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低调做人厚黑处世
44968000000010

第10章 慧眼识人,心中藏先机

慧眼识人,把人心看透慧眼识人,将人心看透,可防范小人之为;慧眼识人,识辨贤才,可将其纳为己用。雄心勃勃的秦武王立志要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一天,秦武王召集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一起商讨如何攻打韩国的事,秦武王问:"你俩哪一个愿意带兵出征韩国?"

右丞相樗里疾表示不同意攻打韩国。

左丞相甘茂却说:"如果我们要攻打韩国的话,必须联合魏国才有取胜的把握。魏王那里,我可以去说服他。"

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甘茂口才极佳,很快就说服了魏王一起发兵进攻韩国,之后甘茂便被封为大将,领兵5万,浩浩荡荡地直奔宜阳城,但是没想到的是5个月过去了,他仍然没有把宜阳城拿下来。早已看不惯左丞相甘茂的右丞相樗里疾趁机对秦武王说:"都5个月过去了,甘茂还没有拿下城,他这么拖延时间,莫非要搞兵变或者向敌人投降?"秦武王经右丞相这么一挑唆,心中顿生疑虑,就下令让甘茂撤兵。接到撤兵命令的甘茂,好像早有预知一样,不动声色地让属下向秦武王送去一封信,这封信上单单写着两个字:"息让"。

原来,甘茂在说服了魏王之后,他担心右丞相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搞一些不利于他的小动作,以至于自己攻打韩国不成还会丢了性命,所以到了息让后就派人佯装跟秦武王汇报说:"虽说魏王已经答应和我们一起联合攻打韩国,但是我们需要改变一下主意,还是不要出兵的好。"

秦武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满腹疑虑,于是亲自赶到了息让这个地方,找到甘茂问他为何要改变主意。

甘茂说:"要攻打韩国,我国要消耗很多财力,况且这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结束战争的。倘若中间出现了什么岔子的话,岂不是要前功尽弃了吗?"

秦武王不以为然地说:"有你甘茂带兵打仗,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吗?"

甘茂说:"总有些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跟孔子的门生曾参同名同姓的一个人惹祸上身杀了人,便有人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啦!'十分了解儿子的曾母这时正在家织布,听了来人的话头也不抬地缓缓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没过多久,又有一人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曾参杀人啦!'曾参的母亲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第二个人刚走,第三人又来告诉说:'曾参杀了人,可是犯了大罪的,官府前来抓人啦!'这次曾参的母亲真的相信了这个谣言,吓得急忙扔下梭子就跑。"

"左丞相对寡人讲的这个故事,跟你带兵出征韩国又有什么关系呢?"秦武王更加不明白甘茂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甘茂这才慢慢解释道:"是这样的,倘若我今天率领千军万马离开大王和秦国,去攻打韩国,就难免有人会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万一大王也如同曾参的母亲一样听信了谣言,我甘茂的下场自然不用多说,举国上下为之所付出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了。"

秦武王想了想,觉得甘茂担心的有些道理,就说:"为了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前线作战,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听信奸佞小人的闲言碎语,如若不信,我可以给你写个凭证。"

这样,秦武王和甘茂订了一个盟约,并将盟约藏在了息让。于是就发生了前面的故事。

当秦武王拆开甘茂遣人送来的信一看便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轻信了谗言而动摇了攻韩的决心,觉得很对不起甘茂,于是随即下令增加援兵5万开赴前线。甘茂在前线得到援兵,信心倍增,终于攻下了宜阳城。

甘茂早已看透右丞相樗里疾实属奸佞小人之辈,倘若自己久攻韩国不下,必然会成为樗里疾陷害的借口,所以甘茂在出兵之前,就已经用计谋让秦王与他拟订了一个盟约,让秦王一定相信他,不要听信谗言。

慧眼识人,不仅可以防范小人之为,不给奸佞小人以可乘之机,而且识得贤人还可以将其召为己用。在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唐代的裴行俭。裴行俭慧眼识人,能够识人于未发达之前,其识人之道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

当裴行俭遇到王遂和苏味道的时候,目睹二人的容貌,就对他们说:"二位有高官之相,今后必将先后担任选拔管理官吏的官职。我家中有一年纪尚小的孩子,希望托付于你们。"裴行俭就这样将自己的孩子托付于两人。

当时,王遂的弟弟王勃、范阳人卢照邻、华阳人杨炯和义乌人骆宾王在文学上都是享有盛名之人,李敬玄非常看重他们,认为这四人将来一定会有显达之日,而裴行俭却不以为然,他说:"读书之人能够担任国家重任的,实属于大器之才,他必须首先有过人的气量和见识,然后才是有超人的才艺。王勃等人虽然有才华,但是他们气识浅陋浮躁,并不是能享用高官厚爵之辈。杨炯较其他人气质稍微沉静稳重些,应该可以做到县令之位,只希望其余的几个人能够善始善终。"

不久之后,这六人的结局纷纷都验证了裴行俭的预测:王遂、苏味道都担任了掌管选拔管理官吏的职位;王勃渡海时落水而死,卢照邻因患绝症无法医治最终投水而死,骆宾王因为参与谋反被刺杀,唯有杨炯最后做到盈川县令。

在识人善用方面,朱元璋也做得很好。

朱元璋的胸襟逐渐变得更加宽广起来后,遂有了将天下据为己有的念头。由于他的识人善用、宽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有很多有识之士都争相投奔于他。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朱升是个很值得一提的人物。朱升虽然是一个儒生,并且身居草野,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天下大势,特别希望自己的才华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施展的地方,所以朱元璋就向他请教定天下的方略,于是他向朱元璋献上了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短短的九字箴言正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头之上,使得他豁然开朗,之后,朱元璋就重用了朱升。

慧眼识人,可将人心剖析透彻,若识人在未举之时,而后则能够知人善用,为自己功成名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察颜观人,看透其本性察以其相,可以知人,故而察颜观人,可看透其本性。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学家韩非子很透彻地研究了人心透视法,他本人对于透视人心的方法更是运用得相当纯熟。在《韩非子》一书中,他这样写道:一个君王若想将权力集中于手,就必须懂得如何控制他的臣子,而想妥善地驾驭他的臣子,就必须懂得看透臣子们的心思。可以说,察言观色可识人的本性。在韩非子的理论中,他特别重视透视人心的方法。

做贼者心虚,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唐朝的吕元膺就因此而大破一案。

唐朝吕元膺镇守岳阳,一日吕元膺出门走到江边的时候,见路边一行人抬着一个棺木,其后跟随着五个戴孝的汉子。

吕元膺看见了心中顿生疑虑,觉得这样的葬礼似乎有不妥之处:要说远葬,他们似乎过分排场了;要说近葬,又未免有点太俭省了。

五位载孝的汉子见吕元膺一行人过来,神色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这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吕元膺的眼睛。于是吕元膺不动声色地前去打招呼说:"这是要过江啊?"

五位汉子点头称是。

吕元膺又问道:"敢问棺中所躺是你们何人?"

五位汉子答道:"是小人们的父亲。"

吕元膺佯装同情的样子叹口气说:"唉,这也太难为你们了,大热的天还要去远葬,你们的孝心可昭日月啊。你们五位是亲兄弟吗?"

五位汉子又点头称是。

吕元膺窥见他们五人神情呆板,又不肯多说一句话,于是心生一计:"船来了,你们先上吧。"

见状,五位汉子都有些迟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人回复。最后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汉子只好回答说:"大人您在此,应该先行。小人们是有孝在身之人,不宜与大人同船而行,就请大人先过江吧。"

吕元膺听后大笑道:"错矣。孝字为大,人之常情,你们兄弟几个就不必再客气了,葬事要紧,快上船吧。"

五位汉子见吕元膺如此坚持,一行人只得扛上棺材,摇摇晃晃地朝渡船走去。

吕元膺见他们一晃一晃地朝前走,顿时疑虑更深,照常理说一副棺材也没有多大的分量,而这几个壮汉却是很吃力的样子,这棺木里面装的是人吗?吕元膺思索后,觉得这其中必定有奸诈,想到此,他立即命令手下佯装去帮忙,帮他们放跳板,待几个汉子踏上跳板时,再将其悄悄一移,汉子们站立不稳,棺材顺时翻到了江边,棺木的盖板被掀至一侧。

吕元膺及手下人上前一看,只见棺内并无尸体,而是整整一棺的兵器。吕元膺当即大喝道:"拿下!"

几个汉子束手就擒,审讯中,这几个汉子从实招来。原来这几个乔装成孝子的汉子其实是强盗,正打算过江去打劫一批客商的货物,因为需要一批兵器,又怕引起摆渡艄公的怀疑,便假装送葬。经严厉审讯后,最后一个汉子还供出了另有同伙已约好在对岸集合,待兵器一到,就开始动手。

吕元膺随即发兵,将这一帮盗贼一网打尽。

吕元膺的明察秋毫,使得一群盗贼落入法网。在历史上,曾国藩也是一个识别人物的高手。

清朝咸丰年间,朝廷为了充实军队,到处招兵买马,广纳贤才,但是无论是别人推荐的,还是自荐来的,曾国藩都要亲自监督察看,才能为朝廷所用。

有一次,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了三个人,希望曾国藩能给他推荐的这三个人每人一个合适的职位,但是李鸿章带三个人去的时候,曾国藩恰好到户外散步去了,李鸿章只得示意三人在厅外等候。

曾国藩散步回来的时候,李鸿章就直接说明了来意,希望考察一下三个人的能力,使这三个人能够按各自的能力、人品和学识,被安排到适合的位置。曾国藩立即很果断地说:"这个就不必了。这三人中,站在最左边、面向厅门的那位,一定是个忠厚之人,办事小心谨慎,能够让人放心,可委派他做一些后勤供应之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之人,担不得大任,不值得信任,只适宜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职位;右边那位将是个将才,能够独当一面,一定会有大作为,应予以重用。"

李鸿章听完之后大吃一惊,他不知道曾国藩是缘何考察出来的。曾国藩微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之时,就见到那三个人,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左边那位低头不敢仰视,足见他是位老实、忠厚、谨慎之人,所以说做后勤的工作很适合他。中间那位表面上看是一位恭恭敬敬的君子,可待我走过之后,却左顾右盼,足见他是一位表里不一、两面三刀之人,因此不得委以重用。而右边那位,始终是挺拔而立,不卑不亢,双目始终正视前方,如一根栋梁,必将是一位大将之才。"

事实证明,曾国藩所言的这位"大将之才"正是淮军勇将担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可见曾国藩慧眼识人功夫之高。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智,就有什么样的外相表现。观察人的相貌,辅以辨别其声音,细究其举止行为,三管齐下,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心摸透,以对其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故而,要想识得人心并收罗天下人为我所用,必得学会察言观色。

举止辨人,一动泄露本相人内心的活动,总会不经意地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细心观察其言行,即可窥探其本性。识人时如果被其外表上的假象所迷惑,就容易看错人、用错人,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识人之难,就难在要透过一个人的外在行动看穿他的内心。如刘备透过马谡外在的行动,看穿了马谡是个骄傲自大的浮夸之徒,因此他说马谡"不可大用",而诸葛亮只看到了马谡的熟知兵法,却没有意识到他内心的无知,所以得到的只有惨痛的教训。

能通过他人一举一动识人本质者,历史上并不乏其人。

魏文侯问李克,魏成和翟璜谁能够担任宰相之职,李克起身作一揖,回答说:"臣乃局外之人,不敢回答大王这个问题。"文侯说:"这方面,先生您就不要再谦让了。"李克这才敢说:"大王若想知道这个人的品格和能力,平日里只要观察他跟什么人亲近就可以了,在他享有富贵荣华之后,查看他交往什么样的朋友;位居高官之后,察看他给国家举荐了什么样的人才;郁郁不得志之时,观察他是否在做本不该做的事情;潦倒贫困之时,观察他是否收受不义之财,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大王将得到贤德之才。"

魏文侯听罢,说:"先生,谢谢您,我明白这个道理了。"

李克出宫,巧遇翟璜。

翟璜上前问道:"听说大王召见先生询问相国的人选,请问先生最终的人选定了吗?"

李克不假思索地道:"魏成。"

翟璜面露不悦,说:"我推荐了镇守西河的吴起,治理邺地的西门豹,征伐中山的乐羊;在攻克中山之后,我还推荐了您;太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难道我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比不上魏成吗?"

李克说:"您向大王推荐我的时候,难道就是想让我日后在大王面前多说您的好话,为您谋求高官厚禄而铺设道路吗?大王问我谁做相国最合适,我只不过是谈了用人的道理,并没有具体推荐谁来做这个相国之位。我只是猜测大王定会选择魏成,因为魏成虽俸禄丰厚却善于克己,不大肆铺张浪费,卜子夏、田子方、段于木三位能人都愿意跟随在他的左右,而您所推荐的五位,大王只作为臣子。相比之下,您二位岂可同日而语呢?"

翟璜听罢,面露惭色,颇有感慨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等乃鄙陋之人,言语上的不当之处请先生谅解,我愿意跟随先生,做先生的弟子,倾听先生教诲。"

观察一个人失意和得志之时的言语举动,可品读他的品行。欲成大事者,必须像李克这样能够慧眼识人,或者身边能有李克这样的贤臣、忠臣,毕竟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贤才更是不可多得。

此外,若无其事地试探对方,对明明知道的事假装不知道也可以达到识人的目的。

战国时期,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剪下的指甲屑藏在自己的手中,并对侍从们说:"我刚才不小心将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一直都毛毛的,难受死了,现在大家快点给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好一阵子之后,仍然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正在这时,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了自己的指甲,并禀报韩昭侯说找到了。

就这样,韩昭侯便发现这人是一个说谎之人。

另有一次,韩昭侯命令下属去四处巡视,看是否有事情发生。下属察看完之后回报说没有看见任何异象,经韩昭侯再三追问,下属才说南门外有牛进入旱田偷吃了谷苗。

韩昭侯知道了具体的情况之后,遂命令报告之人不要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任何人。韩昭侯又派遣其他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近来屡屡发现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查,将结果禀报于我。"

调查结果很快都呈了上来,但是所有呈上来的报告中,没有任何人提及南门外事件。韩昭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再去调查,最终把南门外的事件查出来了。

从此,韩昭侯的部下都十分恐惧于韩昭侯的料事如神,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不敢再马虎处之。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识人知人上同样是值得学习的楷模。

刘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多年的宫廷纷争中练就了一套出色的识人本领。他对于人性的把握,达到了鞭辟入里的地步,往往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细节看透其内心。

吕后有一次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何丞相过世,谁能接替他呢?"

刘邦便郑重其事地回答:"曹参,这个人虽然说没有什么奇才和谋略,但学习能力很强,他可以代替萧何。"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答:"王陵可以,但王陵为人很憨,脑子太直,有时拐不过弯,须有人随时提醒;陈平足智多谋,胆子却小,两个人都难以单独挑起重任,只有让他们通力合作才行。"

他又特别叮嘱:"大臣里面唯有周勃敦厚质朴,虽说文才少了点,可日后能够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他。此外要让周勃做太尉,执掌军权。"

吕后想从刘邦嘴里套出个能听从自己使唤、帮助自己篡权的人,于是继续问:"周勃之后,还有什么人可以任用呢?"

刘邦不答,就此闭上了眼睛。

实际上,刘邦对于吕后妄图祸乱朝政、颠覆刘家天下的想法早已洞悉于心。他生前就曾对自己的重臣周勃和陈平说:"吕后这个女人,对于权力的野心是很大的。每次让她挑珠宝的时候,她虽然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选一些中等的,但眼睛始终盯在那些高等的珠宝上。我死之后,她一定会颠覆朝政,你们要做好准备。"结果一切都在刘邦的预料之中。

刘邦死后,萧何、曹参、王陵和陈平成为汉朝的栋梁。公元前187年,吕后不甘心在后台当权,开始"临朝称制",为以后取代汉家的天下做准备。

这时,周勃、陈平等按照刘邦的遗志积极发动政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得到了兵符,一举剿灭了吕氏政权。

在刘邦的安排中,陈平和周勃是最为关键的人物。陈平善谋,是张良之后第一谋略家;周勃敢断,"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刘邦把他们留作吕后所知的最后丞相、太尉人选,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组合起来有勇有谋,可以担当恢复汉家江山的重任;另一方面,他们身居高位,可以掌握更多的权力,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实力。由此可见刘邦卓越的识人本领。

人是善于伪装的动物,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想法深藏于内心,害怕被别人看出来,而无论他如何掩藏,细微之处的行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的本性。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就能拨开表面的云雾见到青天。

科考之年,秀才王德贵和刘运海结伴进京赶考。

一路上,两个秀才相互结伴,相互照顾,无话不谈。两人谈个人的志趣,谈仕途前景,一路上相处下来,情同手足。刘运海坚定地说:"今后发达富贵也好,贫穷没落也罢,兄弟之间的情谊永远不割舍。"

王德贵问刘运海:"假如你这次大考过了关,做了官,你怎么来做好这个官呢?"

刘运海思考了片刻,义正言辞地说:"假如真的借兄长吉言中了举人,当上了官,我一定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正直的清官。一路上,想必兄长也真正见识了我的为人,我素来是刚正不阿之人,见到不公道之事必会站出来说的,这是我一向做人的准则。"

王德贵感动地拉着刘运海的手说:"贤弟,我要的正是你的这句话,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做官就要做一个清官。"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京城的郊外,他们看见一个樵夫正握着一把锋利的斧子砍向一棵难得一见的百年老树。

刘运海快步走向前去,阻止了这个樵夫:"住手!你如此滥砍滥伐,真是不道德。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一棵百年老树,你是如何忍心下手啊?可见你多么愚昧无知!"

樵夫回头瞟了刘运海一眼,从着装打扮上看出是上京赶考的秀才,于是冲着他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灰溜溜地低头拎着斧子就走了。

王德贵见状对刘运海竖起来了大拇指,说:"贤弟真乃言出必行的真君子也!"

没过多久,两人就到了京城。京城之大,让两人看都看不过来,走到哪儿都觉得新鲜。正当此时,一支官兵的队伍迎面而来,中间一顶官轿,牌子上写着"大学士周"。

刘运海急忙拉了一下王德贵的衣袖,低声说:"看到没有,这正是内阁大学士周大人的轿子,听说周大人正是此次的主考官。"

王德贵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从他俩的身后走过来两个相互搀扶的盲人,其中一个盲人对另一个说:"你别看我是一个盲人,可是我心中却自有一盏明灯,从没有撞到过什么东西。"

两个盲人正说着话,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开道的官兵身上。官兵二话没说,扬起鞭子就朝着盲人打去,两个盲人慌忙躲闪,偏巧踩在一堆驴粪上,搞得两人狼狈不堪。

这时刘运海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冲着两个盲人怒吼道:"瞎了你们的狗眼,不想活命了吧!知道你们撞的是谁吗?是内阁大学士周大人,还不赶快滚开!"

说完话,刘运海就哈着腰凑到轿子前,拱手堆着满脸笑容说:"周大人,学生刘运海这厢有礼了。"

周大人用手撩开帘子,用余光瞟了刘运海一眼,"哼"了一声又把帘子放下了。

刘运海急忙毕恭毕敬地退到道旁,直到周大人离开。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王德贵,从后面走过来拍拍刘运海的肩膀说:"一路上我们都以对对联取乐,现在已经到京城了,我们再来一联如何啊?"

刘运海急忙说:"既然兄长提议,就你先来吧。"

王德贵若有所思,然后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上联是'两盲者乱语目光如炬踩驴屎'。"

刘运海听完哈哈大笑道:"兄长出如此俗气的对子,我是不会对的。"

王德贵冷冷地说:"既然你不对,我来替你对吧,下联是'一秀才妄言刚直不阿拍马屁'。"

说完,王德贵甩袖而去,头也不回。

刘运海面红耳赤,一动不动。

见风使舵者,言语、行动之中必然会暴露其本性,王德贵借此以一副妙对子揭开了刘运海伪君子的面纱。

人内心的活动,总会不经意地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细心观察其言行,即可窥探其本性。

勿以貌鉴人,要窥透内心人总是对美的东西充满幻想,而有的时候,也多容易被表象的美所迷惑。所以要以敏锐的眼光,透过表象,看其内心本质。人心向美,面貌在很多场合确实是很容易迷惑人,孔子也曾感慨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在孔子的数千名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他特别善言,伶牙俐齿。孔子开始的时候对宰予的印象非常不错,但后来宰予的言行之中渐渐地暴露出真相:宰予既无仁德,又是懒惰之徒,常常连书也不读,白天躺在床上睡大觉。孔子对其失望透顶,骂宰予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子羽比孔子小很多,其体态和相貌甚是丑陋,起初他前来侍奉孔子的时候,孔子认为子羽资质低下,难成大才。但是孔子慢慢发现,子羽自从从师与他学习之后,致力于修身养性,而且处事光明磊落,从不走邪路,如果不是为了公事,子羽从来都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一路游历到长江,慕名来求师于他的弟子就有三百人,子羽的名声渐渐提高,各诸侯国都争相传诵子羽的名字。

孔子感慨地说:"我单凭言辞而判断人品质和能力的好坏,结果错误地判断了宰予;我单凭相貌而判断人品质和能力的好坏,结果又错误地判断了子羽。"

对人面相的好感,也跟贪欲一样,会使透视者的眼光变得模糊不清。对于自己喜欢之人,他的痣也被看成了酒窝,缺点也就变成了优点;而对于自己厌恶之人,美丽的酒窝也会被看做是痣,此人的优点也都可能被视为缺点了,所以美貌很容易蒙蔽人心。

择人时,万不可以貌取人,面目可憎之人,也可能是忠义之士。

齐宣王当政之时,在全国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这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盛起来。齐宣王见举国上下太平安乐,国泰民安,便沉迷于后宫的享乐之事,不理朝政。这时,平日里被齐宣王信任和重用的一些阿谀奉承之徒,开始在全国范围之内对忠臣良将进行打压,使得齐国出现了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一天,齐宣王又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大摆筵席时,突然传来宫廷侍卫的禀报:"大王,大门之外有一个长得奇丑之人要面见大王,说是有急事要向大王禀告,她还要进宫伺候您呐。"

齐宣王听后当即就严肃起来,但又一转思:"我最宠爱的美女也没有如这丑女一般放肆说有资格伺候我,这个丑陋的女人或是犯精神病,或许真是有些本事吧?"想到此,遂传令召丑女来见。

当丑女走到宫殿之时,齐宣王大为震惊,放眼望去,这女人前额宽大,眼窝深陷,脸色黝黑,头发黄而发乱,驼着背,身体异常粗胖,身上衣服破旧不堪,在场的宫女和大臣们无不瞅着这丑女掩嘴暗笑。

齐宣王冷冷地问道:"你这个丑女人,为何要见我?"

丑女说:"我是钟离春,今年40,在家乡找了好多婆家,无一男人敢要我。听说大王常常在宫殿里设宴作乐,所以特来恳求大王,希望大王能够收留我做侍妾。"

齐宣王哑然失笑道:"钟离春!我宫中处处都是美丽的嫔妃,侍妾更是数不胜数,你如此之丑,连乡下人都不要你,你却来到我这皇宫大殿,莫非你有什么奇能?"

钟离春笑了笑,说:"我并没有什么奇能,更不是什么人才,只不过我会表演各种动作,来比喻国家的大事,这个是大王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齐宣王惊奇地大声说:"那你不妨试试看,比喻得好的话,我就收留你,否则立即推出宫门斩首!"

于是,钟离春的眼睛睁得偌大,紧紧地咬住牙齿,挥动着手臂,双手拍着膝盖大声喊道:"危险!危险!"

表演完,丑女便问齐宣王:"大王看懂我表演的动作的意思了吗?"

齐宣王顿感莫名其妙,于是问问左右,左右人也都摇摇头说:"不知道。"他只好问道:"你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啊?快快说来。"

钟离春回答道:"睁圆眼睛,是想您能够提高警惕,消灭国家战乱;咬紧牙齿,是希望大王您能够忍痛,听从忠臣的规劝和批评;挥动手臂,是希望大王能够把身边奸邪小人以及迫害忠良之人赶跑;拍膝盖,是希望你能够拆除供人游乐的宫殿!"

齐宣王听罢,顿时大发雷霆,大声喝道:"大胆丑女,竟敢如此猖狂,到这里来胡说八道!"于是立即命令侍卫将钟离春推出斩首示众。

钟离春大笑道:"我死不足惜,只可惜大王您也是活不长了啊。"

齐宣王怒道:"我岂会死?"

钟离春说:"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变得异常强大,常派兵东征,现在齐国的边防变得越来越松弛,所以我要睁大眼睛。一国君主只有有了忠臣,国家才得以太平安康,可是大王您现在一味地沉醉于酒色之中,不采纳忠言,无视于国家大事,难道不应该广开言路吗?所以我要紧紧地咬住牙齿,来听取忠臣的谏言。大王如今又被奸佞小人所包围,看不清身边的事情,他们只会祸害国家大事,所以我要挥动手臂,以把他们从您身边赶走。如今国家正面临危难,而大王您却在豪华的行宫里过着奢华的生活,搞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难道说这宫殿不应该拆除吗?以上正是我要说的四点。国家现在形势十分危险,只有大王您还蒙在鼓里,如此下去,大王您这不是等着让人砍头吗?我怀着一颗忠诚之心来劝告您,大王您却要杀我,不过如今我已经说完,死而无怨!"

听完这一番话,齐宣王冷汗顿生,如梦初醒,他立即宣布散席,并将钟离春带到了王宫,还封她做了王后。从此以后,齐宣王广纳贤臣,广开言路,励精图治,齐国很快就恢复了强盛的局面。

失去忠臣,则小人聚之,从而万事将被蒙蔽,那么结果就只有一种:国将不国。所以不可以人的外在表现来评判一个人,钟离春虽然奇丑无比,但是她却是一个忠正之人,而那些每天都围绕着大王转的人,内心里却是在想如何赢得大王的欢心,甚至是在谋不正当之勾当。

在昌盛年代是如此,在战乱年代更是如此。

元朝末年,国运衰败,民不聊生,各种冲突一触即发,再加以频繁的天灾,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要想生存,就必须谋反。走投无路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时候,郭子兴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灌顶,生意廓然,人莫能测",遂断定朱元璋将来必定是大气之才,所以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朱元璋。而其妻子还一直责怪:"相貌难看又如此狼狈之人,将来会成什么气候?"郭子兴则不以为然。事实证明,郭子兴不以外在形象断定一个人正是明人之举。

言色析人,透过神情猜测对方内心透过神情常常可以揣测到人的内心活动,但时常也会有言不由衷或者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你透过言语和神情的细节去仔细分析。察言观色能够让一个人来去自如,是人际交往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之人,往往会在不知风向的情况下便去转动舵柄,而在小风浪中翻了船。真正懂得察言观色之技,才能准确推理和判断出对方内心的真正所思。

楚国有一个人涉嫌犯罪,楚国宰相调查了3年之久,却一直都没有宣判他是有罪还是无罪。这个嫌疑犯很想知道调查他的宰相的心意,但碍于身份又不能直接去问宰相,于是便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他想了好久:"我到底有罪还是没有罪啊?如果我有罪的话,我的家产连同房产一定都会被没收的,但是为什么一直不见宰相有任何行动的兆头呢?"他想了好多办法,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去试探一下宰相的心意。他先找来一个人,这个人跟宰相有些交情,然后拜托这个人去见宰相。

这个人见了宰相之后,一上来便说道:"听说有个嫌疑犯,他的房子能不能让我住进去呢?"他想宰相如果当即答应了,就表示嫌疑犯是有罪的。

但宰相摇摇头说:"不!这个人是没有罪的,所以这幢房子是不能让你住的。"

那个人正要离开的时候,宰相才恍然大悟,暗叫一声:"糟了!"他立即大声叫住那个人说:"我与你的交情甚是不错,可是你为什么要对我耍这种手段呢?"

那个人明知计谋被识破,却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说:"我并没有耍什么花样啊!"

宰相说:"你被我拒绝了,还显得那么高兴,是何故?我想你一定是受到那个嫌疑犯的委托来试探我的吧?"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双方都通过言色析人,成功地窥探出了对方的心意。

言辞之中可以窥探出一个人的品性,表情、眼神也可以流露出他人的内心世界,装扮、身体的各种姿态也会在毫无察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

在秦国有一位非常能干的宰相叫应侯,但是这个秦国的宰相并非秦国人,他本是魏国人,后来亡命至秦国,在秦国得到了重用,屡次升迁,直达宰相之位。

应侯是一个非常有才能之人,他主张的一系列开明外交政策为日后秦国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应侯原本在韩国汝南拥有自己的一片领地,后来被韩国没收了。

秦王十分同情应侯,于是问应侯:"你的领土被韩国所收,心中想必很不快。"

秦王的本意是想刺探出应侯是否会因此而怨恨韩国,是否会对其采取报复手段。

可是应侯答道:"听说有一位父亲失去了儿子,别人在吊唁的时候告诉他:'死了儿子固然很值得伤心,但是你如果想一想,我原先也是没有儿子的人,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我也是原本就没有封地的平民,所以失去了领地对我来说也不是很值得难过的事情。"

应侯本来想的是:如若不如此回答的话,日后要推行对韩的各种政策时,必然会受到重重阻挠,因此,不如故意表露出自己对韩国没收自己领土一事并没有产生敌意。

应侯所表现出的表面上的宽阔胸襟,让秦王感到无比敬服,但秦王还是猜不出应侯真正的心思,于是决定派遣一位将军前往试探应侯。

这位被奉派的将军一见到应侯,就大声嚷嚷着说:"丞相,我真是难过得不想活了啊。"

"有这样的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丞相您想想啊,秦王对您是厚爱有加,这是远近皆知之事,可恨那小小的韩国,竟敢公然夺取我们秦国丞相在韩的领土,这不是对您莫大的侮辱吗?这怎能让人受得了呢?所以我活不下去了啊。"

应侯听完这话,立即站起来对委派的将军鞠躬,并激动地对他说:"那这就全仰仗将军您了。"

委派的将军回去之后,立即将整个过程一一禀报给了秦王。秦王知道了应侯的真正心思之后,就不再信任重用应侯了。

聪明的应侯察觉出秦王在试探他,就算计着躲过了这一劫,但是最终还是被算计了。人际关系是相互的,所以你在试探别人的时候,或许别人也正在试探着你。如应侯一样企图试探别人之时,又不希望自己也被别人试探的话,就要适时假设自己也正在被对方试探。所以,言谈举止之中,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多注意观察身边人,以改变自己不适宜的地方。

品读他人,透过志趣观察其品性个人的人品无不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细心观察,就会从中品读出其品性。管宁和华歆一起到菜园子锄草,无意间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瞟了一眼,无动于衷,继续干自己的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仔细地瞅了瞅,然后放在了自己的口袋里。一日,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至,特别热闹,管宁充耳不闻,继续念书,而华歆则放下书,径直跑去看热闹了。待华歆回来时,管宁已经拿刀将两人的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将不再和华歆同席而座。

管宁透过华歆的志趣,看出这人是爱慕虚荣之辈,所以不再和其同席而座。

志趣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例如通过下棋时是顾此失彼还是顾全大局,是只求胜利还是稳重第一,都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和品性。棋道,亦通人道,窥其棋道,可以品读其品性。

唐朝统治者对于围棋颇为重视,所以围棋在当下有了空前的发展。大臣吕元膺就是其中一个颇通棋道之人,常常和门客们下棋以娱乐。一次,吕元膺与一位门客正下棋的时候,送来了大量待批阅的公文,于是吕元膺每落下一子后,待对方思考的时候,他便拿起笔批阅那些公文。棋局至关键之处时,那位门客以为吕元膺的注意力只在文件之上,所以借机偷偷换掉了一个棋子。

门客的这一行动,吕元膺早已看在眼里,但他不露声色,只装不知道。门客偷换一子,这盘棋自然是门客获胜了。第二天,吕元膺便随意找了个原因将此门客遣走了。这位门客还蒙在鼓里,而吕元膺也一直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的真相,所以周围之人自然也是不知何故。

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十余年。有一天,吕元膺病情加重,便将儿子叫到床前,说:"交游处友之时,应当慎之又慎。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因为一枚棋子而将一位门客遣走。其实偷换一枚棋子并不是什么大事,但从中可以知晓其人,此人的心迹着实让人可畏,所以将其遣走。在这之前,我从来都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今日跟你们说了,是希望你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说完,吕元膺溘然长逝。

吕元膺从下棋中识得这位门客的心迹让人可畏,遂将其逐出家门。棋道虽小,从中却可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

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待人宽厚,人品极好,与朱元璋恩爱到老,直到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也没有册封新后。

明将领攻克了元朝首都凯旋而归的时候,带了很多缴获的金银财宝回建康,朱元璋一见到这些宝物顿时喜上眉梢,却遂即就被站在一旁的马皇后泼了冷水:"元朝有这么多的财宝而仍然没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是帝王除此就没有其他的宝物了吧?"朱元璋沉思良久,大拍脑袋说:"我懂皇后的意思了,人才才是真正的财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很对。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我常常担心我们是否有一天也会变得奢靡。国家的兴亡应该从细小之处着手,所以我希望皇上您能够广招贤才,和其一同来治理天下。"

马皇后对士子十分关心。明朝的太学建成以后,马皇后问太学有多少学生,朱元璋回答说有几千名。有些太学生是携全家老少一起来京的,他们又没有任何俸禄,无法养家,马皇后考察到这一点后,就建议朱元璋按月给家眷口粮,朱元璋欣然接受了。此后,"月粮"成为明代的一项制度。

在马皇后病重之时,朱元璋着急地四处寻访名医。但是深知朱元璋脾性的马皇后放心不下,于是对他说:"人的生死自有天命,假如哪天我吃了药也不管用的时候,就不要加罪于医生了。"到马皇后临死之时,她还在担心丈夫会滥杀无辜。如此之心,可感召天下。马皇后良好的品性,后人自其日常一举一动中即可窥见大概。

听声辨人,一语识破天机赞美之词,人人都爱听,它常常像一把心灵钥匙,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但是为人处世一定要善于听声辨人,一语道破天机。阎罗王作为地府的大法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一天,他命令殿中的小鬼:"你们到人间去,把那些花言巧语、巧弄舌簧的人抓来,我要处理他们。这种人在世上不务正业,就会花言巧语地去煽动别人,使很多人迷失本性,误入歧途。。。。。。你们现在可以去了。"小鬼应了一声,就离开地狱去了人间。一会儿工夫,小鬼便抓回来一个男人,阎罗王见状说:"这么快!你没抓错人吧?"小鬼连忙答道:"不会弄错的,这种人实在太多了,一抓就一大把,大人若是不信的话,可以问问他。"阎罗王审问那个男人时不小心放了一个响屁,而且臭气熏天,那个男人灵机一动,很快走到阎罗王面前,向他深鞠了一躬说:"噢!大王的屁可真是响,多么美妙啊!听上去像是一首优美的曲子,闻起来还有些许麝香和兰花的芬芳呢!"阎王爷听完心里非常高兴,就说:"你真会说话,嗯,我想我应该赦免你。小鬼,你把这个男人带到内殿去吧,好好地招待他一下。"

于是,那个男人就跟在小鬼后面走了,他一边走一边说道:"你真是仪表不凡啊,你头上弯弯的两只角像月亮一样光滑美丽,你那闪着光辉的眼睛如同碧空里的两颗星星。你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小鬼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于是停住脚步说:"大王吩咐的筵席还需要一些时间才会准备好,你先到我家喝杯茶休息一会儿吧!"

每个人都有虚荣的心理,总爱听些奉承和恭维的话,但若是只满足于恭维话带来的表面上的舒适,就会闭塞视听,不辨是非,甚至为人所用,以至于名誉扫地。

听声辨人有些时候是要有一些技巧的,比如说以退为进。有些时候在和人交谈中,表面上是退缩,实际上是为了更有力地反击,就像拉弓射箭,要先把弓往后拉,才能更有力地把箭射出去。

古代齐国的晏子身材矮小,在出使楚国的时候,被楚王嘲讽。楚王说道:"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听后明白楚王在嘲笑自己,可是并没有正面回驳,而是顺着楚王的话说:"怎么会没有人呢?齐国街道上的人,一举袖子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走起路来摩肩接踵。"楚王继续嘲笑道:"既然有这么多人,怎么派你出使呢?"晏子不急不躁,回答道:"我们的大王常派最聪明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派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您这里来了!"楚王听了面红耳赤,自己也觉得没趣。

晏子貌似贬自己在齐国最没出息,所以才被派出使楚国,实际上是讥讽楚王无能。这正是绵里藏针、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得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俗话说"喜怒哀乐,现形于声",就是说人的精神状态可以通过声部表达出来,如哭和笑。哭和笑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哭和笑则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感情,对此,古人早已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春秋时期的名相子产就根据哭声审理过一个案件。

有一天,子产带着随从在街上行走,忽然听见一户人家中传出女人恐惧的哭声。等他走近时,觉得哭声越来越胆战心惊,声声都叩击着子产的心。他回头对随从说:"这妇人一定有亲人快死了,你们去看看。"随从奉命前往那户人家,进去之后便看见一男子直僵僵地躺在地板上,一个女子正在痛哭,询问之后得知那女人是死者的妻子。子产听后有点不信,便问道:"那妇人的丈夫已经死了?"随从回答:"有一个时辰的光景了。"子产立即面露怒色:"这就不近情理了。"随从不理解子产为什么发怒,丈夫死了,妻子当然要哭,有何不合情理之处?子产又对随从说:"快去叫仵作来验尸,那男子死得蹊跷!"随从不解子产之意,可还是按照子产的意思办了。

子产对随从解释说:"按人的常情,亲人有病则忧,临死则惧,既死则哀。我听那妇人恐惧的哭声,以为她的亲人即将死亡,谁知她丈夫已死了一个多时辰,那她为何要发出恐惧的哭声呢?"随从若有所悟地聆听着子产的话。子产继续说道:"她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哭声里的恐惧更甚了,这又说明什么呢?"随从这才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原来那男子是她害死的。她杀死了丈夫,又怕外人议论,为了掩盖其杀人真相,又不得不哭,但哭声中不免流露出恐惧来,听到我们的脚步声,恐惧越加深重了。"子产点头称是。不一会儿,验尸结果就出来了,她丈夫果然是在熟睡时被她用刀子捅死的,现有她行凶的刀子和血染的衣服作证。后来那女子被羁押后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服罪,但她还不知是她的哭声泄露了"天机"。当然若非遇到子产这样机敏干练的人,她或许能够蒙混过去。

听话听声,巧辨与巧设弦外之音其实,捕捉对方弦外之音的方法有很多,最关键的就是要善于结合语境。只要你用心去听,留神当时的场合,就不难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春秋时期,有个小国的君主想要找一个贤能之士作为自己的宰相,就派了一个负责选拔官吏的官员贴出了招贤榜。经过重重筛选,官员选定了其中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都差不多,可是宰相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呢?

官员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于是只好把两个人的名单都交给了君主,请君主自己定夺。君主说:"这好办,让他们都先做副职,一年之后,再观其效。"

于是这两个人都成为该国的副宰相,但一年之后,两个人的品评报告各有千秋,官员又犯难了。他就把品评报告交给了君主,君主看了看后说:"甲的智谋和治国之略相当突出,贡献相当大,乙的人缘很好,都可以考虑。"说完,就把品评报告还给了官员。

官员不解其意,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仍不知道君主的心意究竟如何,于是愁眉不展。他的妻子看到他一脸的烦闷,就问他是为何事发愁,官员就把选拔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完之后,笑着说:"君主既然都把答案告诉你了,你还犹豫什么呢?"

官员一惊,说:"答案何在?"

妻子说:"宰相之职,为何而设?"

官员说:"自然为了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

妻子说:"这不就是了吗?君主说甲的智谋和治国能力突出,意思就是说甲有宰相之才,而他又不想让乙难堪,后面的话只是为了安慰一下乙罢了。这样的弦外之音,你怎么听不出来呢?"

官员恍然大悟,第二天就把选拔的结果上奏给了君主,果然得到了君主的认同。

陈群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为人正直,有令必行,曹操对他很尊敬。

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很得曹操的喜爱,但郭嘉为人放荡不羁,不知道自我约束,常常触犯朝廷的法纪,陈群再三警告他,但郭嘉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陈群向曹操进言,痛斥郭嘉行为不检,并列出了诸多条文,以请求曹操治郭嘉的罪责。曹操听完之后,说:"陈文长如此刚直,足以为万官的表率啊!"于是下令给了陈群很多赏赐。陈群谢了封赏,不再告郭嘉的状了。

后来有人问他:"你既然已经备好条文了,为什么不呈给曹丞相呢?难道你看到封赏,就可以不顾法纪了吗?"

陈群笑着说:"曹公的意思,我已经很清楚了。我在朝堂之上,向曹公罗列了那么多郭嘉的罪状,难道曹公不知道吗?他给我赏赐,是希望我以后继续向他进言;而他称赞我,对郭嘉之事却没有任何言语,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对其做出任何处罚。既然如此,我还要状告郭嘉干什么呢?"

陈群不愧是才智之士,他能够从曹操的只言片语和行为中洞悉曹操的意图,足见他对于人心的了解。

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下,如果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说出来的话,可以将之隐藏起来,让对方去猜测你的弦外之音。晋国大夫阴饴甥就巧设弦外之音,从虎口救下了晋国国君。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大夫阴饴甥去会见秦穆公,于王城订立盟约。

秦穆公问:"你们晋国人和睦吗?"

阴饴甥回道:"不和睦。"

秦穆公问:"为什么不和睦呢?"

阴饴甥说:"秦国把晋国的国君给抓走了,晋国的'小人'们在担心秦国心胸狭隘、嫉恶如仇而把晋国的国君给杀掉,于是他们不断地招兵买马,网罗人心,立誓为晋国国君报仇,而晋国的'君子'们却认为秦国是一个强盛的大国,不会对一丁点儿的小事耿耿于怀,所以认为秦国一定会宽宏地放了晋国的国君。"

阴饴甥最后送给秦穆公这样的话:"以德为怨,秦不其然。"于阴饴甥一番"君子"、"小人"理论的夹击下,秦穆公权衡利弊,最终还是选择了"君子路线"。

阴饴甥巧设弦外之音,旨在告诉秦穆公,虽然说在战争中晋国失败了,但是晋国人并没有失去斗志,而且全国上下一心在加强整顿、准备粮草物资、修理武器装备和强化军队的训练,这就向秦穆公昭示着晋国的强大实力与和睦团结的局面,给秦国以强大的震慑作用。是"小人"还是"君子",就在于秦穆公如何选择了。

善于倾听,多听少说不必多言,多言必败,所以,沉默是金。学会善于倾听,听而不究,是多听少说的一种手段,它需要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眼光。曾经有一个小国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向中国进贡了三个完全一样的金人,皇帝很高兴。可是这个小国的使者带来金人的时候,同时带来了一道难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种办法,又请来金匠师傅前来检查,却也区分不出来这三个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泱泱大国,竟然无人能够回答上来这个问题,而使者还等着要回去汇报,这可怎么办呢?最终,有一位老臣禀告说他有办法。

于是,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上来看老臣如何解决问题。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来到大殿上,众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老臣,只见老臣将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根稻草就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又插入第二个金人,稻草从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在插入第三个金人的时候,稻草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就对使者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遂默认答案正确。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沉默是金,造物主给人两个耳朵一个嘴巴的时候,本来就是希望人类能够多听少说,善于倾听。

墨子为了告诫他的学生要善于倾听,尽量做到少说多听,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蚊虫、苍蝇、青蛙没日没夜地不停息地吵吵嚷嚷,但是根本就没有人理睬它们,相反,人们很反感它们,而公鸡只是在天快明的时候才放声啼叫,它的叫声很少,但是天下之人都愿意去听。可见为人要少说话,多倾听;要说话,也应该选择好的时机;倾听的时候,要能听能受。

宋真宗时有一位宽宏大量的大臣,名字叫王旦,他度量如海。王旦认为寇准是一个有才能之人,而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就毫无妒才之心地向皇上推荐寇准,请求皇上赐予其相应的职位。但寇准不但没有知恩相报,反而多次在皇上面前揭王旦的短,还无端地说王旦的不是,然而,王旦每每跟皇上谈及寇准的时候,多是赞美寇准的才华和非凡的能力。所以,皇上有时也会为王旦抱不平,一次,皇上就对王旦说:"王旦,你虽时时刻刻地在称赞寇准,夸奖寇准,可是寇准每次都要在我这里说你的短处。"这若是换作别人,见皇上也在为自己打抱不平,一定会在皇上面前喊冤叫屈,说寇准的不是,但王旦却坦然自若地说:"那是当然的了,毕竟我在位的时间长,办事多,一定在某些地方有失妥当,寇准恰巧把我的错误和过失毫无避讳地向皇帝您提出来,这是好事啊。这可以显示他的正直,我之所以很看重寇准,也就是出于这个缘故!"皇上听罢,对王旦更增添了一份敬重之意。

另有一次,王旦在处理一件公事上,出现了点岔子。很巧这个公事正好是要经过寇准的审核,寇准见状,毫不客气地就把这事禀报了皇上。知晓了事情前因后果的皇帝就严加责备王旦,而王旦很坦白,只是谢过,并没有其他的言语。

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寇准在主办另一件公事的时候,也犯了如王旦一样的错误,而这公事也恰巧要经过王旦审核,真是冤家路窄。但是王旦并没有上奏皇上,而是把这件公事送还给了寇准,也没有伺机报复,这使得寇准很惭愧,并主动上门连声道歉。

寇准有一次为了庆祝生日大宴宾客,场面非常铺张浪费。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王旦却上前向皇上进言说:"寇准这个人确实很有才干,只是有的时候有些呆。"皇上的愤怒遂即平息下来了。

一日,皇上亲自去看望王旦时问他:"王旦你看何人能继大任?"王旦却说:"应当尽快让寇准来做宰相。"王旦的宽恕和度量终于感动了寇准,寇准自此一心一意地辅佐皇上,终于成为一代名相。王旦宽恕的美德也为人传颂。他公而忘私,推己及人,为国举贤,无一日不为国家大局着想。

王旦其实正是使用了装聋作痴的方式,他敢于听,而且能听进去,能忍受,并最终以自己的宽大胸怀赢得了寇准的理解。所以,听而不究是一种宽大的胸怀,更是一种远大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