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45032700000016

第16章 陶俑现象与陶俑艺术研究

古俑是中国古代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是专指古代墓中随葬用的偶人,后来其外延有所扩大,有生命的家禽牲畜以及想像中的神灵的摹拟品亦被纳入其中。

因为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俑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丧葬理念的温床。最早的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这一时期的文献《孟子》、《礼记》也首次出现了关于俑的明确记载。

中国古代各类俑中陶俑数量最多,另外俑质也偶用木、石、瓷、铜、银等材料。俑的分类及名称尚无定制,殆有依其身份、依其姿势与持物、依其族属而定名数种。

中国的俑发轫于商,至东周时代渐趋流行。在山西长子县春秋晚期晋国墓中发现的 4件木俑仍与人殉同存,这正是人殉没落、以俑代替活人随葬之风初兴的特征。至战国,湖南、湖北、河南楚墓中流行木俑,多为侍卫俑和女侍俑。北方诸国多为乐舞俑,而且多用陶塑,模制未见。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大规模兵马俑群,陶俑总数可达7000之巨。这是模拟的千古一帝的送葬军阵,其数量庞大、形体壮硕、气势慑人,是中国古代陶塑芝术的空前之举。在紧靠秦始皇陵东南侧的甲胄坑旁,又发现了跣足袒身舞蹈状的巨型秦俑。所有这些都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雕塑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西汉帝陵陶俑数量很大,一般高50~60厘米,或上承秦俑,模制敷彩;或沿袭楚风,裸塑着衣。侯王墓中,除武装士兵俑外,家内奴婢和伎乐俑也占很大比例。型体略小于帝陵之制。低级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俑的构成主要是家内奴婢。西汉南方常见木俑,楚制依旧。而山东地区陶俑也继承了战国齐地古拙的传统。东汉伴随着庄园豪强的发展,与场景模型配置的小型陶俑多了起来,而且造型更为生动传神。其中,河南的乐舞百戏、武装部曲俑,四川的劳作、说唱俑,广东的陶船及船夫俑,甘肃武威的铜车马仪仗俑,代表着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俑的制作也陷入低谷。其中西晋之时,俑的组合形成一定模式,约可分为镇墓俑、出行仪仗俑,侍仆舞乐俑、窟厨俑四类。南朝的俑,承袭了西晋的传统,而北方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出现了极具时代特征的甲骑具装俑。

隋唐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俑的艺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牵驼俑、牵马俑、骑俑、戏弄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凝铸雄浑富丽的盛唐之音,堪称中国古俑的压卷之作。

及至五代,俑风大变,镇墓压胜的神怪俑受到重视。宋代以后,葬俗转易,尤其是焚烧纸明器在丧葬中的盛行,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遂告绝迹。

俑的历程虽已结束,但它在中国雕塑史上涂抹的瑰丽色彩却如史诗般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