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
45059400000003

第3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曲阜市,又被合称为“三孔”。“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位于曲阜市南门内,是奉祀孔子的庙宇。据称,孔子殁后一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3间改建为庙,内陈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重修、扩建,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现今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千米多,面积9.6公顷;有门坊54座,房屋466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其中有五殿,两庑、一阁、一坛、三祠、两堂、两斋、十七亭等。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整个建筑群前后共九进院落,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每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庙内保存的大量历代塑像、绘画和石刻,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千米,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前后延续使用了约2500年,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占地约2平方千米,四周围有长7千米的砖砌围墙环绕,墙高3米多,厚1米。林内树木丰茂,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件。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曲阜东华门大街1号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孔府在布局上十分具有特色,前部为处理公务的场所,后部为日常生活场所。堂厅的建筑布置具有典型明清时期衙署建筑的风格。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此外,孔府内还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和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极高的文物。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有超过10万的孔氏后人埋葬于此。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得益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遗产价值

从建筑的角度上讲,“三孔”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同时在建筑的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也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比如“三孔”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孔庙殿宇用料讲究、技术成熟、加工细腻、雕刻精湛,具有全国一流的工艺水平。空间环境的布局,沿轴线平面延伸,由层层院落组成的序列向主体建筑大成殿引导展开,空间由窄而宽,建筑由少而多、由低而高。为了突出大成殿的崇高地位,在体量和形制上、尺寸上、色彩和装饰上,使它和周围依次区分,以表现主次和秩序。儒家学说强调“和”,孔庙建筑群堪称为“和”的建筑美学观的一个杰出作品。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其延续时间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是十分罕见的。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