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远古水洞沟
45006700000011

第11章 水洞沟将军府邸遗址

水洞沟将军府邸遗址的真实面目还藏在历史的面纱下,尚无定论。大部分建筑已经荡然无存,由此在推测中有了山神庙和将军府邸两种说法。根据这处建筑遗址位于“亭障”的遗址之旁情况,多数人认同后一种说法。

众所周知,明初,长城以北是为元朝的残部逃往北方,时为“北元”所占有,后来“北元”又经分裂,遂形成了鞑靼和瓦剌,鞑靼在东,瓦剌在西,它们不断南侵,占据了河套大部。明政府为抵御鞑靼和瓦剌,就于其疆域的北端修筑了长城,大多是被动防守。明朝既沿长城设防,就在沿线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军事设施,其中之一就是亭障,又叫城障。《史记·武帝本纪》注:“障,山中小城。”《汉书·张汤传》唐朝颜师古注说:“障,谓塞上险要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捍寇也。”

可见,水洞沟城障,是供守卫长城的军队驻扎,储备军需的小城,也即一个兵营,管辖附近这段长城和若干墩台,执行着长城沿线的防守任务,隶属于灵州千户所。如果把它们恢复起来,将直观地看到明代将军府邸的建筑风格及障的形制。如果说它是一座山神庙,似乎不符合明代“摆边”的建制。

清代《嘉庆灵州志迹》载:“前明嘉靖筑河东墙后,尽减其马以省草料之费,息喂养之劳。帷置军火沿沟垒守之,谓之‘摆边’,也就是说,明嘉靖年间修筑长城后,为了节约军费开支,把戍守之军的马匹减去,以节省草料的费用,只沿垒布置军士戍守,因称之为‘摆边’”。既然为沿边沟设防戍守,守军无马,轮值时必不能来回走得很远,所以必以近处设置城或障,以便于屯军。这座障就因此而设,是戍军将士守卫屯驻之地,兼屯粮和存放军械。

明朝边疆危机时起,故卫所兵力较多地集结于九边,全力捍卫疆土。洪武、永乐两位皇帝先后强调攘外安内、强兵富国。其主要措施是发展屯垦,开荒实边,积粮增谷。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强调屯军。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南京称吴王时就曾明确提出“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

当时,因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财政压力,加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负担,使其民穷地荒,以致赋役无征、军饷见绌。为了使农业经济或民间经济和军事活动不发生矛盾,对封建政权的巩固产生积极作用,朱元璋决定于国内下达屯田令,尤其是在主要抵御外侵略的长城沿线,全面开展军事屯垦。明朝统治者将国防的重点放在了北部边疆,在塞上布防近80万官兵。为此,曾在“九边”(甘州、固原、宁夏、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山西三关各镇)及其附近大搞农垦,即分别以军屯等方式加强边地经济建设,从而支持了塞外的军事活动,改善边地的驻军设备,进一步充实九边的物质力量。

将军府邸遗址,从形制上看,它占地面积不算太大,但推测当初的建筑应该十分宏伟,是一座歇山顶式的建筑,当是长城戍守屯驻的下级军官府邸。三块精致的石刻,两个是位于府门前左右的鼓型旗杆座,它们代替了古时的夹杆石,是用以固定插在杆座中的军中大旗的。另一个是府门前的装饰石,俗称“石面”,本应有两座,分别立于府门前,左右各一。从残存的砖瓦来看,这座将军府一直延用到清代,后来大约经过修缮。而今已经无从考证,这座将军府邸曾经住过哪些守边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