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勤劳·智慧·财富
44983300000014

第14章 卓越不凡的创造者盛田昭夫

盛田昭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余烬中与朋友创立的公司(SONY),以求新求变,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宗旨,凭着个人努力及公司上下员工密切配合,使SONY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名字响彻世界,成了优良品质和信誉的标志。

SONY的“世界首创”产品,包括半导体收音机、家用录像机、随身听、彩色真空管电视机、家用立体音响组合等,显示了SONY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盛田昭夫卓越不凡的领导力与创造力。盛田昭夫最显著的特点是创新,他没有重复过去的那些企业的老路子,生产现有的商品,以低价等策略挤进市场分得一杯羹,而是从一开始就瞄准最先进的技术,生产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依赖科技开发研制新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新模式。在企业的定位和产品开发创新上,索尼都表现出一个现代企业的勃勃生机和优势,盛田昭夫以新制胜的策略和强烈的品牌意识,使索尼公司得以发展壮大。

盛田昭夫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这恰恰是索尼公司几十年长盛不衰、领导世界潮流的原创力。索尼一系列的“世界首创”,既是它成功的标志,也是其业绩的展示。由于企业生存发展对创新开发新产品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因此,盛田昭夫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员工的培训,在开发人力资源上,他像开发新产品一样注重效益,他把这笔账算得非常清楚,所以在欢迎新员工致词时,他总是说:首先你们应该了解学校与企业的不同。在学校时,你付学费给学校,但现在是企业付学费给你,在你学习工作上的一点一滴以适应新环境时,你是企业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

索尼公司像日本许多企业一样,强调公司是一个大家庭,采取终身雇佣制,很少开除、解雇员工。因为培养一个员工需要很长时间,解雇或跳槽对公司是一种损失,利用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公司发展创新出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盛田昭夫1921年1月26日出生在日本爰知县的首府、喧嚣的工业城市名古屋,他家祖居名古屋附近的小铃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以制清酒、酱油闻名。

他的父亲曾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后被迫中途辍学,回到家中接手正濒临破产的盛田酿制业。母亲是个文静、典雅而又有艺术气质的女人,出身于武士家族,17岁嫁到盛田家,结婚七年后才生下第一个孩子,这就是盛田家族的第15代继承人,长子盛田昭夫。

◇儿时的兴趣变成事业

孩童时期的盛田昭夫就被父母进行接管祖业的训练教育。父母领他参观酿酒厂,公司开会时也把他带在身边,聆听整个枯燥乏味的会议过程;而他家又是一个洋溢着艺术气氛的家庭,家里总是响着莫扎特、巴哈、贝多芬、布拉姆斯的美妙音乐,那是用刚刚流行的电唱机放出来的。

盛田昭夫的父亲是一个对音乐很内行的人,为了听到最好的音乐,每逢质量更好的唱机一上市,他就立即毫不犹豫地把它买回来,尽管价钱贵得惊人。陶醉在迷人音乐中的小昭夫,常常看着那些奇妙的机器,心想:它能把我的声音装进去吗?

中学时的盛田昭夫迷上了电子研究。他购买了大量的电子书籍,还订了许多介绍音响技术的杂志,每天放学回家就一头埋在那些书籍杂志中,贪婪地阅读、琢磨。

按照书上的指导,他终于组合出一台粗糙的电动留声机,把自己的声音录了进去。听着留声机放出自己走调的声音,他感到异常的兴奋和愉悦。

上高中时他偏爱物理学,这一科的成绩一直很好,受到学校的服部教授的青睐。他介绍盛田昭夫去见浅田教授。浅田教授任教于大阪帝大,为人随和幽默,一点也没有教授架子,他正在从事应用物理研究。他领盛田昭夫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和他正在研究的项目,并且和盛田昭夫进行了一次详谈。这次会见给盛田昭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决心追随这位物理学大师,到大阪帝大而不是名声更大的东京或名古屋大学读书。

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大阪帝大。这家大学拥有日本最新成立的科学系,有最现代化的设备。

但盛田昭夫常常逃课,他认为教授讲课很乏味,其实只要有教科书和资料就知道他们讲什么了。他利用逃课的时间去浅田教授的实验室,在浅田教授的指点下,不久盛田昭夫就可以帮他做一些研究工作了。浅田教授还常常为报纸写专栏,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情形,当他实在太忙的时候,就由盛田昭夫替他写一些专栏。

这时战争笼罩着日本,全体日本人都被动员参加战争。盛田昭夫在大二时登记终身服役海军。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距名古屋不远的海军部队接受为期四个月的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被授予中尉官阶,并被派往横须贺的光学研究室服务。

不久,又被派往镰仓南方的一个小镇,作为海军代表与一些来自陆军、民间的专家研究热力导向武器和夜间射击能力。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终生产生影响,并成为他事业伙伴的井深大先生。

井深大领导的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功能很强的扩大器,可以安装在飞机上,利用地球的磁场,检测出水面30米以下的潜水艇,但这种检测器准备派上用场时,日本已丧失了制空权,整个天空都是美国巨大的银色B129轰炸机。

这年的8月15日,天皇裕仁用他那尖细的古式宫廷用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

这个为了战争目的而成立的研究小组也就自然解散了,盛田昭夫回到了家乡名古屋,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呆了一段时间,正好接到了高中老师服部教授的来信。服部教授已转到东京技术学院物理系任教,邀请盛田昭夫去他那教书:盛田昭夫征求父母同意后,答应了这份工作。

来到东京,他和井深大见面的机会多了,二人常常在一起深谈,成了挚友。此时井深大在瓦砾堆上,树起了东京通信研究所的牌子,带着七名员工,但财政上总是捉襟见肘。

战后的东京一片破败凄凉景象,经济凋敝,生意难做。井深大他们先是研制电锅,后来制造短波改装器。盛田昭夫一边教书,一边在井深大的研究所兼职。

1946年3月,二人决定开办一个合伙公司。由于盛田昭夫在家里是长子,必然是继承家传酿造公司的合法人,为了说服双亲同意,1946年4月,井深大与盛田昭夫一起搭车去了名古屋附近的小铃谷,受到盛田昭夫父母的热情款待。

当井深大说明了想要成立公司的计划后,盛田的父亲说:“如果我的儿子想利用他的长处和能力在其它方面寻求发展,他就应去做他最喜欢做的事。”

听了盛田昭夫父亲的话,井深大很吃惊,他原以为要花很大的气力才能争取到盛田昭夫父亲的同意,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这位开明的老人后来大力资助儿子的公司,成了公司的主要股东,他退休后,由二儿子和昭接替了他的职位。

1946年5月7日,他们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成立之初的资本总共500美元。盛田昭夫辞去了教职,全心投入他们的事业。公司设在御殿山一幢已经荒废的破木屋里,屋顶有好几处漏水,阴雨天就得撑着伞工作。破木屋周围到处尽是战败的痕迹,炮火留下来的满目疮痍。

在公司寻找方向期间,很多人建议他们生产收音机,但井深大认为原本生产收音机的大公司一定会在战后复原,新成立的小公司绝不是它们的对手。井深大与盛田昭夫讨论后,认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的方针必须以创新发明为主。他们继续出售短波改装器,同时也生产唱机的马达和磁头,但他们觉得这都是权宜之计,他们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公司买了一辆既小又旧的卡车,用来送货和采购材料。由于全公司只有井深大与盛田昭夫有执照,所以二人轮流驾车,还得充当搬运工。

经过仔细认真的市场调查,井深大决定生产一种新产品——钢线磁气录音机。这种录音机需要一种特别细的钢丝,直径必须精确到0.1毫米,这项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一般的厂家都生产不了。

井深大听说住友金属公司能够生产,就专程前往大阪,希望他们协助生产钢丝,但住友公司却表示没有兴趣,其他有能力制造钢丝的公司也同样拒绝了。一个很好的计划付诸东流,他们失望极了。

这时,日本的国家广播公司NHK已由占领军接管,他们有意增添摄影棚和播音设备,井深大对这些机器十分熟悉。当井深大把投标书送进NHK之后,负责采购的美军准将来到御殿山,考察这家从未听说过的公司。

这多亏了井深大的一位朋友帮忙,才得到NHK的推荐,但美军准将一见那破烂简陋的小木屋,就表示失望,又亏了井深大的朋友一再保证,美军准将才勉强答应给他们机会。

当公司把订单上的货如期交到NHK时,对方对产品赞不绝口,非常满意。那位准将在高兴之余,仍然无法相信这么优良的高科技产品,竟然来自那个透风漏雨的小木屋。

井深大到NHK交货时,在办公室见到了一台美国制造的威盖牌磁带录音机。这是他头一次见到这种闻名已久的机器,他试听了一会儿,就确定他们原本要制造的钢线磁气录音机,根本无法与这种磁带录音机相比,这种录音机操作方便,传真音效比钢线好得多。

井深大早就从杂志中看到过对磁带录音机的介绍,它是由德国人发明的,在二战期间曾被用来制作宣传节目。战后美国的安培公司是最早生产这种录音设备的公司之一,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则是最主要的磁带制造商。井深大几乎在看到这台录音机的同时,心里就决定制造这样的产品。

井深大找到那位美国准将,请求借这台录音机给公司的同事看看,准将起初不太愿意,最后答应亲自带着录音机到公司展示。大家挤成一堆看这台新颖的机器,最后都相信这是个很值得试的项目。

◇研发新产品开拓市场

井深大·盛田昭夫及工程技术人员准备试制磁带和录音机,但有一个人反对,他就是公司的会计长谷川。长谷川是盛田昭夫父亲派来的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决计说服长谷川,便邀他去一家黑市餐馆,吃了一顿很丰盛的晚宴,并且点了当时市面上非常罕见的啤酒。两人一再说明磁带录音机的优点,强调它将使整个工业界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喝带说,一直到深夜,长谷川终于批准了生产磁带录音机的计划。

整个研制过程不很顺利。由于已经有了制造钢丝磁气录音机的经验,制造录音机不成什么问题,难题在于磁式录音带,这意味着必须同时制造录音机和磁带,否则录音机就无法销售出去。

井深大、盛田昭夫和年轻聪明的工程师木原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制造磁带的丛本原料,但难题很大,因为没有塑胶,只能用玻璃纸来替代。

他们把玻璃纸切成四分之一寸宽的长条,外表涂上各种不同的实验材料。然而此路毕竟不通,因为即使质量最好的玻璃纸,只要放在录音机上转一两次,就扭曲变形了,音质也就被破坏了。他们找到化学专家研究如何加强玻璃纸的韧度、厚度,最后都没有成功,只有放弃玻璃纸,采用新材料。

盛田昭夫通过他在制纸公司工作的表哥帮助,找到了一种又薄又光滑,而且韧度很强的牛皮纸,于是,试验又开始了。三个人用小刀将牛皮纸切成长条,铺在实验室的地板上,接着把买来的磁铁磨成粉末,再把磁粉涂在牛皮纸上,由于这些磁铁粉磁性太强,实验又告失败。

后来木原终于研究出来,只要将草酸亚铁加热燃烧就会产生氧化铁。盛田昭夫与木原跑遍了东京的药材铺,终于找到一家唯一出售草酸亚铁的店铺,他们买了两瓶带回实验室。

由于没有烧化学材料的电炉,只好借一只平底锅将草酸亚铁放在锅里煮,边煮边用木勺子搅和,然后倒出来与天然漆混合,使之均匀后,用刷子刷在纸带上。结果虽然有效,但录音效果太差,连打电话的招呼用语“喂喂”都听不清楚。

当时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已有45名员工,三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能得到塑胶原料,凭他们的技术领先优势,一定会超前推出高质量的磁式录音机和录音带。

1950年,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推出磁式录音机和磁式录音带,第一台录音机重达35公斤,体型笨重,订价是17万日元。公司全体员工无不欢呼雀跃,觉得这种新产品的订单会源源而来。没料到,第一批生产的50台录音机找不到买主。

从没有行销经验的他们,被迫驾着货车载着产品四处游说推销。每到一处示范完毕,人们在惊喜叹羡之余,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实在很好玩,但是买来当玩具,未免太贵了吧!”17万元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月薪还不足1万日元。

四处碰壁后他们终于明白,超凡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并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生存,还必须知道怎样把产品卖出去。盛田昭夫决定学习销售之道,而井深大继续从事设计与制造。

盛田昭夫在一家古董店里顿开茅塞。他发现价格昂贵但无实用价值的古董,却让买主毫不迟疑地大把掏腰包,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知道这些古玩的价值,知道买了它等于是投资。他想,要销售公司的新产品,就必须先掌握那些了解产品价值的买主。

当他们得知日本的法院缺乏速记人员的情况后,立即将录音机拿到法庭上现场展示表演,结果当时就卖掉了20台。法院的人员看到磁式录音机的价值所在,对他们来说,这不是玩具,而是能帮助实际工作的机器。

接着他们的眼睛盯住了学校,当时学校英语课的视听训练,除了放映影片外没有别的途径,而放映影片又十分麻烦。公司为学校专门设计了一种H型录音机,只比公文包稍大,价格也合理,深受学校的欢迎。

磁式录音机的成功并未使他们满足,相反却殚精竭虑于新产品的开发。1952年井深大去了美国一趟,想要引进休克利博士发明的半导体专利权。第二年盛田昭夫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合约。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既大,耗电量又高,不能随身携带。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他们想要研制一种能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这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在购买专利权的时候,西方电气公司告诉盛田昭夫,这种专利只适合生产助昕器,可是盛田昭夫他们决心把半导体引入收音机。

贝尔实验室的半导体用的是一片锗,两边涂上铟,锗是阴极,铟是阳极,其组合方式是“阳极一阴极一阳极”。盛田昭夫他们的研制小组想得到较高的周波,就想用“阴极一阳极一阴极”的组合取代贝尔实验的组合,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锢的熔点太低,锑也不合用,于是他们想用磷来代替锑,但马上有人指出贝尔实验室已尝试过,结果失败了。

当时,美国的科技水平非常高,因此贝尔实验室的话就像圣旨一样,但他们还是尝试所谓的磷胶法,一年之后,被贝尔实验室宣判死刑的磷胶法却获得了成功。

◇创立SONY品牌

1955年,他们推出日本的第一批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收音机,而后又生产出更小的口袋型半导体收音机,同时把公司的名字由原来没什么特色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更改为新力(SONY)公司。SONY是盛田昭夫的造词,响亮而独特。

SONY公司的特点是以新取胜,他们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其它公司则对新产品总是先小心翼翼地观望,等到市场看好,才马上跟进生产类似产品,但SONY公司这时已经独享市场一年以上。以后跟进的时间虽缩短了,SONY公司总还是能领先几个月,保持创新优势。

盛田昭夫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大众,而不是问他们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但我们知道。因此我们不去做一大堆市场调查,而是不断修正我们对一个产品及其用途的想法,设法借着教导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创造出市场。”这段话体现了SONY的基本精神。

风靡全球的“随身听”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之一。一天,井深大提着手提录音机和一副耳机,来到盛田昭夫的办公室,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盛田昭夫问他有什么心事,井深大说他喜欢听音乐,可是又不希望影响别人,走动时只好提着沉重的录音机,非常辛苦。

井深大的话一下子点燃了盛田昭夫的思维与灵感。何不研制一种小型的随身携带的录音机,以满足那些须臾也离不开音乐的年轻人?不久,一台“随身听”的样品造出来了,精致小巧,音效非常好。

盛田昭夫认定“随身听”一定会风靡起来,但销售人员则认为这种产品没有销路。面对一片反对声,盛田昭夫坚持己见,并说明由自己负担全部责任。

由于“随身听”适合消费者需要,最初定价3万日元也适合年轻人的腰包,结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SONY公司必须以自动化生产来应付大量订单。

“随身听”也刺激了SONY公司的耳机研制,使他们跻身全世界最大耳机制造商之林,在日本也占领50%的市场。后来,连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等音乐大师也订购了“随身听”。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市场上,日本货的形象很糟,几乎没有什么高品位的产品,欧美人总是把日本与和服、纸伞、玩具等联想在一起。战后日本企业界的一致想法是,要生存就必须向外扩展。SONY也把目光早早瞄准了广大的欧美市场,但他们意识到,公司必须以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求得一席之地。

20世纪50年代中期,盛田昭夫带着报价29.95美元的半导体小型收音机来到美国,起初,销售商都不感兴趣。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制造这么小的收音机?美国人喜欢大收音机。我们有大房子,房间很多,谁要这种小玩艺呢?”

盛田昭夫耐心解释小型收音机的优点,终于有一家叫宝路华的公司表示乐于经销,一次就订10万台,但附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宝路华牌行销。

盛田昭夫拒绝了这桩大生意,他认为不能因有钱可赚而埋没SONY的牌子。宝路华对此大惑不解:“没人听过你们的名字,而我们公司是50年历史的著名品牌,为什么不借用我们的优势?”

盛田昭夫告诉他们:“50年前,你们的名字一定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名不见经传。我带着新产品来,正是为我们公司的未来50年起步,我向你保证,50年后我们公司会像你们公司今天一样著名。”

另一位美国客户看了样品后非常满意,让盛田昭夫给他一份数量从5000、1万、3万、5万到10万台收音机的报价单。一般说来,订单数额越大当然就越有钱可赚,所以价格就要依次下调。可是他考虑到,假如接受10万台的大订单,公司就要扩充设备,招收训练更多的工人,这意味着一笔大投资,也是一场赌博。因为万一第二年没有订单,设备就会闲置,还要解雇人员,麻烦就大了,甚至可能破产。

盛田昭夫仔细斟酌了一个报价单,当那位美国客商看到这份报价单时,感到难以置信:

“盛田先生,我做了快30年的采购商,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人,我买的数量越大,价格越高,这合理吗!”盛田昭夫向他解释理由,最后他按1万台的单价订了1万台。

1959年,SONY成功地制造出全世界第一台电视机。

1962年2月SONY美国公司成立,16个月后200万股的SONY股票在美国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股票的日本公司。

这段日子里,盛田昭夫作为SONY总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美国公司的筹设人,来往奔波于东京与纽约之间,尤其是股票在美国上市,他着实花费了不少心血。SONY公司必须同时遵照日本商务省及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规则行事,整个过程奇特而复杂。

幸而日本首相池田很赞同这件事,他是个支持国际化的人,而这件事将是日本战后资金自由化的先例。他积极的态度影响到商务部保守的官员,终于批准了SONY的申请案。

◇强者的意志

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了三个月,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了,到纽约进行最后注册登记的手续,每晚工作至少到凌晨2点,然后才搭地铁回旅馆,旅馆门房惊诧地说:“我真弄不懂你哪来这么多精力,每晚在夜总会待到2点半才回来。”

后来他们累得几乎无力撑持,但也总算盼到了必须决定股价的日子。他们在凌晨2点得到东京的收盘价,征得美方承保人施瓦曾柏的同意,把价钱列在计划书上立即印出,然后由律师搭早上6点钟的火车,当时还没有早班飞机到华盛顿,9点钟向证券管理委员会登记,获得许可后,他们才能把股票发放上市。

当时由于一切就绪,只有价格待定,所以施瓦曾柏决定回家休息一下,他对盛田昭夫说道:“你知道价钱后再打电话给我好了,我不用一直在这儿等。”

谁知他回家躺在沙发上,由于过度疲劳竟然熟睡不醒,连电话铃声也吵不醒他。后来施瓦曾柏的助手哈威尔建议,打电话到警察局,请他们派一辆巡逻车去叫醒他。成果十分令人惊喜,第一批海外股票交易所得就有400万美元。

在美国的成功仅仅是So NY宏伟计划的第一步。在美国设立公司的第二年,他们建立了欧洲海外公司,总部设在瑞典,后又陆陆续续地建立了夏威夷新力公司、巴拿马新力公司、英团新力公司、法国新力公司、德国新力公司……SONY走向世界的宏愿终于实现了,盛田昭夫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在1960年,盛田昭夫亲自筹划在东京银座地区开了一家展示中心,让客户自由挑选新产品,无需推销人员在旁边费尽口舌。这个办法很好,对人们了解SONY及其产品,起到了广告无法比拟的作用。

盛田昭夫把这个经验搬到了海外,先是在纽约繁华的第五街开设了一个展示中心,挂上了日本的太阳旗,后来又在法国巴黎香榭大道等几处设立展示,成为SONY公司的对外窗口,增进了世界与SONY相互的了解。

随着业务的日益兴隆,为了减少庞大的运输费用,盛田昭夫在海外开始投资建厂。在美国建厂并非易事,竞争之激烈常使外来者败下阵来,与盛田昭夫很熟的一家日本化学公司贸然在美设厂,由于不熟悉市场以及销售,结果没几年就从美国撤资。

盛田昭夫与美国公司人员认真调查、计算数据,最终选在圣地亚哥投资建厂。先是从日本运零件到美国装配,后来尽量在美国采购零件,使产品尽量美国化。SONY又在英国威尔斯王子的封地威尔斯设厂,王子还亲自来参加开工典礼。

海内外的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与之并肩前行的是新产品开发。20世纪60年代,大型的录像机已经出现,井深大和盛田昭夫觉得将录像机缩小为家庭用的小型产品肯定会有很大销路。

他们先后研制出几种机型,每一种机型都比原来要小一些。1969年推出的优美型录像机只用四分之三英寸的带子,成了通行世界的标准型式,取代了电台原来使用的两英寸带机型。

在彩色电视方面,其它公司是用三根电子枪在影像管后,以一连串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幅,透过镜头聚集,在荧光屏上投射出电视画面。他们沿用三枪一体的设计,但是把聚集的许多镜片改为二圆大镜片,不断使体积更小,功能更有效,增加了30%的透明度,使画面加倍明亮,而耗电量也较少。

1964年,SONY生产出全世界第一台桌上型电子计算机。不久之后,他们又推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型SOBAX,意思是“半导体算盘”。不过,当他们发现其它公司也一窝蜂地生产计算机时,就果断地放弃了计算机生产,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不少计算机商后来不是破产,就是从市场上销声匿迹。

SONY一直追求小而精,他们曾造出挂在锁链上的超微型收音机及可放在口袋里的电视机。

盛田昭夫在他的海外经营中,结识了大量的朋友,不仅有财界巨头,也包括许多政界、舆论界知名人士,他与英国威尔斯王子的交往即是一例。

1970年威尔斯王子访日,英国驻日使馆商请SONY公司在他下榻房间里装置一台SONY牌彩色电视机。在招待酒会上,王子感谢盛田昭夫提供的彩色电视机,并且问起是否考虑在英国设厂。盛田昭夫告诉王子目前尚无此打算,王子笑着说:“一旦你们将来决定在英国设厂,千万别忘了,要设在我的封地境内。”两年后,SONY果然在威尔斯王子的封地里设了工厂,威尔斯王子并亲自参加了开工典礼。

◇家长式的管理

每年4月份都有一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来SONY公司工作,盛田昭夫在致欢迎词时总是说:“首先,你们应该了解学校与企业的不同。在学校时,是你付学费给学校,但现在是企业付学费给你。在你学习工作上的一点一滴以适应新环境时,你是企业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

“第二,如果你在学校里表现不错,考了100分,那很好;但是如果你在试卷上什么都不写,就会得零分。在工作上,你每天都在接受考试,你可以考到100甚至1000分,也可能只得50分。但是如果你在工作上犯了错,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零分可以打发,而会是一个负分,没有人知道你会错到多么严重的地步,这对公司就会造成伤害……。”

这个欢迎词听起来没有什么欢迎的味道,实实在在是一番训话或者说是一项警告,然而在这番训话里,却体现出日本与西方企业管理上的迥然不同风格。

SONY公司像日本许多企业一样,强调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大家族,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视企业的生存为己任,把个人与集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SONY称此为“团队精神”,因此,在SONY公司一般都是终身雇用制,很少有开除和解雇员工的情形,职工也鲜有跳槽的。

这就是日本与西方在企业与劳资关系上的截然不同之处,在这后面有很深的文化背景。但盛田昭夫坚信SONY的日本式管理方式,因此不难理解他的欢迎词,为什么充满一种直率的家长口吻了。

日本是个能源严重缺乏,国土狭窄的岛国,它唯一依靠的就是人。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日本企业界,每个公司都把人的素质看成企业的生命所在,SONY比其它公司更重视人,盛田昭夫说:“我们的理念在于:人是一切活动之本。SONY尊重并鼓励个人才智的发挥,以求人人适才适任……我们相信个人能将潜在能力发挥到极致,这就是SONY最大的力量。”

公司对新员工的要求极其严格,培训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年轻的大学生来到公司,一般都要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一段时间,熟悉生产的每一道程序。

全公司上下还洋溢着一种互敬互重的气氛。盛田昭夫不但倡导经理们要接触员工,还身体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在晚上与许多员工一起进餐,闲暇时也与年轻的工程师们在一起海阔天空的谈东论西。他总是尽力去认识员工,拜访每一个部门。

SONY公司也鼓励全体员工为企业提意见、建议,表现出管理上的民主精神。因为他们相信,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人的智慧加在一起,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洪流。他们让年轻的管理干部不断提出新计划,新想法,即使不采纳也予以奖励。

有个叫大贺典雄的音乐系大学毕业生,说话时总带着火药味,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但他是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在他加入SONY公司之前,曾与盛田昭夫争论,盛田昭夫喜欢这个直言无忌的青年,因而成了朋友。

大贺经常批评SONY公司,口气相当苛刻。为了把大贺拉人公司,盛田昭夫与夫人良子还一起去争取大贺妻子的支持,请求她帮助说服大贺来效力。大贺后来加入SONY,担任专业产品总经理,五年后,也就是他34岁那年,就成了公司董事会的一员,这在一般守旧的公司,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SONY对内部的机密十分谨慎,常常提醒员工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公事。日本人不论是经理还是普通员工,都喜欢在下班后与同事到酒吧共进晚餐,在灌了啤酒、清酒或威士忌后,总是比较爱讲话。

为了防止机密外泄,SONY还建了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公司酒吧,里面的每一个人,从调酒师、厨师、女服务员到客人,都是SONY的员工,其它任何非SONY公司的人,不管身份地位多么重要,都不得人内,结果除了经济实惠、联络感情、增强内部团结精神外,还防止了公司机密被刺探的可能。

◇产品质量高于一切

1974年,盛田昭夫去苏联访问,负责招待他的是科技评议会副主席葛费席艾尼,他领盛田昭夫参观了一些工厂,并表示愿与合作建立电子产品工厂。

但苏联的管理与员工的懒散给盛田昭夫留下了不好印象,他认为苏联的消费性电子工业比日本与美国要落后十年,因此共同设厂会损害公司的声誉。

他非常坦率地说:“葛费席艾尼先生,你这儿尽心招待我们,带我们到处参观,我实在不该随便批评。但我实在必须告诉你,我不能让SONY产品在这种情况生产,目前我们还不能提供我们的产品技术给你们。”

葛费席艾尼镇静地听完,向他的助手打了个手势,助手交给他一个体积小、品质粗糙的苏制黑白电视机:“盛田先生,这是我们计划销到欧洲的电视机,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贵国有非常优秀的艺术人才,贵国的音乐家、舞蹈家表现杰出,艺术资产丰富,表演人才举世闻名。更幸运的是,你们不单有艺术,还有科技,可是贵国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造成优良的产品?”

盛田昭夫的此次苏联之行,再度说明他视产品质量、公司信誉为生命的特质,他要树立的是长久的品牌形象,绝不是单纯考虑赚钱。这正是SONY由小到大,日益兴盛的秘诀所在。此外,他对产品的民族特色、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想法,也颇有见地,启人心智。

有人说,日本公司的主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会。的确如此,盛田昭夫每天的工作颇为繁重,又要出席多种会议、批阅大量文件、计划之类,因而他家里设有五部电话。

他是个工作狂,也是个体育运动迷。他打了40年高尔夫球,一直饶有兴致乐此不疲。他55岁开始打网球,60岁开始滑雪,64岁开始滑冰,甚至还学会驾驶直升机。他认为,激烈的体育运动会使上年纪的人保持敏捷快速的反应能力,每个企业主管都应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不仅仅是强健身体,还包括心智以及运动带来的自信心。

盛田昭夫出身于富贵之家,作为长子本应继承家业,可他从小酷爱学习、钻研,对科技怀有远大抱负和信念,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经历了艰难的创业过程,索尼公司声名鹊起,这与他们锐意创新,行销有术的经营是分不开的,而盛田昭夫的超凡才干、深谋远虑与恒心毅力,同样是创造出这个声名显赫的跨国公司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