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知道螺蛳美味可食,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吃螺蛳的习惯。但是有人想过是谁早发现自然界的螺蛳可以吃的吗?在广西桂林甄皮岩洞穴中,发现有成层的田螺类壳体,这些成层的壳体是原地沉积还是人为的堆积?为了搞清这一问题,有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发现洞穴中有人体骨骼的堆积。这证明当时不但有人在洞穴中食宿活动,而且死后也埋葬在洞穴中。另外,在洞穴中还发现煮食的灰烬及器皿,在洞穴内的一侧有制作石器工具的区域。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成层堆积的螺壳,大部分的壳顶部都被砸掉,大的螺壳基本上全被砸碎,小的有些没有被砸过,壳顶尚在。这现象说明当时的“洞中人”已经知道螺蛳是可以吃的。因螺大的肉多,所以都喜欢拣大的吃。但是怎么知道他们是最早吃螺蛳的人呢?原来洞穴中发现的贝壳及骨骼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两次测定认为,贝壳距今10990±180年,骨骼距今7580±410年。这就说明人类吃螺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在1万年前左右,当时已掌握了与现代人相似的吃法,即去掉壳顶,吸吮出软体部分,而不是将壳体全砸碎后取食。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有关人类最早吃螺蛳的记录,可能就是全新世界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广西桂林甑皮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