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当敌人过于强悍,那么最好的策略绝不是硬碰硬,那样无疑会雪上加霜。做人也是如此,应该学会圆滑处世,以柔克刚。至刚易折,有韧劲才能长久。流水至柔,却能水滴石穿。《后汉书·臧宫传》中说:“柔能克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柔弱者解决矛盾靠的是“仁”,软化冲突,融解矛盾,越是刚烈者似乎越受不了软化的招法儿。以刚克刚,两强相争,必然是互不相让,矛盾激化,冲突强化,越发不好解决。以柔克刚,即能以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危机。
柔可以克刚
《易经》有云:“立地之道曰柔和刚。”老子的《道德经》最主要的观点也是以柔克刚。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76章)一般地说,柔弱的东西代表新生,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代表盛大,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含蓄,具有韧性;刚强的东西显露,具有脆性。柔弱的东西持久;刚强的东西短暂。“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说明了“柔胜刚”的道理。
关于以柔克刚,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体态衰迈的老子正在闭目养神,孔子带着众弟子去求教。老子抬起眼皮,见孔子行礼说:“弟子孔丘特来求教。”老子半晌张开嘴巴问孔子:“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答:“还好”。于是老子不再说话,合上眼皮又继续静养。孔子马上带着弟子辞退返回。弟子们很奇怪,就问老师:“怎么还没请到教就回家呢?”孔子一笑,说:“老子已经给我们以教诲了。老子给我们指出,牙齿是坚硬的,却是软弱的;舌头是柔软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坚硬的牙齿,到底却抵不过柔软的舌头。他把刚柔、强弱的关系讲得多么深刻呀!”弟子们听了这才恍然大悟。
《后汉书·臧宫传》也说:“柔能克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柔弱者解决矛盾靠的是“仁”,软化冲突,融解矛盾,越是刚烈者似乎越受不了软化的招法儿。以刚克刚,两强相争,必然是互不相让,矛盾激化,冲突强化,越发不好解决。
老人刚退休,他回到老家——那是一个自然纯朴的乡村,打算写些回忆录,打发自己的晚年。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环境非常安静,周围鸟语花香,老人几乎陶醉在这样的享受中,舒服极了。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几天,就被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的喧闹声打破了宁静。
几个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致勃勃地在这里圈地、打闹,他们甚至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但是他知道如果直接制止小孩子,很难奏效。他想了想,于是出去跟孩子们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人每天一块钱。”
三个小孩子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扬他们的足下工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
小孩子们很不高兴,但毕竟还是有的赚,就勉强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只是这回不像原来那么卖力了。
一个星期以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孩气愤地说,“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这个老人所用的策略就是“以柔克刚”,试想一下:如果他直接训斥孩子,要求孩子远离这里,很可能适得其反,孩子们喧闹得更加厉害。以柔克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交策略,如果不想出现激烈的交锋,同时又不能示弱,那就可以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
反犹太政策在欧洲曾经十分强烈,但是罗斯查尔德家族在这样强大的阻力下,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与奥地利的谈判则更凸显了罗斯查尔德家族的睿智。
当老罗斯查尔德准备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法国以外的地域时,奥地利便是其中的目标之一。恰此时,罗斯查尔德家族发现奥地利面临财政困难,面临筹集军费的压力,于是罗斯查尔德家族决定进军奥地利。罗斯查尔德家族开始与奥地利的高级官员进行接触和谈判。
罗斯查尔德家族在人选上颇费苦心。既不让才干非凡却稍嫌莽撞的尼桑去,也不让漂亮机智的五子杰姆斯去,却派为人谦恭面似憨厚朴实的次子萨洛蒙只身前往维也纳。罗斯查尔德家族非常清楚,唯有外憨内秀并有大智谋的萨洛蒙能担当此任,并肯定能出色完成任务。
罗斯查尔德家族决定既然奥地利政府看上了投资的巨额税金和连带效果,那就从此处下手——着手募集奥地利国家公债,并使公债附上新的形式,使得公债具有很高的利率。舆论界为此极力声讨罗斯查尔德家族,并采取抵制运动。
而派萨洛蒙无疑是明智的,他是一个谦谦君子,亲切和蔼,彬彬有礼,他处理此事只回避舆论攻击,决不正面对抗,只是私下里进行一些实际工作,缩小目标,温和对待就可以了。临行前,萨洛蒙确定了自己的做事原则:柔能克刚。
萨洛蒙小心翼翼,绝不触动反对派,以忍让为主,一句话也不反驳。但是他要让公众明白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鼓励公众购买。于是,他在报纸上展示公债发行的经济及收益宣传。萨洛蒙牢牢地抓住公众的投机心理,采取一切措施,激发公众的投资欲望。萨洛蒙甚至以家族的名誉作担保,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公债的暴涨。奥地利政府对萨洛蒙非常满意,公众也获得了实际利益,抵抗最终成为拥护。
在这场交易中,获利最丰的当然是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收到了公债发行的承办手续费和公债暴涨的巨额利润。三方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采用以忍让为主的态度,以柔克刚,比正面对抗效果更好。
以柔克刚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极高的智慧,有些事情,硬碰硬,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有些人,与之硬碰硬,可能会伤害感情,那么,此时不妨试试“以柔克刚”,相信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用迂回代替硬碰硬
有些事情,与其硬碰硬地搞砸了,还不如圆滑一些,不从正面入手,试着采用迂回的策略,从侧面打开缺口,完成任务才是最终的原则。
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可是对待这座皇宫,俄国的农民们充满了仇恨,他们打着火把叫嚷,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都无济于事。
有人把这情况报告给列宁,他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很恳切地说:“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因为列宁并没有反对他们烧皇宫,所以农民们的抵触情绪就弱了下来,他们答应听列宁说话。列宁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是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再问:“那还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面对激愤的群众,列宁的五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保住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时关键在于疏导。列宁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泰诺是个服装商,他的生意红红火火,但是做人却有些不道德。他向布商梅克西批发了1200马克的布料,却一直没付钱。梅克西叫伙计去收了几次账,泰诺每次都溜掉,避而不见;给他寄催款单,泰诺又不理不睬。为此,梅克西束手无策,除了大骂泰诺外,还要找他算账。
梅克西的夫人也非常气愤,但是她没有发火,反而冷静了下来,她对丈夫说:“我有一个讨债的秘方。您不妨先写一封催款信给泰诺,叫他尽快归还1800马克的债,瞧瞧他有什么反应,再作打算。”
梅克西采纳了夫人的办法,给泰诺去了一封信。果然,才两天,泰诺回信来了,信中说:“梅克西,你怎么讹我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儿批货了——要打官司吗?你准输。”梅克西还有必要同他打官司吗?
梅克西夫人的这个讨债秘方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巧妙的迂回战术。如果梅克西硬碰硬,去找泰诺算账,那么很可能问题就被僵化,不是对簿公堂,就是双方“刀兵相见”,最后导致两败俱伤。
但反过来,从泰诺避而不见上可以看出,他对这笔债务倒还是承认的,只是想拖着不还,而不是彻底赖账。这就使夫人的以讹诈之计有了心理基础:拖欠1200马克不还的泰诺,可以高枕无忧,尽让梅克西一个人着急,要打官司也可以先让他忙乎,大不了到时候还给他,并没有额外的损失。
而现在1200马克突然变成了1800马克,这就由不得泰诺不出来辩解了,因为仍然像对待催单那样置之不理,就意味着默认了梅克西开出的催单,次数多了,日后真打起官司来,再要证明只拖欠1200马克就麻烦了,何况就是拖欠1200马克也好做不好说。原先是想占别人的便宜,哪能让别人把便宜占了去。占了理的泰诺不能不说个清楚,可这样一来,原先主动的泰诺变成了纯粹的被动,他不能再避而不见了。只要他一露面,1200马克也就露面了。
杨庵是明朝的一个状元,他为官后执法无情,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还屡次上书直谏,因而又得罪了皇帝。受到奸臣挑拨的皇帝,对杨庵非常不满。杨庵再一次“触犯龙颜”时,皇帝非常震怒,把杨庵充军到玉门关外。
杨庵知道皇帝和一帮奸臣欲置自己于死地,便对皇帝说:“臣之罪,罪该万死,皇上要将我充军,这是对微臣的宽恕,不过请陛下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你有什么请求?”皇帝问。“宁去关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皇上有所不知,那碧鸡关蚊子四两重,跳蚤有半斤,您切莫把我充军到那里。”
皇帝怒火中烧,他正恨意难消,心想,哼!你不想去碧鸡关,我偏要你去,让你尝尝四两大的蚊子和半斤重的跳蚤咬人的滋味。于是,这边杨庵刚到家门,那边皇帝就传下圣旨,把他发配到云南充军。
杨庵暗自笑起来,其实,这不过是他“欲擒故纵”的策略而已,他知道皇上不会饶恕他,发配充军已不能幸免。一帮奸臣更是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如果从正面请求,其结果会完全相反,碧鸡关即现在的昆明市,离杨庵的家乡很近,杨庵想回到离家乡较近的云南,他知道皇上和一帮奸臣会和他对着干,你请求向东,他偏让你向西,而自己又无法与之抗衡,于是杨庵就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提出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请求,结果歪打正着,遂了自己的心愿。
《孙子兵法》称,“知迂直之计者”可以常胜。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数学常识;但在为人处世中,看似最直接、最便捷的线路未必是最“短”、最有效的线路,有时可能恰恰相反,因此,迂回战术就显得比较重要。
采用迂回战术往往是因为问题复杂,或对方深怀敌意、居心不良,不便用一般手段对付。对方提出问题明显,你不能如实答复,也不便直接否定,不妨借用对手的选择做出“迂回”的表象。若对方的论证没有理性,使你难以接受其观点,不妨也非理性地提出对抗性的命题,对方必然要质疑,于是你就可以借他来求证,以反驳他原来的结论。
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只讲大道理,但并不是就可以不讲“理”,如果将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引人思索,让他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能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将道理说明白。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迂回论证”法时,切忌把反击简单地落在“乌鸦说猪黑”,猪也说“乌鸦不白”那样笨拙的反唇相讥上。
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会有乱石林立、高山挡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径。这就是不走直线走曲线,在迂回中前进,有时看似曲折的路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混混沌沌与天地一体,秉承天地间的灵气,为造物主所呵护。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从字面上理解,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
“大智若愚”的派生词“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它们表明至高的谋略,至高的技巧,至高的境界并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拥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拥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0分值的硬币放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选择一个,威廉总是要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0分比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10分值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拿钱给我了。”
大智慧的人把聪明藏在心中,即使别人讥笑他愚蠢,也不显示出来。从智谋的原则来看,它仍然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而不愿意被人看作愚蠢笨拙的人,因为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使人的第一感觉难以产生好感,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对它加以轻视和忽视。但愚、拙、屈、讷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格外出其不意,引人重视。
在中国古代,“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大智若愚者,一般是一些道行高深之人,他们永远似睡非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态度总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不想给自己找“硬碰硬”的对手而已。
“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很精彩的一段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他深知曹操为人心性多疑,又有“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的古训,为防曹操谋害,刘备就在后园种菜,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但是曹操眼里不揉沙子,他早就发现刘备非一般之人,他不会甘居人下,只是还没有抓到把柄而已。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乡、韩遂、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
如此韬晦之计,却被曹操点破,刘备猝不及防,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曹操才不再怀疑刘备了。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他的种菜、数英雄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却把自己的英雄气概深深隐藏在了心中。所谓韬晦之术就是收敛锋芒,隐匿行迹,掩饰野心,与世无争,麻痹对手的警惕,迷惑世人的目光,等候适当的时机,实现预谋的目的。
我们很难见到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的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以大刀阔斧慷慨激昂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多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也不会被强大的力量击倒。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成功或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
《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而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反而不炫耀,不显才华。一般人都想表现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但最聪明、最世故的人,却装出很愚拙的样子,以此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真正的大智大勇者一般并不是大肆张扬的人,他们会表现得普普通通,来掩盖光芒,以便于更进一步完善自己。
一个人成功与否,决不能从表面来看,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圆滑处世,他们能够顺应外界的潮流,若愚似鲁,而其实,在内心深处,却会积极地考虑如何更上一层楼,因此,大智若愚的人,总是最明白的人。
刚柔并济不偏废
太钢则折,太柔则靡,过于刚猛,过于柔弱,都会产生消极后果。只有在柔道中有一种钢筋的力道,宽猛相济,才能成功。
凡事都要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千万不可绝对化。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软与硬的两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所偏倚,自己便要吃亏。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太软,则易给人弱者的印象,觉得你好欺负,于是经常受到别人的行为、言语、态度的戏弄与不恭。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因为不可能指望人们修养都那么好,公正无欺地待人,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人总多少有点欺软怕硬的毛病。因此,不可一味的软。
古代君主治国安邦,必须文武并举,德刑并用。而在现代社会处世交际中刚柔并济依然有其神奇作用,切不可偏重一方。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治理朝政时,就采用刚柔并济的策略,因此,她显得有霸气而又充满理性。
武则天是通过流血斗争而获得政权的,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一个女人的命运是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她却打败了一群男人,坐在了制高点上。武则天深感权利来之不易,坐江山更不易,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特别是在选择人才上,武则天的刚柔并济之功则更加典型。为了巩固政权,她意识到要通过残酷手段打击以唐朝宗室为代表的士族势力,也要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来重新选拔一些人才特别是庶族地主知识分子统治集团。
史载,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宗秦客兄弟居官贪黜,“奸脏事发”,武则天毫不留情,将他们“配流岭外”;宰相李迥秀“颇受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弹奏之,迥秀贬卢州刺史”;武则天所亲信的酷吏来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思所劾,下狱当死。后患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另一亲信酷吏索无礼“以苛猛,复受赇,后厌众望,收下吏……死狱中”。
严刑控制仕途是武则天“刚”的一面,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武则天则完全采用“柔”的策略。哪怕是敌人、政敌的后代,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能改变政治态度,她都能以怀柔政策,尽量擢为己用。
上官仪被杀后,其孙女上官婉儿自幼没入宫中,长大后天性韶警,才华横溢,为女中娇子。武则天爱惜其才,自万岁通天后,令掌诏命,曾忤旨当诛,则天又惜其才,“黜亲而不杀也”,“百司表奏,多令参诀”。术士尚献辅精于历算,召科太史令。献辅自以山野之人,不能屈身长官,请求归山。则天惜其才,特赦太史局为浑天监,自为职局以留之。契丹将领李楷固善用绳捆绑,百无一失,马上使弓刀,犹如飞仙,曾擒官军将领麻仁杰、张玄遇等人,后力屈被俘。则天“惜其才不杀,用以为将”。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做到令出必行,指挥若定,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即要有“刚”的一面。道理很简单,在指挥业务上,没有令对方与下属感到畏惧的威慑力,是不容易尽责称职的。但同时,过于“刚严”则可能会令下属因畏惧而不敢接近,甚至于将领导者孤立起来。
应该刚柔并用、软硬兼施,该软时软,该硬时决不能客气。威猛是许多人做人的性格,但不能一味求威猛,必须适时而威猛。一方面要能够压住肝火,另一方面在关键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客气,显出内在刚挺之气。
在人际交往中,也不可一味不转弯地强硬。一个人太强必然使人觉得他头上长角,浑身长刺,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人狠了不逢,酒酽了不喝。”换句话说就是,人太狠我不惹你,惹你不起还不躲起!这是一般时候的态度。到节骨眼上,别人忍无可忍,墙倒众人推,如张顺和众多渔夫对付李逵,李逵的厄运就难逃了。那时的李逵在水中淹得死去活来,要不是宋江来得及时,再拖延几口气的工夫,只怕李逵就要被张顺丢到江中喂鱼了。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无论表现“刚”与“柔”,都应把握好分寸,因人而异、摸清对方心理。切记“刚”不是为了耍威风,把矛盾激化,而是为了缓和冲突,转化矛盾,解决矛盾。要注意不讲蛮话、激活、脏话,如果硬过了头,就会激化矛盾,产生危险后果。
比如,对于犯错误者而言,一个经常性的毛病是对自己的错误习焉不察,仿佛不识真面目的庐山中人,常常浑浑噩噩,糊糊涂涂。为此,我们同这类人对话时,可以先给予猛击一掌,当头棒喝,使其心灵受到震动,从而深刻反思,待对方有所触动之后,再对自己刚才言语的率直和态度简单加以道歉。这种方式近乎于“先硬后软,先刚后柔”,对于犯错误较深较大者尤为有用。
“刚”到好处为硬而不脆、威而不逼。火候一到就要给人以台阶,叫人家体面地下台,使矛盾圆满解决。而“柔”呢,虽然感化力强,但局限性大。对于那些失去良心,失去理智的人,对于“吃硬不吃软的人”是无济于事的。对这些人用柔的策略,无异于对牛弹琴,反而会被认为你是软弱胆小,助长其嚣张气焰。因此,“柔”的运用也要看对象,分场合,不能一概而用。如此这般,方能达到软硬兼施、刚柔并济。
所以,软与硬,刚与柔,作为一种谋略,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无论何种场合,不可偏废,要让其形成互动。一般说来,刚与柔的互动类型包括以下三种:一、以刚克刚型。就是以刚烈、强硬应对刚烈、强硬。二、以刚克柔型。就是以刚烈、强硬应对柔和、委婉。三、以柔克刚型。就是以柔和、委婉对刚烈、强硬。四、以柔克柔型。就是以柔和、委婉应对柔和、委婉。
从理论上讲,软,体现友善、修养、通情理;硬则显示尊严、原则和力量。它作为软硬谋略的两个方面,存在的基础应是真实与合理,否则,软硬兼施便成了狡诈,虽得逞于一时,终究必吃大亏。
所以,为了生活平安,办事顺利,初入社会的人,或者过分软弱,过分单纯的人,务必要了解软硬两手的效用,心里有点软硬两手交替着用的谋略与随机应变。
学会避实就虚
人生虽然美好,但总会有虚虚实实,亦真亦假,很矛盾,但又很现实,一个明白人要懂得避实就虚。
著名的足球明星罗纳尔迪迪奥,即人们说的小罗,他在足球场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动作,可以称之为“避实就虚”。小罗在自己得到球以后,往往吸引了至少三个人来争抢,这个时候小罗经常一个漂亮而准确地分球,把球传给比较边远的一个队友,而这个队友身边往往一个防守的人也没有,于是,就有了一次进攻的机会。
孙子兵法云:避实就虚。只有如此,才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关于避实就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
某地很崇拜关羽,新上任的县官为了笼络民心,修造了一座关帝庙。庙落成后,县官觉得,既然那关羽义重如山威武如神,想必有个极不错的贤夫人贤内助,就下令在关羽庙边加盖了一座关夫人庙,还下令征集对联赞之颂之,可是,这庙联如何对呢?因为《三国演义》和历史中都没有任何关于关夫人的情节记载,岂不是无言以对?县官一下犯了难,觉得自己弄巧成拙,后悔不迭。
就在没法收场之际,有一个秀才给县官解了围,秀才给县官送来了一副对联,联曰:生何年殁何日皆弗可考,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
妙!此联即出,果然人人称赞!且看上联,不知就是不知,这才称“生何年殁何日皆弗可考”——此乃“实话实说”;再看下联,既然其夫大忠其子大孝,就理应名之曰“贤”,这才有了“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一说——此乃“避实就虚”。
这样一来,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完美。有人说,这“避实就虚”在很大意义上乃是一种巧妙的“无中生有”,但是正因为从“无”中“生”出的“有”是“有据可考”的,是“有情可待”的,这才“曲径通幽”,硬是把“山穷水尽”变成了“柳暗花明”。
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够用到这个避实就虚。比如有一些谎言,为了让听的人心里不那么尴尬,就会采取避实就虚的方式,说的都是真话,但是隐藏重点,突出无关紧要的东西,扰乱视线。
避实就虚的方法更多地应用在谈判中。避实就虚策略是指你方为达到某种目的和需要,有意识地将洽谈的议题引导到相对次要的问题上,借此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以求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
1993年8月,我国的一家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200万吨DW产品,该产品质优价廉,颇受消费者欢迎,该公司通过经营该商品获利颇丰。在交易的过程中,对方延期交货,使该公司失去几次展销良机,蒙受了一定量的经济损失,但因为损失不是很严重,中方为了将双方的合作维持下去,在外商郑重道歉后,并未对外商提出制裁。
不久,DW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这家进出口公司决定继续大量进口这种产品。为了降低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该公司准备进一步同外商洽谈重复进口该产品事宜时提出降低价格10%的要求。然而,在国际市场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方是很难在降价上就范的。
于是,中方代表就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谈判伊始,中方就上次200万吨货物延期交货一事大做文章:“由于你们上次延期交货,使我方失去了几次展销良机,从而导致我方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方以为中方会提出索赔要求,忙不迭地对延期交货加以解释,再一次表示歉意。中方趁机提出希望上次延期交易的损失能通过这次减价10%来弥补,对方无奈,只好表示同意。中方又乘胜追击,提出由原来的预定的20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对方最终不得不在合同上签字。
在谈判的过程中,中方最关心的是价格问题,但是却不能单刀直入,直接谈价格问题,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那就是没有结果。相反,从对方的失误处入手,则很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避实就虚则重在克敌之短,着重于利用对手的弱点,其侧重点在对手。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注意两点:一、必须以一定的“实”作为神聊妙侃的出发点,如果没有“实”作为基础,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操作起来将没有“依据”。二、必须既出于“实”而又摆脱“实”,切不可被“实”圈死,这才能“虚实结合”、“以虚代实”。
避实就虚,是一种智慧。人需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但也需要这种克敌制胜的智慧,当我们面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时,不妨避实就虚。
争取对方的心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硬碰硬,可以先争取对方的心,让对方对自己认可之后,就会避免冲突,一切问题也可以在平和的状态下安静地解决。
争取对方的心是人与人交往所必不可少的。毕竟强迫别人的意愿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只会适得其反。你必须学会诱导别人的思想向着你的意愿移动,受你诱导成功的人终将会成为你可靠的助手。而诱导别人的方式就是操纵他们个人的心理和弱点,在他们的情感上下工夫,软化他们的抗拒,使他们更热衷于你。
著名的成功大师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不幸的事,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弗吉尼亚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
一进家门,他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卡耐基对于父亲这一套已经司空见惯,他的确让父亲费了不少脑筋。然而,令卡耐基大惑不解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这一句话,令淘气的坏男孩几乎落泪,他心里感到很温暖,自然对这个继母充满了好感。
继母的这一句话,不仅让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同时也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
成名后的卡耐基一直感念继母的这份慈爱之心,经常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这让他的父母很是欣慰。
很多继母在进入一个情况复杂的家庭后,都会不知所措,而失去亲生母亲的孩子也会对这个外来的陌生人充满了敌意,此时很容易发生冲突,而卡耐基的继母却是用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未来的尴尬,并和这个陌生家庭中的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就是争取对方心的魅力所在。
如果想在这个社会上与人圆润相处,最可行的做法就是时刻关心你身边的人,衡量他们特殊的心理,剪裁你的修辞以诱惑和吸引他们。人总要生活于社会人群中,那么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商场上,你周围的人们都没有理由要帮助你,除非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如果你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对你产生敌意,把你看成是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浪费他们时间的人。
这样说,显得这个世界很冷漠,很无情,但是毕竟真心朋友和亲友在交际圈中要占少数,而对于大多数的人,则需要争取对方的心。这就需要你克服冷漠心理,找到能打开陌生人情感和心灵之门的钥匙,把他吸引到你的世界中来,必要时给他一拳,软化他。
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没有学会这种做人的技巧。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时,不仅不会退后一步探测对方的独特之处,还只会争辩、吹嘘,展现自己的权力,可想这已经制造了敌人和反对者,因为再也没有比个性受到忽视,心里得不到认知更为令人反感的事了,这会让人觉得失去价值而愤慨。这样的人处事总是缺少一份圆滑。
争取对方的心,关键在于软化对方,让他们不经意间被你瓦解。尤其在他们的情感上下工夫,同时操纵他们心智上的弱点;你还要灵敏地观察他们的独特之处,也就是他们的个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基本情绪反应,然后瞄准其根本情绪——爱、仇恨与嫉妒。这样一旦你打动了他们的情感,就会在无形之中削弱了他们的控制力,以至很容易接纳你,把你作为最知心的人,或者很容易被你说服。
象征式的姿态往往就可以赢得同情与善意。例如:自我牺牲的状态。大家受苦时,表现出你也与他人一样在受苦,哪怕你的受苦是象征性或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大家也会认同你。在进入团体后,只要表现出善意的状态,就能软化这个团体,并为随之而来的严酷的行动做好准备。
作家张欣写的《锁春记》中,当庄世博想拉拢一个下属时,也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当时,那个下属因为交友失慎,被警察扣押,庄世博赶去帮他解了围,不但如此,他把这个下属的错误压了下来,并没有上报。他深知,作为一名有前途的银行职员,如果被通报,那么就等于毁了前程。果然,庄世博的这一举动换来了那个下属的感激之情,在关键时刻,向他通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情报。
要想掳获人心,没有必要硬碰硬,采取“柔”的策略更奏效。例如对待俘虏。通常俘虏们只能是坐以待毙,而如果在这时你不仅能款待他们并释放他们,那么他们定会对你感激涕零的。因为在他们遇到痛苦时,你却给予了他们欢乐,当然就能赢得他们的心。
总之,如果你想赢取对方的心,就不要强迫别人的意愿,而是顺应他的要求,否则,到头来会对你不利,你必须诱导别人自愿朝着你的意愿移动,受你诱导成功的人将会成为你踏实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