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皆在变化中,变是宇宙万物发展的规律。纵观人情世故、人生百事,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身天佑之,吉无不利。处世不可法陈规,不可拘常礼,人变我变,世变法变,以变对变,以变谋生。如此既可昭显其处世之谋,为人之智。
1.洞悉世情,胡雪岩生于忧患创时机
人生中许多机会是个人自己所创造的,如果一个人既会利用外界的机会,又能自己创造机会,那么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而且成功的程度就越高。
胡雪岩倾尽家财帮助冗吏王有龄,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尽管他当时没有预料这种机会能带给他巨大的利益。他后来充分利用了这种机会,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事业,壮大自己的势力,终于成为江、浙一带大富商,这其间王有龄给他提供了机会,提供了帮助。
胡雪岩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权与钱可以结合,尽管他自己没有当官,却通过当官的王有龄获得了巨利,王有龄借助他的钱得了官位,也获得了利益。“世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只要想方设法,总能达到目标。”
失去了王有龄的支持,胡雪岩苦闷了一阵,但并没有感到绝望,他用那双犀利的商人眼睛搜寻着新的合作者,“机会终究会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没有路可走的时候,往往正是奋起的时候,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一定会有所选择。有路可走时,应该奋力向前;无路可走时,应该找一条路。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但一个人的努力与奋斗以及他的幻想希望却可以使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置之死地而后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目前我的情境。也许更应该像蛇一样,在血淋淋的蜕皮中,重新获取生命,每蜕一次皮,就超升一次。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让破碎的更加破碎,没有必要去弥合,没有必要让往事与痛苦拖住我。”
胡雪岩仍然出没于清朝兵营中,做他的生意。
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者的过程中,湘军代替了清朝的正规武装。曾国藩在湖南组建的湘军水师和湘军陆师成为了太平天国起义者的主要敌人。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曾任翰林学士、吏部侍郎。1852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湖南帮办团练,后来编练湘军,先后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阻挠太平军。曾国藩善于招揽人才,更善于利用同乡关系笼络湖南境内的人才,手下有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人。1860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
1861年年底,因浙江巡抚王有龄自缢,曾国藩向清政府推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征剿太平军。
机会又降临到了胡雪岩头上。
胡雪岩知道,湘军不同于清政府的正规部队即八旗兵与绿营兵。清政府的八旗兵、绿营兵都由政府编练,遇有战事,由清政府命将调遣出征,战事一完,军权缴回。湘军却不然,其士兵是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是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又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乡、同学、门生等,湘军实际上是“兵为将有”,只服从于曾国藩兄弟,具有强烈的个人隶属关系,清政府难于直接调遣。另外,胡雪岩知道,湘军因转战各地,给养困难。
胡雪岩心中盘算:“战乱的时候,更需要投靠一位铁腕人物,才能保住我的命,保住我的生意。也许我还可以如当年助王有龄那样,用我的银子换取左宗棠的信任。”于是他到湘军军营中求见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早年曾做过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出谋划策,把持政务。湖广总督官又与骆秉章不和,密奏左宗棠侵犯主官权力把持政务,幸亏有肃顺、京官潘祖阴、湖北巡抚胡林翼等极力保护,左宗棠才免于查办。后来,在曾国藩保荐下,左宗棠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四品京堂候补囊办军务。左宗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敢作敢为,对人很热情,具有湖南人的务实精神。
左宗棠接见了胡雪岩,两人互相寒暄一番。胡雪岩说明来意:“久闻大帅之名,愿做大帅手下一兵。”左宗棠说:“我也早闻你的义举。你曾倾囊资助王有龄,又出资支助官兵,可钦可敬!”
胡雪岩把自己的银子拿出一部分,为左宗棠的湘军筹办粮饷和购买一部分军火。左宗棠对胡雪岩有了初步的好感,胡雪岩趁热打铁,结交左宗棠的幕僚和近侍,局面慢慢打开,胡雪岩投其所需,左宗棠更加信任胡雪岩,并允许胡雪岩走私军火。
胡雪岩靠走私军火和倒卖其他物资,又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
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即南京)死亡,同年7月,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太平军余部仍在继续艰苦奋战。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闽镇压太平军余部。1865年,清军攻破漳州,太平军溃败。1866年,长江以南的太平军被全部消灭。
胡雪岩仍旧与左宗棠保持密切关系。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荷桢等人都经历了“呼救无从”、“魂梦屡惊”的险境,深深体会到了清王朝的风雨飘摇、日暮途穷,不能不考虑国家的自强之道,以改变现状并维护既得利益。
1866年,左宗棠到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胡雪岩参预此事。
1868年,左宗棠奉清政府命令,统率直隶境内各军向西镇压捻军。胡雪岩又筹集银两,帮助左宗棠。
左宗棠致力于洋务运动,发展民用工业,但他没有钱,胡雪岩从洋商那儿借来巨款,协助左宗棠。左宗棠得以先后设立兰州机器局和兰州织呢局。
左宗棠此时已是封疆大臣,握有重权,他并没有忘记胡雪岩对他的帮助,便向清政府极力保荐胡雪岩。
清政府统治者见到左宗棠举荐胡雪岩的奏章,便授胡雪岩为二品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于是,胡雪岩成为了清代惟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达到了他的鼎盛时期,在权与利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此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评析
纵观胡雪岩的发迹过程,人们可以看出他的成功除了有赖于他的奇才大智,更跟他洞悉世故人情,投其所好,并善于创造时机和善于利用时机的处世谋略分不开。胡雪岩在其为官并经商的生涯中,他善于把握外部的世界,同时加深了自我了解,洞悉出了事故人情的要害,从而采取一切手段,使自己建立了理想的生活,借助于他人之力青云直上。这正是胡雪岩叱咤官场和商场的处世技巧。
2.顺水推舟,贺龙怒斥蒋介石
顺水推舟,即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这种谋略常常是达到既定目标的最捷便途径,在复杂的情势下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的最佳应变手段和对敌斗争的策略。贺龙就很善长运用这一谋略,以至于蒋介石都不敢见他。
蒋介石这一辈子,无数次地听到贺龙,无数次地说到贺龙,见面却只有一次,以后虽然还有见面机会,他都是把手一摆:“我不要见他。”
蒋介石为何不敢见贺龙?还得从他们惟一一次见面谈起。
抗战开始后1938年1月17日,蒋介石在一间小客厅接待了贺龙。
一见贺龙,蒋介石非常纳闷,为什么出类拔萃的将领都叫共产党拉去了?
蒋介石眼皮慢慢眨动两下,忽然把眉头一皱,望着贺龙问:“民国16年,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军长不当,跑去参加共产党的南昌暴动?”
贺龙笑了,爽直地将手一划说:“我和委员长政见不同嘛!”
蒋介石已经当惯了领袖,很久没人用这种语气、手势同他讲话,最初的一怔之后,脸沉下来,但马上又想起对方的身价,不便发作。可也无话好讲,彼此都沉默了。
这种尴尬对蒋介石来讲还是善于应付的,他喝过一口茶,便将手轻轻摆动:“过去的事算了。”他用了比较亲近的语气:“云卿,你家里可好?”
贺龙望一眼蒋介石,那目光令蒋介石心悸,刹那间便后悔不该问了。然而晚了,贺龙嘴角冷冷地牵动了一下,硬梆梆掷来一句:“我家的房子被烧了,家里的人被杀光了。8年多来,剩下我贺龙一个拿枪的。”
蒋介石虽有点思想准备,贺龙的回答仍然出乎他所料。当年他下令:“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对苏区围剿,石头过刀林木过火,何等的惨绝人寰,却并未料到贺龙一家也是“房子被烧了,家里的人被杀光了”。如今面对这位“剩下”来“拿枪”的贺龙,他那一时的尴尬是任何人都不难想象的。他嘴唇微张,面对贺龙愣了片刻,终于将嘴巴一抿,鼓出点说话的勇气:“喔,我知道,你是老革命。”他再不敢将目光转向别处,不断地盯着贺龙的腰间,匆匆讲几句“大敌当前,合力抗战”之类的话,便草草结束了这次会面。据说,蒋介石直到望着贺龙走出屋门,才松子一口气,朝靠背椅上一仰:“以后我不要见他了。”
评析
贺龙的顺水推舟真是把蒋介石给推怕了。一开始一个小小的尴尬虽然被蒋介石应付过去了,但蒋介石也沉默了一会。接下来的问候却被贺龙紧紧抓住了把柄,虽然蒋介石后悔发问并已作好了心理准备,但贺龙的回击还是令他为之一震,尴尬万分。
贺龙跟蒋介石会见,他巧妙地运用顺水推舟的方法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打击了蒋介石的嚣张气焰,使自己处于上风位置,这其实是贺龙的一种处世方法,一种处世的谋略。
3.假戏真做,蔡锷的灵活变通处世术
蔡锷,1882年12月18日出生,家乡在湖南省宝庆亲睦乡蒋家冲(今邵东县渡头桥区蒋家冲村),父辈务农,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蔡早年留学日本,返国后,参加编练新军。1911年初至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与同盟会会员多有联络。武昌起义后,与李根源等发动新军起义,初任总指挥和云南军政府都督兼民政长,曾协助贵州和四川独立。民国初年参与组织统一共和党,“以巩固全国统一,建设完美共和政治,循世界之趋势,发展国力,力图进步之宗旨”,并对省政有所兴革。
袁世凯镇压了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之后,开始做起了皇帝梦,要在中国恢复帝制。他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全国人民群起讨伐。其中最早举行大规模武装讨伐的就是云南蔡锷等领导的护国军起义。为了组织和发动这场倒袁的起义斗争,蔡锷与袁世凯斗智斗勇,充分体现了他在处世上的谋略。
二次革命期间,蔡锷对交战双方表示中立,还曾拟联合黔、桂两省,作为中间人,主张两方停战,凭据法理解决。对蔡锷的这些举动,袁世凯深为忌恨,但他知道蔡锷是个人才,恐其日后有变,就将蔡锷召入北京,名义上作为自己的助手,隔三岔五地将其召入府中,假惺惺地与其商量大政方针,实际上是牵虎入笼。
蔡锷明白袁世凯的意图。为了不让袁世凯抓住什么把柄,自从入京以后,他自敛锋芒,每每与袁世凯交谈,故作呆钝,且说自己年轻识浅,阅历不深,除军事上略知一二外,难识大体。
袁世凯也是善窥人意,料只要不放蔡锷出去,在其眼皮底下,总不会怎么的。
于是,袁世凯委蔡锷以“重任”,先任将军府将军,再任全国经界局督办,并选为政院参政。
蔡锷不动声色,不管你封什么官、做什么套子,总是随来随受,得了一官,未尝加喜,添了一职,又未尝推辞。这样一来,倒弄得袁世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莫明其妙。
一日,袁世凯召蔡锷到总统府,议论恢复帝制一事。蔡锷道:“我原先是赞成共和的,但是,二次革命以后,我才知道,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个皇帝是统治不住的,我也准备提倡变更国体,现在总统有这个意向,那是太好了,我第一个表示赞成。”
狡猾的袁世凯反问道:“你说的当真么?为什么南京、江西变乱时,你却要做调解人,帮他们讲话呢?”
蔡锷立即回答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我远驻云南,离北京太远,长江一带,又多是国民党势力范围,恐投鼠忌器,不得不违心地作中间人,还请总统原谅。”
蔡锷神色坦然,解释得合情合理,袁世凯听了,拈须点头微笑,唠叨几句,方才送客。
待步出总统府,蔡锷才觉得出了一身冷汗。
从此以后,蔡锷便主动与那些为帝制摇旗呐喊的大小人物打成一片,成为“知己朋友”,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胡吹瞎扯,宣扬帝制。
一天,蔡锷与一帮乌合之众吃饱喝足之后,个个酒后耳热,又谈起帝制。蔡锷便附和道:“共和两字,并非不良,但我国国情人情,却不适合共和。”
宣扬帝制的筹安会的大头目杨度立刻应道:“蔡锷兄,你今日方知共和二字的利害么?”
蔡锷不敢怠慢,赶紧道:“俗话说得好:‘事非经过不知难。’杨大人还不肯谅解蔡某人吗?”
杨度不甘罢休道:“你是梁启超的高足,他最近做了一篇文章,驳斥帝制,你却来赞成帝制,岂不是背叛教师么?”
蔡锷笑道:“师生也是人各有志。以前杨大人与梁启超同是保皇派的,为什么他驳斥帝制,你偏又办起筹安会。今天你诘责我,我倒要问问老兄,谁是谁非?”
众人大笑,都说蔡锷言之有理,理直气壮。杨度讨了个没趣。
杨度不甘心,红着脸拿出一张纸,递给蔡锷道:“你既然赞成帝制,就应该参加请愿,何不签个大名?”想以此将蔡锷一军。
蔡锷接过一看乃是一张请愿书,便爽快道:“我在总统面前已请过愿了,我签个名儿,有何不可?”遂提起毛笔,信手一挥,潇潇洒洒写了“蔡锷”两字,又签好了押,交给杨度。
大家见他这般爽直,都以为蔡锷真是整个脱了胎换了骨,疑心荡然无存,个个拍手叫好。
此时,蔡锷正寻找着虎口脱身的机会。
为了能再让袁世凯消除对他的疑心,蔡锷脱掉他那身戎装,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去那妓院寻花问柳。
想不到蔡锷在妓院结识了有胆有识的闻名京城的小凤仙。
在知书识礼的小风仙那儿既可排遣忧愁,又可以让袁世凯以为自己一心寻花问柳,心思只在风月场中,以便更除去戒心,所以蔡锷三天两头在小凤仙那儿过宿。
为了把戏演得更真,蔡锷特地让小凤仙备了一桌酒菜,邀请了为帝制蹿上跳下的杨度、梁士饴、孙毓等袁世凯的爪牙,吃喝戏闹一番。几杯酒过后,蔡锷扬言,要与妻子离婚,娶小凤仙为妻。杨度、梁士饴对蔡锷深信不疑,以为蔡锷已不再是云南都督时的蔡锷了,纷纷报告袁世凯。
再看蔡锷,把一切公务都搁置起来,不去过问,整天到小凤仙那儿转来转去,一副神魂颠倒的模样。
一日,蔡锷待夜阑人静,与夫人附耳密语,演出一场“真”离婚的戏来。
第二日清晨,蔡锷乘袁世凯还没有起身,就赶到总统府,要求见袁世凯,待侍官说总统未起,又故作懊恼状道:“总统起来后,请立即传电话于我。”便回家去。
袁世凯起来之后,听了侍官的禀报,以为有甚大事,立即命令传电话给蔡锷。就在这时,听到汇报:蔡将军在家中与夫人殴打,摔坏好多东西。
袁世凯立即派王揖唐、朱启钤前去调解。
王、朱二人进入蔡锷家中,只见蔡夫人披头散发、泪流满面躺在地上,地上被摔坏的东西是乱七八糟。蔡锷在一旁自骂。待他们二人一番劝解,蔡锷更似火上浇油,骂得更凶,哪知蔡夫人更是毫不示弱道:“与其被你打死,倒不如回娘家去。”说罢,卷起行李,带了两个仆人,别人劝也劝不住,当即回娘家。
王揖唐见蔡锷妻离家破,也是暗暗高兴,遂道:“总统召你入府,你快与我们同去。”
蔡锷故作懊丧道:“我为了这泼妇,竟忘了此事。”
袁世凯闻之,终于彻底放心,与儿子袁克定道:“我道蔡锷有才有干,可办大事,谁知他尚不能治家呢?我也可高枕无忧了。”
蔡锷见袁世凯放松了对他的监视,暗中与梁启超策划反袁,寻机脱身。
1915年11月初,蔡锷以去天津看病为由,在小凤仙的巧妙配合之下,设法躲过了北洋警探的跟踪,绕道日本、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21日偕同戴勘等人秘密到达昆明。
蔡锷终于虎口脱险。不久即和唐继尧组织护国军讨袁。
评析
袁世凯知道蔡锷的能量,所以才将其招至身边,软禁于京城。蔡锷知道袁世凯已见己芒,所以才故作呆钝,寻机脱身。
袁世凯生性狡猾,耳目甚多,而蔡锷却能使袁世凯真正相信自己,并从虎口脱身,充分显示了蔡锷的处世谋略。他先是与袁的狐朋狗友打成一片,加入宣扬帝制的筹安会当中,同流合污,让袁及其爪牙认为其棱角已磨去。再到妓院“鬼混”,整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不问政务,直至“休”了结发之妻。这番假戏真做,天衣无缝一般,连神仙都看不出破绽,袁世凯哪能不信呢?
蔡锷的这种处世术在中国历史上已有不少先例。其关键在于要迷惑对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使对方无法看出你的真实意图,使他产生错误的判断,而后自己则可按计划行事达到目的。
4.以激为请,惯用激将术的梅特涅
梅特涅是奥地利的使者。在他的处世中,难免接触各种地位的人物,梅特涅惯用激将术,而且用得巧妙,每次都是胜利而归,这不能不说他谋略有术。
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失败后,俄、英、普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军,开始反攻。拿破仑虽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总的趋势每况愈下。法国的盟国奥地利一面积极备战,一面以停止结盟相威胁,提出了种种条件,拿破仑断然拒绝。
1813年7月,拿破仑在德累斯顿的马尔哥利宫会见奥地利使者梅特涅。他想借此机会威胁梅特涅,并且探听他最近和沙皇会谈的结果。拿破仑腰悬宝剑,腋下挟着帽子,威仪十足地接见梅特涅。说了几句客套话,问候了弗兰西斯皇帝后,他面孔一沉就单刀直入:“原来你们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你们打的。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现在你们希望轮到自己了。你们愿意这样就这样吧,在维也纳相见。本性难移,经验教训对你们毫无作用。我已经三次让弗兰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应永远和他和平相处。我娶了他的女儿。当时我对自己说:‘你干的是蠢事。’但到底是干了,现在我后悔了。”
梅特涅看到对手火了,忘掉了自己的尊严,于是他愈发冷静,故意刺激拿破仑这头好斗的野牛。他提醒拿破仑说,和平取决于你,你的势力必须缩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垮台。拿破仑被激怒了,声言任何同盟都吓不倒他,不管你兵力多么强大,他都能制胜。接着,他说他对奥地利的军队有准确的了解,每天都收到这方面的详细情报,等等。梅特涅打断他的话,提醒拿破仑,如今他的士兵不是大人,都是小孩。拿破仑激动地回答:“你不懂得一个军人是怎么想的。像我这样的人,不大在乎100万人的生命。”说完,他把帽子扔到一边。梅特涅并没有替他捡起来。
拿破仑注意到这无言的蔑视,只得继续说道:“我和一位公主结婚,是想把新的和旧的、中世纪的偏见和我这个世纪的制度融为一体。那是自己骗自己,现在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许我的宝座会因此而倒塌,不过,我要使这个世界埋在一片废墟之中。”梅特涅无动于衷。拿破仑威吓不成,就改用甜言蜜语,哄骗笼络。他在把梅特涅打发走的时候,拍一拍这位奥地利大臣的肩膀,语言平和地说:“好啦,你知道事情会怎么样?你不会对我开战吧?”梅特涅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来时我已有此预感,去时就肯定无疑了。”后来他又对人说:“他什么都给我讲清楚了。这个人一切都完了。”不久,奥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评析
很显然,在这次较量中,胜利者是梅特涅。激将法常被用于探测别人的意图与态度。关键之处在于:对于别人高深莫测的只言片语,你要佯装不屑一顾,暗中揣度对方的心底,并点点滴滴将秘密引到他们的舌端,对方一旦发烧,便会不顾一切地吐而后快,最后落入你精心巧设之网。一惯以权谋多变著称的统帅拿破仑不能控制住自己愤怒的情绪,连连失态,说些大话、气话,想借此胁迫梅特涅。相反,梅特涅却能冷静处事,不辱使命,不失时机地以言辞激怒拿破仑,使其暴露内心世界。梅特涅的话语不多,但他一则表达了对欧洲和平的看法,即取决于拿破仑;二则也得出结论,拿破仑固执己见,不思变通,在欧洲联合进攻下,其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后来的结果真的被梅特涅言中了。
拿破仑可能也有用激将法的策划,结果自己却热了起来,着了梅特涅的道。
5.识时躲让,宋高宗退直求曲
公元1128年,金国将领粘罕率领大军再次南犯,由于老英雄宗泽死后各地的义军力量已经解散,结果,金兵连克开封、大名、相州、沧州等地,冲破了宋军数道防线,并攻打宋高宗赵构的所在地扬州。
赵构狼狈而逃,从扬州到镇江,从镇江到常州,又从常州到秀州;2月23日在杭州落脚。沿途的官员以至百姓,看到皇帝这样马不停蹄地一直南逃,也都丢下家园,扶老携幼,跟着奔窜道路上妻离子散,哭爹叫娘。
到了杭州,昏庸到家的高宗皇帝宠信王渊、康履等一批腐败无能的官员。原来护送高宗到杭州的苗傅、刘正彦所部,多是北方幽、燕一带的人,也有的是两河、中原一带的,他们多次向高宗上书,要求收复河北,高宗对此根本不理睬。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这天,苗傅、刘正彦利用将士中对高宗的不满,举行武装暴动。
他们趁百官上朝之机,在路上埋下伏兵,杀死了王渊,并带兵驱入宫中,杀了宦官百余人,并要求见高宗,高宗只得走到御楼阳台上,去见众将士。
苗傅在下面厉声说:“陛下偏听宦官的话,赏罚不公,将士们流血流汗,不闻加赏;收买内侍,尽可得官。王渊遇贼不战,首先抢着逃命,又结交依势欺人的内侍康履等人,反而升为枢密院事。现在我们已将王渊斩首,唯有康履仍在尹侧,乞陛下将康履交与臣等,将他正法,以谢三军。”
高宗推辞道:“康履即将重责,卿等可还营听命。”
苗傅说:“如今金兵南下,我大宋千万生灵,肝脑涂地,这都与宦官擅权有关,若不斩康履,臣等决不还营。”
高宗看看将士们一个个逼视着他,只得命何湛绑了康履,送到楼下,苗傅手起刀落,一下将康履砍为两截。
高宗命苗傅等人还营,众将士仍不走,并且对高宗说:“陛下不应当立登皇位,二帝尚在金邦,一旦归来,试问若何处置。”
高宗无言以对,许以苗、刘二人高位,但两人却不肯罢休:“请太后听政,陛下退位,禅位皇太子,道君皇帝已有先例。”
宰相朱胜非劝慰无效,还奏高宗,高宗沉吟着想:“不答应的话,这批人杀入宫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如先解除目前的危险,再另想办法处理。”打定主意后,就对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
太后出面对苗、刘两人进行规劝,但苗、刘两人仍然要求高宗退位。
宰相朱胜非献计说:“苗傅有一心腹曾对我说过‘苗、刘二将忠心有余,但学识不足,并且生性执拗,一时无能说得通的。’因此,臣请陛下眼前以退为好,暂且禅位,静图将来。”
于是,高宗便提笔写诏,禅位于皇子敷,请太后垂帘听政。
自太后听政,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胜非每日引苗、刘两人上殿,以免两人对他产生怀疑。苗见高宗仍在宫中,并在暗中处决国事,很不放心,便与刘正彦一起提出让高宗出宫,迁居显宁寺。
高宗长叹道:“我已禅位闲居,他们还不放心,连我的起居都要他们干涉,太过份了。”
朱胜非建议道:“时机还未成熟,陛下还以让步,逆来顺受为好,暂时去睿圣宫居住,等到复辟时还宫,免得目前再闹乱子。”
高宗说道:“这一切都靠爱卿安排了,朕听你的忠谏就是了。不过复辟一事,爱卿负责,以速为贵。二贼密布心腹,一旦得知,作好防备,就难办了。”
胜非低语道:“已有把握,为防泄漏起见,不敢多言。陛下迁出行宫,届时可以预先躲避。”
高宗就率领妃子前往显宁寺居住。
半个月后,平江留守张浚等联络众将,一起发兵讨逆,向杭州进发。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苗、刘两将慌作一团,只好去和胜非商议。胜非说:“我替你们着想,只有迅速改正,否则各路大军将到城下,二公将置身何地?”
苗、刘两人想了多时,确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就听从了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
高宗复位后不久,就派人追杀了苗、刘二人。
在苗、刘二人兵变,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高宗听从了胜非之计,暂作退避,禅位于太子,保全了自家性命,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位。
评析
历史上,宋高宗是个不争光的皇帝,但在识时退让上还是颇有几分心计的。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退与进是一种辩证关系,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的进攻。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直到最后的胜利。
6.审时度势,李德明高瞻远瞩成大业
公元1004年正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去世,其子李德明继位。李继迁在位时,百折不挠地联辽抗宋,利用宋朝疲于应付辽国不断南侵之机,在西北大地上纵横驰骋,时时劫掠宋朝的边境,最后还一举攻克了军事重镇——灵州,创立了夏、辽、宋三国鼎峙的局面。李德明继承父志,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准备进一步发展党项实力,打击宋朝,于是,即位之初即向辽国报丧,表明一如既往的联辽抗宋之态度。辽朝也当即封李德明为西平王,承认了他在党项族中的领导地位。这样,三国鼎峙局面未变,与辽朝的友好关系没变,而因新得灵州这一辽阔、富饶的土地,党项对宋朝的打击力量显然大大地增强了。
然而,李德明并没有利用如此大好形势,像他父亲那样向宋朝积极诉诸武力,而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于公元1005年特地派遣了牙将王蠊,赶往宋朝奉表入朝,表示愿意向大宋皇帝称臣。
对于一个正统的勇蛮好斗、性烈如火的党项族人来说,李德明的举动实在令人感到瞠目结舌。不过,“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寻常所惊,豪杰所了。”也就是说,有智有谋者,一收一放往往都会出人意料。一般人对其行为举措莫名其妙,真正的豪杰却了解于心,会心而笑。李德明不仅是个勇武好斗的党项族人,他也是个胸怀韬略的英明君主。他不在乎普通党项民众的惊疑不解,他只要切实执行他成竹在胸的“高瞻远瞩,践墨随敌”的宏远计谋。
原来,就在李德明继位不久,即公元1004年冬季,宋、辽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宋辽大战从此告一段落,两国开始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了。显然,这一重大事变必然要影响到党项与辽、与宋的关系。党项与辽早订和约,关系尚浅,而党项与宋朝的关系则一直以刀枪说话。以往党项在与宋朝交战中之所以尚能输少赢多,倒并不是因为敌弱我强,而完全是因为宋朝东西不能兼顾,主要兵力被辽国所牵制的缘故。现在,宋辽结盟,如果宋朝发狠心专力来对付党项,那么且不说刚刚出现的三国鼎峙之势有可能即刻消失,就是党项族的生存恐怕也成了问题……
于是,李德明果断地派牙将王蠊向宋朝入表称臣,务求喘气养民,消除西边危机以取得扩充国力的机会。宋朝不知是计,大上其当,当即同意议和停战,并在谈判条件上步步退让。
不久,宋与辽不断给李德明加官封爵。宋朝又令河西各少数民族部落各守疆场,勿侵夏境。并把原本用于瓦解党项内部贵族的银帛茶币加倍“恩赐”给李德明。
李德明得到这些大量的“恩赐”,足以用来笼络团结各部贵族,又得到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使党项实力迅速加强。于是,一方面在南边筑城建池,充实对宋朝的防务,另一方面向西扩疆拓野,接连攻占了回鹘、吐蕃的大量土地,成为泱泱大国。1020年,还在灵州的怀远镇修建都城,从西平迁到新城,号为兴州(即今宁夏)。西平在黄河之东,离宋朝边境较近,兴州在益河之西,宋军因黄河之隔无法抵达,加上有贺兰山作屏障,实为建都定国的风水宝地。于是,大夏帝国的根基已被完全奠定,党项族完全独立于宋朝的控制,有了坚实的基础。
评析
“瞻”就是往前看,“瞩”是注视,“高瞻远瞩”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做事情能超脱偏执,展望未来,周全处置。李德明不拘泥于父亲的猛冲猛打,一味对宋朝敌视的做法和态度,详察当时的势态情形,立足党项人的长远发展战略,机智地向宋朝奉表称臣,采用“变色龙”之术,终于顺利地消除了“大好形势”中所蕴含的不为一般人所明察的“巨大危机”,为党项人的迅速振兴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7.以变求变,多尔衮设饵诱降吴三桂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8月9日晚10点,太宗皇太极因患中风,与世长辞。
在谁来接班的混战中,最有权势的多尔衮以大局为重,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和卓识。他站出来表态,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改顺治元年,就是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当时福临6岁,连自己的生活还不能自理,又如何能治理国家?多尔衮决定“帝年岁幼稚,吾与郑亲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多尔衮后被尊为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因为在十位贝勒中,按年龄大小排行第九,所以也被称为“九王”。多尔衮英武超群。天聪二年,他年仅17,随太宗征内蒙察哈尔多罗部立过大功。天聪五年,皇太极设六部,多尔衮掌管吏部。天聪九年,多尔衮率兵追击林丹汗残部,招降林丹汗之子额哲,获传国玉玺后献给皇太极,又立大功。在清王朝的奠基事业中,多尔衮贡献良多,还是颇有政治头脑的杰出人物。太宗死后,多尔衮名为摄政王,实则掌握着清朝最高权力。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已成燎原之势,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得到迅猛发展。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同年2月,起义军攻占太原、代州。3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向北京进发,3月17日,兵临北京。两天后,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泣退众臣,亲手砍死了袁妃,逼死周后,又杀死女儿坤仪公主,自己爬上煤山自缢,农民军占领北京。
此时,满洲统治者正在关外盛京注视着关内形势的发展。4月4日,在尚不知李自成入京消息的情况下,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说:“当今正是摄政诸王建功立业,重休万世之时,应该进取中原,与‘流寇’争角。”
当即,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打出“救民出水火”的旗号,4月7日祭天伐明。9月全军出动,13日兵至辽河。这时,得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已死的消息,入主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便加紧向山海关进军。
早在京师危急的时候,崇祯帝命宁远总兵吴三桂回师勤王。吴三桂慢慢腾腾,折腾了十几天,才走到河北丰润,得知李自成已攻占北京,于是又退回山海关不敢前进。
吴三桂没想到,李自成不久即派唐通前来,带着其父吴襄的亲笔劝降信和犒师的银两,招他入京,另派2万起义军把守山海关。他接受了犒师的银两,但却屯兵九门口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才慢慢地向京师而行。走到滦州,听得逃来的家人吴福密报:家产悉数被抄,夫人、小姐被杀,父亲被囚,爱妾陈园园被闯将刘宗敏抢去做了押寨夫人。他马上又掉头返回山海关,击走了李自成派来接防的那2万人。
不几日,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前往山海关征讨。危急时刻,吴三桂采用方献庭的密策,派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出关,向多尔衮送去密信一封,上书:
明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谨上书于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殿下:我朝李闯作乱,攻陷京师先帝惨遭不幸,祖庙化为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据守边地,意欲为君父复仇,怎奈地小兵少,不得不泣血而求助。我国与北朝(清及前身)通好二百余年,今无故而遭国难,北朝应亦念之,而且乱臣贼子当也北朝所不能容之。夫除暴安良者大顺也,拯危扶颠者大义也,救民水火者大仁也,取威定霸者大功也。索闻大王乃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机,诚为时不再得,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即立选精兵,直入中协,三桂自率所部,以合兵而抵都门,灭流冠之官帏,而示大义于中国。则我国之报于北朝者,岂惟财帛?行将袭地以酬,决不食言!
此信说明吴三桂已决心倒向清朝,和农民军作对。其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明末清初有个诗人叫吴梅村的,顺治九年作了一首《园园曲》,诗中说: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痛哭六师皆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诗中透露,吴三桂之所以要引清军入关,只是为了爱妾陈园园。此话似乎有些过激,但仔细琢磨,也自有其道理。那吴三桂并非什么正人君子,他爱财、惜命,又极有官瘾,当然也不会不爱美色。
这个陈园园,本姓邢,母亲死后,其姨把她养大,故改了姨家的姓。她,家住姑苏,名沅,字畹芬,“蕙心纨质淡秀天成”,长大成人,竟色艺无双,被崇祯皇帝的周后之父物色入宫,周后想用园园夺掉田妃的宠,不料此计未成,田妃倒将园园遣出宫来,送给自己的父亲田弘遇享用。怎奈老夫少妇,终嫌非匹,“石崇有意,绿珠无情”。时值闯军大盛,时局动荡,为保产业,田弘遇想结拥重兵、握实权的吴三桂,邀其赴家宴。三桂在田府一见园园,立即为之倾倒,以保田氏胜于保国家的誓言,将园园强索到手。后来,明廷谕旨,饬令三桂迅速出关,军中不能随带姬妾,只好把园园留在北京,叫父亲吴襄看着。此番得家人来报,知自己的爱妾居然被掳,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誓报此恨,而眼下又力量不足,怎能不忙忙如丧家之犬而投奔清朝。
再说多尔衮已令清军向山海关进军,静观关内形势,寻隙进关。此时前锋刚到锦州,正在规划下一步行动。忽然,杨、郭二将持吴三桂邀书前来,清军赶快把书信转至多尔衮。
吴三桂的请求,无疑给了清军入关的极好机会,也正中多尔衮心怀。想当年,清军为打通入关之路,二次在宁远受阻,一次努尔哈赤受伤,不久便撒手而去;一次皇太极失败,险些丧命阵前。这次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入关,此乃天助大清。
于是,多尔衮当即决定,以变应变,要投下诱饵,招降吴三桂,遂令才学深通的范文程,濡墨沾毫,写下回书:
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复书明平西伯吴三桂麾下:闻说李闯攻陷北京,明帝惨遭不幸,实在令人发指。为此,我定当率仕义之师,破釜沉舟,誓灭李闯,救民于水火。你思报君恩,与李闯不共戴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忠臣。以往你我长期为敌,令当捐弃前嫌,通力合作。古时候,管仲射桓公中钩,后被尊为仲父,辅佐桓公,卒成霸业。此等往事,足为今人良好榜样。你如率众来归,我大清必封以故土,晋爵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二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能长享富贵,当如带砺河山,永永无极。
文程写毕,呈与多尔衮。多尔衮看过,命加封,交给杨、郭二人。这两个翻身上马,连夜赶回,向吴三桂复命。
吴三桂看了多尔衮的回信,知道清军已答应出兵,自己不觉腰也硬了,胆也壮了。从信中得知,自己如若投诚清军,大清还能“封以故土,晋爵藩王”,更是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连嘴巴也乐得合不上了。
4月21日,清军到达离山海关十里的沙河。吴三桂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快率领500名精锐骑兵去迎接清军。他一见到多尔衮,立即跪拜称臣,又假惺惺挤出几滴眼泪,哭崇祯皇帝的不幸。他说:“启殿下,目前中原无主,务必请殿下迅速挥师入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多尔衮见吴三桂已是真心投降,赶快双手扶他起来,并下令叫人宰牛杀马祭天,与吴三桂折箭盟誓,表示双方从此精诚合作。吴三桂和他的500骑兵,于盟誓后立刻剃发留辫,改穿清人服装,表示完全归顺于清军。
第二天,多尔衮率领清军,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山海关。
清朝掀开了新的一页。
评析
生命的规律即变化的规律,无变化即无生存。动物的外表都有随季节变化的功能,何况人乎!世界上惟一的不变就是“变”。多尔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时机,一旦事态的发展于己有利,便对吴三桂既往不咎,采取顺水推舟,将计就计的策略,使清兵不费一兵一卒,便顺利入了关,为清兵集中精力打败起义军扫清了阻碍。真是天助大清,从此清朝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8.料敌如神,死诸葛智退生仲达
诸葛亮左挑右逗,百般羞辱、谩骂,司马懿就是置之不理,坚守不出,以待时机。正在两军对峙之时,不想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自觉阳寿不长,再不能临阵拒敌了。他意识到,两军对峙之际,彼方若知我方主师病逝,势必乘机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在这千均一发之际,他作了如下安排:
诸葛亮对杨仪说:“我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我的尸体坐于龛中,拿七粒米,放在我嘴里,脚下安放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千万不要举哀,如此则我的星座居天不坠。那时我的阴魂便可以不散,于对方有镇威作用。司马懿见我的星座不坠,必然惊疑。此时,我军可以缓缓撤退,先让后营作前营先行撤退,然后梯次一营一营地慢慢退走。倘若司马懿前来追杀,你可以令部队掉转头来,布列成决战的阵势,等他来到阵前,再将我原先已雕刻好的松木像推到阵前,令三军将士分列左右,我料定司马懿一见此种情形必然惊疑而撤军”。杨仪一一领诺。当天晚上,诸葛亮就去世了。司马懿夜观天象,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即传令起大兵追之。刚刚走出寨门,忽然又顾虑重重地说:“孔明善会六丁六甲之法,经常装神弄鬼,他见我方久不出战,所以用此术诈死,诱我出战。现在我要是贸然出兵,正好中其诡计。”于是又勒马回寨,仍是闭门不战,只是命令夏侯霸暗地带领几十个人,经五丈原蜀军阵前探听虚实。
夏侯霸带领几十个探子到蜀军营地,看到的已是空营一座,不见一人,急忙回报司马懿“蜀兵已退”。司马懿一听,后悔莫及,顿足大叫道:“孔明真的死了!赶快去追蜀军!”夏侯霸说:“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司马懿却说:“现在我还不亲自出马,更待何时!”于是领兵同两个儿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然空无一人。司马懿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赶快到后面催促大队人马前进,我先带领先锋部队追击。”司马懿亲自带领先头部队追赶,追到山脚下,见蜀军去的不远,便更加快了追赶的速度。正行进前,忽听得山后一声炮响,喊声震天,只见蜀军一并回旗返鼓,又见树影中飘出一杆中军大旗,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汉丞相武公侯诸葛亮”。司马懿不禁大惊失色。又见中军阵中走出数十员上将,簇拥着一辆四轮车缓缓而来,车上端坐着孔明,只见他“纶巾羽扇,鹤氅皂绦”,安然自得的神情。司马懿见此情景,犹如处在梦中,大声惊叫道:“孔明没有死,我轻率领兵来追,今进入腹地,又中他的计了”,急忙勒马回头,往后便走。背后蜀将姜维大声喊道:“贼将往哪里逃,你中了我们丞相的计了!”魏兵见到此番情景,也恍惚坠入云里雾中,早吓得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50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爵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
过了两天,老百姓告诉魏军“蜀兵撤退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真的死了,只是留姜维断后,那天车上的孔明乃是一木雕像啊!”司马懿自叹弗如,这就是“死诸葛智退生仲达”的故事。
评析
审时度势,以变制胜,在战争和政治的角逐中是一条普遍的原则。诸葛亮被喻为聪明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在临终前还演了一曲“死诸葛亮智退生仲达”的好戏。诸葛亮善于利用自己的老对手——司马懿足智但多疑的病态心理,在自己将离人世,部队处境危急之时,临机决断,精心编排的一篇“不拘常理,善权变”的绝妙文章,演出了一曲“死诸葛亮智退生仲达”的绝妙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