也赶上一阵风,被吹得七零八碎,完全毁坏了。

后来,秀夫成了著名音乐家,当他在音乐厅内弹奏他的作品《宿命》时,在音乐中他回忆起童年和父亲相依为命、沿途乞讨时的情景。此时,又插入了一段他童年时的经历:

草丛里的一只小沙碗。

秀夫——在河边沙滩上,独自默默地在做小碗。

导演通过以上场景中的人物与镜头的调度以及重复出现小孩做沙碗的情景,用以寓意欺世盗名的人生,犹如沙做的器皿,虽然也能一时成器,但经不住风吹日晒就毁坏殆尽。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岂不发人深省?

另外,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影片《奇遇》中,结尾的场面调度也是富有哲理寓意的:在海边,导演让男主人公桑德罗面向一堵坚硬的水泥墙,女主人公克拉乌迪娅则面对辽阔的大海。导演为何要构思和设计这样的场面调度呢?其原因就是导演要用这样的调度来寓意一种哲理思想,表述他的哲学观点,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与看法。

《奇遇》是一部故事性极淡的影片,也是一部被认为“反情节”、“反戏剧”的代表作。它叙述在一次郊游活动中,男主人公桑德罗的未婚妻安娜突然失踪,于是桑德罗便和安娜的女友克拉乌迪娅一同寻找,在寻找过程中二人发生了性爱关系,但在感情上却不能互相理解和沟通。这如同安娜突然失踪一样扑朔迷离,让人难以理解,既无前因,又无后果。她为何失踪?是被害还是自杀,抑或是借故逃遁?均未作交代。按情节剧来看,一个刚出场的人物突然神秘失踪,本可以按此线索展开情节,但作者有意识地淡化了这一情节线索,而让男主人公与另一个姑娘去谈情说爱。

导演的构思以及他对人物关系和行为的安排,主要是体现他的哲学观点。他认为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可沟通性”是注定的。他说:“我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之脆弱、道德和政治的不稳定感到震惊。在这个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幻想之间的界限几乎已经丧失了。每天我们都生活在一种思想或感情的‘奇遇’(冒险)中。我们的悲剧就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而我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就是被这种情绪左右的。我愿意把这些人物放到资产阶级环境中去展示,那是因为这些人物在物质生活上无可担忧。这些人,男或女都想过一种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却遇到了困难,最终以悲剧告终。”导演在谈到《奇遇》的结尾调度时,他说:“在影片的最后,男的面向一堵墙,女的面向空间。他们之间仅剩的联系,只是怜悯、逆来顺受、宽恕……”从以上导演的表述来看,我们可以理解影片结尾的场面调度,正是为寓意他的哲学思想才这样处理的。

男的面向水泥墙,女的面向大海,二人虽同处一处,但感情却无法沟通,找不到出路。尽管他们无须为日常的物质生活所担忧,但物质享受却难以掩盖精神上的空虚,孤独感时时在侵扰他们的灵魂。这种调度在画面造型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过,这种哲理寓意能否为观众理解和接受,则难以预测,特别是处于不同社会制度和生活环境中的观众,其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将会受到各自社会环境的局限和影响。像上述场面调度的哲理寓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如无导演的阐释,就很难理解。

哲理本身就玄奥深邃,甚至艰涩难懂,如果处理不当,更加难以解读,所以运用场面调度手段来寓意哲理,应慎之又慎,否则会影响影片的观赏性。

(五)通过场面调度营造特殊的意境

所谓意境,主要指通过银屏形象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

“意”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即主观的感受;“境”是指被描绘的对象,即客观的事物与环境。平常所说的“情景交融”,就是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对象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种意境。意从境中透露出来,变得具体可感;境则由于意的渗入而显出独特的光彩,似乎给人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

其实意境并不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令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非常玄虚的东西。它是具体的、可以显现的形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写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由此可见,艺术上的佳作,尤其是绘画、电影等具有造型艺术特性的作品,缺少意境是不行的。

意境在以造型见长的影视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造诣的导演常常把追求作品中的意境,省略表述一些较为直露的事物和过程,看做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英国影片《简·爱》中,结尾部分的场面调度所取得的意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场戏的场面调度是这样设计的:当简·爱最终回到罗切斯特的住处时,她在花园中发现已经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这时她慢慢走过去,坐在他的身边,二人各自述说自己的心声。导演运用平稳的对切镜头、舒缓抒情的节奏来处理这场戏的调度。最后一个镜头从二人的近景缓缓拉出并同时升起,成为一个俯拍的大远景镜头,在广阔的背景空间中结束影片。导演采用这种调度方法,显然是为了营造一种富有诗意和抒情色彩的意境,以便给观众留下更多的遐想空间。

假如对这场戏的调度做另一种处理,让镜头不是拉出和升起,成为远景,而是缓缓向二人推近,成为二人的面部特写,表现二人沉浸在幸福中的情绪,然后再来个定格。这样的调度处理未尝不可,也显得非常完整和顺理成章,但它只能说明一个爱情故事的完满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由于人物面部的特写填满了整个画面空间,留给观众回味、思索、遐想的通道也就被堵塞了。如果说这种结尾,画的是个“。”,那么影片中的结尾,用的则是“……”号。

毋庸置疑,以上两种调度方法虽然都能完成表现内容的任务,但是由于各自的处理方式不同,其艺术境界则不大一样,留给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就各异。

在我国影片《城南旧事》中,有一场戏表现英子和母亲告别父亲的墓地,坐上马车远去。当马车拐过路边的斜坡,被斜坡遮住时,导演让摄影机升起,继续盯着马车,直到其消失在地平线后,方才停机。当时导演同摄影师发生了争议,导演坚持使用升起镜头。他的用意在于表现远走他乡的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马车走远了,看不见了,还要翘起脚跟,望着它,再送一程。这种离愁别绪的氛围,朦胧、含蓄的意境的营造,与整部影片的基调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又如,在伊朗导演阿巴斯执导的影片《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青年荷辛一直追求心爱的姑娘费娴,尽管遭到拒绝,他却从不灰心,仍苦苦追求。在影片结尾时,导演拍了一个长长的镜头,一直拍摄荷辛尾随姑娘的身后,向她求婚,从近处一直走至大远景。最后我们看到荷辛终于反身跑了回来。其结果是姑娘答应了他,还是又遭到了拒绝,观众不得而知。其结果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为银幕营造了一个含蓄而又朦胧的审美的意境,令观众获得了艺术的陶冶与享受。如果导演真的表现了明确的结果,也许观众会大失所望的。

从以上所举的一些例证可以看出,场面调度的作用常常与摄影、美工的造型设计以及视觉语言的运用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和演员的表演相关。因此,场面调度不可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如果仅就场面调度来谈场面调度,它的作用将被局限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所发挥的能量也就有限了。所以导演要想充分发挥场面调度的作用,就必须在进行影片艺术构思和设计时,将摄影、美工的造型设计,视觉语言的技巧,演员的表演等诸多艺术因素一起考虑进去,使之形成完整的艺术构思,并在实施操作中发挥它的更大的作用。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电影场面调度与戏剧场面调度的不同?有哪些深切的感受与体会?

2.大量运用运动镜头调度是否有利于影片的表现力?说出是与否的理由和依据。

练习题

从自己喜欢的影片中选出一个段落,画出场面调度图,再对照画面效果,思考导演的构思和设计,并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