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新兴能源
45100600000033

第33章 波浪发电

海面波涛澎湃,它来源于风能。由于风和水的重力作用,海水产生起伏运动。这种运动产生的能量也就是波浪能。广阔的海洋,风大浪高,往往巨浪席卷千里,威力无比。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

波浪能的总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波浪能约30亿千瓦,其中可利用的约占1/3,达10多亿千瓦,相当于近100个三峡电站的能量。地球上南半球的波浪能比北半球大,如夏威夷以南、澳大利亚、南美和南非海域的波浪较大。中国沿海的波浪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年平均波高东海为1~15米,南海大于15米。据推算,我国波浪能的可开发量约为7000万千瓦。

世界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波浪能的研究。在英国,仅1856年到1973年,就有340多项关于波浪能利用的专利登记。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也有许多人在研究波能发动机,制造波能发电船,建设波能电站。现在,大型防波堤电站已经问世,人们已开始了对波能的实际利用。我国的波能利用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应用规模较小,但也有一定成效。

波力发电是波浪能的主要用途。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试制成功小型波力发电装置,主要用于海上浮标灯,并批量生产作为商品出售。目前,我国也能生产同类产品,已在沿海一带应用,效果良好。70年代日本着手研究波力发电船,试验发电量为19万千瓦小时。我国也研制成功了波力发电装置航标灯船,该船于1990年秋投入运行,经多次台风袭击,工作情况良好。

80年代以后,欧洲和日本先后建造了不同规模的岸式波力发电站,装机容量越来越大。日本建造了40千瓦波力电站,已经长期运行。挪威兴建了500千瓦波力电站。英国已开始设计5000千瓦波力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640万千瓦小时。近年来,我国也在广东进行岸式波力发电试验,并发展防波堤和浮体式波力发电装置,经济性和实用性正在不断提高。目前,波力发电已成为海洋能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波能转换装置样式繁多,但是它们不外乎三个基本转换环节:第一级是受波体,第二级是中间转换器,第三极是最终转换应用装置。

第一级受波体将大海的波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所特有的能量。通常为一对实体,即受能体和固定体。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运动;固定体是相对固定的,它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浪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中间转换就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最终转换是适应用户的需要,如发电则将中间转换的机械能变为电能,通过发电机发电。

当前,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我国山东乳山口、浙江乐清湾、广东甘竹滩等也建有中、小型潮汐电站。

由于潮汐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少污染,因此世界各国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在研究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以缓解石油等能源不足带来的困难。可以相信,月亮和太阳将以无穷的引潮力慷慨地向人类大规模贡献电能的日子不会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