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中国三大三角洲
45045500000003

第3章 黄河三角洲(2)

海河为我国华北地区的大河。海河水系由北运河(包括潮白、蓟运二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及漳卫河组成。广义的海河水系还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独流入海的河流。由5大支流组成的海河水系中,由流域东南及中部洼地分成南北两大水系;分别由北、西和西南向东部洼地天津地区辐合汇集,形成海河干流。横贯天津市区,在塘沽流入渤海。海河流域面积为2.317×105平方公里。5大支流河系长,集水面积大,而干流粗短,构成典型扇形水系,流域上宽下窄,下游河道狭窄多弯,泄洪能力上大下小,一遇洪水下泄不畅,易泛滥成灾。海河的扇形水系是造成平原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海河扇形水系的形成,除了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和地貌影响外,还受到历史上黄河数次北迁干扰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初期,海河并非是扇形水系。

西汉以前(公元初),黄河北徙到天津附近,东汉以后黄河又改道东流,原来注入黄河的支流(漳河、滹沱河,沙河、拒马河)脱离黄河而分流入海。以后历代王朝或为增加水源以利漕运,或为增加水势以抵御外敌,多次修渠引流、沟通水系。如三国时曹操于公元202年,先后通过“遏淇入白沟以通粮运”,修建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运渠,首次沟通黄、海、滦河水运。北宋时期又引滹沱河、漳河和卫河水于洼淀。隋元时期修筑大运河截断海河南系入海水道,并引漳、卫河水济运河等。上述历代工程措施使平原地区分流的各河,进一步汇集在天津一处合流入海,促进了扇形水系的形成。明、清时期,为分泄大运河洪水,畅通漕运,从今德州附近,向北先后开辟了四女寺、哨马、捷地、兴济、马丁、青龙湾及筐儿港等减河。

建国后,为进一步治理和开发海河,除了在上游地区修建大量大、中、小型水库,整治中下游河道及疏浚原有减河外,先后开挖了滏阳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独流减河及漳卫新河,增加了海河水系泄洪入海水道;并开挖了滏东排河、北京排污河和南、北排河等排涝水道,实行洪涝分道入海。从而扇形水系结构改变为网络形水系结构,缓和了泄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矛盾,减轻了洪水对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天津市区的威胁。

海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水系年降水量50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580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仅有2.12×1010立方米。海河水系中,多数支流的水量沿程变化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在我国各大河中是少见的。这是由于水量进入平原河道后,沿程渗漏严重,蒸发量大,地下水补给少,以及上游山区水库拦蓄,平原河道两岸引水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海河流域径流量同雨量一样,无论年际和年内变化均很大,因此,历史上海河流域水旱灾害严重。海河也是我国多沙河流之一,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为黄土区的永定河、漳河和滹沱河,其中永定河建官厅水库前的多年平均输沙量高达8.07×107吨。

建国以来,海河流域采用上蓄、中滞、下排,分流入海的综合治理方针,流域内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各水系上游山区建造了大批水库,总库容量达2.05×1010立方米;拓宽骨干河道,增加行洪能力,建成排涝工程体系,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增加了城市供水量。水利工程的增多,用水量的增加以及气候连年趋旱,雨量偏少,致使海河入海水量及沙量均急剧减少。

在海河来水来沙量逐年减少下,海河闸30余年的运用对闸上下河道有下述影响:一是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闸上河道1979年与1963年相比,河底普遍淤高1~3米,局部河段淤高3米以上,闸下11.1公里长的深槽共淤积近1.0×107立方米,大沽浅滩已淤复到1902年海河治理前面貌;二是由于闸上下河道的淤积,降低了海河河道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泄洪能力比原设计降低46%以上;三是海河闸的建造,阻拦了海河入海泥沙,减少了新港的主要沙源,对减轻新港回淤起了十分有利的作用。

黄河口水文特征及整治措施

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系弱潮、少水多沙、摆动频繁的堆积性河口。黄河现代三角洲,是黄河1855年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以来,因入海流路淤积-延伸-摆动堆积而成的。黄河现代三角洲形成与入海流路摆动互成因果关系,入海流路的巨量泥沙淤积和摆动建造了三角洲,辽阔的三角洲在无人为干预下为流路提供了任意摆动的地域。今天,黄河现代三角洲石化工业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及城镇规划建设等无不受到黄河入海流路不稳定的严重制约。

1.黄河口水文特征按利津水文站1950~1987年资料统计,黄河流入河口地区的多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4.04×1010立方米和1.0×109吨,含沙量25千克/立方米。水沙年际变化大,最大年水量9.37×1010立方米(1964)为最小年水量9.15×109立方米(1960)的10.2倍,最大年沙量2.1×109吨(1958)为最小年沙量0.96×108吨(1987)的22倍;水沙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60%,沙量可占85%。由于黄河流域幅员广大,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大,水沙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人类活动(水库拦蓄和引黄用水)等影响,河口水沙过程出现不同的水沙组合,这对入海流路淤积及行河年限影响较大。

现行黄河清水沟流路,原为神仙沟岔河故道与甜水沟故道之间的凹湾,是刁口河改道清水沟的预备流路。早在1968年就开挖清水沟引河,修防洪堤,1974年修建北大堤,根据刁口河水位和淤积抬升情况,决定实行改道,1976年5月27日,在东大堤西河口破口,并堵复故道,黄河水通过清水沟引河漫流入海,流程距西河口全长27公里,比原流路缩短了37公里,1976年入海水量较丰,利津站出现8020米3/秒洪峰流量,河口段大量冲刷,当年利津站汛后同流量水位比汛前下降0.89米,确保了当年河口地区防洪安全。

清水沟1976年改道后,1977年是枯水大沙年,最大含沙量高达196千克/米3,河口急剧淤积延伸;其后1978~1979年是连续两年枯水中沙年,河道也略有回淤抬高,西河口同流量水位回升;1980~1981年是枯水小沙和平水中沙年,河道冲刷,渐形成单一顺直河槽;1982~1985年4年为平水小沙、平水中沙,水多沙少或水沙相当,河道一直保持冲刷,河口延伸减缓。

2.黄河口整治黄河口整治指通过综合治理措施,相对稳定其入海流路,并尽可能延长流路的行河年限,以利油田开发和三角洲经济发展。据分析研究,目前清水沟行河年限延长和河口稳定还是能实现的,一改过去黄河口无法治理和任其摆动的不正确认识。但黄河口究竟如何治理,则需要有一完整的河口整治的战略思想。黄河上中下游地区和河口三角洲均为流域的组成部分,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流域系统。河口治理应是治黄内容之一,河口治理必须同流域治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