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45106900000005

第5章 文化政策(4)

另外,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要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编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国家标准,修订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建设标准。完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为什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所谓“三贴近”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要以“三贴近”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从“三贴近”入手,抓住“三贴近”,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把“三贴近”的要求贯穿到各个方面,理论研究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文艺出版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三贴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新的实践。要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努力掌握人民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研究借鉴人类文明进步的有益成果,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三贴近”原则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三贴近”原则的精神实质为:“三贴近”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党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是宣传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既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归宿点;既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又是实现宣传目的的基本途径;既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又是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表现方式;既是指导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又是具体的宣传思想工作,因此,要深刻理解、充分认识、系统分析、科学把握“三贴近”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工作中自觉提倡“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正确坚持“三贴近”。

何谓“三贴近”的政治要求

“在深入人心上下工夫”,是实践“三贴近”的政治要求。将“三贴近”深入人心,必须熟悉政策,把握形势,了解社情,体察民意,胸有全局,手有典型。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较高的政策素质和广播电视业务修养;“在开拓上下工夫”,是实践“三贴近”的思想要求。将“三贴近”开拓创新,必须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标新立异,思路开阔,视角新颖。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思维方式;“在力争实效上下工夫”,是实践“三贴近”的作风要求。“三贴近”要力争实效,必须反映实情,符合实际,实事求是,针砭时弊,掌握好度。

何谓“八坚持”

“八坚持”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四、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快速发展。八、坚持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投入,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和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加入WTO对我国文化政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对于文化建设来说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并且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第一,加入WTO有利于我国文化政策法规的完善。WTO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它的规则对于成员国而言,是一个权利与义务同时并存的法律体系。WTO的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政府的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而且透明。根据各具体协议透明度条款的要求,WTO成员国有关关税、非关税措施、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应及时通知WTO,并保证符合WTO的有关规定。遇有国内立法与WTO的法律制度相抵牾,必须调整国内立法,使之符合WTO的法律制度。与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相比,我国的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有关文化市场方面的立法、执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文化立法中存在的数量偏少、效力层次偏低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WTO有关文化的法律制度不仅为我国文化立法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刺激因素。把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问题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写进了十六大报告,与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是密切相关的。第二,加入WTO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入WTO有利于降低进口文化产品的费用和价格,也可以相应得到成员国对我国提供的市场准入,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我们还可以享受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安排和优惠待遇。我们可以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及人才优势对国内文化市场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所有制结构的良性互动;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雄厚资金和全球市场网络系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民族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加入WTO,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扩大,品种和数量增多,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文化消费的机会,有利于打破垄断,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将有力地促进国内文化产业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着我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空间巨大的文化市场,只要解决了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第三,加入WTO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一翼,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入WTO拓宽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为我国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我国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外国文化企业进入我国,直接为我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开了方便的窗口,也会促使我国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同国际进行必要的接轨。

加入WTO对我国文化政策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有直接影响,如对于文化服务贸易往来,而更多的是间接影响;有现实的影响,如文化市场准入,而更多的是潜在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的精神支柱。随着市场的开放,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思潮大量进入,必然会带来更多宣扬西方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东西,甚至包括一些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垃圾也会泥沙俱下,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的。第二,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冲击。随着大量国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入,尤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传播优势、成本价格优势和营销优势为背景,也势必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造成部分接受、鉴赏,乃至创新方面视线的模糊性,造成部分受众妄自菲薄、鄙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误区。强势的单一文化可能破坏文化多样性,形成文化领域里的“劣币驱良币”现象。第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造成压力。随着国际资本大量进入我国从事文化经营和服务,特别是位居世界财富榜前列的许多文化产业巨人,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熟悉的规则踏入我国,必将引起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群雄环伺的局面下,新兴的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利用主场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把压力变成动力,在竞争中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是我国文化政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第四,对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在适应加入WTO之后的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许多关系尚未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一些部门、领域、环节中存在。二是,WTO的规则毕竟不能完全摆脱经济强势国家利益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掌握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因而必须去熟悉、适应和利用规则。三是,我国加入WTO时间较短,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WTO规则,还需要一段时间。四是,各级政府部门长期以来习惯于运用行政命令管理国有企事业单位,在面临大量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同时大量涌入市场的情况下,政府管理职能的运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都是一个难题。文化部门普遍面临着观念、经营、政策、人才、分配、投资融资等种种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准入的范围还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于已经形成的一套既定模式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哪些是应当坚持的好的管理方式,哪些职能应当予以保留,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应当如何转变,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修改和放弃原来熟悉的管理手段,学习不熟悉的新规则,既会带来感情和认识上的冲突,也会带来管理的实际效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如何调整当前我国的文化政策

加入WTO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对策根据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及时调整我国文化政策,是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