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强势领导,强势管理
44951200000007

第7章 末位淘汰:企业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庸才(1)

不淘汰平庸的员工,是对奋斗者的不负责任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羚羊和狮子。每天醒来,羚羊都会想一件事:我必须跑得最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狮子也会想一件事:我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大草原上每天都上演着狮子追赶羚羊的画面。这就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再寻常不过的自然法则。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末位淘汰制也越来越受推崇,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政府部门。比如2007年的韩国,就曾发起了关于“3%公务员淘汰制”的倡议,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其他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从员工角度看,末位淘汰制有利于员工发现自己的不足,督促员工寻求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从企业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可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进而让员工获得更好的待遇,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华为创立于1988年,仅用20年的时间,就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仅2008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就高达233亿美元,比2007年的销售额增长了46%,其海外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5%。

华为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发展呢?这与其采用的末位淘汰制是分不开的。公司重视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使大家力争上游,从而推动了公司不断向前发展。对于处于末位的员工,华为会将其淘汰。正是因为如此,华为才能凭借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傲视群雄。

在华为看来,员工那种内省式的忧患意识,已经随着华为的强大日渐冲淡。所以,在华为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华为总裁任正非一直不敢掉以轻心,他总是说华为还在过冬,他总是用“冬天”这两个字提醒全体员工,让他们保持忧患意识,必须跑得更快,抢到更多、更好的肉。

据说华为每年都有5%的末位淘汰指标,即处于下游的5%的员工将面临着被淘汰。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员工远离懒惰,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创造更好的业绩。

或许有人认为末位淘汰制很残酷甚至是不道德的,但是企业毕竟不是养老院,如果企业让一个人待在不适合他成长的环境里,那才是不负责任的。孟子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企业之所以会在安乐中死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员工没有忧患意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老板没有忧患意识。所以,老板必须把忧患意识传达给员工,而末位淘汰制就是给员工制造危机感的最好方式。

管理大师、美国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就十分推崇末位淘汰制,他认为有10%的人应该被公司淘汰。通过末位淘汰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出员工的极限能力,使员工变得越来越优秀,使企业越来越有竞争力。

杰克·韦尔奇有区别地对待员工,给第一等员工以奖励,努力把第二等员工转化为第一等员工,把第三等员工中无法胜任工作的员工请出公司。虽然他的这种用人策略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但是它给通用公司带来了无限活力,并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法则,被运用到世界各地的企业中。

这里必须重点提出另一个问题。虽然末位淘汰制有很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干活越多的人,犯错的概率越大;越讲原则、讲制度的人,得罪的人越多。结果,到了年终评定员工的时候,发现被末位淘汰的员工中有一些是优秀的员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黄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他的企业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进行一次末位淘汰。到了年终,会对员工进行360度综合考核,然后将末尾10%的员工淘汰出公司。

小刘是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他在设备安装部任职,工作非常卖力,还经常提出好的建议,帮助公司降低成本。所以黄先生比较看中他,打算好好培养,但奇怪的是,有一年,小刘竟然出现在“淘汰名单”里。

黄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调查,他发现被淘汰的员工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差,有些员工甚至是勤快的人。他们被淘汰让人感到很惋惜,很多员工意见很大,认为如果这样淘汰下去,企业恐怕没人说真话、干实事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末位淘汰制。首先,末位淘汰制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考核标准,不同的岗位应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而且考核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如果标准出问题了,考核出来的结果肯定会出问题,就很容易把好员工划入末位淘汰的员工中去。有些公司所有的员工都不错,这个时候,就不必实行末位淘汰制了。

其次,有些企业在员工考评中,存在徇私舞弊、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善于讨好领导的员工,在接受考核的时候就可能被包庇。这样就难以考核出员工的真实水平。与此同时,踏实工作的员工就很容易蒙冤。

再者,末位淘汰的比例要灵活。很多企业实行10%的淘汰率,但问题是,有些部门总人数都不到十人,这样该怎样淘汰呢?就算是把所有部门合并起来,比如,把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等部门合在一起,勉强凑了30人,终于有3个可淘汰的名额,但问题是又该如何淘汰呢?因此,企业老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设定淘汰率。

最后,在淘汰末位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一定要遵守《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在合同期未满前,企业与员工解除合同必须有法定的理由,否则就视为违法。而在末位淘汰制中,企业与员工解除合同,理由仅仅是员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法律依据不足。因此,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一年为期限的合同,这样与每年一轮的末位淘汰制同步,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违法。

坚决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企业用人,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所谓“能者上”,是指给有能力的人合适的岗位,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何谓“平者让”?“平”是指业绩平平,对于这种人,没办法,只有让他们让位。试想一下,员工业绩平平,总不能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吧”?因此,让位是必然的。

那么让位给谁呢?当然是“能者”。而“庸者”比“平者”更无能,很可能既没有修养,又没有能力,还经常出纰漏,给公司惹乱子,拖公司的后腿。因此,这样的人只能让他“下”,即离开、下岗。

康佳公司特别重视人才,在康佳,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一般技术员,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公司就会把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你予以重用。

康佳恪守的管理原则是“爱才、用才、育才”,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机制,很好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每一年,康佳都会把公司的庸才清除掉、把业绩差的员工淘汰掉,人数大概占总人数的5%,从而给新员工提供合适机会。而对于成绩卓著的员工,康佳会加以提拔。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很好地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也是顺应人类客观规律的。推行这种用人策略,推崇竞争上岗,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那些安于现状的员工紧张起来。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下岗”,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些人一开始是个能者,在自己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业绩突出,但是后来“变质”了。他们变得不安分守己,开始无视公司制度,让自己沦为了一个庸才。对于这种人,老板有必要下手狠一点,该清除出公司的,一定不能留下,以免给自己留后患。

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就碰到过这样的员工。这个员工名叫王三江,是阜康钱庄的一个小伙计。胡雪岩慧眼识才,发现王三江做事很谨慎,而且有远见,于是提拔他做钱庄的大伙计,管理钱庄的大小事务。

王三江确实是个人才,得到重用之后,他为阜康钱庄注入了一股活力。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为钱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功劳很大,他慢慢变得放松了自己,开始不听从胡雪岩的调遣。在人际关系上,也放任自己,不把其他同事放在眼里,经常对他们大呼小叫,好像钱庄没了他就不行一样。

王三江的做法与胡雪岩长期经营的钱庄所形成的风格背道而驰。胡雪岩曾建议王三江改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修正自己的做事风格,但是王三江并不在意。最后,胡雪岩渐渐无法容忍了。

后来,王三江赌钱输了个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债。为了还债,他假冒胡雪岩的名义挪用了钱庄的钱用于还债。他本以为这样做是天衣无缝的,却不知,赌场的老板曾受过胡雪岩的恩惠。因此,他把王三江的事情告诉了胡雪岩。

胡雪岩大怒,毫不留情地将王三江赶出了钱庄。尽管王三江苦苦求情,也有伙计替他求情,但胡雪岩态度决绝。他说:“现在的王三江,再也不是过去的王三江了。这种事情他能干出一次,就能干出第二次。所以,钱庄绝不能留他。”

曾经的得力干将,也许会变成你的累赘,变成公司发展的阻碍。因为人是会变的,而且最怕人品变坏。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公司的一位能者有挪用公款、吃回扣等严重的不良举动时,请狠心一点,将其请出门外。记住,当能者变成庸者时,该淘汰的必须要淘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在现实的管理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能者上不去,庸者下不来,平者不让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必然的客观原因,也有现实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庸者、平者通过与管理者较好的私人关系得以滥竽充数,甚至得以重用,能者势必会受到打压。

另外,有一句有趣的话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用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企业在招聘时,招聘人员容易被个人偏见所左右,从而错失人才,或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由于个人偏见的原因,对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庸者和平者有较好的印象,而对那些靠实力说话的能者却不怎么有好感,这样也很容易导致能者的才能被荒废。

为什么有些人在这个企业是人才,在那个企业却变成了庸才,而到了另一个企业,又变成了人才呢?看一看下面的例子吧!

小李毕业于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他被某大型国企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人事部的负责人看中,大家看了他的档案后,觉得非常满意,纷纷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来企业效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李拒绝了其他单位的邀请,接受了这家企业的盛情。然而,进入这家企业之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小李一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小李刻苦攻关了半个月,就把这个软件设计出来了。

可是,软件出现了两个小问题,按说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也会有漏洞,也要不断进行改进。然而,管理层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于是猛烈地攻击小李,并就此判定小李没有什么真本事。

小李初出茅庐,从一开始被管理层器重,到被管理层攻击,他简直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一时间,他激烈地回应了几句,想为自己辩解一番,但是却被管理层扣了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帽子,大家对他颇有成见。

这件事发生之后,小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被重视了,小李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选择了辞职,进入深圳一家外资计算机公司,在那里,小李的优秀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给公司创造了滚滚利润。

现实中,有些老板、管理者对待人才,就像叶公好龙一样,他们对人才的渴望只是停留在愿望上。当真正的人才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又犯糊涂了,把人才闲置在那里,把能者变成了庸者。所以说,老板要对人才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包容,多给人才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能力得以真正地发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几乎每个管理者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谓用人不疑,首先是指对所用之人的能力、人品不存疑虑,敢于把工作交付于他,并坚信他能做好。在被授权者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无论外界如何质疑,授权者一直要对被授权者保持信任。

其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授权者工作出现失误,授权者对他依然要保持信任。领导与员工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维系双方的纯粹是利害关系,唯有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合作才能友好地进行下去。反之,一旦平衡状态被打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便会随之凸显出来,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秦武王想攻打韩国时,任命甘茂为主将,甘茂在出发前,对秦武王说:“韩国宜阳是一座大城,加上途中有很多艰难险阻,与秦国相差千里,攻打起来恐怕不容易。我真的很担心,我出征之后,会不会有人借此机会诽谤我。”

秦武王说:“不会的,你放心地去吧!”

甘茂说:“从前,有个与孔子弟子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听者以讹传讹,最后传到了曾参母亲的耳朵里。曾母绝不相信儿子杀了人,但是接二连三有人来报告同一件事,她就开始担心起来,于是劝儿子出逃。”

说完这个故事,甘茂接着说:“我的人品不如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母对儿子的信任。而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所以,我很担心,一旦我没有顺利攻下宜阳,就有人进谗言陷害我。”

秦武王听了甘茂的话之后,斩钉截铁地说:“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听信谗言,我愿意发誓。”于是,甘茂率军进攻宜阳去了。开战之后,一晃就是5个月,甘茂用了5个月的时间也没有攻下宜阳,这时候有人开始进谗言伤害他。秦武王把甘茂之前对他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也把自己的誓言忘掉了,他把甘茂召回来。甘茂非常生气,严厉地质问秦武王:“大王难道忘了你的承诺吗?”

这时秦武王才想起之前的承诺,马上改变态度,动员全军支援甘茂。最后,甘茂不负众望,攻下了宜阳。

在这个故事中,秦武王所犯的错误,也是很多管理者常犯的错误。在一开始授权时,信誓旦旦,表示信任下属,一旦下属执行遇到困难,就开始质疑下属的能力。值得庆幸的是,秦武王及时醒悟过来了,但现实中,又有多少管理者迷途知返呢?

信任是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一种最可贵的感情,管理者用人的前提是信任下属,因为只有信任下属,管理者才放心把工作交给下属。只有信任下属,才能激发下属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下属才能把工作做好。

不少领导者在分权授权的过程中,不信任下属,尽管权力下放了,但常常出手干涉,下属被束缚住手脚,自然无法放手去干,久而久之,上下级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嫌隙。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者在用人以及授权时,要敢于信任下属,大胆放心地让他们去干、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在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赢得员工们的真心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