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小学生歇后语分类词典
44944400000014

第14章 事理法则

【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形容自己的心事只有自己最知晓。平《妖传》一0回“邢孝的心惊惊恐恐,好像解察院的访犯一般,有罚无赏。正是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

【大田里的苗苗——得雨露早】指较早地得到诸多好处。苏群《大别山人》“张大英听出了话里的含义,微笑道他胡叔,依我看,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年轻时相比,各有所长,他们好比大田里的苗苗——得雨露早;咱们好比石头后面的芽芽,见太阳迟。”

【戴着木眼镜——只看见一寸远】比喻没有远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梁斌《红旗谱》回“咱不能戴着木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云涛再做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捣蒜锥子——独根儿】捣蒜用的锥子只需一根。常指独生子。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捣蒜锥子—独根儿,所以大人们都爱宠着他们。

【到站的火车——叫得响,走得慢】火车进站时会鸣笛并减速。形容人只会唱高调,却干不成事。他在单位中就像到站的火车——叫得响,走得慢,所以被老板炒了鱿鱼。

【电线杆当筷子——大材小用】优质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使用不得当、不合理。让这个留学生回家教小学的英语,这不是电线杆当筷子——大材小用吗?。

【房檐上的冰凌柱儿——根子在上边】冰凌柱的根在房檐上。形容事情的根源在上级领导。王东满《漳河春》四“我实说给你,不要以为张县长说的是个人意见,就真是他个人意见,老百姓有句俗话房檐上的冰凌柱儿——根子在上边哩!你心上放明白些。”

【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常指牛皮吹得再大在真相面前也要败露。武剑青《云飞嶂》四章“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你的后台和后盾都远隔重洋,只好过过嘴瘾就是。”

【猴子不上竿——是锣打得不紧】指事情没有办成,是因为措施不得力。刘江《太行风云》三六“韩湖把嘴往两腮一毗,说:啊——!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猴子不上竿——是锣打得不紧!给我把那家伙扯起来!”

【蜡烛脾气——不点不亮】形容人过于愚昧、固执或不识时务,不经过开导或教训,就不会明白。房群等《剑与盾》五三回:“蒋丛森讥讽地说:哼!这种人是蜡烛脾气,不点不亮。我看不必瞻前顾后,还是趁早收拾他。”

【老虎饿了逮耗子吃——饥不择食】老虎饿极了就不挑食了。形容急需某物时,往往来不及挑选。秦兆阳《说媒》——“媒婆虽然是个精灵人,因为一向就知道这闺女是个没人要的货,以为她是老虎饿了逮耗子吃——饥不择食,就倒也真的被瞒哄住了”。

【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老猫在房上睡觉的习性是世代传下来的。戴振宇《临死揭开的秘密》“你这没正经的东西,不要脸,就知道吃!说着起身回屋去了身后甩过一句话来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

【老母鸡啼晨——一下子是叫(教)不会的】“叫”谐“教”。老母鸡是不会啼鸣的,教它啼鸣得有个过程。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习惯是很难的。金声伯等《白玉堂·误闹五义厅》“如此看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老实人要教他一下子精明,怕是老母鸡啼晨,一下子是叫(教)不会的。”

【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马车上的牲口套套在水牛身上是不合适的。常指意见或想法不一致。这个年轻人虽然是名师之徒,但是他与自己的老师观点是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

【理发师带徒弟——从头教起】指从最基础的、最简单的开始教。那一道化学题实在是太不好理解,所以化学老师又理发师带徒弟——从头教起,非常有耐心。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卤水熬盐时剩下的黑色液体,可使豆浆结成豆腐。常指某人或某事物专门制伏另一种人或事物。刘浩鹏等《洪武剑侠图》六三回“他忙把死鹰撕开,把鹰血抹了自己一脸,跑到大笼子前就喊叫起来。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五只猴子见田齐满脸是血,立时就吓得龟缩到一块了。”

【辘护串当眼镜——各对各眼】辘护安在井上打水用的一种工具,木制的。辘0串是安在其中心圆孔两端的两个铁圈。常用来形容人各有各的观点。李准《冰化雪消》“郑老三老头也笑了笑说:人社这事情咱不强迫,出社也是这样。咱也不能强迫人家非在里边不行。这和结亲戚一样,辘串当眼镜——各对各眼。”

【骆驼的鞍子象的牙——生就的骨头长成的肉】鞍子指驼峰。驼峰和象牙是这两种动物生下来就有的形容自然天成的东西,无法改变它。李满天《水向东流》二二章“酶连洛节自个儿也说,他是骆驼的鞍子(驼峰)象的牙,生就的骨头长成的肉。”

【落雨天担火灰——越担越重】形容负担越来越重父亲去世了,母亲又因老寒腿而行动不便,家里的担子全部落在兰兰自己身上了,真是落雨天担火灰—越担越重。

【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形容不情愿、不值得或不便说起某事。也用于嘲讽人由于能力不够或条件有限,得不到扶植或提拔。老赵以前是由于自己的一意孤行而得罪了上级,所以直到现在还是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

【买琵琶没上弦——弹(谈)不得】“弹”谐“谈”。形容无法谈或不便谈。他们两家历来是死对头,对于挪用住宅空间的事,是买琵琶没上弦——弹(谈)不得,只有上诉。

【买眼镜买下火口——一人一个眼法】火口炉口,安在炉子上的铁制器具。眼法眼光。指人们各有各的眼光。刘江太《行风云》四八“哟,俺可给你找不出来。家常话,买眼镜买下火口,那可是一人一个眼法。”

【麦地里扎草人——吓麻雀】形容虚张声势,吓唬胆小的人。他这一招纯属是麦地里扎草人——吓麻雀,不用怕,大家都听我指挥。

【木匠斧子——一面砍】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另一面则为它用。形容看问题不全面,只说一面之理我们评判问题的时候,不能是木匠斧子——一面砍,否则很难正确解决问题。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形容人有相聚就会有离别,不论相处的多好。《红楼梦》二六回“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话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守谁一辈子呢。

【晴天打雨伞——有备无患】天晴的时候打雨伞是以防下雨。常指事先有所防备可以避免祸患的发生。张天民创《业》一八章“现在能准备一点将来就省一点事他这叫晴天打雨伞,有备无患。”

【筛子做门——难遮众人眼睛】用筛子做的门,别人可以从门上的筛子眼儿看清里面的东西。常指做了不光彩的事是瞒不过众人的。乡村黄《毛丫头》四0“他们早掌握了材料,摸得一清二楚。筛子做门,难遮众人眼睛。不讲也赖不过去。”

【山头上吹喇叭——站得高,想(响)得远】“响”谐“想”。指想得很长远。柳吟《穆桂英全传》六回:“哎,咱侄媳妇可是山头上吹喇叭——站得高,(响)想得远!这点道理还用你点拨么!”

【太行山照见运粮河——远水不解近渴】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东北、西南走向。运粮河指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站在太行山上即使能看到运粮河,也不能把河水引过来。指情况紧急,勉强的办法不能急救刘江《太行风云》七“最好是灌野山羊血。这才是太行山照见运粮河,远水不解近渴。哪来的这东西。”

【剃头的使推子——一个师傅一个传授】不同的师父会以不同的方法传授内容。形容人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想法。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六二回:“有一年县里一次要出八百多个人,他爷爷一把刀,做了三百多活儿,连刃儿都不卷。这叫弟头的使推子,一个师傅一个传授,各有一路功夫。”

【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将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办到。形容无论多么难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梁斌《红旗谱》三八“江涛说:你今天纺二两,明天纺三两,纺到哪一天才能积攒这么多钱?春兰说:我一天天地纺,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推车爬坡——越高难度越大】比喻随着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深人开展,困难也越来越大。郭澄清《大刀记》六章“你是说,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如同推车爬坡—越高难度越大。水生见书记笑着点头,又说:老方啊,我一定呛劲,爬上去!”

【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常用来讥讽臭味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很相配。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二“他们倒是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陈大春对张桂贞和符癫子都很看不起。”

【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武大郎个儿矮,鸭子腿很短。指什么样的人,配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或配做什么样的事情。萧红《呼兰河传》七章四“那穿绸穿缎的她不去看,她看上了个灰秃秃的磨官。真是武大郎玩鸭子,啥人玩啥鸟。”

【绣花针对铁梁——大小各自有用场】指人或东西各有各的有用之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三章二“绣花针对铁梁,大小各自有用场,可别看不起小燕,就凭她今天晚上对苗太太那点本事,够聪明伶俐的,很多成年人也未必赶上她。”

【哑姑姑做梦——谁醒谁知】比喻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别人都不会知道。明·王辰玉《郁轮袍》三折“(生)你们问过哑姑姑做梦来么?(众)问来,如今都谁醒谁知哩!”

【药材店里的抹台布——酸甜苦辣样样都得沾点】

原指药材店会出售各种味道的中药,所以擦柜台用的抹布也会沽上许多味道。形容人生在世,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张贤亮河《的子孙》二章“以后,县委书记当不成了,咱有学问,怕啥?还不能教个娃娃啥的?人嘛,药材店里的抹台布——酸甜苦辣样样都得沽点。”

【一个锅里搅勺子——碍不住盆沿碰碗沿】碍不住避免不了。形容某种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王厚选《古城青史》回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赵、钱、孙、李拢到一块,日子长了,谁也难免有个言语高低。一个锅里搅勺子,碍不住盆沿碰碗沿。”

【抓灰盖屎——欲盖弥彰】指对丑恶的事情越是掩饰反而越暴露。胡正言海《盗》二二“他发现那一通火后,小的们没人敢再议论那件事,但毕竟是抓灰盖屎——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