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环境美化
44933300000005

第5章 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美化的载体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现代城市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舒适性和高效率都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贡献。传统上关于城市的美,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绿地、景观、公园、标志性建筑等等,城市基础设施之美以及对其的美化往往被忽视,暴露于地表的管网、布满城市上空的电线、简易的排水泵站等等常,显得与城市之美不相和谐。如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美化,使其在城市环境美化中同样起到载体作用,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发展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1.城市基础设施带来的城市集聚效益是城市中心作用的重要条件城市始终都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城市之间虽然在规模、作用的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其发展速度都远大于其周边地区。城市综合经济的高效益,是由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各部门分工的发展,城市的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生产力,使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城市对周围地区作用的大小,主要看它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大小,而辐射力和吸引力又同基础设施状况和水平紧密联系。

2.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各种生产要素集聚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区别的标志。城市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交通道路、邮电通信、上下水等都是由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水平,一些设施如防火、防洪、防震等还担负着保证城市安全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转的共同承载体,其承载力与城市经济规模和质量之间存在动态的平衡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必须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同城市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或超前发展。

良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环保、优美、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形象树立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硬件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投资环境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

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包括城市设施环境、城市气候环境、城市地理环境、城市生活环境等。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里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一个城市的诚信环境、服务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文明环境等。

城市投资的硬环境与城市基础设计建设情况息息相关,是吸引投资的基础因素。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例如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4.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竞争力足够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信息网络、水电供应网络及各种基础设施网络,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影响到社会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存在着有机的比例关系。经济学家沃尔特o罗斯托(RostowWaltWhitman)将基础设施称为社会先行资本。在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设施条件,这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艾波特o赫希曼(Hirshman,A.0.)认为,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疏忽,将构成经济进步最严重的拖累。从他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能够为城市各行各业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城市经济中行业虽然繁多,但是电力、燃气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动力,水是所有企业生产都需要的原料或辅料,道路交通设施也是所有企业吸引投资和运送产出的基础条件。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就业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产业部门,城市越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就越重要,其对于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也越明显。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某种意义上,城市基础设施还具有半军事性质,当战争爆发时要能够直接为军事服务。因此,可以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看作国防力量的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邮政通信、能源管道等设施,在战时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利益。例如重要交通干线、机场、港口码头、车站的进出口通道,应当采取应急工程技术措施,预留抢修迂回路线的位置。因此,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应重点支持和保障。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各国共识。它的核心是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设施对城市而言,如同人体的血脉、经络,其完善程度、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及可持续发展。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度超前

城市基础设施因其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一旦建成如需拓宽增容,代价昂贵,还会对其他设施的运转造成影响。如:被称为“亚洲第一弯”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投资13.4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却因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之需,建成不足11年便被拆除。因此,规划上要提高科学预测性,建设上要适当超前和留有余量。

2.系统综合

城市基础设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配套工程,而是一个由众多独立行业部门组成的城市网络系统。如地下管线敷设,若协调不好,易出现反复开挖、重复建设及浪费资金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下,规划设计的决策更是要超越单体项目,着眼长远和全局。

3.永续发展

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作好“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使其可循环、可持续、可改进,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

(三)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新在“规划”,新在“绿色”,新在“管理”。它跳出以往只谈支持人与物顺利通往的道路、公园、下水道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局限,把支持城市顺利活动的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地震灾害时能有效救助的信息通信网等非物质的软件基础设施,摆到重要位置并进行建设。

1.制定高标准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战略,以规划预防和医治“城市病”,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高标准规划的目标,必须转变传统的规划理念:

(1)标本兼治的理念。即妥善处理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科学的目标规划。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考虑长远发展,努力向“预防为主”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结构、数量形态,已经延伸成为城市发展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自我调节的导向性因素,许多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最终要靠改善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努力做到“偿还旧账,不欠新账”。

(2)低碳生态的理念。即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使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地进行规划。上海世博会在规划上突出绿色和谐,形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工程、绿色建筑和绿色办公等特色,在低碳发展之路上走在全国的前面。

(3)整体效应的理念。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高度统一为要求,抓住城市布局和结构这一关键进行规划。要求各经济区域在各方面形成整体,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从整体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决断。各城市的发展目标及空间、各城市布局、结构及发展定位也需调整,而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是实现整体效应和区域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规划建设。关注引领未来的问题,选择具有战略及长远意义的重点地区作为一段时期的发展重心,以促进城市结构调整、整体功能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设高水准的基础设施

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必备条件,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发展趋势,这是实现可持续资源管理的途径,其低碳、高效、环保和节能已是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上海世博会在向人们展示未来城市模样的同时,也把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实践予以呈现。

3.应用高科技的城市管理系统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城市信息化管理,是使城市综合服务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而言,在供给能力上要突出“巩固基本供给能力、增强应急供给能力”的原则,在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服务上要转变运营方式,更便民、利民。同时还要增强各种基础设施的互补作用,开发、引进和建设全新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等,建立先进的城市运行及安全救助体系。如:城市能源利用及管理系统、现代化的信息通信系统、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系统等。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美化

(一)城市交通系统工程的美化

1.道路美化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橱窗和走廊,也是人们最直观的认识城市面貌和城市个性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

道路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主要分为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三大部分,各个空间的组成要素对城市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道路的带状环境特点使得它在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的时候更为突出。建设一个既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的绿化景观道路,会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整洁清新的感觉,焕发了城市自身的生命力。

(1)城市道路平面美化。以上海为例,为配合高速增长的经济,路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作为上海市交通重要网络组成部分的环线高架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安全的特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上海市道路的美化设计可以说是典型的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美化。

在上海中环线的景观设计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其充分考虑到了以人为本,。高架道路为全封闭的快速车道,司乘人员在其上行驶时,高架下的地面沿线景观相对于司乘人员快速通过,所以只能展现出其连续的视觉画面。因此,在长达70公里的中环线上,绿化景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个路口之间采取不同的设计样式,在富有变化的同时又使整个中环线有统一的基调。在不断的过渡与变化中强调各个路口立交之间的不同景观的演变,使高架上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同的高架路段,增强了高架路的形象识别功能。这样,所有的景观都在中环线的串联下,形成以中环为轴线的动态、连续、多变的城市系列景观带。规划中的大型绿地、道路立交、和一些重要景点等也都作为中环线上的景观节点而进行重点设计,这也是中环线上系列景观的高潮部分。总之,上海中环的美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以平面布局为出发点的美化模式。

海中环线道路系统

①道路斑马线美化。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南部伯克郡斯劳镇诞生。为了起到的更好效果,很多城市都美化了斑马线,在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还成为一道城市美化的风景。

立体斑马线:立体斑马线由浙江台州最先实行推出,用了白、蓝、黄三种颜色涂料,看起来不仅有立体效果,且十分漂亮醒目。涂料还添加了玻璃粉,即便晚上也能清楚看见,三维的感觉能增加司机对于马路交叉点的缓存。后来在不少城市推广,既增加了城市美化也体高了安全指数。

爱心斑马线:爱心斑马线,是杭州为警示“70码”事件在杭州多个路段设立的特殊斑马线。首条爱心斑马线2009年5月18日正式启用,设在莫干山路密渡桥路口。原先的白色线条改为黄底白条相间,长为14米,宽度由4米增加到了7米,斑马线的中间印有大大小小的红色爱心图案,写着“爱心路上,有我有你”的温馨标语。

脸谱斑马线:2009年7月7日,西安市曲江芙蓉园街区,两条文化韵味浓厚,创意独特的秦腔戏曲脸谱、关中皮影斑马线亮相街头,吸引了众多市民注意。

②道路井盖美化。一些道路的细节处理会影响道路的美感。例如道路上的井盖,如若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影响道路美化的整体效果,反而还会为城市道路增添一抹亮色。

以日本为例,井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井盖上面的图案会告诉你所在的城市什么东西最著名,哪些地方最好玩,或者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例如大阪是赏樱花的胜地,大阪的井盖上描绘的就是樱花盛开时的场景;静冈县位于富士山脚下,那里的井盖上面描绘图案则大多以富士山风景为主题;长野县有一条富有北国风情的街道,被评为古建筑保护群,他们的井盖上绘制的内容就是小桥流水、古楼林立;京都和奈良是千年古都,井盖则大多以寺庙、神社为题材。

(2)道路沿街立面美化。人们对城市道路直观感受的来源,除道路布局的调整,对于沿街立面的美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沿街立面的美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道路沿街立面的涂刷、铺贴美化。墙体表面涂装是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墙面美化方法之一,台北基隆河岸旁由瓷砖制造厂商赞助的堤防墙面美化工程,墙面上砌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笑脸,希望让世界多欢喜。

②道路沿街立面的雕塑感美化。毕业UniversityoftheArtsLondonCentralSaintMartins的AlexandreFarto的作品组《在威尼斯的街道》,作者利用腐蚀酸和漂白剂,使用锤子,凿子和风钻等工具,以建筑外墙面本身作为画板,“建造出”了一组画作,并以这种艺术手段来改造其所在的环境,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历史韵味。下面就是他们的几个墙面美化作品。

③道路沿街立面的绿化美化。随着近年来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立面美化方案随之出现。与单纯的装饰手法相比,墙面绿化显得更加符合现在低碳时代的发展趋势,墙面绿化是指将植物(主要是草本类、灌木类)种植于墙面之上。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土地绿化成本相对高昂,为此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在建筑外墙、围墙、桥住、阳台、窗台等处进行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常,城市墙面、路面的反射甚为强烈,进行墙面的垂直绿化,墙面温度可降低2至7摄氏度,特别是朝西的墙面绿化覆盖后降温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墙面、棚面绿化覆盖后,空气湿度还可提高10%至20%,这在炎热夏季大大有利于人们消除疲劳、增加舒适感。

2.桥梁美化

一座城市桥梁的建成,就应该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甚至是城市的标志。桥梁设计在考虑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同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以创造多形态生态景观环境为目的,使桥梁形体,环境空间组成多层次的景观。很多城市,桥梁的绿化、美化,在整个城市的美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图是一组台北市基隆河上的桥梁美化案例。

“麦帅大桥”曾经是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的起点,早期是水泥桥,现在已改建为台湾第一座纽尔逊式提篮型钢拱桥。“彩虹桥”系专为行人及脚踏车所建,两端各有脚踏车引道及无障碍设施,方便行人及脚踏车两岸的。台北的防洪墙约有4至9米高,对整体景观较具冲击,以彩绘艺术美化河岸堤防,成为舒适的视觉空间及优质休闲游憩环境。“大直桥”是台北市首座钓竿式斜张桥,全长245米,夜间桥体照明,色彩缤纷夺目,衬托出基隆河美丽的景致。

3.站台美化

(1)公路休息站。国内绝大多数收费站,休息区仅仅是满足了使用功能,设计缺乏特色,对长途旅行者很难产生触动。在这方面,国外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某些休息站的设计更具新意。例如坐落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共和国之间高速公路上,由J.MAYERH.设计的一组休息站,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和设计风格。除去一些基本的功能,如加油站,卫生间,超市等,它同时也是一个农贸市场和文化空间。多种多样的功能利用独特的建筑语言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组堪称工艺品的建筑序列。

(2)公交站亭美化。公交站亭美化是很多发达国家美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铁站台美化。城市内的交通方式除了地上交通之外,地下交通也是我们城市交通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广场,还是地下通道,其出入口都要设置在道路之上。那么这些部分如何与道路相协调一致,给人以美的感受,可以说是我们对于地下交通部分美化的很重要的一点。

以卡洛斯三世大街(CarlosIIIAvenue)为例,在对其进行的美化设计中,设计师将一组通向地下的入口规则排列,利用方形的,模式化的入口设计的有序排列达到了一种简单,纯粹的视觉效果。体性的美化之外,一些易于实现的小的改变也可以使得地铁站台给人的感受更加人性化。例如由瑞典设计师TaniaRuiz设计的地铁站台中对LED电视屏幕的使用,在美化站台的同时也使得乘客在等待期间更加愉快。

来自西班牙设计工作室的Bilbao-basedBABELstudio在塞巴斯蒂安的作品Eleva则更讲求地下入口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设计吸取了极简主义的做法。

4.交通工具美化

(1)公共汽车美化。公交车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如果他美丽的身躯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使者,为何我们不好好装扮一下呢?

(2)出租车美化。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代表之一,出租车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品位,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

2004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采纳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设计的以尊黄为基色的《中华北京》系列方案。黄色是中央土的象征,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最尊贵的颜色,以此为基色,选用四方的八种色,代表祖国的四面八方。

除与当地文化相适应之外,有特色的出租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墨西哥清一色使用甲壳虫作为出租车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美化

多功能雨水调蓄池从功能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低凹地、池塘、湿地、人工池塘等收集调蓄雨水。雨水汇入调蓄池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截污处理,再充分利用调蓄池内的水生植物和其他生物资源对积蓄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水质恶化,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二是将其建成与市民生活相关的设施,如利用凹地建成城市小公园、绿地、停车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和市民休闲锻炼场所等,这些场所的底部一般都采用渗水的材料,当暴雨来临时可以暂时将高峰流量贮存在其中,并作为一种渗透塘,暴雨过后,雨水继续下渗或外排,并且设计在一定时间(比如48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放空,这种雨水调蓄设施多数时间处于无水状态,可以用作多功能场所。从整个水循环系统看,它还可以有效地削减水土的流失,补充地下水。日本多功能雨水调蓄池,平时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日本多功能雨水调蓄池,平时为儿童游戏场;苏州河梦清园段,两边建筑为中远两湾城居住区,中间绿地为梦清园活水公园,绿地下面是一个总体积3万立方米的初期雨水调蓄池。

(三)城市能源系统工程的美化

1.变电站、变电箱的美化

变电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城市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箱式变电站称箱变,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他是否也可以穿上新衣,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呢?

2.太阳能利用设施的美化

太阳能路灯既为了美化城市,也符合节能减排形势发展需要。

此外,由于使用功能的原因,太阳能收集装置必须暴露在外面,这也为太阳能设施的美化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利用太阳能收集装置表面的纹理制作景观就成了太阳能设施美化的一个新的思路。

(四)城市通信系统工程的美化

1.天线美化

将各种天线进行符合现场环境的美化,将天线产品与铁塔配件完美结合,可达到与环境自然和谐统一。

现在的技术可以设计并实现如下造型:圆型天线美化造型、方型天线美化造型、水罐型天线美化造型、空调型天线美化造型、墙饰型美化造型、烟囱型美化造型、仿生树型美化造型、景观灯杆美化造型、三角形广告牌美化造型、徽标型美化造型、葡萄架型美化造型、仿真墙体型美化造型、路灯广告牌型美化造型等。

2.交通信号箱美化

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电信箱都是乳白色的铁皮盒子,试想如果我们对其“外衣”进行艺术创作,是否会让我们赏心悦目?下面就是某个国外城市进行城市美化时将这些不起眼的箱子美化一番的效果。

3.邮筒美化

邮筒在国人的印象中,大多是设在路旁供寄信和收信用的柱墩状的绿色圆筒。在日本街头,同样随处可见的邮筒却有着拥有各自特点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成为路旁精巧的点缀和饰物。

邮筒在满足使用功能之外,其装饰性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一个好的邮筒设计能够体现该区域的地域风格,文化底蕴。

4.报刊亭美化

报刊亭作为一种在公共场合售卖报纸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除了要足够醒目且拥有足够的展示空间之外,与周围道路的气质相符,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融为一体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的一组图片是设计师Thomas在伦敦的街头为报刊亭设计的。

(五)城市环境系统工程的美化

垃圾桶是城市设施中的重要成员,当人们想随手乱扔垃圾时,如果惊喜地发现有如此美妙的分类垃圾设施,是否会驻足欣赏并将垃圾送入它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