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纪念1840~1949年间在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纪念碑。1952年开始动工,1958年“五一”节落成。形式挺拔、雄伟。正面镶嵌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背面镌刻着周恩来书写的碑文,四面镶嵌着十块浮雕像。
浮雕设计始于1953年,由来自全国的著名雕塑家和画家参加。每件浮雕都表现一定历史事件,十块浮雕既有独立性而又有连续性,概括地表现了中国近代的革命历史。东面第一块是《烧鸦片》,表现1839年群众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事件,作者曾竹韶等;第二块是《金田起义》,描写1851年1月11日广西金田农民起义,作者王丙召等。南面第一块是《武昌起义》,表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情景,作者傅天仇等;第二块是《五四运动》,表现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运动,体现人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热情,作者滑田友等;第三块是《五卅运动》,描写1925年上海日本纱厂因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而爆发的示威运动,作者王临乙等。西面从南边起的第一块浮雕是《八一南昌起义》,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作者萧传玖等;第二块是《游击战》,描绘人民战争的游击战术,作者张松鹤等。正面的浮雕是《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三块,表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作者刘开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