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奇特的地理现象
45053100000007

第7章 乌镇新景

茅盾先生的几部代表作品《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有祈盼蚕茧丰收的老通宝、有运河上呜呜鸣叫的小火轮,还有那位谨小慎微的林掌柜……

茅盾为我们描绘了一幕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在他的故乡浙北乌镇,那些熟悉的故事、那些熟悉的面孔,至今是否依然可寻?

一、烧一道回头香

乌镇地处浙江北部的桐乡县,为两省(浙江省、江苏省)及旧时三府(嘉兴府、湖州府、苏州府)七乡(乌程、归安、石门、桐乡、秀水、吴江、震泽)接壤之地,京杭运河苏杭段穿镇而过。由于地处水陆要冲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地方不大的乌镇被形象地誉为“三郡六邑之屏藩”。

乌镇是往来苏杭的必经之路,每年清明前后,苏州、常州、无锡和嘉兴、湖州农村的农民途经乌镇前往杭州烧香,回来后,还要在乌镇烧回头香,当地因此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香市,乌镇香市的规模仅在西湖香市之下。

小镇的修真观。修真观广场是旧时举办香市的地点,每年阴历三月初到月半为止,广场上的“烧香市”热热闹闹地开张,周围乡间的蚕农们云集庙会,嬉春祈蚕,烧香拜佛。茅盾在他的《香市》中曾再现这一场景:“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餐,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如今,广场仍是小镇最热闹的去处,只是广场上少了虔诚的香客,少了祈福的蚕农。嘈杂声中夹杂着异乡口音的游客吆喝着同伴的声音,有旅行团导游手中小喇叭里字正腔圆的介绍,还有戏台上桐乡花鼓戏咚咚的锣鼓声。

修真观的附属建筑——修真观戏台的历史在广场一带最长。戏台与道观几乎是同时期的建筑,只是这古戏台在1913年重修了一次,有90年的历史。旧时,乌镇正月初五有迎财会,3月28有迎东岳庙会,5月15日有迎瘟元帅会,都在这戏台上演神戏,招待修真观内的诸神。名为娱神,实是娱人。过去乌镇还有一种罚戏,是小镇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二、翰林第与“小白菜”的渊源

乌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的乌镇是吴国与越国的接壤之地,吴国为防越国而戍兵,因而叫“乌戍”。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现在的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历经千年,到了唐咸通年间开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两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1949年以后,市河西的乌镇划归桐乡,统称为乌镇。

小镇有两座晚清时期的翰林第,一为严辰,一为夏同善。严辰的翰林第在城中的北栅,已经坍塌。夏同善翰林第在东栅有观后街,翰林第的规模虽比不上南浔丝商们的园林奢华气派,一个翰林第也只是三进三间,但仅仅大门前的一对石滚墩石,就已经显出夏家的不同凡响。

夏同善因为与翁同同为光绪帝的老师,官运不错,历官庶常馆庶子、詹事府詹事、兵部侍郎、顺天学府等。但到了乌镇才知道,夏家的名声得以远播主要因为“杨(乃武)与葛(小白菜)冤案”。当年,夏同善曾与浙江籍京官共同联函奏请刑部,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翻案起了一定作用,其事迹被后人编成评弹作品,广为传播。其中“夏府求情”一节,不但详细地演绎了夏同善的功劳,还将夏家花园说得如仙境一般。

三、开着“林家铺子”的老街

乌镇虽小,一向却是“郡丞控驭之地,实具州县规模”,小镇的街、坊、巷的数量和规模也非同小可,俗称“四门八坊数十巷”。老街一律是旧石板铺地,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一间间店铺和民居,门大多是木板的,残缺的雕花,斑驳的油漆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横骑在大街上的拱形门,两两相对,那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墙界标志。

偶尔在街坊之间还看到“水龙会”的旧址,水龙会就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乌镇老宅全是木结构建筑,一家失火往往祸及整条街道。当年乌镇人家每二十户合为一坊,每坊都有自己的水龙会,水龙会的成员都是义务出工,以锣为号,火警一响,人人出动。别小看了这水龙会,乌镇的街道大多只有三五米宽,真遇上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来,还是要靠水龙会。

茅盾故居在东栅的观前街上,街对面一家老杂货店据说就是林家铺子的原型,只是老字号的牌匾换成了黑底金字的“林家铺子”,改成一家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老板并不姓林,却按着电影《林家铺子》里老板的模样乔装一番,偶尔会有游客依靠在柜台边,与这位身着长袍马褂的店老板寒暄几句。

这条古老的商铺街上,还有一家叫“汇源当”当铺,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高高的柜台上,游客们相互间交换着老板与穷人的游戏。

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的交接地,也是周围地区的商业中心。明清时,乌镇东南西北栅连成一片,“民物藩阜,第宅园池盛于他镇”,镇上一度出现了多家典当行,据《乌青镇志》中记载,最多时达到13家。

1932年,茅盾从上海返乡小住,当时的乌镇民生凋敝,市场萧条,镇上只有汇源当一家当铺还在支撑,茅盾在《故乡杂记》中写到的“巍然独存的一家”也就是这家汇源当。

茅盾故居是一套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分为东西两个单元。东屋是沈家先买下的,称为老屋,西面的后买,称为新屋。傢俱摆设据说都是按照沈家当年的陈设,茅盾的祖母曾带着他的两个姑母与丫环就在客堂里养蚕。春蚕时节,茅盾放学后最有趣的事就是回家帮助养蚕,而他关于养蚕的知识与风俗也都是在这间客堂里积累的,为他以后创作《春蚕》提供了素材。

新屋的第二进有一个半亩大的院子,这里的三间平房门窗的样子都是日本式的。据说,茅盾在1933年回乡时,用刚收到的《子夜》的稿费翻建了新屋里三间濒临倒塌的小屋,他亲自画了草图,请人督造,门窗的样子采用的是日本式的,统排的玻璃窗,有良好的采光性。新屋造成后,茅盾又从上海赶来,并在小径旁亲手栽种了一棵棕榈和一丛天竺。此后,茅盾多次回乡,住在自己设计的屋子里从事创作,小说《多角关系》就是在这间小屋里完成的。

1940年,茅盾的母亲去世,此后,他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乌镇已经成为中国最高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这使得更多的海内外作家们有机会来小镇乌镇做片刻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