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知道恒星在天体上的位置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知道它真正的距离。
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我们在地球上测量距离时用的三角测量法。测量一个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的距离时,可以测得很准的,随后从这两点A、B分别观测目标物,根据在A、B两点测得的角度和A、B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目标物的距离。
测量恒星距离时,恒星就是目标物,那两个点可以选择一个在地球中心,另一个在太阳中心。19世纪30年代末,一些国家的天文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第一次测得了一批恒星的距离,像织女星、天鹅星座61号星、南门二星(半人马星座的最亮星)等。
现在,天文学家掌握着许多种测量恒星和其他遥远天体的巧妙方法。如造父变星法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恒星距离太远,用千米作单位太不方便了,用天文单位为单位来表示,稍微好一点,还是不太方便。请看:
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半人马星座中的比邻星,距离约是:
40000000000000千米=267000多个天文单位=4.22光年。
遥远的天体一般都用光年来表示。要注意的是,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光在“滴答”一秒钟里,可以走30万千米,相当于绕我们地球赤道7圈半。它一年走过的距离是94600000000千米,叫做1光年。1光年=63290个天文单位。
天文学家手中还有一把更大的“尺子”,叫做“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在讨论星系等的距离时,秒差距还嫌太小,就用百万秒差距,1百万秒差距=326万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