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风云
45095100000008

第8章 现代信息战争特色(8)

一方“目明耳聪”,另一方“眼盲耳背”,战场几乎单向透明。占有“时代差”优势一方战时能清楚地看到敌方的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全面掌握敌方部队的部署和运动情况,战场“晴空万里”,战情“尽收眼底”。而处于“时代差”劣势的一方由于没有完备的各级侦察定位系统,因而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敌军,战场“乌云密布”,到处是“战争迷雾”。

一方“打得到,打得准”对方;另一方“打不到,打不准”对方。占有“时代差”优势一方的武器装备射程远、精度高,而处于“时代差”劣势一方的武器装备射程近、精度差。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在战争中,一方能打到、打准另一方;而另一方却打不到、打不准对方。

一方作战节奏快,拥有战场主动权;另一方作战节奏慢,处处被动挨打。占有“时代差”优势一方已初步实现了信息处理实时化和作战指挥自动化。这就使他们的作战行动得以近实时地进行,即近实时地发现目标、指挥控制、实施机动、进行打击与评估毁伤,从而大大加快作战节奏,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而处于“时代差”劣势一方由于信息处理慢,作战指挥甚至靠手工作业,作战行动迟缓,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军事技术“时代差”对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看到,军事技术“时代差”不是武器装备的“代差”。在50~7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与其作战对手有“代差”,但不存在“时代差”。如果说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有“代差”,处于“代差”劣势的一方还有可能通过利用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谋略水平来战胜对手,那么,如果交战双方的军队存在军事技术“时代差”,处于军事技术“时代差”劣势的军队无论如何也很难战胜占有“时代差”优势的军队。前者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军队,多次战胜武器装备优势之敌所证实。后者也有沉重的历史作依据。18、19世纪,英、法、美、德、意、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于军事领域,使其军队首先装备了工业时代的热兵器和机械化装备,而其他国家军队武器装备的主体仍然是农业时代的冷兵器,因而出现了军事技术“时代差”。帝国主义列强就是利用这种“时代差”优势,瓜分了整个世界,使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在这一历史时期,亚非拉地区农业时代的军队有的作战也很勇敢,谋略水平颇高,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战胜帝国主义军队,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这样。

历史发展到今天,再一次出现了军事技术“时代差”。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使其几乎处于“有国无防”的境地,使其面临一个相当长的“战略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它们很难制止“时代差”优势国家对其军民目标的大规模空袭,它们经过多年努力建设起来的高楼大厦和各种基础设施可能毁于一旦,使其国民经济倒退几十年。这不是耸人听闻的天方夜谈,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能。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军民必须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并认真对待面前的“战略危险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本国特色军事变革,尽快消除这种军事技术“时代差”。

竞逐信息战“高地”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信息战。近年来,信息战理论与实践又有新发展,其表现主要有三:

其一,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有关法规、条令。1998年,美军参联会颁发《联合信息行动》条令。该条令是对多年来信息战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标志着信息战已进入美军诸军种联合作战的水平。2001年6月,美陆军部发表了新版《作战纲要》。该纲要扩大了信息战的内涵,将信息保障、反宣传、反情报和计算机网络防护也纳入其中。2000年9月,俄安全会议颁发了《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以全面加强俄罗斯的信息战建设。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对付“黑客”攻击的“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计划”。

其二,增建信息战组织机构。最近,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办公室”和“国家信息战预警中心”,前者负责全国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后者负责侦察可能出现的重大信息攻击,拟建立由副总统任主席的“国家信息保障委员会”和对其负责的信息安全执行机构“信息保障中心”。美国国防部新成立的信息战管理机构主要有负责规划攻防信息战的“国防部计算机网络战中心”、由常务副部长任主席的“信息战执行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信息战理事会”、军事情报局的“信息工作组”,国家安全局的“信息情报中心”,国防信息系统局的“防御信息战行动中心”和“防御信息战规划与协调中心”等。英、德等国也在酝酿成立类似的机构。

其三,积极培养信息战人才。为了实施和打赢信息战,美、英、法、德、日等国军队各院校已把信息战作为军事教育与训练的重点,正在大力培养信息战人才。为此,它们有的新成立了信息战军事学院,有的在原有高级军事院校教学中增设信息战课程,培养从事信息战的专家与指挥官。

这次军事变革的实质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军队信息化的第一步是部队数字化,即建设数字化部队。可以这样说,数字化部队是初级阶段的信息化军队。在90年代上半期,开始建设数字化部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近年来,这些国家军队的数字化建设又取得了新进展。

美军1997年已建成1个数字化旅。美陆军数字化办公室1998年称,将投入147亿美元,到2000年建成1个数字化师,2004年建成1个数字化军,2010年使陆军的所有10个现役师全部实现数字化。近几年来,美陆军的工作重点是筹建数字化师。1997年11月,进行了数字化师高级作战试验。1998年5月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公布了试验总结报告,6月公布了新的数字化重型师编制表。2000年9月,把第4机械化步兵师改造成了第一个数字化师。该数字化师配备了由1万多套设备构成的100多个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作战指挥系统各分系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数字化部队的优长是:作战行动更加迅速;作战指挥更加灵活;作战协同更趋简单;作战保障更趋便捷;作战能力有很大提高。

英国国防部1996年颁发“陆军数字化总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与试验,于1998年初做出决定,开发两个战场数字化系统:旅和旅以上部队使用的编队作战管理系统;旅以下的战斗群管理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在研制之中,1999年已进行多次软件测试,2000年进行了一次数字化战斗群作战试验。

法国陆军部队数字化建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出了团级信息系统,2001年已装备团、营级部分 队;二是基本上建成了Atlas炮兵指挥信息系统和Martha防空炮兵指挥系统,它们都与团级信息系统有互联能力;三是由武器平台、传感器和信息源组成的信息终端系统的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法陆军2000年试编了一个6000人的数字化旅,计划于2002年对该旅进行“作战试验”。

德国陆军已于1998年组建一个标准数字化营,计划到2003年建成2个数字化师。为建设数字化部队,正在开发三种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即旅以上高级指挥控制系统、营团级指挥控制系统和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

在新军事变革浪潮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又有一些国家正式启动了军队信息化建设,主要有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

韩国国防部于1999年初,颁布了《2010年信息化军队构想》,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信息战和科技战的信息化组织体系和信息技术体制,要求制订信息化建设法规,争取到2015年将韩军建成信息化军队。其主要举措有三项:首先,在国防部设立“国军信息化高级官员协调会”,统筹全军信息化建设。陆、海、空军本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负责本军种的信息化建设。第二,重点解决四大课题: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联合资源管理系统;国防情报通信网;信息安全与防御信息战。第三,制订“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信息化教育体制,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到2002年的具体目标是,建立150个信息化教育场所,确保韩军拥有350名信息战高级专家。澳大利亚国防部于1999年成立了“军事革命办公室”,制定了以军队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塔卡利计划”,要求到2010年建成澳国防军综合C4I和信息战系统。该计划规定,澳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实施《联合项目2049》,建立一个“多级综合信息安全保障环境”,满足澳军和国防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类系统对信息安全的需求;用1.6亿美元建设战术指挥支援系统,它可提供近实时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使指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日本陆军信息化建设的追求目标是:在作战方面,指挥官可实时掌握地形、天候、敌情、我情等情况,利用模拟系统实时分析战场态势和战斗演进结果,定下正确决心;在教育训练方面,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使官兵不出营房就可以聆听最优秀的教官授课,进行实战训练;在后勤保障方面,可通过军地联通的无纸化办公系统提高后勤支援效率,官兵可利用远程医疗系统接受最好的检查与治疗。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日本陆军正在大力提高信息战能力,充实完善各级信息网络,开发相关军事技术。

中外军事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