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能克制情绪,左右行为理智能使你面对竞争者时表现出最完美的自尊和最充分的人格主动权,使得你的对手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地位。生活中,时常遇见"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一旦对方做出的事情令你很气愤乃至于愤怒,你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以何种方式和手段打倒对方,而是如何平稳自己的情绪,这才是解决问题时至关重要的环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难以理解和控制的东西,因为它的存在比较圆滑,有时甚至让人摸不到头绪,但是,不管它怎么圆滑,你最好想尽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它关系到你能否实现自己既定的目的。
成功者往往能将情绪控制得收放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经不单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而是成为攻防中有效的武器。有的人虽然足智多谋,但因为一时冲动,没有控制好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不满或不悦发泄一通,可能当时觉得很顺畅、很过瘾,但结果往往会将事情弄得无法收场。这样一来,成功就会离这些人越来越遥远,最后就成为遥不可及的了。
生活中的杂事、琐事很容易将人弄得烦躁不安、筋疲力尽,所以每个人都难免会一时控制不住情绪,致使"擦枪走火"的情况发生。但是,有涵养的人有将不良的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他们通常懂得控制情绪,即使遇到使自己怒不可遏的事情也会冷静地思考解决之道,而非以某种极端的手段处之。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曾派侯生、韩终和石生三位方士一同求"仙人不死之药"。侯生曾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方士,而韩终为了求得此药曾经不穿衣服,只看着一种名为菖蒲的植物长达3年之久,以至于身上都生了毛,即使冬天再冷他也不怕。石生和韩终自从接受了秦始皇的命令之后,二人便了无音信。侯生虽受秦始皇信任,但他深知自己也是提着脑袋过日子。为了应付秦始皇的命令,他不得不说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来欺骗秦始皇,他更明白若是有朝一日他的言行被识破,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于是,公元前212年,侯生与另一位方士卢生达成共识,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在逃跑之前,二人还合伙散布了一些有损秦始皇的谣言,如"始皇为人,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纵,以为自古没人比得上自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70人,只是备员而不用......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都畏罪持禄,不敢尽忠。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一天比一天骄傲,臣下则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一个人兼行两种巫术,不灵验的就处死,但是占卜者多达300人,都是良士,他们畏忌讳谀,不敢直言皇上的过错。天下之事都由皇上来决断,皇上批阅的文件用衡石来称量,每天都有限额,不达到定额不休息,贪恋权势到如此程度,不可以为他求仙药。"这番言论一经传播出去,就造成四百六十余人的死亡,实乃历史上一大悲剧。
侯生、卢生两人知道自己一旦逃走就会死罪难逃,于是为了减少风险,两人便分散逃走。卢生的逃亡比较顺利,自从逃走后就了无音信,而侯生却壮着胆子回来了。有人说他因为过不惯逃亡的日子,还有人说他是舍不下亲人,再者就是对四百六十余人的死亡感到内疚。然而无论什么原因致使侯生回来,都难逃秦始皇对他的惩罚。
果然,秦始皇一听到侯生回来的消息,就立即命人将其抓获,准备痛骂一顿后车裂处死。秦始皇为了计划能够顺利实行,于是精心地做了一番准备,特意选取了一个四面临街的地方怒斥侯生,以便让更多的人能看得见、听得见,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虽然秦始皇对此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但是远远看见侯生走过来,还是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个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朕信任你,你居然诽谤朕,做事如此居心不良,现在竟然还敢来见朕!"一听此话,周围的人都认为侯生今天活不成了。
但是侯生被押到台前后仰起头说:"臣自知必死无疑,但是在臣临死之前,陛下能否听臣一言?"秦始皇说道:"你想狡辩什么,快说!"于是,侯生说:"臣曾经听说大禹在树下立起一个'诽谤之木',想借此知道自己做错的事情。但现如今陛下过于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整天过着荒淫无度的日子,还整日搜刮百姓,一听到别人的指责就会恼怒万分,常常以强权压制下人,以致很多官员只能欺上瞒下,因此臣才逃走的。臣并不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惋惜陛下打造的江山就要灭亡了。古代贤明的君主对于食物和衣服的追求只要求能吃饱穿暖,所以他们才没被上天所遗弃,没被百姓抛弃。尧之子丹朱傲慢肆虐,且荒淫无度,所以不能修理自身,没有继承君位。现如今陛下你的荒淫程度超过丹朱万倍,臣认为陛下有灭亡10次的命运,您也许一次生还的机会也没有。"
听完这番话,秦始皇沉默了很久,然后缓缓说道:"你怎么不早点说呢?"侯生回答道:"陛下的心思全在欣赏自己的车马服饰和旌旗上,并且认为自己是有才能的英明君主,总是向上侮辱五帝,向下欺凌三王,抛弃了朴素的生活作风,追逐富贵的生活。其实陛下的灭亡现象已经显露很久了,所以臣认为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益处,结果只能是白白送死,所以臣直到逃亡之前也没敢说出来,但现在臣知道自己死罪难逃,才有胆量向陛下说出这一切。这一番话虽然不能使陛下的江山不灭亡,但是至少可以让陛下明白为何会灭亡。"
秦始皇问道:"朕还有机会改变现状吗?"侯生回答:"木已成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陛下只能坐以待毙!如果陛下想要改变这一切,您能够像尧、禹那样去做吗?如果不能,那么任何改变都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并且辅佐陛下的也并非都是良臣,臣认为即使能够改变,也不一定有用。"
秦始皇听此话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下令将侯生放掉了。侯生以足够的勇气和理智加上他有预见性的头脑终于取得了安定和自由。
理智乃是做人做事的一大要点,理智将有助于你踏上理想境界的征途。而愤怒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潜在危机,所以用理智平稳情绪对于成功者来讲,既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又是取得成就的起点。
放低身份,才能走向高处常言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韬光养晦是一个人处于劣势时所应采用的必要手段,在事态不明朗、势力不足的情况下,就要收敛锋芒,低调处世。前行中遇到了阻碍、压力,使你不能顺利度过前面的障碍时,你能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放下你的尊严和身份,暂时选择一个较低的起点重新开始,此时,只需忍耐一时,你将有很大的机会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另一条就是"昂首挺胸"地被淘汰出局,你将终生与自己的远大目标无缘。
身份其实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空架子,如果没有成功作为支撑,它将变得一文不值。所以,不要再讲自己以前是多么才华横溢,身份有多么高贵,无论你曾经取得过多么大的成功,也不管你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低调做人。常言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放低架子做人不仅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尤其是你处于弱势之时,放下自己的身份,低调屈从是伺机反击、争取主动的不二法门。此时,若强逞英雄只能落得败亡之局;若是暂时屈从,创造机会,争取主动,反而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唐高祖李渊是位能屈能伸的人物,当需要他降低身份、匍匐前进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并且面带微笑。隋朝末年,李渊看到隋朝已到了千疮百孔、无药可救的地步,就毅然在太原起兵反隋。
太原起兵不久后,李渊便选准关中作为长远发展的基地,借"千万长安,拥立代王"为名率军西行。
李渊要西行入关,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主要有三个:一是长安的代王并不相信李渊会真心拥他为帝,而是想借拥立之名,行反叛之实,代王自然派精兵予以坚决阻击;二是当时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半路杀出,与李渊纠缠不清;三是瓦岗军还用一部分主力部队奔袭晋阳重镇,严重威胁着李渊的后方根据地。
三大危险中,隋军的阻击虽已成为现实,但军队数量有限,且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隋朝朝廷没有继续派遣大量部队出击的迹象。但是,后两个危险却是非常致命的,李密率领的瓦岗军虽是草莽之众,但已经发展成各路反军之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人数是李渊部队的10倍以上,所以,后两种危险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李渊进军关中的行动夭折。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渊放下身份,急忙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详细通报了自己的起兵情况,并表示了希望与瓦岗军友好相处的愿望。不久,使臣带着李密的回信来到了李渊营中。李渊看过回信后,口里说了句"狂妄之极",心里却踏实了很多。
原来,李密自恃兵强,想做各路反隋大军的盟主,大有称孤道寡的野心。他在回信中劝说李渊同意结盟并听从他的领导,还要求李渊尽快表态。当时,李密拥有洛口要隘,附近的仓库中粮帛丰盈,控制着河南的大部,向东可以阻击或奔袭在江苏的隋炀帝,向西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取已被李渊视之为发家基地的关中。
因此,李渊深知李密虽过于狂妄,但他有狂妄的资本。为了解除西进途中的后两种危险,同时化敌为友,借李密的大军把隋军的主力截杀在河南境内,李渊笑眯眯地对次子李世民说:"李密妄自尊大,绝非一纸书信便能招来为我效力的。我现在急于夺取关中,便给他个盟主做又能怎样?"于是李渊表示完全同意李密的建议,还为李密西进牵制住了洛阳城中可能增援长安的隋军,从而达到了"乘虚而入"的目的。入关之后,李渊更是匍匐前进,慢慢地积蓄力量,而李密中了李渊之计,专力与隋朝主力决战。几年之后,李密消灭了隋王朝最精锐的主力部队,自己也被严重削弱,而李渊则利用有利时机迅速发展壮大,不费吹灰之力就收降了李密余下的部队。
李密曾坐拥10倍于李渊的兵力,最后被李渊轻易降伏,其中虽然有命运和时机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李密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以至于独立对抗隋军而将自己的实力消耗殆尽,而李渊却放下身份,匍匐前进,躲在李密的羽翼下将自己的光芒掩盖起来,以便积蓄力量,伺机等待,一旦强大起来,便可一统天下。
"出头的椽子易烂",所以做人不可以稍有能力和名气就得意洋洋,骄傲自满,凡事都喜欢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更不可取的就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过分张扬、卖弄自己的能力,不管一个人有多么优秀,即使现在他坐拥全天下,但是终有一日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攻击。
为人处世都应低调些,尤其是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在危险之际,不妨先退让一步,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这样做绝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避其锋芒、脱离困境、另辟蹊径的安全之路,可以使自己有机会重新占据主动地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你想要跳得更远,首先就要给自己一个助推力,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最好先退居二线,让出主位,暂收锋芒,最终使自己转败为胜、反客为主。
勿自高自大,要做到谦卑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枪打出头鸟"是世俗中的一个普遍法则,其实"出头鸟"本来是一个推动时代前进的角色,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出头鸟"爱招风,所以,那些恃才傲物且自高自大的人,其结果往往比较糟糕。
萧颖士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时考中进士,但是他本人自恃有才华,与人相处时常常傲慢无比。一次他到野外喝酒吟诗,遇到狂风暴雨,于是找了一个地方避雨。恰巧避雨处有位穿着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避雨。萧颖士看见老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就以高傲的语气对他讲话且出言不逊。
不一会儿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正在此时,一匹马车由远及近地走来,停在老人面前,老人和孩子一同上了马车,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一见此景,急忙打听老者的来历,有人告诉他这位老者就是吏部王尚书。
知道这一情况后,萧颖士几次去求见老者,但老者都没有接见他。求见未果之后,萧颖士第二天就写了很长的一封信,送到王尚书家中以谢罪。王尚书让人将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以老者的语气责备萧颖士,对他说:"遗憾的是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会狠狠地教训你一顿。"他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就傲慢无礼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你只能中个进士。"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官,都要以"谦"字铺路,处理人际关系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将来也才会有所作为,而那些妄言者,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成就大业。
为人谦卑,并不是没有尊严的体现,而是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恰如古人称:"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早已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谦卑为人的道理。
杨时自小聪明伶俐,4岁就开始上学,到了7岁就能写诗,8岁时就能作赋,人们称杨时为神童。杨时15岁时攻读经史,熙宁9年登进士榜。他一生求知好学,且立志著书立说。为了广泛地积累知识,他曾四处求学、讲学,一直都受到大家的欢迎。
有一年,杨时在赴任浏阳县县令途中,曾特意去洛阳拜访程颐以求学问。
行至半途,呼呼的大风和着雪花肆无忌惮地灌进他的领口中,终于到了程颐的家门口,适逢程颐先生坐在火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不敢打扰程颐休息,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风雪之中,等候程颐先生自然醒来。
良久,程颐先生一觉醒来,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通身披雪,依然恭敬地站在一尺多厚的积雪中。
"程门立雪"的故事便由此而来,此时杨时已经40多岁了,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是他为了求知能够长久在风雪中站立,人们在高度评价他的刻苦钻研精神之外,也不会忽略他的谦卑,所以此千古佳事流传至今。
古语有云:"美好者,不祥之器。"任何事情如果过于完美的话,就会招来毁灭的结果,所以古人曾告诫世人,应随时保持谦卑的心态,以防止遭到别人的嫉妒,而无论是求名还是求利都不要过于完美,这正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唐朝名臣李义琰曾做过宰相,但是他与其他为官之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为自己建造像样的房舍。一次,李义琰的弟弟为他买了一些建造房子用的木料,他听说以后,对弟弟说:"陛下让我做宰相,我已经觉得非常惭愧了,怎么好再建造那么好的房舍呢,这不是很容易导致祸端和罪恶的到来吗?"弟弟说:"担任地方丞、尉官职的官员都在扩建自己的住宅和房舍,何况你高居宰相之位,怎么可以住在这样狭小的宅舍中呢?"
面对弟弟的疑问,李义琰坦然地回答:"人们寄希望很高的事情往往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有两件事情是不能同时进行的,一是位居显贵的官位,二是扩展自己的居室宅舍,如果没有美好的品行和行为,这样做必然会招致许多祸害。"李义琰最终没有同意弟弟的建议,以至于后来木料都腐朽了,只好扔掉。李义琰的房子虽然最终没有盖成,但是他谦逊的美德却博得了众人的尊敬。
无独有偶,曾国藩也深谙此理,他即使权高位重,家中的摆设也极为简朴,妻子和儿媳虽贵为相府之尊,每日仍然纺织劳作。曾国藩处处以"谦"为处世原则,还隐藏着更深一层的寓意,就是随时提防其他官员在朝廷中借题发挥诽谤自己的清誉。曾国藩的官位正如日中天之时,本来就容易树大招风,为了避免被人抓住把柄,他在这方面就很注意,堪称古代厚黑学的楷模。
相反,那些不懂得谦卑的人,总是毫不掩盖自己的锋芒,想借此赚取别人赞许的目光,但是这种自高自大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利情况的发生。因为历来的君主和统治者都不希望自己下属的高明超过自己,深怕功高盖主的事情发生,作为臣子一定要深谙此道,否则就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三国时的杨修就是典型事例。
杨修虽然聪明无比,但是他并不懂得避其锋芒,反而招摇过市,好大喜功,稍有机会就到处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最终招致祸患。
做人不能太精明,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做到谦卑,只有始终将自己置于冷静的状态,用低调的心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做成大事业。
主动示好,温和胜过暴戾只要善于主动示好,迎合对方的意图,采用温和的手段和计谋就有反客为主的可能。善于主动示好、曲意逢迎,往往是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迎合他人的意思,投其所好,及时给对方面子,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意愿。但是,有人将主动示好视为下策,宁愿弄得鱼死网破,也不愿意向对方示好。其实当处于不利地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与对方"博弈",以便及时发现对方的用意,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这样,你会发现,主动示好的策略取得的成就往往好于暴戾方式百倍。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邑宰(即县令)犯了法,被关进了专门关押罪犯的监狱。此事过去许多年也没人过问,既不结案,也不放人。邑宰年纪渐老,却还没有孩子,为了在死之前留下后代,他就让家人变卖家产,迁居到监狱旁,又买通了看管监狱的官员,偷偷放他出狱与小妾同居,希望能生下个一男半女。
邑宰有个侄子好赌,经常偷邑宰的钱去赌博。由于他经常输钱而总有钱输,当地捕快就认为他是个惯盗,便抓住他刑讯逼供。邑宰的侄子受不了皮肉之苦,很快就把邑宰之事和盘托出,捕快们听后大吃一惊,查证确认后,这帮捕快以为抓住了邑宰的把柄,决定乘机敲诈他一大笔钱。
一天,捕快们闯进了邑宰的家,正好只有邑宰和他的爱妾两人在房里吃饭。邑宰看见捕快闯进来,当时就吓得将手中的筷子落到地上,以为自己东窗事发,必死无疑,而且还会株连家人。他的爱妾反倒很镇定,原来,她知道这事不管做得如何隐秘,都有事发的一天,正如俗话所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她对这件事已经有所准备。她打量了一番来人,发觉有几张熟悉的面孔,便料定是本地捕快,她又故意迟疑了一下,没有开腔,而捕快们也没有主动说明是来干什么的。
小妾心里明白了,这帮人肯定是来敲诈的,但是不管怎样,邑宰在这里,事情一旦闹大,对自己一家总是不利的,权宜之计是要先稳住他们并引开他们,等邑宰有机会脱了身再说。于是她直截了当地对捕快们说:"你们不过想多得些钱罢了,钱都归我掌管,跟我来就是了,保管令你们满意。"为首的几个捕快心想:她有把柄在我们手里,不得不识相就范,我们就跟她进去拿钱,今日人赃俱获,她无论怎样都赖不掉。于是众捕快都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拿钱去!"
有几个捕快等不及了,拥着小妾要走。为首的几个捕快连商议一下的余地都没有,只得交换了一个眼色,留下一个捕快看守邑宰,便带大伙跟小妾进内房去。众人围着小妾挤进了内房,有几个边挤边对邑宰的小妾动手动脚。她非但不生气,反而和他们嬉笑,捕快们都认为这个女人好欺负,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而小妾等捕快们都进了内房之后,才指着床顶说:"钱就放在那上面,我给你们拿来。"她叫外面看守邑宰的那个捕快搬个梯子来,为首的捕快制止了,自己亲自搬来梯子。她从上面搬下来一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大吊大吊的铜钱。众捕快一见铜板,蜂拥而上,争着抢钱,唯恐少得了一个。众人争抢铜钱的声音、互相之间辱骂的声音、铜板掉在地上的声音,越来越响地传到那个看守邑宰的捕快的耳朵里。他害怕钱被别人抢光了,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轻手轻脚地从邑宰的背后走开,挪向内房。
小妾对看守邑宰的那个人很注意,见他溜了过来,就更卖力地与众人打闹,把铜板大把大把地抛出去。众捕快都忙于抢钱去了,根本没有注意到看守的那个人已擅离职守。邑宰瞟见看守他的那个捕快溜进内房去了,便瞅准机会溜之大吉。等众捕快们怀中揣足了钱,出来看见没有了邑宰的人影,知道要坏事,心中马上害怕起来,不约而同地撒腿向外跑。小妾用力抱住一个,大声呼叫:"快来人,抓强盗呀!"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她总算抓住两个捕快,送到了衙门里。
小妾在抓住捕快时被打得遍体鳞伤,蓬头垢面,她往公堂上一站,连御史都深感同情,痛恨那帮人太残忍了。小妾指控他们是强盗,强抢了她家的财产,还对她凌辱调戏,同时报上了被抢银两的数目。被逮住的两个人根本没办法抵赖,只得规规矩矩地把同伙的姓名、住址全部供出,御史令人马上缉拿他们归案。不大工夫,参与这事的捕快们全被抓齐,有的连银子都还没来得及藏好,就被当堂搜了出来。为首的几个捕快不服气,马上反告邑宰私自逃离监狱,想以此来开脱或减轻罪行。御史派人去监狱检查,发现邑宰好端端地待在那里,看守监狱的官吏也一口咬定没有犯人逃脱之事。
众捕快有口难辩,只得把罪名推到邑宰的侄子头上,御史于是把邑宰的侄子也一并抓来处以同罪。由于捕快们是执法犯法,又抢劫钱财、侮辱妇女,御史严加判决,把他们一起刑杖打死。
在小妾、邑宰与众捕快的争斗中,如果按常理分析,众捕快有"人赃并获"的证据,所以,小妾和邑宰都要获罪判刑,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小妾和邑宰没有获罪,反而是众捕快和邑宰的侄子一起被刑杖打死。
设想,小妾和邑宰当时看见众捕快气势汹汹地追杀到家时,如果两人奋力抵抗,必将没有好结果,也许连性命都会保不住。但是,聪明的小妾冷静地观察一番后,就已经料定这些人不是为了专门抓获邑宰而来,而是另有目的--敲诈,于是,小妾就投其所好,替众捕快说出了来意,并且不等他们索要就主动示好。为了麻痹众捕快的怀疑,消除他们的戒心,小妾还故意对他们的调戏置之不理,所以捕快们根本没有将她放在心上。
智慧的小妾深知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成败的关键在于邑宰。所以,一旦捕快抓住了邑宰,敲诈定能成功,邑宰只能是有苦难言,任人宰割,但是如果没有邑宰在场,捕快就失去了敲诈的把柄,反而落得一个罪名,因此,小妾自始至终都在为邑宰溜掉创造机会,这是她的高明之处。为此,她先发制人,主动迎合捕快们的来意,面对捕快的抢劫采取屈从、纵容与迎合的态度,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他们的戒心。
而众捕快误以为小妾有把柄在他们之手,完全是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从而助长了他们轻敌的气焰和行为。小妾主动把钱拿出来,使他们为利而争,放松了对邑宰的看管,使邑宰有机可逃。邑宰一逃跑,小妾便有了主动权,于是反客为主,将一帮捕快告上衙门。小妾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谓是厚黑学运用的典范。
由此可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善于主动示好,迎合对方的意图,采用温和的手段和计谋就有反客为主的可能。
放下架子,恃才不可傲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一个人如果太突出、太优秀,势必会将周围的人比得平庸无能;再者,要是自满自得,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学习的楷模,其目中无人的态度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势必会使自己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暗算。有时,即使你本人不想得罪别人,别人也会出于嫉妒向你投射冷箭,再加上口无遮拦,不懂得谨言慎行,张扬行事,滔滔雄辩,你甚至会遭杀身之祸。因此,你要学会在某些场合收敛你的锋芒,放下你的架子,以谦虚的姿态示人。
孔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小时候他便很聪明,那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孔融让梨"的典故更是被视为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经典。但是,后来随着他学问的增大,孔融在交际上却越来越不懂得谦让,得罪了很多人,最终遭到了曹操的忌恨而被杀。
孔融10岁那年,他和父亲一同去洛阳,他听说洛阳太守李膺名声很大,就自己跑到李膺的府第想见见他。
守门人见一个小孩子往府内闯,就急忙拉住他问道:"你是哪家小孩,怎么敢私闯太守府第?"孔融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就说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就笑着问:"小公子,可有拜帖?"孔融说:"家父和你家主人是世交,又有师生之谊,无须拜帖,只管通报。"守门人听完,急忙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官吏、文人坐而论道,听了通报之后,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是什么关系,于是叫守门人先请他进来。孔融兴冲冲地走进大厅,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他,心里很奇怪:自己和这个小孩儿素未谋面,为何他自称有通家之谊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相交,不知祖上何人?"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前就有师生之谊,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小公子真神童也。"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孔融听了立刻反唇相讥:"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回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只好暗暗坐在一旁生气,而众人不禁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孔融确实聪慧过人,但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孔融从小便善于讽刺挖苦别人,全然不懂社会交际。如果说年幼的孔融尚未通人情世故的话,那么他此后的作为则更是狂放。
官渡之战打响前,曹操的阵营中本就已经人心惶惶,孔融居然放肆地四处传播袁绍不可战胜的话,弄得军中上下人人自危,引起了曹操的忌恨。虽然由于孔融是当时的名士,曹操并没有加害他,但心底已经动了杀机。
官渡之战后来,曹操战胜袁绍之后,把袁绍的儿媳甄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于是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我听说武王伐纣的时候,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接到信后信以为真,结果查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记载,于是回信问孔融:"典故在哪本书里啊?"孔融说:"我用今天的事去揣度古人的心理,想来应该也是这样的吧。"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他。
厚黑学认为,欲行厚黑之术,必须首先清楚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因为说逆耳的话而得到好处,即使说的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忠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许多人都有自视过高、瞧不起他人的缺点,尤其是听不进反对的意见。如果聪明的你不能将这些缺点战胜,那么,你的聪明势必会变成一把自伤的利剑。
同时,一个聪明人好像注定要挑剔生活中的一切,孔融对自己的聪明从来不加以掩饰,还总是依仗着自己的聪明,对君主或同僚无礼,目中无人且口无遮拦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全然不顾及他人的地位和感受,即使是对权倾天下的曹操也不例外。只要孔融认为曹操做得不对,或者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有机会就找岔子,用讽刺挖苦和故意捣乱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对他的不满,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聪明。
孔融极爱喝酒,但是曹操为了节约粮食,曾颁布一道禁酒令。于是孔融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专讲饮酒的好处和益处,还口无遮拦地讽刺曹操道:"天上有颗'酒旗'星,地下有个'酒泉'郡,人有海量称'酒德',帝尧'千钟'称圣人。您如果非要禁酒,就把婚姻也禁止算了。"
如果孔融只说一些讽刺、刻薄话,也许曹操就暂时忍下了,可是孔融还大肆抨击曹操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这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
曹操本来就忌讳孔融的才学和名望,只是强忍着愤怒暂时留孔融一条性命而已,但是孔融对此好像毫无察觉,还继续与曹操针锋相对。孔融针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其中颇有些叫曹操将政权还给汉献帝的意思,就算曹操再能忍让,对孔融这个政敌也不能继续忍让下去,于是,他寻找罪状将其杀害。
处世者应从孔融之死中吸取一些教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君子为人处世自当审时度势,不可恃才自傲,自骄自满,目中无人地率性而为。
才华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更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基础条件,可是如果你不能恰当控制它,它就会成为你的负累。古往今来,从来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但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通常在于他们的性格过于张扬霸道、恃才傲物、缺乏亲和力、自满自得,常常会与别人造成摩擦,所以成功对于他们而言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不冲动,不率性而为遇事不要冲动,缓一缓再做决定。冲动、率性而为往往是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是由于一时冲动最终酿成大错的。
古时候,有一个人很愚笨,家境也很贫困,所以直到三十多岁才娶上妻子。为生活所逼,这个愚笨的人不得不在新婚的第二个月就离开妻子,去离家很远的城里寻找生计。一天,在他干完活回到暂时居住地的路上,下起了大雨,这个人为了避雨就躲到一个废弃的墙角处。雨下得很大,雨点猛烈地打击着墙壁,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有一堵围墙很快就被雨水冲倒了。愚笨的人不得不离开此处,以免自己身边的围墙也被冲倒。就在此时,他突然看见墙角处有团闪闪发光的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愚笨的人走上前去一看,发现竟是一坛金子,他因此一夜暴富。
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很笨,就向一位老者倾诉自己的苦处,希望能够得到老者的指点。老者只告诉他一句话:"你虽然有钱,但是你缺少智慧,为什么不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呢?"
于是,这个愚笨的人就来到城里,经过多方打探,他终于找到了老者所说的智者,说明来意后,他问道:"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
智者回答:"可以,但是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要花100两银子。"
愚笨的人说:"只要能够买到智慧,多少钱都可以。"
于是那个智者对他说:"遇见任何问题和事情,都不要急着去处理,最好朝前走三步,向后走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这是智慧?就那么简单啊?"愚笨的人听后将信将疑,生怕那个智者骗了他的钱。
智者很容易就从愚笨人的眼中和表情里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吧,如果你认为我的智慧不值这么多钱,你就不用来了;相反,你若是觉得我的智慧值这么多钱,你就再回来给我送钱。"
愚笨的人就没有付钱给智者,将信将疑地从城里往家的方向走了。由于路途比较远,愚笨的人到家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在昏暗中,他发现炕上不仅睡着妻子一个人,居然还睡着另一个。他顿时怒火中烧,盛怒之下,他拿起菜刀准备将妻子身边的那个人杀掉。
此时,愚笨人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白天买来的智慧,于是他就开始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各走三遍。正走着呢,他的脚步声惊醒了房中的人,房内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儿呀,深更半夜的你在那干什么呢?"
愚笨的人一听是自己母亲的声音,心里暗惊:"若不是我白天买来的智慧,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愚笨的人就起程给那个智者送银子去了。智者即使在困境中也会冷静地思考,而不会因一时冲动逞匹夫之勇。能成大事者,都懂得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将冲动转化为智慧,而不是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所以,遇见任何不利的事情,无论多么棘手,都不要冲动而为,否则极有可能落入别人设置好的陷阱中。
石苞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时代的著名将领,曾带兵驻守淮南。他爱民如子,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将所在区域内的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享有很高的威望。
王琛在淮河以南担任监军,因为石苞出身卑微,所以王琛很看不起他。王琛有一次听到一首童谣说:"皇宫的大马将变成驴,被大石头压得不能出。"正巧石苞姓石,王琛就怀疑童谣中的"石头"指的就是石苞,就将此事秘密地禀告给晋武帝,并且对晋武帝说:"石苞有谋反之心,并且暗中与吴国勾结,想危害朝廷。"在之前,晋武帝也曾听风水先生说:"东南方将有大兵造反。"王琛和风水先生的话不谋而合,使得晋武帝开始怀疑石苞。
恰巧此时荆州刺史胡烈也向晋武帝禀告:吴国军队将大举进犯西晋。石苞听到此消息,便指挥士兵修筑工事,封锁水路,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和进攻,而这一切石苞都没有向晋武帝禀明,完全是"自作主张"的。
对于石苞的行为,晋武帝更加怀疑了,于是对中将军羊祜说:"吴国进犯的军队每次都是两面夹击,几乎没有一次例外的,莫非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会听信风水先生的话和王琛的"谏言",就设法打消晋武帝的怀疑,但是晋武帝的疑虑并没有因此而消除。
真是无巧不成书,石苞的儿子石乔担任尚书郎,晋武帝要召见他,但是过了一天晋武帝也没有见到石乔的影子,就更加怀疑石苞父子俩了。于是,晋武帝就发布文告说:"石苞错误地估计敌人的势力,因而修筑工事、封锁水路都是一些无用功,还劳民伤财,干扰了百姓的生活,特免除石苞的官职。"为了制服石苞,使其束手就擒,晋武帝紧接着还派太尉司马望带领大军前去征讨。
对于王琛的诬告、风水先生的言论和晋武帝的怀疑,石苞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当晋武帝派兵来讨伐他时,他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没料到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他想这里面一定有严重的误会。所以,他采用了部下孙铄的不抵抗政策,放下武器,步行出城,来到都亭等候处理。
对于石苞的行为晋武帝是不曾预想到的,当他获知石苞的行为时,顿时惊醒过来:要是石苞真心造反,为何要在修筑完所有抵御设施之后,还徒手出城接受惩罚呢?再说,如是真像王琛所言,为何吴国没有出兵援助石苞呢?这种种可能都被晋武帝自己一一否定了,真相自然就大白于天下。此后,晋武帝以军法惩治了进谗言的王琛,又重赏了回到朝廷中的石苞。
人在愤怒的时候,免不了会一时冲动,为了防止冲动,你不妨及时叫停愤怒,按照"先叫停、想一想、再去做"这三个步骤去做,这是避免怒火中烧的好方法,一切冲动、率性而为的情绪也会烟消云散,不会蒙蔽你的心思。
很多悲剧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控制性情和情绪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能保持冷静的态度,懂得缓一缓再做出决定,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不急不躁,随遇而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虽然只有区区十个字,却道出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思想精髓,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味,还包含着道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即达观的人生态度,拥有这种态度的人身处的境地无论顺也好,逆也罢,都会不卑不亢面对,这种宠辱不惊、随遇而安、以退为进、豁达洒脱的态度会使他们的人生更顺畅。
历数各朝各代,仕途发展不畅甚至数次遭贬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即使有雄心抱负也无法大展宏图,相反,那些拥有这种达观心态的人,却会重新调整心态,苏东坡就是一例。
苏东坡的仕途很不如意,虽满腹才华,却数次遭遇打击,可以说始终不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他入朝为官初期,是北宋政治出现危机之时,虽然表面看起来国泰民安,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无限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并支持变法。但是,很多官员包括苏东坡在内都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以致遭到排挤,于是苏东坡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任满三年后,他又被贬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数次遭贬之时,苏东坡都没有慨叹命运的不公,更没有哭天喊地记恨朝廷,而是调整好心态,随遇而安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当地的事务,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此同时,他还以文学家的眼光和角度欣赏当地风景之美,在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写出了千古美文《赤壁赋》,苏公这种豁达超脱的情怀、自得其乐的风度和那超然地享受生活的理念,都是善用"退步法"的结果。
当无力改变现状时,就只能够改变自己的心境。有一年,苏东坡被贬浙江菰城,有人故意嘲讽地问道:"从京城到菰城,你是否能够适应呀?"苏东坡泰然自若地回答:"天地之间处处可安家,处处是我家。"故意讥讽他的人悻悻地走开了。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不妨从苏东坡的"退步法"中悟出点为己所用的真谛。这样,就算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情你都能做到不急不躁,安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这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和雅量。
古往今来,有些人在官场和商场上常常会身不由己地争斗,更有甚者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乐和忧,要是追逐了半天仍以"失败"而告终,就会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要是以"成功"收场,而后就会发现那山更比这山高,为此奋起直追,甚至疲于奔命,心态不好的人,就会为此恼羞成怒愤世嫉俗,整天怨天尤人地消极生活。其实,这一切都需要用达观的心态来中和调整。
随遇而安虽然主观上讲的是以退为进,但客观条件为"行到水穷处",所以,当两者相互吻合时,你便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此时你的心态就会由消极转变为积极,你也就可以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准备从头再来。
"成固欣然,败亦可喜",亦可进一步转化为"成固欣然,败亦有所作为"。凡事从大局着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自然也就能够随遇而安,笑对人生。
脾气好,命运就好"道有道法,行有行规",万事皆有法则,而成大事的法则就是脾性上乘。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冲动容易犯下大错。当然,每个人都有冲动的时候,关键是看能不能控制住冲动,让自己的脾气总是处于一个稳定、良好的状态,这也正是圣人与平常人的区别。
宋代有个叫韩琦的官员,曾经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在北宋时长期担任宰相职位。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经常熬夜处理公务。有一次他在夜间伏案办公的时候,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可能是因为太累的缘故,那个侍卫一走神,不小心让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如果发生在别的官员身上,他们肯定会发很大的火,但是韩琦却没说什么,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头,又低头继续写字,过了一会儿他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不是刚才那个人了。韩琦怕主管侍卫的长官鞭打那个侍卫,于是连忙把他们召来,当着他们的面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感动不已。
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全神贯注,竟然把统帅的头发烧了,这本身就是失职,韩琦责备一句甚至是惩罚他也是应该的,即使不责备,被烧时"哎呀"一声也难免,可是韩琦不但忍着疼没吱声,还怕侍卫因此受到鞭打责罚,极力替那个侍卫开脱。他这样的好脾气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更利于稳定军心。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个官员献给他两只玉杯。这两只玉杯世间难见,表里毫无瑕疵,简直就是稀世珍宝。韩琦非常珍爱这两个杯子,于是送给献宝人许多银子。每次韩琦大宴宾客时,总要专设一桌,铺上绫罗锦缎,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小心翼翼地使用。结果有一次在劝酒时,其中的一个杯子被一个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个粉碎。当时,在座的官员都惊呆了,那个碰坏玉杯的官吏也吓傻了,连忙趴在地上请求韩琦治罪。但是韩琦却一点也没有在意,他笑着对宾客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有一定的时数,该有时它就被献出来了,当然该坏的时候谁也保不住它。"说完这些话,韩琦又转过脸对趴在地上的官吏说:"你这是偶然失手,又不是故意的,所以你有什么罪呢?"这番话说得相当精彩!玉杯打碎已经成为事实,无论怎样也不能让杯子复原,责骂、痛打一顿肇事者,只能徒然多一个仇人,这样做不仅会让众位宾客感到尴尬,让好端端的一场聚会不欢而散,也会让自己的形象变坏,而韩琦说出这样的话,立刻博得了所有官员的赞叹,而摔坏杯子的官员更是对他感激涕零,这就是脾气好带来的好处。
元代的吴亮在谈到韩琦为人的时候说:"韩琦此人,脾气甚好,器量过人,生性淳朴厚道,不会为疙疙瘩瘩的小事生气。虽然功劳天下无人能比,官位也升到臣子的顶端,但不见他沾沾自喜;经常在官场的洪流中周旋,也没有见过他因此皱过眉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做到项羽泰然处之,以好脾气示人,不会被任何事情牵着走。在处世上,如果被重用,他就立于朝廷与士大夫们公平议事,忠心治国,如果不被重用,他就回家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从来不抱怨什么,也没有因为什么发过脾气。"韩琦一生处于危险之地,却又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天下之事,没有什么是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如果不这样,我可能连一天也过不下去。所以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会以诚相待,只不过知道对方是小人,就同他少来往罢了。"这就是韩琦处世高人一筹的秘密,也是其好脾气的表现。
历来就有很多人因为脾气不好而让自己失去成大事的机会,命运也因为自己的坏脾气而发生转折,项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项羽脾气不好,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因为一些小事而怨恨田荣,便改立齐相田都为王,结果导致田荣反叛。他气量之小,连身边最亲近的范增的建议也不听,最后气走范增,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最后还因为自己脾气上的缺点,而失去了一统江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