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颐和园
英文名称:Summer Palace
颐和园于1998年11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花园和行宫,距离天安门20千米整。颐和园因地制宜,布局讲究,山中有山,湖中有湖,山湖竞秀,殿阁峥嵘。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颐和园历史悠久,历尽沧桑。远在金、明时期,这里就是皇室的游乐之地,并有瓮山泊之称。明代时,此处被建成好山园,同时在瓮山南麓兴建了圆静寺,并改瓮山泊为西湖,具有“西湖十景”的美誉。到清代“乾隆盛世”时期,乾隆为其母做六十寿庆,改瓮山为万寿山,改西湖为昆明湖,并在原圆静寺遗址上兴建大报恩延寿寺,同时改好山园为清漪园。从此大兴土木十五年,营建起一座豪华壮丽的帝王宫苑,成为清代京都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清漪园以其优美的风景胜于其他各园。公元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公元1886至1895年,慈禧太后为庆祝自己的生日,挪用海军军费进行重建,历时十年,耗银八百万两,并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0.8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颐和园的主要景区有: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称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茏,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八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遭到严重毁损,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桥梁等人工景观与天然的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遗产价值
颐和园是北京清朝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中惟一完整独存的一处。它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颐和园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