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下)
45083200000003

第3章 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年),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仁宗时封为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称病辞去,归隐江南,卖药杭州。工诗文,以乐府擅称,《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天马脱羁”。与徐再思(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近人任讷合编二人散曲,亦名《酸甜乐府》。现存小令七十九首,套数八套。

[正宫]塞鸿秋·代人作①战西风几点宾鸿至②,感起我南朝③千古伤心事。展花笺④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⑤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⑥。今日个病厌厌⑦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注释

①塞鸿秋:此曲也可入仙吕及中吕宫。代人作:替人代笔。

②战西风:迎着秋风。宾鸿:像宾客一样的鸿雁。《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③南朝:指南北朝时期在建康(今南京市)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吴激《人月圆》词:“南朝千古伤心事,还唱后庭花。”

④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用以题写诗文信函。

⑤霜毫:色白如霜的毛笔,用白色兔毛或羊毛做成。

⑥“一扫”句:一挥而就,没有毛病。瑕疵,玉石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过失。

⑦病厌厌: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赏析

此曲假托他人之口伤古感时抒怀。“荡气回肠,文情凄楚”(卢前《论曲绝句》),婉转曲折,含蓄蕴藉,颇有“引而不发”之妙。任讷《曲谐》云:“此调铺排转折,神理气势,无不兼至。”

[正宫]小梁州·秋①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②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③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注释

①小梁州:曲牌名。原作四首,分写春、夏、秋、冬。

②金风:秋风。

③雷峰塔:故址在杭州西湖南屏山上,乃五代时吴越王钱妃黄氏建。

赏析

此曲写西湖秋景,意境阔大,充满诗情画意,曾传唱一时。清人陈若莲写道:“小梁州曲叹情移,寒燠炎凉各一奇。好事词流能继响,望江南唱四时宜。”(《西湖杂咏》)

[中吕]红绣鞋①挨着靠着云窗②同坐,看着笑着月枕③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④。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⑤。天哪,更闰一更⑥儿妨甚么。

注释

①红绣鞋:即“朱履曲”。

②云窗:镂刻有云形花纹的窗户。

③月枕:形如月牙的枕头。

④“听着”句:听谯鼓,数更声,愁天明,怕分离。四更,旧时夜间计时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四更过,即将天明。

⑤夜如梭:喻时光犹如梭,瞬息即逝。赵德麟《侯鲭录》二:“织鸟,日也,往来如梭之织。”

⑥闰一更:延长一更。

赏析

此曲写男女幽会的真情挚意。用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用俚俗语,尤善用动词,颇具民歌韵味。

[双调]蟾宫曲·送春问东君①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②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③?趁游丝④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注释

①东君:日神。又谓春之神。

②萋萋:草茂盛貌。

③那答:哪里,哪个地方。

④游丝:昆虫吐的丝。因其随风飘游,故称。

赏析

此曲写伤春、惜春之情。前半写景,情融景中;后半抒情,情与景和。用问答法,层层展开,由景及人,幽雅自然。

[双调]清江引①弃微名去来心快哉②,一笑白云外③。知音④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饱袖舞⑤嫌天地窄。

注释

①清江引:曲牌名。又名“江水儿”。

②微名:微不足道的名位。去来:即归去。

③白云外:指隐居山中。

④知音:知己,知心朋友。

⑤醉饱袖舞:酒醉饭饱,挥袖起舞。

赏析

此曲写弃官归隐后的愉悦生活。末句用夸张手法,极写其旷达情怀。

[双调]清江引·咏梅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②春消息。偏宜雪月交③,不惹蜂蝶④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释

①南枝:南向的花枝。破蕊:花蕾绽开。

②泄漏:透露。

③偏宜:偏偏适合,喜欢。雪月交:与雪月交朋友。雪月,象征素洁高雅。

④蜂蝶:象征轻浮。

赏析

此曲赞梅花的高风亮节。用象征手法,含蓄蕴藉,境界深远。

[双调]清江引·惜别湘云楚雨归路杳①,总是伤怀抱。江声搅②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③。

注释

①湘云楚雨:巫山神女与楚襄王幽会后,神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宋玉《高唐赋》)此借指夫妻团聚。杳:遥远、渺茫。

②搅:卷起。

③“兰舟”句:形容愁多而重。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

此曲写因伤别而带来的离恨。借景抒情,以舟载愁,典雅含蓄。

[双调]水仙子·田家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①,得浮生②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③,直吃的老瓦盆干。

注释

①虚过眼:白白地从眼前溜走。

②浮生:虚浮不定的生活。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过盏:斟酒,递酒杯。

赏析

此曲以农村景色作背景,写归隐田园的乐趣和对淳朴邻翁的喜爱。轻墨淡彩,意境开阔疏淡,颇似田园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