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风云
45095100000010

第10章 英诺森——欧洲中世纪的“万皇之皇”

英诺森三世教皇,1198年,年方38岁的洛塔里奥·迪·赛格尼被选为教皇英诺森三世。他共执政18年,对整个中世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声称自己有权领导神圣罗马帝国,于是发动了两次讨伐以显示教会的力量。同时,他也积极吸引贫穷百姓使他的教会日益壮大。他召开的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使我们今天所说的天主教成型。

作为一个典型的神职人员,英诺森更象是一个政治家,但是他的成就却全部体现在战略上。无论是迫使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组成十字军发动新的对圣地的远征,还是在欧洲建立庞大的天主教神权帝国,他都使那些欧洲的君主们感到了恐惧的滋味。1198年英诺森三世任教皇后中世教皇的势力达到了顶点。他把自己的职责看成是半神式的存在,即他说自己是位于神与人之间的存在,在神之下、人之上。他还认为自己是基督的代理者,或者甚至确信自己是祭司长,是王的麦基洗德。他声称“如果王不衷心事奉基督的代理者,就不能正确地统治国家”,而且认为如果说王拥有世俗的权利,那么祭司在灵魂上拥有权利,正如灵魂比肉身更贵,祭司职也比王职更宝贵。还说“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

对于那些敢于向神权挑战的人,英诺森给予的是绝对的打击。曾经作为教皇的盟友而存在的人也不允许出现不服从管教的事情。在宗教权威的支持下,很多的世俗王公,不得不在英诺森的面前屈服。1197年,德国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威尔夫家族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为了维护宗教的权威,英诺森支持了威尔夫家族,但因威尔夫家族的继承人奥托撕毁了对教皇的承诺,并要求对教会的控制权,英诺森转而支持霍亨斯陶芬家族,并扶持其登上了德国的王位,作为代价,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继承人腓特烈成为了教皇的被保护人。

教皇控制着世俗权力的更迭。教皇不是真正的世俗帝王,然而在当时的欧洲,教皇极其领导下的教会,却拥有着世俗帝王所无法具备的绝对权威。当教皇格丽高利宣称教皇拥有高于世俗帝王权力时,德国的亨利七世试图去挑战教皇的权威,然而他失败了,当他要面对教皇对世俗的威权时,他不得不选择妥协。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个屈辱,但他没有选择,但亨利的敌对势力相应教皇废黜亨利的声明而攻击他时,除了妥协外,他没有选择余地。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召开第四次拉兰特宗教会议,并在这次会议上将宗教权威正式制度化的时候,世俗帝王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挑战教皇的权威了。在此前,英王约翰曾经试图过,然而他的命运并不比亨利七世好到那里。他几乎因此而丢掉自己的王位,丧失自己的国家。

英诺森三世没有武装,更没有领地,但他拥有整个欧洲。凭借着出色的政治手腕,英诺森将整个欧洲玩弄于鼓掌之上,也为后世的阴谋家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他决定着欧洲君主们的任免权,同时也掌握着欧洲的土地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