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食用主义
45003100000006

第6章 把老中医请回家

长寿养生话进补

了解点进补的常识

“进补”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大特色。数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诸侯贵族,下至布衣百姓,都知道进补。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开始出现衰退,内分泌、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加上中年人各方面负担较重,常会耳鸣、眼花、头昏、健忘、纳呆、脱发、畏寒、肢冷等,癌症发病率逐渐增加。因此,有意识地进补,对维护健康很有必要。

根据中国传统的养生观,进补就是要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益五脏,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中医认为,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人体便处于健康的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指出的“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中医则称之为阴阳失调。

在补益当中必须根据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滋阴,或壮阳,或阴阳双补,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进补还要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盈,方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如果气血失常,人体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各种进补方式,既补气又补血,使气血调和,促进机体对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保证气血生化充足,保证了气血的正常作用,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人体的亏虚,不论是阴阳还是气血,最终都体现在五脏上。所以,中医在注重阴阳、气血补养的同时,十分注重五脏补养。所谓五脏,是指中医根据脏器的形态、功能不同而确定的五种功能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正常,发挥着藏精的作用,中医谓之五脏坚固。反之,则认为五脏亏虚。进补就是要调理五脏,使人体处于一个键康的状态之中。

不可盲目进补

有些人在养生时,为了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总是拼命地进补,什么名贵中药都食用。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许多副作用,得不偿失,这都是因为“不识补而乱补之故”。

进补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科学进补,对健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如果盲目进补,对于健康反而非常有害。

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有句至理名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几千年来人们进补都十分谨慎地遵守着这个原则。如今人们的误补误食,大多是由于违背了这十六字箴言而导致的恶果。

进补是有学问的,为什么要补,因为虚才补,不虚不用补。虚是指人的正气虚,通俗点讲就是生命活力低下,抗病能力不足。邪气来了顶不住,易于得病,病后也难于恢复。“虚”症有“阴虚”与“阳虚”、“气虚”与“血虚”之分。阴虚时要滋阴;阳虚时要壮阳;气虚者需益气;血虚便要补血。不虚补之,轻则食后更难受,重则可增加病状,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更有甚者,如果阴虚却补了阳,可以引起“助阳劫阴”,造成阴更虚;阳虚补了阴,可以引起“滋阴潜阳”,而阳更虚,如此这般,后患无穷。历史上许多帝王就是因为补得“过多过滥”,导致过早地失去了性命。

中医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药物调摄只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措施,进补养生一定要注意方法,万不可盲目进补。切忌盲目追求速效而乱用或误用补药。一般来讲,进补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因体进补 补药并非人人都可以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只有“虚”证的人,才能进补。倘若一见补药,就以为对人体皆有益处,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进补之前最好先去找个有经验的中医咨询。

因人进补 进补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青壮年时期无病无需进补。人至老年,精血亏耗,才需进补,但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气虚当补气,血虚当补血,阴虚当滋阴,阳虚当壮阳,并要注意少量频服,持之以恒。

因时进补 四时不同,机体的代谢水平也不同。进补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和人体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冬季进补应以补阳药为主;秋季干燥应以滋阴药物进补;夏季不可过分贪凉;春季则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补药。

因地进补 中国地域宽广,地区之间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别极大,北方干燥而南方湿润,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补。

药补不如食补

老年人进补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体衰弱、有慢性病时的进补;一种是无病养身的进补。因病而补,需要根据病情施补,要弄清究竟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按症施药;如果是养生进补,最好的方法还是食补。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滋补药各有所用,不能随便乱服。补药毕竟不是食物,不能常吃,就是医食兼用的药用食物,也不是吃多就好,弄不好会“物极必反”。迷信补药,乱用补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进补效果,反而会招致疾病,不利健康。所以,服补药补品要有的放矢,对症服药,才能补之有效、养之得法。

其实,除了因病致虚和特殊生理阶段(如衰老期、孕产期等)外,绝大多数人只要合理膳食,不挑食偏食,都能使气血阴阳平衡,避免虚证的产生,这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道理。

中医认为,医食同源,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食疗、食治的宝贵经验,中药里就包括了许多的食物。唐代孙思邈认为:“安身之本必之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老年人日常膳食中要注意粗粮、细粮搭配,多吃蔬菜瓜果,适量补给鱼、蛋、禽、肉、乳,就能维持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糖类等各种营养要素。饮食是五味气血生化之源,《内经·素问》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是非常正确的。

老年人进补如果想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就必须了解常用食物的性味和特点。例如大米、苡仁米、绿豆、赤小豆其性偏凉;小米、牛肉、羊肉、黄鳝其性偏温;羊肝、鸡肝有养血明目作用;乌鸡、鸽肉、麻雀有滋补肝肾的作用;瓜果、梨、桃有除烦止渴功效;海鲜、海产类则富含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紫菜、海带还有软坚散结的功效。

老年人平日宜常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如黄豆制品中豆浆、豆腐、豆衣、豆腐脑等,以及鸡蛋、牛奶、胡萝卜、西红柿、蘑菇、蜂蜜等保健食品。表现为阴虚体质的老人,可选用小米、小麦、甲鱼、鸭肉、兔肉、莲子、百合、木耳、瓜类等食品;表现为阳虚的体质老年人,可选用狗肉、雀肉、鹿肉、糯米、韭菜等温热性食品;表现为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可选用鸡肉、鸡蛋、香菇、蘑菇、胡萝卜、大枣等益气之品;表现为血虚体质的可选用肉皮、瘦猪肉、动物血、黄鳝、海鲜、荔枝、桂圆、小红枣等养血之物;表现为燥热型体质的老年人,宜常服西瓜、冬瓜、黄瓜、荸荠、绿豆汁、甘蔗汁、鲜橘汁、酸梅汁等清凉甘淡之物;热甚伤津者,宜选用生梨、蜂蜜、嫩藕、百合、银耳等生津之物。人体只有广泛地从各类食物中获得养分,才是固体强身、增进健康的正确之法。

食补的学问大

中医认为:“养生当需食补,治病采用药疗”,食补对于人们的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食补才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呢?

我们知道,食物有“四气五味”不同性味,人体有阴阳实虚的不同体质。在进行食补时要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和人体的阴阳气血的体质,进行合理的进补。一般来讲,食物可分为平补、温补和清补三类。此外,还有温散一类。

平补 性气平和的人,就要进行平补。用于平补的食物,能够帮助维持和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等。这类食物性质平和,长期食用不无大碍,不论是阴虚、阳虚或者是气虚、血虚的人,都可以食用。

温补 温补主要针对阳虚的人。适用于温补的食物主要是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红枣、龙眼、姜等辛辣食物。阳虚者食用这些食物能够助阳生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而阴虚之人则不宜温补,否则就会出现内热加重、咽干、牙龈浮肿、牙齿出血以及便秘等症状。

清补 清补适用于阴虚者,可以清火,能够改善怕热的感觉,帮助改善体质。清补的食物主要是一些食性寒凉的食物,如西瓜、莲藕、百合、芹菜、绿豆、黄瓜、甲鱼等,这些食物有些可以在夏天食用消暑。阳虚患者不宜进行清补,过多食用清补食物,反而会更加怕冷或者影响消化,甚至大便稀溏。

温散 温散的食物主要是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花椒等。这些食物能够温阳驱寒,一般不作为营养食物,而用作调味品。阴虚者不能够食用,否则会加重内热。常人食用过多,也会产生虚火。

有病的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是太好,所以,在进行食补时,应以清凉可口、易消化为主,可以选用一些粥类、乳类、豆浆等,不宜食用油腻、多脂、生冷粗糙的食物。

总之,每一种食物都是进补的良药,不同性质的食物适合不同的体质。这正符合养生所讲究的“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进补原则。

进补“十戒”

进补得当,会产生很好的健身强体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进补的时候,就要注意“进补十戒”。

戒胡乱进补 进补并不是万能药,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应注意适当运动锻炼、饮食调理、多用大脑等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对于体虚者,进补要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地偏补,过偏则反而会引发疾病。因此,进补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戒以贵贱论优劣 中医认为,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名贵的传统补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戒滋腻厚味 滋腻厚味的食品以肉食性食物居多。肉食性食物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有所减退的中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其实,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经常腹泻、腹胀者,首先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成分的吸收。否则,再多的补品也是无用。

戒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阳虚之人长期食用人参,造成虚火旺盛,对身体反而造成伤害。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

戒慕名进补 进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需要进行,切不可人云亦云,一味慕名追求名贵的补品。鸡汤是大补之物,但如是胆管疾病患者以及胆囊炎和胆结石症经常发作者,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鸡汤中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

戒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也要分清虚实,才能够有效进补。

戒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

戒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戒重“进”轻“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因此,要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戒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养生好帮手——补品

补气的补品

补气之品,适用于气虚所致的面色发白、头眩耳鸣、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等。

人参

简介 人参是珍贵的药材之一。野生的叫做野山参,人工种植的叫做圆参,主要产在我国东北。据历代医书记载,有地精、神草、血参、土精、孩儿参等称谓。

性味 性微温,味甘。

归经 脾经,肺经。

功效 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

主治 气虚欲脱、脾气不足、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血虚以及阳痿等症。

[进补选方]

人参炒虾 人参2根,大虾4只,洋葱1/4个,大辣椒1/4个,黄辣椒1/3个,油、酱油、糖稀、食盐若干。将人参洗净后切丝。开锅后放洋葱、大辣椒炒一会儿,放入人参丝和酱油、糖稀,炒熟即可。可大补元气、固脱摄血,可作一般体虚调补的汤品。

人参炖鸡 东北山人参50克,土鸡1只,红枣100克,盐、老酒各适量。将人参洗净,整只鸡和人参、枣等一起炖熟即可。有补元气、健脾、强身益智的功效。

参芪鸡 人参5克,黄芪10克,草鸡250克。放在一起煮烂,加入调味品即可,去药渣,喝汤吃肉。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等功用。

乌骨鸡

简介 乌骨鸡又叫做乌鸡,因它的皮、肉、骨、嘴都是黑色的而得名。乌骨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具有使人体内的红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效果,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滋补的上品。由于乌鸡能够医治多种妇科病,被称为“妇科圣药”。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肝经,肾经。

功效 补益阴虚、滋阴清虚、健脾止泻。

主治 对于遗精、白浊、带下、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咽干颧赤、咳嗽、脾虚泄泻等有很好的疗效。

[进补选方]

虫草乌骨鸡 乌鸡肉100克,淮山50克,冬虫夏草1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虚劳。

北芪蒸鸡 乌鸡肉约300克切块,北芪约30克,一同蒸熟食用,可以养阴益气,补脾生血,适用于精神疲倦、气血头晕等症。

五药蒸鸡 宰杀乌鸡时,从肛门取出内脏,将熟地、白芍、当归、知母、地骨皮等各10克塞入鸡腹,蒸熟后食用,对于因气血虚弱引起的潮热、盗汗等症有效。

山药

简介 山药又叫薯芋、薯药等。我国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它就被誉为补虚佳品,备受人们的称赞。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脾经,肾经,肺经。

功效 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生津益肺。

主治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进补选方]

莲子芡实山药糕 莲子250克,莲子、芡实各120克,共研细粉。每次2~3匙,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每日1~2次,连续服用,对于脾虚腹泻有效。

山药蔗汁 将鲜山药捣烂,与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之,每日2次。对于治疗咳嗽、痰喘有特效。

芡实

简介 芡实又名鸡头、鸡头实、水鸡头等。《神农本草经》认为芡实是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并且容易消化。

性味 性平,味甘、涩。

归经 脾经,肾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主治 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选补选方]

红枣芡实饮 芡实60克,红枣10个,花生30克,煎煮,加入适量红糖服用。具有调补脾肾、益气养血等功能,对脾胃虚弱的产妇及体虚、贫血、气短者有良好疗效。

芡实扁豆红枣粥 炒芡实30克,炒扁豆20克,红枣10个,糯米100克,加水煮粥食用,每日1次。可治脾肾虚弱、便溏腹泻。

芡实金缨粥 生芡实50克,金樱肉20克,糯米100克,加水慢火熬粥食用。治肾气虚弱、夜尿频数。

芡实粥 炒芡实50克,置锅里加水煮沸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糯米100克,煮粥食用;或用炒熟的芡实100克,研磨成粉,每次取50~100克冲开水调服。具有益精气、强意志、利耳目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自汗、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者食用;健康人食之,能增进食欲、强壮筋骨、聪耳明目。若加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效果更佳。

党参

简介 党参又名三叶菜、叶子单、臭党参,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党参原产山西上党,其根如参,故名党参,以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等功能。党参是常用的补气中药,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气虚患者。由于补气也有助于生血,所以党参也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病人。尽管党参的作用比人参弱,但功能基本相似,且价格远比人参低,所以除病情危急者外,一般都可用党参代替人参。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脾经,肺经。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 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四肢倦怠。

[进补选方]

党参干 取党参500克,洗净,切去芦头,置容器内,每天蒸1~2次,连蒸3~4天,即成为又软又糯的党参干,味甜而带香气,每天早晚可嚼食10~15克。补气补血有奇效。

党参膏 将党参煎煮、加热浓缩,待药汁稠厚时,加入与党参等量的白糖或蜂蜜,乘热搅匀成党参膏,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1汤匙,对于气虚或气血两虚的病人有良效。

双参桂圆露 用党参500克,沙参250克,桂圆肉120克,水煎浓至滴水成珠,以瓷器贮藏。空腹时,以酒杯用开水冲服,有清肺开音、补元气、助筋力的功效。常服,能益气健脾、和胃养血,对增强体质大有益处。

黄芪

简介 黄芪亦名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汤、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性味 味甘,性微温。

归经 归脾,肺经。

功效 益气固表、利水生肌。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主治 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

[进补选方]

当归补血汤 黄芪50克,当归10克。 水煎服, 可补气生血。

归脾汤 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个,用水煎服。 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属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证。

补中益气汤 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能够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补血的补品

补血之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证,血虚证常与气虚同时存在。表现为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以及女性月经后期量少等。

枸杞子

简介 枸杞子属茄科多年生灌木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其色鲜红,其味甜美,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润肺明目、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口渴等患者服用,也可作为延缓衰老的补益佳品。据研究发现,枸杞子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等,可以保肝、抗衰老、降血糖、抑制脂肪在体内的蓄积。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肝经,肾经。

功效 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明目消翳、润肺止咳的作用。

主治 主治肾虚骨痿、阳痿遗精、久不生育、早老早衰、须发早白、血虚萎黄、产后乳少、目暗不明、内外障眼、内热消渴、劳热骨蒸、虚痨咳嗽、干咳少痰等病证。

[进补选方]

枸杞女贞杭菊散 枸杞子100克,女贞子100克,杭菊花50克,焙干、碾沫或制成胶囊,每日2次,可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疲劳等。

菊花枸杞茶 红茶包1个、枸杞子50克、菊花3~5朵,将以上材料放入已经预热的杯中,加入沸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菊花、枸杞子两者均有明目、养肝、益血、降血糖血压、抗衰老、防皱纹、固精气等保健功效。

阿胶

简介 阿胶又名盆覆胶、驴皮胶,为驴皮熬成的胶块。据研究,阿胶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阿胶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长,故有补血作用,能促进钙的吸收和钙在血中的存留,使血钙略有增加,因而能够止血。阿胶还有预防进行性肌营养阻碍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功效。此外,阿胶还能升高血压,防止失血性休克。在中药里,阿胶为妇科上等良药。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肺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 滋阴补血,安胎止血。

主治 用于治疗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喘咳或阴虚燥咳以及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劳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进补选方]

阿胶黄酒 阿胶250克、黄酒30毫升置锅内,隔水加盖蒸约2~3小时,待其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1~2次,每次服2匙。此法适用于一般血虚证。

芝麻核桃阿胶膏 阿胶150克,砸碎,黄酒350毫升,浸泡1周。待阿胶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适量,加上冰糖250克,蒸1小时,不断搅拌,冷却即成冻膏。每天早晚各1~2匙,温开水冲服。此法对患腰酸怕冷、耳鸣和阴虚或肾亏等症有特效。

人参桂圆阿胶膏 阿胶150克,黄酒350毫升,浸泡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适量人参煎液或人参粉,配入桂圆肉拌匀,加冰糖蒸1小时许。冷却成冻膏,每天早晚各一至两匙服用。适用于气虚疲乏无力,兼有心悸畏寒等症。

蜂蜜鸡蛋阿胶膏 将阿胶、蜂蜜、鸡蛋配合服用,东阿阿胶适量炖化,加入鸡蛋1个,蜂蜜1匙,每日空腹服1次,对于虚疲咳嗽症疗效较好。

当归

简介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肉质根,可分为头、身、尾三部分;外表颜色黄褐,肉为黄白色,质地柔软而韧,有特异芳香气味;以产于中国陕西省为上品,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次之。当归功能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进食后能增强肠胃吸收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和刺激卵巢,对女性延迟衰老有一定食疗作用。当归为熟知的妇科要药。《本草纲目》称:“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性味 性甘,辛温。

归经 心经,肝经,脾经。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进补选方]

当归米粥 取当归15克,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水200毫升,先煎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50克,红枣5个,砂糖适量,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汤稠为度。每日早晚餐空腹,温热顿服,10天为一疗程。对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及血虚便秘等症有效。

当归羊肉汤 将羊肉放入沸水内煮片刻,过冷后冲干净和当归、生姜等一起放入煲内,注入适量清水,待沸腾后转小火煲2小时,加入调料、盐即可。

当归党参陈皮瘦肉汤 党参25克,当归头25克,陈皮少许,红枣4个,瘦肉(羊肉、猪肉)250克,盐适量。将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加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小火煲3小时即可。对于身体虚弱、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压低者大有益处。

何首乌

简介 何首乌是一种须根藤本植物,本名夜交藤。因为它的药用价值高,所以古人就把它神化了,说它的根形“百年像拳,千年如碗,万年类人形”,谁能吃到它就可以长生不老。何首乌营养丰富,据有关资料介绍,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另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水、淀粉和葡萄糖。何首乌有明显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发、安神、止汁等功效。人们常在春季采摘其嫩茎叶炒食,秋季采其块茎,洗净煮粥,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 肝经,肾经。

功效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

[进补选方]

何首乌粥 将何首乌洗净晒干,碾为细粉,每次用20~30克,选上好粳米50克,红枣2个,白糖适量,加水500毫升,放入砂锅内,先煮成稀粥,然后和入首乌粉,轻轻搅匀,用小火烧至数滚,见粥汤稠黏停火,盖紧盖焖5分钟即可。每天早晚餐温热顿服。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健脾胃、乌须发的效用。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发须早白、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等症。

何首乌煮鸡蛋 用制首乌100克洗净切长条,用水浸泡15分钟,放入鸡蛋2个,再加入适量的葱、姜、盐、料酒等。大火烧沸,小火煮至蛋熟。将蛋取出用凉水浸一下,剥去蛋壳再于锅内煮2~3分钟食用,吃蛋喝汤,每日1次,最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何首乌炒鸡丁 何首乌50克,净鸡肉500克,净冬笋丁50克,鲜辣椒丁10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淀粉、蛋清、葱、姜、食油等各适量。 将何首乌用砂锅煮好,捞出煎汁待用。将鸡肉切丁,上味,上浆,在五成熟的油锅里滑熟;再将辣椒丁、冬笋丁也在油锅里炒一下;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何首乌汁、水淀粉,全盛入碗中。将油锅烧热,投入葱、姜煸出香味,再投入主配料,倒入碗中汁,翻炒入味后即成。本方适用于肝肾阳衰、发须早白等病症,还具有保健功能。

地黄

简介 中药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有仙地黄(新鲜根茎)、干地黄(晒干的根茎)、熟地黄(蒸熟的地黄)三种。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用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精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本草纲目》记载:“以干地黄末如膏丸服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身轻不老”。地黄是补肾养阴血之要药,滋补膏中常用此味。

性味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干地黄味甘苦,性凉。

归经 脾经,肾经。

功效 鲜地黄能够清热凉血,干地黄能够滋阴养血,熟地黄能够温补精血。

主治 补肾,养阴血。

[进补选方]

百合地黄粥 百合3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将百合、生地、枸杞子、枣仁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煮粥。能够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女性脏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甚则意识模糊、手足心热、腰膝酸软。

地黄首乌粥 何首乌30克,熟地黄15克,粳米100克,大枣2个。先将何首乌、熟地黄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取汁,入粳米、大枣(去核)、冰糖,同煮为粥。益肾抗老,养肝补血,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症。

地黄诃子粥 生地黄汁约50毫升,诃子10克,小米、粳米各50克,盐少许。先以两米煮粥,将熟,入诃子末及地黄汁再稍煮,加入盐调匀即可。

归芍地黄炖猪肉 当归12克,白芍9克,熟地黄12克,桂皮6克,瘦猪肉250克,食盐等调料适量。将瘦猪肉洗净切块,当归、白芍、熟地黄用纱布包好,与桂皮一起共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猪肉烂熟时,去药包加入食盐等调味,食肉饮汤。养血补血,温中散寒,主治产后血虚之身痛。

桑葚

简介 桑葚又名桑果,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它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最佳的保健食品”。经常食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脾经,胃经。

功效 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补肝益肾、固精安胎、乌须黑发、聪耳明目、安神养心、润肠通便、健步履、利关节、去风湿、解酒等功效。

主治 常用于医治糖尿病、肝肾阴虚、失眠耳鸣、津液不足、风湿、便秘、须发早白、神经衰弱等症状。

[进补选方]

桑葚酸枣仁饮 用桑葚、酸枣仁煎水代茶服用,对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者很有帮助。

桑葚粥 将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麦片粥等,调入桑葚粒和桑葚汁。具有通便养胃、消暑清热的功效。

桑葚蛋汤 将桑葚及适量桑葚汁用适量水烧开后,打入1个鸡蛋,用筷子搅开并煮沸即可食用。如不够甜,可再调入一点桑葚汁。此汤具有补血、护肝、明目作用。

桑葚柠檬茶 冷开水1杯,桑葚罐头适量,柠檬1片。将柠檬片放入杯中,注入冷开水(冰冻的更佳),放入数颗桑葚粒,再倒入几勺桑葚汁调匀即可饮用,桑葚粒为精华部分,一定要嚼碎吃掉。此茶具有消暑解热作用。

补阴的补品

补阴之品,适用于病后期及某些慢性病引起的口渴少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遗精、眩晕、两眼干湿、舌苔少、舌质红绛等。

燕窝

简介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室、燕盏、金丝等,是海鸟金丝燕的巢穴。金丝燕在春季开始做窝,它的口腔里能分泌出一种胶质唾液,吐出后经海风吹干,就变成半透明而略带浅黄色的物质,这就是燕窝的主要成分。金丝燕用这种唾液和着纤细的海藻、身上的绒羽和柔软的植物纤维等做成巢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燕窝”。燕窝是珍贵的佳肴,又是名贵药材,有补肺养阴的功效,主治虚劳咳嗽、咳血等症。印度、马来群岛和我国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等均有出产。千百年来,燕窝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疗肺、肥儿及滋补养颜的极品美食,历来有“稀世名药”、“东方珍品”的美称。燕窝具有不寒不燥的特性,实为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精品。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肺经,胃经。

功效 滋阴补肾、清热健脾、化痰止咳、补中益气、治虚损劳、延年益寿。

主治 可治咳嗽、气喘、咳血、吐血。此外,还有补血、清血、整肠健脾、壮阳等功效。

[进补选方]

燕窝炖鸡 燕窝25克,去皮鸡半只,龙眼肉15克,姜2片,水4碗。将以上材料隔水炖3小时,食时加盐。适用于病后贫血、养阴补阳。

椰汁燕窝炖冰糖 燕窝25克,鲜奶1碗,椰汁2汤匙,冰糖适量,水3碗。将燕窝、冰糖、水一起炖,起锅前15分钟,将鲜奶、椰汁倒入,再炖15分钟即可。具有滋阴、润肺、养颜的功效。

燕窝炖蜜枣 燕窝25克,杏仁25克,沙参5克,金丝蜜枣10个,水4碗,冰糖适量,将以上材料炖1~3小时即成。具有润肺,止咳之功。

燕窝炖莲子 燕窝25克,莲子、百合、龙眼肉各25克,水4碗,冰糖适量,将以上材料炖1~3小时即成。具有养神、补血的功效。

甲鱼

简介 甲鱼也称鳖、团鱼。甲鱼肉细嫩,酒肆餐桌常不缺少。鳖的背甲四周胶质软边称鳖裙,味道鲜美,鳖甲可供药用。甲鱼是高蛋白食品,民间称其为“大补之品”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医学认为,甲鱼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抗皮肤老化及抑制癌细胞等作用。甲鱼通过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而丰肌泽肤,有阴虚病证、皮肤干燥的人常食甲鱼,其泽肤效果较明显。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脾经,肾经。

功效 滋阴潜阳、散结消症、滋阴凉血、益气补虚、丰肌亮肤。

主治 有美容泽肤作用,还可治疗低热、贫血、阴虚咳嗽、月经不调、高血压、头晕、耳鸣、糖尿病、脱肛、皮肤感染、阴疮等病症。

[进补选方]

冰糖甲鱼 将甲鱼宰杀,去除内脏,洗净,挖净黄油,用开水焯,刮去壳皮,斩成大块。锅烧热放油,把甲鱼块过油后取出,锅中留底油放葱姜爆香,投入甲鱼煸炒,加黄酒、清水烧沸后,去除葱姜、投入冰糖、料酒、味精加盖。用中小火焖待肉酥时勾芡,淋上少许香醋和麻油装盘即成。

黄芪煲甲鱼 将甲鱼去内脏并洗净,剁成两大块,和黄芪一起置于砂锅之中,锅内加水1500毫升,用大火煲半小时,然后加入盐、料酒、姜片、蒜瓣等调料,再以小火煲15分钟即可食用。有滋阳益气、祛病强身的功效。

参灵甲鱼 党参、浮小麦各15克,茯苓10克,灵芝、大枣各6克,甲鱼200克,火腿50克,葱、姜各20克,鸡汤、盐、味精各适量。 将甲鱼切块,同以上各味药及调料同放大碗内,加水适量,放蒸锅内蒸至甲鱼熟烂即可,吃肉喝汤, 能够益气健脾,消除疲劳。

西洋参

简介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传入中国后,为与中国本土或朝鲜出产的人参及日本出产的东洋参相区别,乃命名为西洋参或洋参。西洋参是药食同源植物,既是名贵上品中药,又是高级滋补佳品。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6种微量元素和17种以上氨基酸和多糖、多肽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抗癌、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对冠心病、高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具有很好疗效。经常服用西洋参,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西洋参性寒,老少皆宜,四季均可进补。年老或病后体虚者、身体素质较差者、脑力劳动者、内分泌不调者、性功能不佳者以及不适合用人参进补的年轻人,都适合进补西洋参。

性味 性寒,味甘、微苦。

归经 肺经,脾经。

功效 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 通常用于肺虚久咳、口咽干燥、心烦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气短等症。

[进补选方]

西洋参粥 西洋参3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加水适量,用砂锅煮粥。

西洋参蜜枣茶 西洋参片40克,蜜枣(去核)6个,水适量。将主配料放入大碗中,上笼屉蒸熟。

西洋参炖乳鸽 西洋参30克,乳鸽1只,火腿50克,生姜、料酒、精盐各适量,用砂锅隔水炖熟。

西洋参米汤 粳米200克,水煮滤取米汤,再以米汤加西洋参5克,共炖服。

洋参燕窝汤 西洋参3克,燕窝3克,置碗内,隔水炖熟。常服具有益气补中、养阴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虚损、干咳、盗汗、肺阴虚等症。

灵芝

简介 灵芝又名赤芝、红芝、灵芝草、木灵芝等,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美好、长寿的象征,是名贵的药用真菌。目前已知的品种有100多种,一般以赤芝和紫芝为其代表。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对灵芝进行了研究。《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品药物的首位,描述了它的产地、药性和功用,认为灵芝具有益心气、安精魂、补肝益气、坚筋骨的作用。灵芝具味甘、性温、无毒,可补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具滋补强身、扶正固本之功效。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药用价值主要有抗癌、降血糖、护肝作用及降低胆固醇能力、免疫调节作用、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辐射保护作用。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归经 心经、脾经、胃经。

功效 补气益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喘。

主治 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食欲不振等。

[进补选方]

灵芝饮 每次切下10~15克左右灵芝,用约300毫升水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放火上煮到水少掉一半,剩下的煎取液均匀分3份,分早中晚3次服用,冷服热服均可,依个人喜好而定。

麦冬

简介 麦冬为麦门冬(沿阶草)或大叶麦冬的须根上的小块根。这种植物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所以叫麦冬。主产于浙江、四川、江苏等地。一般以表面淡黄白色、肥大、质柔、气香、味甜,嚼之发黏者为佳。

性味 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 心经、肺经、胃经。

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主治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进补选方]

百合麦冬汤 百合30克,麦冬15克,猪瘦肉50克,调味品适量。将百合、麦冬、猪瘦肉分别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煲汤,加调味品即成。可以喝汤,也可吃肉。肉烂、汤稠,略有麦冬味,倍感清香,滋而不腻。调味品根据食者所好选用。

麦冬粥 麦冬(天冬)15克,粳米50克。将麦冬(天冬)捣烂取汁,用汁加水煮米成粥,早晚当饭食,食时加少许糖调味。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干咳无痰等症。

茯苓

简介 茯苓是名贵中药珍品,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配伍药。素有中药材“白银”之称,对人体具有极高的抗癌、抗衰、固精、保肾等药食保健功能。《神农本草经》中把茯苓列为上品,是中药的“八珍”之一。茯苓除作药用外,还可制成食品,如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饼等,长期食用,有延年益寿之功。茯苓能驱瘟治病和益寿保健,是因其含有20多种治病的化学成分,有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抗癌、强心、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茯苓含有数量可观的,直接参与体内抗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卵磷脂,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以及能增强抵抗病邪能力的多糖。这就是千百年来茯苓作为祛病延年、益寿保健食品的物质基础。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进补选方]

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大火烧沸,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能健脾利湿,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小便不利、腹泻等症。

白药酒 白茯苓、白术、天花粉、山药、芡实、牛膝、薏苡仁各15克,白豆蔻9克,白酒5千克。上药入酒中,浸泡7日后取用。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可补脾益胃,化气生血。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纳差、食后腹满,或积谷不化、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形体消瘦诸症。

参苓粥 人参10克、白茯苓(去黑皮)10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食盐少许。将人参、白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将粳米下入药汁内煮做粥,临熟时加入少许食盐,搅和匀,空腹食用。可滋补强身、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虚羸少气,亦可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茯苓饼 将茯苓细粉、米粉、白糖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可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石斛

简介 石斛是多种兰科植物的茎秆,有良好的养阴生津作用。石斛的原植物多生长在悬崖峭壁的岩石罅隙里,或寄生在密林深处的树干上,天然环境下产量很少。石斛曾与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并列为“仙草”。中医名家对石斛始终是赞誉有加,称之具有滋阴补虚、生津润肺、轻身延年等功效,与灵芝等传统中药材一样,是中华医药里的一朵奇葩。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养生延缓衰老的上品药物中,并说它“补五脏虚老羸瘦,强阴”,能促进人体津液的滋生,清解因津液不足而导致的虚热症状。

性味 味甘淡、微咸,性寒。

归经 胃经,肺经,肾经。

功效 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

主治 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进补选方]

石斛花生米 花生米250克,石斛25克,盐3克,八角1.5克,山柰1.5克。将石斛洗净,切成约1厘米长的节;将花生米除去霉烂颗粒,洗净沥干;锅内注入适量清水,放入盐、香料,待盐溶化后,倒入花生米,同时将石斛入锅,置大火上烧沸后,移至文火煮约1小时,待花生米熟透装盘即成。具有养阴润肺、清热生津的功效。

西洋参石斛茶 西洋参5克,石斛30克。先将西洋参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饮片,放入较大容器内,备用。将石斛拣杂,洗净,晾干后切成片,放入砂锅,加足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集滤汁盛入有西洋参饮片的容器中,加盖焖15分钟,即可饮用。当茶频频饮用,能够滋阴养胃、生津止咳。

补阳的补品

补阳之品,适用于以肾阳虚为主的阳虚证,常见畏寒怕冷、阳痿、早泄或性欲减退,腰膝酸软或月经不调(月经量多)、白带清稀等。

鹿茸

简介 鹿茸是与人参齐名的补品,古人就有“唯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的赞颂,诗中所谓“斑龙顶上珠”指的就是鹿茸。鹿茸是雄鹿额部生长出来的尚未骨化的嫩角,俗称鹿茸角。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是峻补元阳、益寿延年的滋补要药。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归经 肝经,肾经。

性味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等症。

[进补选方]

鹿茸枸杞猪腰汤 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猪腰2个(去内膜,切碎)。将猪腰放入锅中,加生姜小炒至熟,与鹿茸、枸杞子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进食时可加半匙白酒)。每周可食用1~2两次。可补肾阳,适用于因肾阳亏损而造成的头晕、耳鸣、疲倦无力、怕冷等。

川芎鹿茸羊肉汤 羊肉150克,鹿茸片8克,川芎12克,锁阳15克,红枣6个。羊肉洗净,用开水烫过,切块;川芎、锁阳、红枣(去核)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将备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3小时,去渣调味,食肉饮汤。有补肾阳、益精血、止头痛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偏头痛者。

肉苁蓉

简介 肉苁蓉是多年生肉质草本寄生植物,寄生在梭梭树的根上,茎肉质圆柱形,高40~140厘米,为名贵药材,因具有“滋肾壮阳、补益精血”之功能而被誉为“沙漠人参”(《中华医学药典》),被历代列为“贡品”。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归经 肾经,大肠经。

功效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进补选方]

肉苁蓉炖羊肾 羊肾1对,肉苁蓉30克。将羊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躁腺,清洗干净;肉苁蓉洗净,切片。将羊肾与肉苁蓉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20~30分钟,以羊肾熟烂为度。捞去肉苁蓉片,酌加适量胡椒沫、味精和精盐。具有补肾助阳,益精润肠之功效,用治肾虚劳损、阳痿、腰膝酸软、耳聋、夜尿频多和阳气虚弱所致大便秘结。

淫羊藿苁蓉酒 肉苁蓉50克,淫羊藿100克,白酒(或米酒)1000克。将前两味药加工成碎末,浸入酒中,封盖,置阴凉处,每日摇晃数下,7天后开封即可饮用。具有补肾壮阳之功,适用于肾阳虚之阳痿、宫寒不孕、腰膝酸痛等症。

锁阳

简介 锁阳俗称“不老药”,是一种神奇而名贵的沙漠野生寄生植物,自古素有“金锁阳、银人参”的美誉。《本草纲目》中说锁阳功效胜过肉苁蓉。很早民间就开始采挖食用锁阳。由于锁阳保健功效神奇,流传有“三月三的锁阳赛人参”的民谣。

性味 性温,味甘。

归经 肾经,大肠经。

性味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骨蒸潮热、腿膝痿弱无力、肾虚阳痿及血枯便秘。

[进补选方]

锁阳壮阳粥 锁阳10克,精羊肉100克,大米100克。将羊肉洗净细切,煎锁阳,去渣,后入羊肉与米同煮为粥, 空腹食用。可温阳补肾。适用于平素体阳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阳痿、老年便秘等症。

紫河车

简介 紫河车是人体胎盘的中药名,中医称为胞衣、胎衣等。胎盘的鲜品、干品均可入药。每个紫河车重约30~60克,质地硬脆,有腥气。以整齐、紫红色、洁净者为佳。“紫河车”之名的由来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本草纲目》解释:“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因此,入药时称为“紫河车”。古人认为紫河车是由父精母血相合而成,乃血肉有情之品,非金石草木药可比,能大补元阳,为滋补珍品。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归经 肺经,肝经,肾经。

性味 补益、补气、养血、益精。

主治 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女性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

[进补选方]

紫河车韭菜水饺 紫河车1具,韭菜适量。将紫河车切碎烂,韭菜切碎,包饺子,一日服200克。具有补血益肾的功效。

杜仲

简介 杜仲又名木棉、思仲,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特产树种。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也证明了杜仲是有强身壮骨作用。医家把人参、杜仲并列为补品,并认为杜仲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天然降压药物。

性味 味甘味辛,性温。

归经 肝经,肾经。

性味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 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坠、胎动不安、高血压。

[进补选方]

杜仲腰花 杜仲15克、猪腰4个。将生杜仲切片。用竹片将猪腰破开,把切好的杜仲片装入猪腰内,外用湿草纸将猪腰包裹数层。将草纸包好的猪腰,放入柴灰火中慢慢烧烤,烧熟后取出,除去草纸即成。吃猪腰,不放盐。有壮腰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及患肾炎、肾盂肾炎后所出现的腰部酸痛症。

杜仲茶 杜仲叶5克,优质乌龙茶5克。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饮用,每日1次。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压的功效。

蛤蚧

简介 蛤蚧是大壁虎的干制品,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大壁虎在发情期能依靠舌同口腔底部的接触发出粗大而低沉的鸣声,故名之。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被称为“仙蟾”,广东人则叫它为蚧蛇、合蛇等。自古医学家对于蛤蚧的药用价值推崇备至,认为它“功同人参”。

性味 味咸,性平微温。

归经 肺经,肾经。

性味 补肺虚劳,益阴助精。

主治 久咳不止、传尸劳瘵(肺结核病)、肺痈肺痨,通经血助阳道。

[进补选方]

蛤蚧粥 蛤蚧1只,党参30克,糯米50克。先用酒和蜜将蛤蚧涂身,炙熟,党参碾末化醋,与蛤蚧和匀成饼,再煮糯米稀粥,入饼搅化,慢慢热食,日服数次。可补益肺肾、纳气平喘,适用于喘咳、四肢浮肿、汗出等。

冬虫夏草

简介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冬虫夏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一种奇特的东西,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夏季,虫子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便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失了,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长成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滋补强身、延年益寿及增强体力的珍品。人们常常把它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由于其性平力缓,能平补阴阳,为年老体弱及病后体衰、产后体虚者的调补药食佳品。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肾经,肺经。

功效 补肺肾、止咳嗽、益虚损、扶精气。

主治 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阳痿遗精、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劳嗽痰血等症。

[进补选方]

冬虫夏草炖老鸭 老雄鸭1只,冬虫夏草15克。将老鸭去毛,去内脏治净,砍开鸭头,插入虫草5根,其余虫草放入鸭腹内。加清水适量,放瓦盅内隔水炖熟。能够补虚损、益精气,对肺结核喘咳、肾虚夜多小便、病后体虚有一定作用。

冬虫夏草炖鸡汤 人参3~5克、冬虫夏草5克、母鸡1只。将母鸡去毛和内脏,洗净置锅内后加水浸没全鸡,放入冬虫夏草、香菇两朵,清炖一个半小时,待肉熟烂时下调味料,吃肉喝汤。虫草鸡汤营养丰富,可防气血虚型衰老。

海马

简介 海马是一种海生小动物。它长嘴巴,大眼睛,头与身体成直角,形似陆地上的马儿,故得名“海马”。海马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可与人参相媲美,故有“北有人参王,南有海马宝”之说。《本草纲目》记载:海马“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疗疮肿毒”。《本草新编》也记有“海马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催生也”。海马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其功效比蛤蚧还强。

性味 性温,味甘。

归经 肾经,肝经。

性味 全身都有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散结消肿、调气活血、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的作用。

主治 主要用于治疗阳痿、不育、虚烦不眠、哮喘、腰腿痛、跌打损伤、腹痛、乳腺癌、难产等症。

[进补选方]

海马酒 海马50克,白酒500毫升。将海马研碎浸泡于酒中,历10日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110毫升。有温肾壮阳、活血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亏所致的畏寒腰酸、神疲乏力、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尿急尿频及跌打损伤等。

海马童子鸡 童子鸡1只,海马10克,虾仁100克,料酒、盐、味精、葱、姜等各适量。 童子鸡去毛及内脏,将鸡放入蒸钵内,虾仁放在鸡周围,加葱姜、料酒、盐、味精等,上笼蒸熟,吃鸡肉、虾仁,饮汤。可补精益气、温中壮阳,适用于气虚、阳虚、体质虚弱、乏力怕冷、早泄等。

不同体质不同补法

补益肝肾药膳

杜仲鹌鹑汤

原料 鹌鹑3只,杜仲50克,淮山100克,枸杞子25克,生姜3片,红枣8粒。

做法 将用料一齐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无力、筋骨痿软;或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之站立无力、行走脚软等。亦用于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下肢痿软等症。

芦根黄鳝汤

原料 黄鳝300克,芦根15克,桑寄生25克,盐、鸡精、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黄鳝入锅,加芦根、桑寄生,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炖熟,加入调料即可。

功效 滋阴益气、补益肝肾、清热除湿。

桑叶猪肝汤

原料 猪肝100克,桑叶20克,盐适量。

做法 将桑叶煲半小时后,放入猪肝用中火煮熟,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 养肝明目、疏风清热。

芹菜红枣汤

原料 芹菜250克,红枣6个,红糖适量。

做法 将芹菜、红枣、红糖同煮,饮汤即可。

功效 补肾和胃、利尿退黄。

七珍猪肉

原料 猪瘦肉200克,丹参10克,白芍12克,龙胆草6克,滑石12克,茵陈10克,栀子6克,木通6克,调料各适量。

做法 将7味中药用纱布包好,和猪瘦肉一起放入笼内煮,熟后加入调料即可。

功效 滋补肝肾,能够保肝护肝。

枸杞拌豆腐

原料 豆腐250克,枸杞子30克,盐、味精、酱油、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 将豆腐切块,用沸水焯一下,将枸杞子也用沸水焯一下。将豆腐和枸杞子一同放入盘中拌匀,放入调料即可。

功效 滋养肝肾、健脾明目。

虫草香菇烧豆腐

原料 冬虫夏草10克,香菇20克,豆腐200克,盐、味精、葱、生姜、鲜汤、素油各适量。

做法 将冬虫夏草、香菇与豆腐同入油锅,熘炒片刻,加入调料和鲜汤,用小火烧透,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 滋补肝肾、补益气血。

枸杞鲜虾仁

原料 面粉100克,嫩枸杞尖100克,冬笋50克,鲜虾仁100克,盐、味精、料酒、白糖、湿淀粉、猪油、面粉各适量。

做法 将枸杞尖、冬笋剁成末,鲜虾仁剁成茸。炒锅烧热,加入猪油,放入嫩枸杞尖末、冬笋末,略微炒一下,加入虾仁茸,以及调料。将面粉做成饺子皮,做成饺子即可。

功效 补肝肾、清肝火、凉血热。

补益脾胃药膳

山药羊肉汤

原料 羊肉500克,山药50克,胡椒粉6克,酒、葱白、盐、姜各适量。

做法 将羊肉洗净,略划几刀,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山药用清水泡润透,切成约2厘米长的段。羊肉、山药放入锅内,加水适量,葱白、姜、胡椒粉、酒,烧沸撇去浮沫后用小火烧至羊肉酥烂,捞出晾凉后切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白、姜,调味后,连同山药倒入碗内即可。

功效 强壮身体,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气虚的消瘦、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等症,是冬令进补佳品。

胡椒蜜枣猪肚汤

原料 胡椒12克,猪肚1个(约600克),蜜枣5枚。

做法 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

功效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橘椒鲫鱼

原料 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鲫鱼1尾(2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将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共装入纱布袋内,包扎好后,填入鱼腹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即成。

功效 温胃散寒。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等症。

淮山黄羊大米粥

原料 黄羊肉100克,大米100克,淮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

做法 先将黄羊肉切细,再与米、山药、白扁豆同煮粥。

功效 健脾益胃。适用于脾气虚弱、消化不良、泄泻立下、纳少乏力等症。

红糖扁豆粥

原料 白扁豆60克(或鲜扁豆12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先将白扁豆用温水浸泡一夜,再与粳米、红糖同煮为粥。

功效 健脾养胃,清暑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慢性腹泻、暑湿泻痢、夏季烦渴。女性赤白带下亦宜。

香酥山药

原料 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菜油、醋、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鲜山药洗净,上笼蒸熟后取出,去皮,切成3厘米长的段,再剖成两片,用刀拍扁。烧热锅倒入菜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见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入糖和水,用小火烧约5~6分钟后,即转大火上,加醋、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熟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腹泻、肺虚咳嗽、气喘、肾虚遗精、尿频等症,有较好疗效。

补益气血药膳

黄精炖猪肉

原料 黄精50克,瘦猪肉200克,葱、姜、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黄精、瘦猪肉洗净,分别切成小块,然后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姜、食盐、料酒,隔水炖熟,加入少许味精。

功效 养脾阴,益心肺。适用于阴虚体质的平时调养及心脾阴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

仙人粥

原料 何首乌50克,粳米50克,红枣5个,红糖适量。

做法 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 补气血,益肝肾。 适用于肝肾亏损、须发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

人参粥

原料 白米50~100克,人参10克。

做法 将人参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40分钟,放入砂锅(或铝锅)内,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约2小时,再将米洗净放入参汤中煮成粥。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因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饮食不香、腹部虚胀、大便溏软,稍食寒凉则脘腹不适,甚至泄泻者。

当归羊肉羹

原料 当归15克,黄芪25克,羊肉500克,党参500克,葱、生姜、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当归、黄芪、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铝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加味精。

功效 养血补虚。适用于血虚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

阿胶糯米粥

原料 阿胶30克,糯米600克,红糖少许。

做法 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二三沸,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 养血补虚,止血安胎。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女性月经过少、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及虚劳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血、大便出血。

陈皮牛肉

原料 牛肉500克,陈皮10克,料酒、盐、味精、小茴香、白糖、素油、麻油、酱油、葱、卤料各适量。

做法 将牛肉洗净,加入卤料腌1小时,入热油锅炸至收缩。炒锅烧热加底油,下小茴香、葱爆香,加入陈皮丝、料酒、白糖、盐、鲜汤等,烧沸后用温火将牛肉炖烂,再用大火收浓汁,加入麻油、味精即可。

功效 益气养血、滋补脾胃、强健筋骨、调中理气。

参芪大枣炖猪肉

原料 党参30克,黄芪30克,大枣20个,猪瘦肉250克,盐、生姜、葱、味精、蜂蜜各适量。

做法 将黄芪切片用蜜渍后与党参片、大枣、猪肉块、生姜块、葱段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慢炖,直到猪肉熟烂,加入盐、味精即可。

功效 益气健脾、补气养血。

强筋壮骨药膳

川断杜仲猪骨汤

原料 川断25克,杜仲30克,猪排骨500克,生姜2片,食盐适量。

做法 将川断、杜仲用水洗净,浸泡30分钟,然后放进瓦煲内,猪排骨洗净也放入瓦煲内,加水1250毫升,先大火煲沸,再用小火煲约两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功效 强筋壮骨、调理血脉。该汤具有辅助治疗刚发生的骨折、腰部损伤、腰腿痛等,为常用的骨科患者的汤品。

莲藕大枣猪脊髓骨汤

原料 用莲藕250克,大枣5个,猪脊髓骨500克,生姜2~3片,食盐适量。

做法 莲藕去节、洗净;大枣去核,洗净稍浸泡;猪脊髓骨洗净,用刀背打碎。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先用大火煲沸后,改用小火煲至两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成。此量可供2~3人食用。

功效 具补阴益髓、健身壮骨之功效。

参归鳝鱼牛筋汤

原料 鳝鱼1条(约250克),党参25克,当归10克,牛蹄筋15克,料酒、盐、葱段、姜片、生油、肉汤各适量。

做法 蹄筋发胀,切成6厘米长段。党参、当归洗净切片,装纱布袋扎口。鳝鱼宰杀,去内脏、骨、头,洗净切成条,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锅中加适量肉汤,加入蹄筋、鳝鱼肉、盐、药包、料酒、葱、姜,煮至蹄筋熟烂,拣出药包、葱、姜即成。

功效 具有补气养血、强筋健骨、通络止痛的作用,气血虚弱者服用尤宜。

桃仁粥

原料 桃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汁煮粳米为粥。

功效 祛淤止痛、活血舒筋。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益智健脑药膳

茯苓大肠

原料 猪大肠750克,茯苓粉30克,盐、料酒、胡椒粉、味精、白糖、酱油、鲜汤、葱、生姜各适量。

做法 将炒锅加热,加入鲜汤,放入大肠、盐、料酒、胡椒粉、白糖、酱油、葱、姜,用大火烧沸后,用小火炖到大肠熟烂,捞出冷却后切段,拌入茯苓粉,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 益智补脑,宁心安神。用于神经官能症等辅助治疗。

百合桂圆煲鸡蛋

原料 百合50克,桂圆30克,陈皮1片,鸡蛋2个,素油、盐各适量。

做法 将鸡蛋打散搅成蛋浆,将锅烧热,放油烧六成热时,入蛋浆,后放入百合、桂圆、陈皮,用小火煎熟。将瓦煲内加适量的水,用中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加入盐即可。

功效 清心安神。用于失眠健忘、精血不足等。

黄精蒸鸡

原料 黄精、党参、山药各30克,母鸡1只(重约1000克),生姜、川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鸡剁成块,放入沸水锅烫3分钟捞出,洗净,装入高压锅内,加入葱、姜、食盐、川椒、味精,再加入黄精、党参、山药,盖好汽锅盖,上笼蒸3小时即成。吃鸡喝汤。

功效 具有益气补虚之功。适宜于体倦无力、精神疲惫、体力及智力下降者服食。 湿热内盛者不宜食用,感冒时暂停。

莲子鸡丁

原料 净鸡脯肉250克,莲子60克,香菇10克,火腿肉10克,蛋清、淀粉、调料各适量。

做法 将鸡脯肉切丁,用蛋清、淀粉拌匀;香菇泡软,同火腿肉切成小菱形块;莲子去心,蒸熟备用。先将鸡丁在油锅中煸至7成熟,沥去油,加入莲子、香菇、火腿及适量调味品,翻炒几下出锅即成。

功效 具有健脾补肾、养心强身之功。适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肢软无力、眩晕健忘、心烦失眠、遗尿、遗精者食用。

杞精炖鹌鹑

原料 鹌鹑1只,枸杞子、黄精各30克,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 将枸杞、黄精装鹌鹑腹内,加水适量,小火炖酥,加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取出药,吃肉喝汤,每日1次。

功效 滋养肝肾,补精益智。适宜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服食。

五味子粥

原料 五味子15克,麦门冬15克,莲子30克,桂圆0.5克,大麦仁200克,酸枣仁2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酸枣仁、五味子捣碎后和麦门冬同煮,煎取浓汁。将大麦仁、莲子一同煮成粥,快要熟时加入酸枣仁等药,加入桂圆肉,煮熟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 滋阴养心,健脑安神。用于身体虚弱、失眠健忘等。

滋阴壮阳药膳

茯神冬瓜鸭汤

原料 鸭1只,冬瓜500克,茯神20克,麦冬20克,调料适量。

做法 将茯神、麦冬用布包好,将鸭切块,放入锅中,再加入装有茯神和麦冬的布包,加适量的水,先煮一段时间,再放进洗净切成块的冬瓜,继续煮至鸭肉熟透、冬瓜烂熟,加入少量调料即成。

功效 养阴益胃、补肝肾、涩精固脱。

枸杞炖牛鞭

原料 枸杞子25克,牛鞭1副,生姜3片,精盐、胡椒、黄酒各适量。

做法 牛鞭洗净切片,同枸杞子、姜片放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牛鞭熟烂,去掉枸杞子、生姜,加入精盐、黄酒、胡椒粉等,再煮数分钟即成。

功效 补肾壮阳、益精驱寒、强腰壮骨。

牛肾粥

原料 牛肾250克,粳米100克,油、五香粉、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 将牛肾洗净,去尽皮膜、腰臊,切成薄片,与粳米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肉烂粥熟,加入姜、葱、油、五香粉、精盐调味,再煮几分钟即可。每日早餐空腹温热炖服。

功效 有益精、补益肾气、去湿的功效。可治疗遗精、早泄、年老体弱、脾虚不运食少、风湿关节炎等症。

麦冬炖猪肉

原料 麦冬50克,猪瘦肉500克,精盐、黄酒、葱段、生姜片、胡椒粉、熟猪油各适量。

做法 将麦冬洗净,与猪瘦肉、黄酒、精盐、葱段、生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烧沸后转用小火慢炖,直至猪瘦肉熟烂,去掉葱、生姜、麦冬,淋上猪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 温阳补肾、强健筋骨。

三鞭汤

原料 牛鞭、鹿鞭、黄狗鞭各1条,猪瘦肉500克,红参30克,大枣5个,葱、盐、味精、料酒等各适量。

做法 将三鞭用温水泡软,用开水焯十几分钟;与猪瘦肉、红参、大枣、葱、料酒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炖8个小时,最后加入盐、味精即可。

功效 补肾壮阳、大补元气。

山茱萸麦冬粥

原料 山茱萸20克,麦冬20克,北沙参20克,粳米、冰糖各适量。

做法 将山茱萸、北沙参、麦冬和米一起煮粥,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 养阴补肾、涩精固脱。

滋补狗肉

原料 狗肉1000克,熟附片15克,姜、蒜茸、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熟附片放入砂锅中,先熬2个小时;将狗肉焯一下,和蒜茸、姜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将狗肉炖烂,加入味精、盐即可。

功效 温肾驱寒、强腰壮骨、益气补血。阴虚阳亢者慎用。

益寿抗衰药膳

茯苓双仁粥

原料 茯苓、柏子仁、松子仁、冰糖、粳米各适量。

做法 将茯苓、柏子仁、松子仁研为末,和粳米、冰糖一起煮成粥即可。

功效 轻身明目,延缓衰老。

人参蒸鸡

原料 小公鸡1只,人参30克,精盐、味精、料酒、清汤、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将鸡和人参放入汤盘,加清汤、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盖上盖,上笼蒸 1小时食用。

功效 补益气血。适用于脾虚体弱,对于低血压、营养不良、贫血症有效。对老年人颇有延缓衰老作用。

枸杞鱼头豆腐

原料 豆腐250克,鲤鱼头1个,枸杞子25克,白扁豆25克,鲜汤、料酒、葱花、姜、酱油、盐、味精适量。

做法 将鱼头加酱油、料酒、盐各适量,抹在鱼头上,腌渍半小时,用水冲洗一下,移入大蒸碗中,放入豆腐块、葱、姜末,并将浸泡好的枸杞子、白扁豆分散放入,加入鲜汤,用蒸笼蒸半小时,等到鱼头、白扁豆熟烂后取出,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 健脾养胃、滋补肝肾。

人参蛋花汤

原料 西洋参5克,麦门冬20克,五味子10克,鸡蛋2个,冰糖适量。

做法 将西洋参研为细末,打入鸡蛋搅匀,然后将麦冬、五味子水煎取汁,加入冰糖,倒入蛋浆,煮成蛋花汤即可。

功效 益气养阴、生津补气、抗衰益寿。

荸荠春笋炒蘑菇

原料 荸荠25克,春笋50克,蘑菇50克,素油30毫升,盐、味精、芡粉各适量。

做法 将蘑菇用大火稍炒,荸荠和春笋一起倒入油锅中,加水少许,煮片刻,加入盐、味精等调味品,勾入薄芡,淋油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益气养阴,增强活力、防衰益寿。

香菇豆腐

原料 香菇50克,豆腐300克,麦冬10克,火腿肠35克,胡萝卜50克,葱、姜、素油、盐、味精、芡粉适量。

做法 将酥油入锅,用大火烧热,放入姜、葱、香菇、火腿肠、麦冬、胡萝卜炒香,加入鲜汤,烧出味后,放入豆腐,加入盐、味精,放入芡粉即可。

功效 润肺生津、利尿减肥。

山楂黑米粥

原料 山楂20克,茯苓15克,黑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黑米用大火烧开后,放入山楂、茯苓,然后用小火煮熟熬稠,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 利水消食、减肥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