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由古罗马直接继承,古罗马劳动者把它向前大大推进,达到了世界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
罗马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小城邦国家,公元前5世纪起实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了全意大利,向外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末,统治了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的广阔地区。北面包括高卢(相当现在的法国、瑞士的大部以及德国和比利时的一部分),南面包括埃及和北非。公元前30年起,罗马成了帝国。
公元1~3世纪是古罗马建筑最繁荣的时期。重大的建筑活动遍及帝国各地,最重要的集中在罗马本城。
由于古罗马公共建筑物类型多,型制相当发达,样式和手法很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科学理论,所以对后世欧洲的建筑,甚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的建筑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伊特鲁里亚曾是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强国。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罗马王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罗马在统一半岛与对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自然资源,有可能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公元前146年对希腊的征服,又使它承袭了大量的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庙之外,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并发展了罗马角斗场。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着罗马。
三、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时期,这时,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等。此外,剧场、圆形剧场与浴场等亦趋于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以后随着帝国首都东迁拜占庭,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建筑活动仍长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
罗马的城市里,一般都有中心广场。罗马本城的广场群是最壮丽的,它们的演变,鲜明地表现出建筑型制同政治斗争的密切关系。
早期的广场是零乱的建造起来的,没有统一的规划。在周围造了一圈两层的柱廊,使广场的面貌完整了些。广场上举行角斗的时候,敞廊上层就成了观众席。
共和末期,恺撒擅权之后,造了一个封闭的、按完整规划建造的广场。它的后半部是围廊式维纳斯庙,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因此,广场隐然是恺撒个人的纪念碑。广场中间立着恺撒的骑马青铜像,镀金。恺撒广场头一个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型制。
图拉真广场
帝制建成以后,罗马皇帝渐渐汲取东方君主国的习俗,建立起一整套繁文缛节来崇奉皇帝。最强有力的皇帝之一图拉真,竟至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了。这时,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型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多层纵深布局。在将近300米的深度里,布置了几进建筑物,室内室外的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系列的交替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还使用了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手法。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这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不论是轴线的;还是绕弯子的,像希腊的圣地那样。
罗马圆形大剧场
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名字来源于过去曾经矗立在这里的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塑,该雕塑高35米,是尼禄大帝的塑像。作为罗马的象征,世界闻名的罗马圆形大剧场由弗拉维亚王朝的统治者们于公元72到80年建造。这里曾经是著名的金宫的人工湖所在地,金宫是尼禄大帝所建的综合了住宅与花园的大型宫殿,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但它那华丽的装饰启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的灵感。这座罗马帝国最大的圆形剧场用掉了从Tivoli采石场开采的多达100000立方米的石料。罗马圆形大剧场可容纳70000多人,观众在这里可观看角斗士的搏斗、狩猎,最初,人们在这里观看海军表演:在注满水的竞技场进行的海军战斗。据说设计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建筑师被活生生的扔给了野兽“作为他工作的奖赏”。建筑师用自己的生命开始了他所设想的充满鲜血与残忍的故事,也开始了这座建筑的漫长历史。
中世纪的罗马圆形大剧场被用于制敌要塞。随后,剧场的一部分被拆除,它变成了建筑材料的采石场,最后,被用作医院、互助会和工艺协会。一直到18世纪中期,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四世下令这里为“神的所在地”,才停止了对这里的掠夺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