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故乡,我总要去看看青通河。
眼前的河流一如既往地流淌着,脚下是我熟悉的沙土地,松软而又潮湿,河床四周散发着泥沙和腐殖质混合的气味。河岸的边缘处,是一些杂乱的柳树,即使是在这样萧瑟的季节,柳枝头上依然飘浮着一丝微绿。
我已经很久没有来看青通河了,沿着河岸,我慢慢地走着,我要好好看看这条曾经滋润了我生命的河流。脚下的地方,原先是一片沙滩,沙滩下是退水后留下的淤泥以及人们用片石铺就的临时步道。我是吃着青通河里的水长大的,那时候,每隔几天,我和妹妹就必须抬着一只水桶,沿着这条步道一桶一桶往家里的抬水。缸太大,而桶又太小,有时候,整整一上午,我们就一直往来于家与河岸之间,直到肩膀开始红肿。因为抬水这样累死人的活计,我们总是盼着夏天。到了夏天,青通河里的水就漫上来了,一直漫到河滩上,这样,就不用爬那一截陡峭而泥泞的河岸了。而且,夏天的青通河是我们的欢乐地,每天中午,趁着大人们还在午睡,我们就溜进河里,我就是这样在与父亲的斗智斗勇中掌握了水性,练就一身水上功夫。
成长的烦恼总是驱之不去。有时候,我一整天都会坐在青通河边,坐在那堆黄沙上,看浑浊的河水默默地向远处流去,默默地想着少年的心思。一艘拖轮带着十几条驳船缓缓驶来,它们在河岸上丢下巨大的浪头,接着又向远方驶去。好几次,我都想跳上船头,跟随那其中的一条船去远方流浪。有一次,我甚至认识一个船上的孩子,我们约定,等他们的船开动时,我就偷偷躲进他家的船舱。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却又临时退却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这注定了我一生也做不成任何一件大事。
“何曾怨川后,鱼蟹不论钱”,这是宋时诗人杨万里的句子。渔讯期是在八、九两月,每到这时,青通河里就塞满了渔船和大大小小的渔罾。巨大的渔网架在船头上,就像现在城市工地上的铲车,那只网铲到水里,船缓缓地移动着,把沿途的鱼儿都铲进那只巨大的网里。我们也都加入到一年一季的忙碌中。四根柔韧的竹杆撑起一张小罾,人就站在河岸边,一罾一罾地起水,一罾一罾地把白白的鱼儿用兜子送到一旁的水桶里。即使是在冬天,青通河也一样给我们带来丰硕。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哥哥在冬天的夜晚到青通河扳虾,几块纱布做成一只小罾,罾里放上炒熟的米糠。如果你足够勤奋,扳上来的米虾在那个冬季是吃不完的,于是就晒干了,晒得脆脆的,然后用一块纱布把晒干的米虾包起来,在青石板上一阵猛砸,砸得虾皮与虾仁分离了,簸去虾皮,用剩下的虾仁做成辣酱,或者蒸蛋,是永远都吃不厌的,一直能吃到第二年的夏天。
一年四季,青通河岸总会游弋着一些单薄的渔船,渔船上盖着乌黑的油了桐油的竹席,船板被船妇拖擦得光光亮亮,船头支着锅灶,船舱里堆着迭得整齐的被子以及其他用具,这就是渔人的家了。他们在被烟薰得漆黑的渔船上生火做饭,也在这窄小的船舱里生儿育女。整个冬天,渔船就泊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岸上的劈柴码成井字形,渔人就坐在那堆劈柴旁边晒着太阳,织着鱼网,旁边偎着他们温顺的狗。我认识一个叫四喜的渔船上的孩子。我曾经小心地爬到他们的船上,学着他们的样子,盘着腿坐在船头上,在一股呛人的烟气中看他的母亲在一只缸灶上把一条条小鱼煎得焦黄。很多年后,我再次来到青通河岸,我向附近的一只渔船打听四喜的下落,那人回答我说,船在河里,河在漂着,况且这么多年了,漂在何处,谁又晓得呢?
是的,一个人就是一条河,每一条河流都是一个未知的符号。
父亲逝去快三十年了,现在,我再次回到石板路上,走到青通河边。三十年过去,无论是我抑或是这个世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唯有这条河还是那样不变地流淌着。
在一个院落,我看到一个老头坐在那里悠闲地喝着老酒,所有的酒菜只是几盘花生米。老头的牙齿差不多全都脱落,他费力地嚼着花生米,每喝一口酒,都会有酒从他的腮角流下来,一直流到他的胸上。老头已认不出我了,但我却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时候,即使是冬天,他也只穿了双草鞋,挑着一担大号的水桶,一趟一趟地从陡峭的河滩爬上来。挑水是他的工作,他就是用这种工作养活着他的妻子以及他唯一的女儿。我知道他的年龄与我的母亲相仿,知道他嫁到外地的女儿也早已做了太婆,而他却依然生活在青通河岸,生活在这临近河岸,几近坍塌的老屋里。老头向我说起烧开水的王寡妇,说起淹死在自家水缸里的街道主任,说起他一生都在替人做媒的妻子麻大姑。老头说着,那张核桃一样堆满皱纹的脸渐渐地有了一丝红润,他骄傲地向我扳着指头,说着自己经历过的一桩桩事情。他说:“我每天就坐在这里,一直在看着。我看着那些作恶的人怎样一个个死去,而我却活着,活到这把年纪。”
我要离去了,老头说,告诉你老妈妈,让她好好地活着,活着,就能看到这世上的一切。我走出很远了,老头仍像一个哲人,在那里絮絮叨叨。
“青通河,我终于又一次来过。”我对自己说。说时,眼泪却没来由地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