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的轮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工业革命期间的欧美。在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之成为能普遍应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万能动力机”以后,就有人试图以蒸汽动力来驱动船舶。1787年,美国人约翰·菲奇(JohnFitch)建造了一艘由蒸汽动力驱动六对桡桨的小船。1801年,英国人威廉·希明顿(WilliamSymington)制成了长17米,功率10马力的轮船,在苏格兰运河上作拖轮之用,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艘获得成功的实用的轮船。1807年8月17日,美国人富尔敦(RobertFulton)建成的“克勒蒙特”号轮船,长40.54米,平均速率每小时8公里,定期航行于纽约与奥尔巴尼之间。从此以后,轮船开始取代了数千年来一直遨游在江河湖海上的木帆船的地位。
中国的木帆船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一直是我国沿海和内河航运方面的主要交通工具。1835年,英国轮船“渣甸”
号首次驶入广州,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这种不是用人力和风力,而是用蒸汽动力的巨物。中英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中国的轮船数量日益增加。中国人耳闻目睹外国轮船的巨大优越性,也开始了自己制造轮船的事业。
中国最早制成的轮船究竟是哪一艘?人们一般认为,1865年在南京建成下水的“黄鹄”号,是我国自制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的制造过程是这样的:1861年,曾国藩攻陷太平天国据守的重镇安庆,设立了安庆内军械所,决定着手试造轮船。次年春,派以“深明器数,博学多通”著称的徐寿、华蘅芳等人负责设计和试造轮船。经过3个月的苦心钻研,制成了一具模型蒸汽机。当年7月7日曾国藩的日记中记载:“华蘅芳、徐寿所作火轮船之机来此试演,其法以火蒸水,气贯入筒,筒中三窍,闭前二窍,则气入前窍,其机自退而轮行上弦;闭后二窍则气入后窍,其机自进而轮行下弦,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约试演一时。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在安庆制成了一艘螺旋桨暗轮木质轮船,但在试航时因蒸汽供应不足,只行驶了一里就不能航行了。曾国藩记述此事道:“同治二年(1863年)间,驻扎安庆,设局制造洋器,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虽制成一小轮船,而行驶迟顿,不甚得法。”显然,这次试制轮船的工作是失败了。
1864年,曾国藩攻下南京,随即将徐寿等人试制轮船的工作迁往南京继续进行。他们“推测动理,测算汽机”,改进螺旋桨的设计,提高推动效率,终于成功地制造出“黄鹄”号轮船。“黄鹄”号全部制造费用共约白银8000两,船重25吨,长55英尺(一说船长55华尺)。机舱设在船的前部,蒸汽机为高压单汽缸,航速“七时内可逆水行250里,及回而顺水,不过四时已到”。此处所说的“时”,是指中国传统计时单位的“时辰”,1时等于2小时。250里的航程,逆流为14小时,顺流为8小时,所以它的静水流速为每小时25华里。
然而,也有人认为,“黄鹄”号的建成,固然是我国近代造船史上的大事,但若把它说成是中国自制的第一艘轮船,则未必妥当,因为在“黄鹄”号下水试航的前一年,左宗棠已在杭州制成了一艘小轮船。据史料记载,1864年10月,左宗棠找来了一位60多岁的陈姓工人,制成了一艘蒸汽动力的小船。这艘小轮船在西湖上试航,左宗棠说其“形模初具”,“驶行不速”;主持这次试制工作的陈其元则认为“仿造小火轮二艘,试之均能合用”;当时正在左宗棠军中的法国人德克碑、日意格则觉得“大致不差”。日意格记述道:“该船依照宁波船的样式。它可容2人,一人在前面,另一人在后面。大体上,机器各部分齐全,它足够说明一条蒸汽船如何工作,但仅此而已。”他对左宗棠说:“很好,总督阁下,这证明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由此可见,应该说这次试制轮船的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
有人提出了三点理由,来否认这是中国的第一艘自制轮船:第一,该船“试之西湖”,显见船体甚小,或为游艇之类;第二,当时似乎尚未具备制造两台蒸汽机和两台锅炉的技术条件,很可能是从上海购买的外国旧机器和锅炉,稍加修理改装而充用的;第三,由于左宗棠“无款可筹”和“无暇及也”,该船的试制工作没能继续下去,因此船只的构造性能等也就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有人认为,上述理由值得商榷:首先,由于有关记载过于简略,我们无从了解该船的具体结构性能和技术指标,只知道该船是仿照宁波船样式,“可容两人,一人在前面,另一人在后面”,虽然船体较小,但是已经“足够说明一条蒸汽船如何工作”,无可否认它是中国自制成功的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船只。其次,从史料记载来看,该船所用的蒸汽机似乎并非购自外国,而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左宗棠曾记述说:“前在杭州,曾觅匠仿造小轮船,形模粗具,试之西湖,驶行不速,以示洋匠德克碑,税务司日意格,据云大致不差,惟轮机须从西洋购觅,乃臻捷便,因出法国制船图册相示,并请代为监造,以西法传之中土。”意思很清楚:这次试制的小轮船“形模粗具”,“大致不差”,之所以会“驶行不速”,原因正在于未“从西洋购觅”轮机,否则将会轻捷便利得多。实际上,这艘小轮船正是中国工匠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有些研究者指出:“据说,这艘蒸汽船是在没有外国人帮助的条件下完成的”;连亲身经历此事的法国人日意格也承认:这是“一艘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蒸汽船,……这证明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退一步说,即使轮船上使用了一些外国的部件和设备,也不能就此否定这艘小轮船是中国制造的,“黄鹄”号上的回转轴、锅炉和烟囱不也是使用的外国材料吗?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汽机木船和铁胁兵船,仍然要“设法购置外洋钢铁、木各料及轮船上应用之电灯水雷、应用之电缆各件”;要“由英国采购康邦新式机件全副运回2次,镶配合拢”;还需要“外洋定购之船身钢板并轮机水缸、钢料等件”;要“在法国科尔苏制厂定购钢板料件”;船上装的也是买来的外国炮;最后,制成的船还要“烧用上等英煤”。即使如此,人们不还是把它们说成是中国自制轮船的开端吗?再次,中国没有继续走自己试造轮船的道路而是直接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和技术图纸,这不仅是某船某地的命运,而且是中国整个近代工业中的普遍现象,这有利于中国造船工业较快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因此而否认当时人们努力试制轮船的价值和意义。
由上所述,可见中国最早制成的轮船,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是1865年在南京下水试航的“黄鹄”号,而应该说是1864年在杭州“试之西湖”、“大致不差”的小轮船。
遗憾的是,由于史实记载过于简略,我们对这艘小轮船的具体情况以及该船制造者的姓名、生平等等,尚无从得知。
另外,还有一些记载,值得在此一提: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写道:“番禺绅士潘仕成捐赀延佛兰西洋官雷壬士于家,造洋船洋炮……所捐造二桅战船4艘,材坚工巧,悉为西洋式”。从字面上看,所造虽是西洋式战船,但显然不是轮船,而仍是旧式帆船。《清史稿》卷一三五记载:“广东匠役何礼贵,曾为外洋造船,能造大轮舟及各式战船。饬赴湖北,择何项战船利于长江驾驶,即就海船之式量为变通”;还有记载说:1847年时,“广东另一绅士潘士荣也曾招雇匠役试造火轮船”。这些举动,一则未见成功的记录,二来历史资料过于简略,难窥其中真相,在没有得到起码的材料能够说明其大致情况之前,我们只好暂时存而不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