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俄罗斯的古典芭蕾,一向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莫斯科的大剧院和圣彼得堡的基洛夫歌舞剧院,是它的两个大本营。
大剧院的俄文名字,音译过来就是“布尔绍伊”,意思是壮观伟大。在俄国,叫这个名字的剧院不止一家,但只要是叫这个名字,那么在它所在的城市里,就一定是最大的一座剧院。
大剧院就在莫斯科的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建筑确实雄伟壮丽,占据了一整个街区。剧院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传音性能优良,通常以上演歌剧和舞剧为主,在剧目的选择上,相当注重传统,而且特别擅长那些场面壮观、演员众多的宏篇巨作。
大剧院的舞台,面积并不特别大,主台竟是265米,深235米,后台宽265米,深105米,但其中表演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上演芭蕾舞剧的需要。
芭蕾舞剧的剧情,要靠舞蹈和音乐来展开,演员的活动范围最大,尤其是大型的群舞,演员要不断变幻组合成优美、整齐的图案,所以比起歌剧、话剧等等所有剧种,舞剧表演区的面积,居于首位。
一般的剧院,在习惯上都将主表演区设计成长方形,也有梯形的,那是倒八字前窄后宽的形状,普通是宽12米,进深12米左右,而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主表演区,可以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宽和深都足有20米。
观众大厅有一层池座、五层楼座,高21米,莫斯科大剧院和米兰的斯卡拉剧院,都是周边设多层柱廊式包厢的马蹄形观众大厅的典型例子。
大剧院有一支常驻的管弦乐队,技巧高超,名满全球,不只为剧院伴奏,也开音乐会和录唱片,而且乐队编制相当大。这是因为,替舞剧伴奏的乐队,和歌剧还不一样,舞剧一没道白,二不演唱,不怕乐器盖过人声,反而全靠有力的音乐烘托剧情,所以乐队编制就偏大。像莫斯科大剧院演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队的编制,就有近百人。
剧院的装备本就精良,在前苏联时代,又经过多次技术改进,设施更加齐全。像剧院的舞台机械装置里,就备有一个直径达15米的拼装式旋转舞台。这种拼装式转台的用处,是一旦剧情需要,就可以临时组装,覆到主台的台面之上,转台上同时能搭多部场景,一场演完,灯光转暗,转动舞台,不用开幕闭幕,更换布景道具,马上就进入下一幕戏。
技术改造之外,艺术装修也进行过许多次,因为莫斯科大剧院不仅是艺术圣地,原来前苏联党和苏维埃的重大会议,也常在这里召开。像第一部苏联宪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宣言,就都是在这座剧院里通过的。
大剧院的历史,在俄国剧院中是最悠久的之一,可以一直追溯到1776年,当时莫斯科省的检察长尤鲁索夫和一个英国的杂耍艺人梅多克斯合开了一家剧院,剧院建在兹纳明卡街上,由梅多克斯出任经理,名字就叫梅多克斯剧院。
4年之后,剧院搬至彼得罗夫大街,仍旧由迈克尔·梅多克斯与尤鲁索夫合资经营,只是名字改成了彼得罗夫剧院。这是俄国戏剧与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俄国早期的歌剧,大都是在此上演的,而莫斯科小剧院的前身莫斯科剧团,也常来这里演出话剧。
1805年,彼得罗夫剧院遭火焚毁,剧团改在新皇家剧院演出,规模反而更加壮大。这其中,有一个“教育之家”--就是孤儿院的芭蕾舞团,它始自1773年,从莫斯科的孤儿院中挑选学生,加以训练,原本就是为了向大剧院提供舞者。这些学生里面,有好些成了后来大剧院芭蕾舞团的台柱子。除此之外,政府还出资32000卢布,赎买了斯托雷平的一个农奴剧团。
1812年,拿破仑的大军兵临城下,莫斯科市坚壁清野,所有剧团也全部撤离。战争过后,剧团在一些贵族的府邸中演出,后来莫斯科皇家剧院的负责人科可什金等人,决定在红场附近,彼得罗夫剧院的旧址上,盖一座新的剧院,这就是1825年1月19日开幕的大彼得罗夫斯基剧院,也就是现在的大剧院。
大剧院的剧目,既有歌剧,也有舞剧,当时俄罗斯的艺术风格,深受法国影响,反映在戏剧制作上,像史诗的氛围,宏大的场面与布景,高雅的格调等等,都成为大剧院后来的传统。
虽然一整代俄国艺术家都从这里崛起,而且19世纪后半叶许多俄国重要作品都在这里首演,但沙皇政府始终偏爱圣彼得堡的剧院,莫斯科所得的戏剧经费,往往只有圣彼得堡的一半。1853年剧院再度发生大火,只有剧院入口处的8道圆柱幸存下来,重建的工作,由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卡沃斯的儿子,建筑师阿尔贝托·卡沃斯完成。1856年新剧院开幕,首演剧目是贝里尼的《清教徒》。
大剧院芭蕾舞团的名望风光,曾一度为基洛夫剧院所掩,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它仍推出了一系列经典名剧的首演。像彼季帕和明库斯的《堂·吉河德》,还有1877年首演的《天鹅湖》,虽然它因为编配不佳,初演时是一次名声狼藉的惨败。十月革命以后,大剧院不断推出重要的新芭蕾剧目,有《红罂粟》、《灰姑娘》、《基日中尉》、《安娜·卡列尼娜》、《斯巴达克斯》、《伊凡雷帝》等等。但在重要程度上,仍无法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剧院相匹敌。
战结束之后,剧院从古比雪夫迁回莫斯科,并且吸收了原来基洛夫剧院的两名台柱,著名的乌兰诺娃和拉夫罗夫斯基,这才使莫斯科成为俄国芭蕾的中心。
在前苏联时代,芭蕾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基洛夫剧院的明星们,纷纷逃往西方。像1993年死于艾滋病的努里耶夫,他前些年在西方世界红极一时,替芭蕾艺术吸引了一大批新的观众,就是随基洛夫剧团出国访问途中,在巴黎突然接到回国的命令,而索性叛逃的。其他像帕诺夫为移民以色列,费尽千辛万苦,搞得满城风雨,方始成功;还有玛卡罗娃的一去无踪,都是轰动一时的事件。
像这样顶尖舞星成群结队逃亡的事情,西方人在分析时,多半归咎于前苏联艺术政策僵化保守,政治空气压抑禁锢,这有一定道理;但就是经济收入上的差别,也很诱人了。以努里耶夫为例,他双亲都是乌拉尔山区的鞑靼农民,生活贫困,所以豪奢的西方式生活对他来说特别有诱惑力,他23岁只身叛逃,到前些年去世时,已经有能力在意大利购置私人的海岛了,这其间的差别,不言自明。
是保守归保守,俄国的芭蕾水平,仍然世界独步,无人能及。在比较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两地时,一般公认基洛夫剧院风格矜持典雅,更西方化,而莫斯科大剧院则是热情洋溢、技巧出众,富于俄罗斯民族色彩。
莫斯科大剧院在前苏联时代,因为艺术成绩卓著,多次获得列宁勋章。
近年来,剧院的指挥是亚历山大·拉查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