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回归高压带一部分的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只是随着季节的不同,其范围和强度有所变化罢了。气压中心热季最高为1019.9毫巴,冷季最高为1027毫巴。在此高压区以南,经常有偏西风环流存在,加以整个南纬40°~60°范围内几乎不存在大陆,因此,形成这一带常年的风强浪涌景色。南极大陆上空是极地高压所在,因此在南纬60°以南,经常也存在六级以上的强劲东风。在印度洋北部,由于大洋与亚洲大陆的毗邻,随着季节的更替,海陆温压的交换,形成世界上最显著的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亚洲大陆上空气压上升(最高达1036毫巴),使印度洋北部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大陆上气压下降(最低为997毫巴),形成西南季风。冬季风出现在11月到翌年3月,以12~1月最盛,季风稳定性可达70%~80%,经常风力为3~4级。夏季风出现在6~10月,以7~8月最盛,这时季风的稳性超过80%,而且风力也较冬季风为强,在阿拉伯海域常为5~6级,孟加拉湾海域亦达4~5级。印度洋北部的这种冬夏季风交替变换,反映了大陆性气团和海洋性气团的推移消长。当冬季东北季风强盛时,正是亚洲大陆性气团南侵的结果,因此,在此期间,印度洋北部海域气温降低,降水较少;反之,当北半球夏季时,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扫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进入印度洋北部转为西南季风,因此,在此暖热而饱含水汽的赤道海洋气团控制期间,气温增高,降水量大大增多。另外,在夏秋之交,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常产生热带气旋。热带气旋多源于海湾东部,形成后西向而行,它的范围虽不很大,可是也足以经常引起巨大的风浪和猛烈的暴雨。
洋流直接受大气环流的制约,它不仅影响海水的温度,同时,它也是影响气候的一个因素。印度洋中的洋流,以北部的季风暖流最为特殊。由于这里的冬季风主要为东北风,因此,使得印度洋北部形成冬季的反时针环流,尤以12月和1月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在这期间的赤道逆流与北部环流合二为一,大大增加了向东流的强度,这时赤道逆流一直可以南移到南纬7°~8°附近。夏季时与上述情况相反,由于强劲的西南季风,驱使印度洋北部表层海水形成顺时针环流。夏季顺时针环流以7~8两月最为典型。在印度洋的南半部,洋流的流向基本上是稳定的。南赤道洋流从东到西横过印度洋,直抵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一部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叫做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受阻直接沿马达加斯加岛南流,称为马达加斯加暖流。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继续沿着非洲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此段洋流叫做厄加勒斯暖流。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被卷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从非洲南端附近常以汹涌澎湃之势到达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然后,大部继续东流,小部沿澳大利亚大陆西侧北上,称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在南纬15°附近与南赤道暖流首尾相接,构成印度洋赤道以南的完整的洋流环流系统。很显然,这一环流与南印度洋“永恒性”高压辐散风系紧密相关。印度洋的洋流除西澳洋流和西风漂流属寒流外,其余皆属暖流性质。印度洋东侧气温低于西侧,南纬50°往南水温和气温都急剧降低,这都反映寒、暖流对所经海域的影响。
海洋对大陆的气候影响很大,反之,海洋周围的大陆也对海洋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印度洋北部封闭,就没有大西洋那样的暖流输往北冰洋和寒流输向大西洋的情况;由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只达南纬35°,拦阻寒性的西风漂流的作用不大,因此,西澳寒流远比南美西侧的秘鲁寒流强度和作用都小。
印度洋在气温方面较突出的特点是,中低纬区比较高,大致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是一温热海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28℃,有的海域甚至高达30℃。这一温热海域不仅是对其以南的海域比较而言,而且也比相同纬区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温度为高。一般而论,海水表面温度直接影响邻近气层温度,海洋表水温度高也必然引起邻近气温增高。
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带最丰富,年总量为2000~2500毫米,而且属全年降雨型。在印度洋北部,全年降水量一般也在2000毫米左右,但主要降在西南季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季风盛行的冬季,降雨量一般不及年雨量的1/3。阿拉伯半岛和索马里沿岸海域,全年降水都很少,常在200毫米左右,有的年份甚至不到100毫米,这与经常从大陆吹来的干风有关。至于南印度洋广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海洋资源
到目前为止,尽管对印度洋的自然资源还研究得不够,但已知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波斯湾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都是世界驰名的。据估计,波斯湾海底石油储量为1.2×1010吨,天然气储量达7.1×1011立方米。现在波斯湾海底发现30个油田,其中沙特阿拉伯萨法尼亚油田是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波斯湾的海底油、气产量也很大,每年采油在2.0×108吨左右,而天然气开采量达5.0×1011立方米以上。除波斯湾外,沿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南部的大陆架上、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沿海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周围,都有相当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
至于金属矿藏,也以锰结核最为重要。印度洋的锰结核,往往分布在深达4000~5000米的深海盆底,其中储量较大的是南澳海盆、西澳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在印度洋中的锰结核直径一般3~5厘米,大的达8~12厘米,用海底照片估算其重量约可达40千克/平方米~50千克/平方米。在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海台发现有巨大的磷灰石矿床。在印度半岛近海、斯里兰卡周围、莫桑比克海峡、南部非洲东侧大陆架区域以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海滨砂和海岸沙丘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重砂矿。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于红海发现含多种金属的软泥。它们产生在北纬21°~22°的现代海底上约2.0×104米的几个深海中,上覆有一层高温度和高盐度的底层海水。金属软泥中含有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这些金属析出的平均含量是:铁29%、铜1.3%、铅0.1%,以及54克/吨的银和大约0.5克/吨的金。甚至有些软泥层中锌的富集度可高达8.9%,而铜可达3.6%。这种金属软泥的形成,可能与大洋盆形成早期阶段,沿断裂带上升热液金属组分的沉淀作用有关。《阿特兰蒂斯Ⅱ》深洼的含金属软泥是红海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含金属沉积物矿藏。沉积层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四层:顶部有10~5米的黑色细粒沉积物,主要是一些黏土和氧化铁、铁蒙脱石矿物,含有少量闪锌矿、针铁矿和菱锰矿;第二层为针铁矿层,厚2~10米,为橙黄至黄色中、细粒沉积物,主要由4.0×10-6米~3.0×10-5米的针铁矿小球粒和非晶质的褐铁矿组成,也含有少量赤铁矿和黄铁矿。此层氧化铁的含量高达64.2%;第三层是金属硫化物沉积,是一种黑色细粒沉积物,含有丰富的铁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连续成层的铺在海底,有时还含有硬石膏和重晶石。该层厚1米以上,铜和锌的含量特别高,平均含氧化铜4.5%,氧化锌12.2%,是主要含金属层;第四层是碳酸盐沉积物。仅《阿特兰蒂斯Ⅱ》深洼上部10米厚的含金属沉积物,就储有锌2.9×106吨,铜1.09×106吨,银4500吨,金45吨。这些金属储量的规模远比大陆上已找到的大型矿床的储量为大。另外,在印度洋近大陆的大陆架上,储有大量供建筑材料用的砂、砾和牡蛎壳,目前虽未大规模开采,但随着沿海建筑业的发展,将会逐步对其大量利用的。印度洋的生物资源不算很丰富,目前捕捞量相当少,如捕鱼总量每年仅2.5×106吨左右,尚不及金世界海洋捕鱼总量的5%。在印度洋中,目前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居第一位,在这里主要捕鲭鱼、沙丁鱼、鲨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居第二位,这里除捕捞上述鱼类外,还捕捞黑点石首鱼、金枪鱼、飞鱼、小平头鱼,以及海龟、沙噀等。在印度洋南部亚寒带和寒带水域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夏季招来大批鲸,一些国家在这里捕获大量的鳁鲸,青鲸和丰瓦洛鲸。近年来,磷虾也是捕捞的对象。在印度洋南部接近南极大陆海域,海豹、企鹅也很多。此外,在印度洋整个热带地区的近海,特别在斯里兰卡、巴林群岛以及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几百年来,一直是采集贵重珍珠和贝母的地方。
边缘海、海湾和海峡
一、红海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千米以上,最大宽度306千米,面积4.5×105平方千米。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红海南经曼德海峡与阿拉伯海的亚丁湾相连。曼德海峡宽只26~32千米,深150米,海峡中多暗礁和浅滩,还散布着一些火山小岛,其中以丕林岛最大,它扼守着海峡的门户,把曼德海峡分隔成东窄西阔的两条水道。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据研究,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中新世。
红海两岸陡峭壁立,岸滨亦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红海处于北回归高压带,且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环境夹峙,因此,常年空气闷热,尘埃弥漫,明朗的日子较少。年降水量很少,北部只有25毫米,南部也仅200毫米左右,蒸发量往往比降水量高十倍至几十倍,因此红海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之一。8月表层水温平均27℃~32℃,盐度在北部高达41‰~42‰,南部因与印度洋海水经常交换,水的盐度为37‰。
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交换很少,主要是通过曼德海峡与印度洋进行交换。当然,由于红海强力蒸发耗水大,因此进入红海的水比流往印度洋的要多,才使得红海水量得以平衡。自苏伊士运河开通以来,红海在交通运输上日益显得重要,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际航道。
二、波斯湾
波斯湾通常又简称海湾。它夹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同阿拉伯海相通。海湾略作西北东南走向,从湾头阿拉伯河口到霍尔木兹海峡长约800千米,最宽处约280千米,整个海湾面积超过2.3×105平方千米,因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从扎格罗斯山区注入的河流的泥沙填积,整个海湾深度不大,平均只有28米,最深处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深达102米。由于它周围的环境与红海相似,因此,水温和盐度也较高,最热月8月水温为30℃~33℃,平均盐度38‰,北部因阿拉伯河注入,盐度较低。海湾沿岸有很多珊瑚礁环绕的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巴林岛、格什姆岛、阿布阿里岛等。
由于地壳的缓慢抬升,加以阿拉伯河大量泥沙冲积,海湾北岸正以每年约56米的速度向湾中推进,因此,波斯湾是在日益缩小中。波斯湾以产石油和天然气闻名于世,故有“石油湖”之称。巴林岛和科威特沿海采集珍珠业也世界驰名。
三、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水道狭长,从西部的韦岛到东部的皮艾角,长约1080千米,如果连同东头的出口处新加坡海峡,则长达1188千米。海峡向西北敞开,东南收缩,呈喇叭口状。新加坡海峡最窄处仅37千米,即20海里,属沿岸国主权范围。马六甲海峡水深25~113米,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2.0×105吨级巨轮可以通行无阻。
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所以,这里是典型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26℃,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小,全年降水量2000~2500毫米,不仅全年有雨,几乎每天都降雨,因此,不像红海和波斯湾那样,夏季酷热难当,而是温暖湿润的。
马六甲海峡是重要海运通道,每年通过这里的船只在5万艘以上。平均每日穿行的客货轮达150艘。目前,愈来愈多的船舶,特别是大型油轮通过,使海峡显得异常拥挤,海峡内又有许多浅滩,加之泥沙填积,沉船阻挡,更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对沿岸国家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危害。1971年11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宣告马六甲海峡不是国际水道,为维护领海权利、三国共同管理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