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最早诞生生命的地方,距今约35亿年前,在原始海洋里,已经出现了细菌和简单藻类的单细胞生物。
蓝藻的出现,是一件和生命出现同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到距今18亿年~13亿年前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绿藻等,以后又出现了形形色色藻类的真核生物,这预示着一个熙熙攘攘的生命大繁荣时期即将到来。因为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氧气,使地面上形成臭氧层,减弱了紫外线对生物的威胁力,使水生生物能向陆地发展,同时也为低等动物提供了食物。
另外有些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如裸藻,可以利用鞭毛在水中运动,并且还有个能感光的眼点,与动物很相似;说它是动物,但它又有叶绿素,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食物。像这种既像动物又像植物具有双重性的现象,充分证明了动植物的共同祖先,就是远古时代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随后一部分原始有鞭毛生物,后来逐渐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强了运动和摄食的本领,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原生动物。由于细胞结构的不断分化,导致了营养方式上的一分为二,一支发展自己具有制造养料的器官,朝着完全“自养”方向发展成了植物;另一支则增强运动和摄食本领以及发达的消化机能,朝着“异养”方向发展成了动物。这就预示着在大地上,将要出现郁郁葱葱的植物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界,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竞争,不断发展,日趋繁荣。
到了13亿年~5亿年前这一时期,地球上浅海广布,水生动物大发展,成为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时期。这些水生动物的最大特点是细胞有了分工,低等原始生物形成了各种器官,这时出现了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是门类众多、体型多种多样的低等动物的总称。它们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虽然有的还不十分清楚,但基本的进化轮廓是清楚的。综观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新的类型不断产生和发展,旧的类型不断衰退和灭绝。
它们最初都生活在海洋里,以后又向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和沼泽过渡,最终发育出适应陆地和飞行的器官,登上了陆地繁衍生息,这就为陆生脊椎动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