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45023100000047

第47章 对症下药,做自己的医师(7)

(8)如性行为之后怀疑有被感染的可能,则可在有经验的正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治疗。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

(1)口服

绝大多数药物进入胃肠道后,能为胃肠道黏膜所吸收。因此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服用方便、安全,要求的药物制剂比较简单,易为病人所接受。其缺点是药物易受食物影响,并需经过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才被吸收,发挥作用慢,一般口服半小时后才见效。

(2)注射

注射的优点是剂量准确,作用快,但要求严格,要有特殊的给药器械(注射器等)、严格消毒以及不同的注射技术。它适用于病情严重或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

常用的注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皮下注射:适用于没有刺激性的注射剂,比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注射后5~15分钟即生效。

②肌肉注射:药量在10毫升以内。由于肌肉血管丰富,药物的吸收比皮下更迅速完全。

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对注射用药物要求澄明,无浑浊、沉淀,无异物和致热原。油溶液和不能与血液混合的其他溶液或会引起溶血、凝血的物质,均不可采用静脉给药。为了使药液在血液中维持较长时间或不断补充大量液体,可采用静脉滴注法,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打吊针”、“打点滴”、“输液”等。

此外还有鞘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就是所说的“打封闭针”。

(3)舌下给药

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等。

(4)直肠给药

它比口服给药吸收更快,如治疗细菌性痢疾时,采用大蒜液灌肠。

(5)局部用药

有涂擦、撤粉、喷雾、含漱、熏洗、滴入等。其优点是在用药部位保持较高药物浓度,产生局部作用,但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还有皮下埋藏药物等方法。

(6)雾化吸入

如用于治疗哮喘的喘康速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等,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不同类型药类的使用并不相同

有些人感觉吞咽胶囊或片型药时很困难,如果是这样,在服药前可先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如果担心药片或胶囊过大,可能卡在嗓子里,可将药片研碎或将胶囊内药物倒出,置汤匙内,以温水混匀,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片说明书或者向药师咨询,因为有些片剂和胶囊不能掰开或研碎服用,必须整颗咽下。

1.使用制剂类药物

(1)滴眼液。用消毒剪刀剪开瓶口,剪刀可先在火上烧一下。然后清洁双手,将头后仰,眼向上望,轻轻拉下眼睑成“袋状”,将药液滴入眼“袋”内,切勿让滴管开口接触到眼球或眼睑。然后轻轻拉上眼睑,闭眼休息1~2分钟,注意不要闭得太紧。可以用药棉或纸巾擦去流出眼外的药液。若同时使用几种滴眼液,滴不同类的药液之间的间隔不少于5分钟。滴眼液也会使眼部产生烧灼感,但不应持续太久,若烧灼感持续时间过长,就要咨询专业人员。

(2)滴耳液。使用之前同样要清洁双手,把药瓶握在手中数分钟,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把头稍倾或歪向一边,外耳道口向上,轻轻拉下耳垂,使耳道暴露,按医生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耳内。5分钟后换另一只耳朵,有的药品说明书上有明确建议,应在滴药后用药棉塞住外耳道。

(3)滴鼻剂。在使用滴鼻剂之前,应先清除鼻涕及清洁鼻腔,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将满管对准鼻孔,依照医生所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鼻孔内,滴药后用手指轻轻捏几下鼻翼,使药液分布鼻腔,保持滴药姿势2分钟。

(4)栓剂。清洁双手,若栓剂太软,则应先通过冷却使其变硬,可浸在冰水或放在冰箱内一会儿再除去包装。用清水和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顶端,侧身躺下并将双腿屈起,用手指轻轻将栓剂推进肛门内约2~3厘米深处,继续躺几分钟,1小时之内尽量不要大便。

(5)气雾剂。使用之前要摇匀,尽量将痰咳出,缓缓呼气,尽量让肺部气体排出,头稍后倾,舌头向下,双唇紧贴药瓶喷嘴,深吸气的同时按压气雾剂,屏住呼吸约10~15秒钟,用鼻子呼气,然后用温水清洗口腔。

2.口服药物

日常用药基本上是口服药物,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口服药用什么送服较好,认为只要服下就可以了。其实,口服药物也是有许多讲究的,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现在就介绍一些口服药物应该注意的事项。

(1)果汁与药物

果汁含大量维生素、果糖、果酸,属酸性液体。磺胺药与果汁同服,会使小儿的尿中有结晶析出,加重肾脏负担。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安乃静、消炎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若在酸性环境中则更易对人体构成危害。需要在小肠中才能被吸收利用的糖衣制剂,在酸性环境中会加速糖衣的溶解,从而使药效减轻或失去作用。

(2)牛奶与药物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不宜用牛奶送服药物。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铁和磷等无机盐类物质及丰富的蛋白质,这些成分可与某些药物成分发生作用后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降低药效。

(3)热开水与药物

有些药物因为含酶或本身属于灭活疫苗,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不宜用热开水冲服。如胃蛋白酶合剂、小儿麻痹糖丸维生素C、乳酶生等。

(4)茶与药物

在服药期间,饮茶就要有许多讲究,否则会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忌与茶水同服的药物有以下这些:

1)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维生素B12等。这些药物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而在胃肠道中产生沉淀,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药效,而且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胃肠绞痛、腹泻或便秘等。

2)各种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等。这些制剂中的蛋白质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鞣酸蛋白,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3)抗菌素。如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可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而影响其吸收剂抗菌力。碳酸氢钠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会引起分解反应使其失去药效。

4)洋地黄、洋地黄毒甙及地高辛等强心甙类药。这些药物与茶叶中鞣酸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物,阻止吸收从而丧失疗效。潘生丁能增加心肌中的环磷腺酐,但茶叶中的咖啡因有抗腺酐作用,从而降低潘生丁的疗效。

5)镇静、安神、催眠药。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强心和利尿的作用,与上述药物作用相反,故不宜同用。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痢特灵、优降宁等药物时,饮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7)中药。中药多含酸性物质或生物碱,容易与茶中的鞣酸反应使药物变质。中药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3.硫酸亚铁

缺铁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补充铁剂。在众多的铁剂当中,硫酸亚铁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少,且价格便宜,所以,目前为止它仍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基本药物。但该药在临床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硫酸亚铁口服制剂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或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所以应在饭后或与饭同时服用,同时应避免与茶水、咖啡、牛奶等同用。溃疡病患者忌用口服制剂,可改用胃肠外给药的铁剂。

(2)为提高铁的吸收率,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

(3)对胃酸缺乏者,宜与稀盐酸同服,以促进铁吸收。

(4)避免与四环素、鞣酸、消胆胺、降胆片、碳酸氢钠及胰酶制剂等药物同时服用。

(5)治疗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1个月,6个月时再服药1个月,目的是补充体内贮存铁。

寻找最佳时机用正确的药

和生理时钟协调,是一种崭新而有效的理念,可以帮助你维持健康,在生病时加速康复,甚至于当你得长期疾病时,帮助你过得舒适一点儿。

1.在适当时间用正确的药

根据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的调查,大约有50%的病人不按照指示服药。就算是病人完全依照医生指示服药,药物的疗效也往往不如预期,甚至于导致不良的副作用。这些病人或许服用的是正确的药和合适的剂量,但是很可能却在错误的时间服用。当你拿到医生开的处方时,医生往往会指示你是要在饭前、饭后或是用餐的同时服药,一天要吃几次。也就是说,你在清醒的时间内是以相同的间隔在服药。

但是有些药,医生会指示你在起床时或就寝前服用,例如安眠药。这些药物的设计理论都是基于人体恒定的概念,也就是随时提供相同剂量的治疗,以在体内发挥稳定的作用。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目标,身体唯一恒常不变的定理就是它是随时在变化中的。身体在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方式处理相同剂量的药物。

举例来说,你吃的食物就会影响到身体吸收药物的速度。有些身体功能在夜间运作的速度会减缓,包括胃的排空,所以你在晚上服用的药物就会比白天服的要慢进入血液中。你的肾脏负责排除身体内的药物,且在夜间也工作得比较缓慢,所以你在晚上比较不常排尿。于是有些药物在晚上停留在体内的时间比较长。身体在一天之内分泌出许多不同的荷尔蒙,其中有许多改变药物的吸收状况。

睡眠本身也会改变许多病症的症状以及身体处理药物的方法。哈佛医学院的内科专家罗宾(EugeneRobin)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醒他的同事:“睡着的病患仍是病患,他的疾病不但持续进行着,同时更以和清醒时不同的方式演进着。”

2.未知的最佳服药时机

对于一天只要服用一次的药物,其原理仅在于在血液和肌肉中一天维持着均衡的浓度。药厂往往建议在早上服用这种药物,你或许会因此假设这些药物在早上服用,比较有效或是安全。但是,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这种设定服药的时间,完全是为了符合食物暨药品管理局的出售规定而已。将早上设定为服药时间,只不过是考虑到习惯和方便性而已。在任何大型的研究中,早上的服药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如果你问医生你是否可以在其他的时间服用一天一次的药物,医生极可能会告诉你任何时间都可以,只要你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药就好了。

最近的研究开始向这种观念挑战。药品在符合生理时钟时服用,不但最有效而且最安全。你可以在身体最能承受时服用较大的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在身体最不需要或是最无法负担时,服用较低的剂量。

3.寻找最佳的服药时机是项艰难的挑战

食品暨药物管理局内的研究人员表示,人体内的每一个系统都有着活跃的时间生理机制,这些活动造成了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药物反应的不同。已知的是早上对心脏病患是最危险的时候,夜晚则对气喘病患最危险,所以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必须在这些时间内具备药效。

如何设计时间生理学的临床实验,在技术上非常困难。因为不但时间、季节需要纳入考虑,甚至性别及女性的生理周期都要列入考虑中。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的药物研究,通常只针对一项变数。当变数增加时,参与研究的病人也就必须随着增加。目前一般药物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实验,至少需要100名病患的参与,光是这项要求,就让研究人员很难应付了。而食品暨药物管理局认为,时间生理医学的临床实验,很可能至少需要300名病患的参与。

4.目前可使用的时间疗法

有些药物因为设计的关系,已经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时间内释放出不同剂量。为了要获得食品暨药物管理局的核准,药厂必须将特定疾病对药物的需求周期以及药物本身的毒性纳入考虑。

将药物的特质和病人的特殊情况结合考虑,或许会大幅度地改善治疗的方式。要实现在不同的时间内提供不同的剂量给病患,需要复杂成熟的科技。有些已经存在了。癌症、糖尿病和其他一些难以控制的疾病,目前已经有可随意调整的注射仪器储存一周或是一个月的剂量,然后视情况注入病人的体内。有些仪器是植入体内的,有些则是随身携带。

目前有些避孕药也可以植入皮下,药效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类似的方式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符合时间医学的方法来释放药物。贴布也是另一种可以在不同时间释放不同剂量的医疗方式。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已经在研发一种晶片,里面可以存放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将来、你可能在方便的时候吞一片这种药片,然后它会适时地释放出药剂。或许,这种晶片也可以植入皮下。

未来的药品或许会包括许多时间药物,例如褪黑激素。你或许可以利用它来避免时差,加速适应新的工作时间,或者只是用来补眠。时间生理学和时间疗法或许听起来还很陌生,但是医生和病患都会越来越熟悉这些新名词。

老年人用药应当谨慎

老年人由于各个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明显衰退,他们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能力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抵抗力差,罹患疾病的机会比一般成年人多,所以老年人用药的频率高,数量也多,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也相应增多。为此,老年人用药有其自身特点,应注意如下“四忌”:

一忌用药品种过多。有些老年人往往同时患好几种疾病,到医院几个科看病,医生都开药,结果带回家里同时服用,不仅药物品种太多,增加心、肝、肾、胃肠的负担,而且药物之间还可能互相发生反应,增加毒性或降低疗效。因此,同时用药的品种不宜过多。

二忌用药剂量过大。老年人胃肠功能差,服药过量容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肝脏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和解毒器官,而老年人肝细胞内促进药物分解代谢的酶活性降低,对药物代谢、灭活的能力也减退。一般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但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渐减退,使药物的排泄减少。由于这些原因,如果老人用药也与一般成年人同样剂量,可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甚至发生中毒。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特别是对胃肠、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更要严格控制剂量,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忌长期用药。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肾排泄能力减弱。因此,用药宜采用临时或短期用药,避免长期用药,以免产生蓄积中毒,特别是应用治疗剂量范围较狭窄的药物,如氨茶碱、洋地黄、苯妥英钠等,应特别注意。

四忌用大寒、大凉、大热、大温之药。老年疾病有其固有的特点,如情绪改变、食欲减退、失眠、头晕、气喘、心慌、乏力、便秘、尿频症状等,治疗要从精神和药物两个方面同时着手,用药也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体质单薄、瘦弱、贫血、气虚的老人,切忌大寒、大凉、发散、腹泻之药;体质肥胖、壮实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老人,应慎用大温、大热、升提、滋补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