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形成于北京,流布于全国。历史上曾经有皮黄、二黄、京调、京戏、平剧、国剧、旧剧等多种称谓。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随后传到北京,渐及全国各地。1919年起,梅兰芳等出访日、美、欧洲,使京剧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一度称京剧为国剧,梅兰芳等在北京成立的京剧艺术研究机构叫“国剧学会”,并出版《国剧画报》。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随之京剧也改称“平剧”,1942年延安成立的京剧院,当时叫“延安平剧院”。20世纪30年代,随着话剧等新剧种的兴起,又有人称京剧为“旧剧”。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京剧之名才正式确定下来。
一、京剧的历史沿革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罗罗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随后,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合称“四大徽班”。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嬗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等常演的剧目,有《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音乐方面,板式、曲调有所增益,字音、声韵更加定型,使京剧唱腔委婉、动听,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较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京剧史上“老生前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光绪九年(1883年)起,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陆续被征为“内廷供奉”,领取一定银米,平时在戏园演出,不定期地应召进宫当差,从而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由于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较完整的剧目,并为京剧艺术的严格规范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宫廷演出也在剧目内容的倾向上给京剧带来一些消极作用。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的高峰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舞台艺术方面,流派艺术大大发展。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老生流派比较明显。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锐意革新,积极排演新戏,舞台上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彩,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新剧目,独树一帜,影响广及江南各地,时称“麒派”。武生行,杨小楼、尚和玉等与南方的李春来、盖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脸、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辈出,京剧舞台达到艺术高峰。
从1937年到1949年,是战乱中京剧队伍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时期。“八·一三”以后,不少京剧演员,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抗战转入持久战后,解放区、国统区、敌占区,分别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个革命抗日根据地,八年间,编演了大量新历史剧和现代戏。在国统区,抗战开始不久,就组成了包括各戏曲剧种的抗敌宣传队,巡回于各个战区,演出激励民族精神的剧目。在敌占区,梅兰芳“蓄须明志”,采用罢演的方式和敌人周旋;另外,程砚秋隐居于农村,谢绝舞台;周信芳在艰险的环境中,编演了《徽钦二帝》等剧目,与敌伪进行斗争。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京剧就传到上海。嗣后,众多的北京演员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从光绪五年(1879年)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年)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天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京剧的流布较早的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福建、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二、京剧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