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劳克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与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施特默和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崔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子流体,这种状态起因于所谓的分数量子霍耳效应。
量子流体早在研究极低温状态下的液氦和超导体时就已有所了解。在这些领域里,已经有好几位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例如,卡末林-昂内斯由于液氦的研究和超导电性的发现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由于液氦和超流理论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库珀和施里弗由于提出超导电性的BCS理论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查由于发现氦的超流动性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柏诺兹和缪勒由于发现高温超导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李、奥谢罗夫和里查森则因发现氦3的超流动性获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么多的物理学家受到如此殊荣,说明凝聚态物理学在20世纪有极大的发展,而低温和超导在这一领域内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分数量子霍耳效应正是继高温超导之后凝聚态物理学又一项崭新课题。
多年后,美国新泽西州姆勒山AT&T贝尔实验室的崔琦和施特默在研究霍耳效应中用质量极佳的砷华为基片的镓样品做实验。样品的纯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电子在里面竟可以像子弹一样运动。也就是说,它在相当长的路程中不会受到杂质原子的散射。为了获得这样的样品,半导体样品要经过“调制”——在传导层旁边的一层特别予以掺杂。他们用的样品是哥萨德制备的,而哥萨德所用的分子束外延技术则是由周等人开发的。散射长度在低温下会增大,因此实验要在1K以下和非常强的磁场中进行。在原始的实验中,磁场的强度高达20T。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一实验所得的霍耳平台相当于填充因子要取分数值。他们最早发表的论文中公布了f=1/3的平台。他们还发现有迹象表明在2/3处也有平台。根据最低朗道能级的粒子-空穴对称性,他们认为可能相当于空穴的1/3填充因子。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使凝聚态物理学界大为惊奇。从来没有人预言过以分数填充的朗道能级有什么特殊值得注意的特性。崔琦和施特默完全知道,与整数量子霍耳效应相反,用忽略电子间相互作用的模型是无法对分数量子霍耳效应作出解释的。他们设想,理解整数效应的论据不能用于这种情况。然而,他们注意到,如果为了某种理由还要用到那些论据,就必须承认有携带分数电荷的准粒子存在,例如当f=1/3时,准粒子所带电荷为e/3。然而,为什么会出现携带分数电荷的准粒子呢?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是对理论家的严峻挑战。一时间理论方面没有多少进展。贝尔实验室的劳克林则独辟蹊径,他对分数量子霍耳效应作出了出乎人们意料的理论解释。劳克林证明,当电子体系的密度相当于“简单”分数填充因子为f=1/m(m是奇整数,例如f=1/3或1/5)时,电子体系凝聚成了某种新型的量子液体。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多电子波函数,用以描述电子间有相互作用的量子液体的基态。劳克林还证明,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有一能隙,激发态内存在分数电荷±e/m的“准粒子”。这就意味着霍耳电阻正好会量子化为m乘h/e2。
劳克林认为,从基态到基本激发会产生特殊的旋涡。例如,可以想像我们从体系中移走一个(带整数电荷的)电子。在劳克林的图像中,有m个旋涡未受束缚,每个“准粒子”带一负1/m电荷,即被移走的整数电荷的1/m。类似地,如有一普通电子加到劳克林的液体中,就会立刻分出奇数的准粒子,每个准粒子带着电子电荷的同一分值。由于电子倾向于在基态中相互联系,这样库仑斥力可减到最小。增加或减少一个电子或磁通量子都会干扰这一次序,并造成相应的能量损失。正因为如此,f=1/m量子态代表了凝聚的多粒子基态。由于电子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像在固体中那样,劳克林态成了一种新型量子液体。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存在,本身就是上述理论的一项间接验证。然而,理论中心内容也得到了实验的直接验证。即,在激发谱和含有局域性分数电荷准粒子激发的激发态之间有一能隙。霍耳平台在分数填充因子1/m附近有一有限的宽度(否则,分数量子霍耳效应就观察不到了)。在有限的温度下,准粒子可以成对产生,所带电荷为+e/m(电子类型)和-e/m(空穴类型),而整体处于电中性。这些准粒子是可动的,会消耗能量,从而对体系的普通电阻有贡献。与超导体中或绝缘体中的情况类比,产生准粒子对的能隙△应是产生电子型和空穴型准粒子的能量之和。可以从欧姆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求得△的实验值。早期的实验(在日本、德国和美国都有人做)只能与理论作定性比较,因为样品还不够纯。无序抑制了分数效应,加强了整数效应。1989年AT&T贝尔实验室的维勒特和英吉利与崔琦、施特默和哥萨德合作,获得了更好的样品。他们实验的△值为5~6K或05~1M,与劳克林的理论预计相差不超过20%。
除了准粒子激发,新型的量子液体还以密度(以及自旋密度)涨落的形式产生集体激发。这种激发可以用一波矢量k来表示,其长波限k→0,可以看成是准粒子激发的相干叠加;而其短波限k→∞,密度涨落代表的是非相干准粒子激发。印地安那大学的吉尔文及麦克唐纳德和贝尔实验室的普拉兹曼发展了一种可用于集体激发的理论,这种理论类似于费因曼的超流氦理论。它建筑在劳克林对基态的描述,预言在激发谱中存在有限的能隙。1993年贝尔实验室的宾朱克(A.Pinczuk)及其合作者,用非弹性光散射测量了k=0时f=1/3态的能隙值,与理论相符甚好。碰巧,能隙在有限波矢量k0时有最小值,正好与朗道-费因曼的“旋子最小”完全对应。根据这一理论,当m增大时,能隙变小;m=7或9时,能隙消失。这表明点阵常数为1/k0时,劳克林电子液体有不稳定性,有可能会产生电子固体——维格纳点阵。这种相变在实验中已经观察到了。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理论解释的第二项中心内容是电荷的分裂。分数电荷准粒子的存在已有三个小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种是1995年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的哥尔德曼和苏经过共振隧道电流的测量;另一种是1997年以色列维兹罗科学研究所的海伯朗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格拉特利领导的小组所进行的研究。这两个小组测量隧道电流中的散粒噪声,这一测量清楚地表明电流是由电荷为e/3的物体携带的。
散粒噪声测量以很高的精密度进行,标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散粒噪声的理论早就建立了,已经得到人们很好的理解,因此这项实验很容易就得到了解释。例如,在零度温度的极限内,散粒噪声正比于电流和流动粒子所带电荷。在有限的温度下,散粒噪声以大家熟知的方法改变。与理论比较所需参数,例如样品温度,可以用独立的测量测定,使粒子的电荷成为惟一的一项未确定的参数。拟合到理论上,即可给出准粒子电荷等于e/3,精确度的量级为10%。
分数粒子霍耳体系物理学是在实验上和理论上仍然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在最初的几年里,在原始的发现之后,由于做出了更好、更纯的样品,又不断发现了一系列量子霍耳平台。新增加的平台相当于更复杂的分数填充因子f=p/q,其中p是一偶整数或奇整数,而q是奇整数。哈尔丹、劳克林和哈尔佩林把劳克林的1/m态当作“母”态,将分数量子态“分级”,于是对新平台作出了说明。他把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看成是复合粒子的整数效应,这种复合粒子则是由奇数的磁通量子束缚在每个电子上,组成了复合费米子。
1989年发现,当磁场调制到霍耳电阻等于电阻量子除以1/2或1/4,而不是1/3或1/5时,新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偶分母”量子液体是费米液体,与“奇分母”量子液体基本上不同。这进一步说明了强磁场电子物理学的多样性。
总之,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实验发现及其用新的分数电荷激发的不可压缩量子液体作出的理论解释导致了我们认识宏观量子现象的一次突破,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对基本理论真正深刻意义的现象出现,其中包括了电荷的分裂。
劳克林1950年生于美国加州维沙利亚(Visalia),美国公民。197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89年以来一直在斯坦福大学任物理学教授。
施特默1949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77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1998年在贝尔实验室的物理研究实验室当主任。1998年以后,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第十一章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赫拉尔杜斯·霍夫特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在乌得勒支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79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丹尼-海涅曼奖。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同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1931年生于荷兰。1963年获得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1981年在乌得勒支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81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同年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93年获得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高能和粒子物理奖。
霍夫特和他的老师韦尔特曼因20世纪70年代作出的“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就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二者又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为了研究夸克,20世纪50年代制成了第一台加速器,这标志着现代粒子物理学的诞生,科学家首次可以研究如何轰出新的粒子及其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将所有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互换粒子三类,前二者在后者的参与下产生强力和弱力。但是最初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模型,因此很多人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感到悲观。但是年仅22岁的霍夫特在他的老师韦尔特曼指导下,从1969年开始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在他们1971年的文章中成功地严格证明电弱统一理论是可以经过“重整化”而消除其中所有的“无穷大”的,从而证明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地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这是人们对弱相互作用了解的一个飞跃。自那时起,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做了大量预言。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也对大量电弱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精确测量。近年的分析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电弱统一理论成为本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大的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当时还未发现的第6种夸克)的质量为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甚好。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
在电弱统一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弄清楚。Higgs场至今还未在实验中找到。由于探索真空中的物质涉及人们对一切物质的质量起源的了解,所以它是人们现在最关注的高能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