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体双翼”,即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一个战略主体”指的是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持久不懈的努力,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由大到强。“两大发展方向”是指面向发展瓶颈和重大应用两大方向实现技术突破。紧贴战略需求,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面向重大应用,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
何谓“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指的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是什么《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就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文化事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遵循文化行业专门人才成长的规律,理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搞活用人和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
《2007—2010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是什么《2007—2010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方针:首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指导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着眼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其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遵循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统筹规划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促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再次,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提高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后,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推动、良性发展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自下而上、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健全人才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初步实现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较高,能基本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总体目标。
你知道《中国标准书号》吗?
《中国标准书号》是1986年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于198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中国标准书号》规定:一、1987年1月1日以后发稿的图书,从征订目录稿到版本记录一律采用“中国标准书号”,同时保留“全国统一书号”。二、1988年1月1日以后发稿的图书,一律取消“全国统一书号”,只用“中国标准书号”。请各出版社在1987年中,将以前所有仅用“全国统一书号”发稿的图书出版完毕,实在出不来的,请补编“中国标准书号”,以保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图书上都使用“中国标准书号”。三、“中国标准书号”不包括下列三类出版物:临时性印刷品,年画、年历画、挂历、台历等;无书名页的单张美术印刷品或折页美术印刷品(图片);各级技术标准文献。上述不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图书,将继续使用“全国统一书号”,但其中出版社号改为新颁发的“中国标准书号”中的出版社号,从1988年1月1日起执行。
文物普查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中,对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作出全面说明。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国内外贸易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类工商企业不同程度地保存、传承着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特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源。加强对这些文物资源的调查、发掘与保护,对弘扬诚信经营理念和优秀商务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各级商务、文物主管部门要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文物普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积极组织做好有关文物普查工作。
哪些文物出境时要经过审核
《文物出境审核办法》中规定了出境文物必须经过审核的范围,其中包括:1949年(含)以前的各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1949年(含)以前的手稿、文献资料和图书资料;1949年(含)以前的与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实物;1949年以后的与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代表性实物;1949年以后的反映各民族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代表性实物;国家文物局公布限制出境的已故现代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作品;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哪些物品不得作为文物拍卖竞标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工作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物拍卖竞标的包括: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文物,包括自境外征集,但不能提供合法来源证明的中国文物;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依照法律应当移交文物行政部门的文物,包括国家各级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包括宗教场所管理的文物;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收存的珍贵文物;依法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物主处分权有争议的文物;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或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实物、手稿、图书资料及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买卖的动植物种制品;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个人可以以哪些方式使用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用于商业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下列方式使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一、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二、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用于服务项目中;三、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用于广告宣传、商业展览和营业性演出活动中;四、销售、出口含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商品;五、制造或者销售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六、可能使人认为行为人与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而使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其他行为。
为什么要发布《关于紧急制止并坚决纠正用国有文物送礼的违法行为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紧急制止并坚决纠正用国有文物送礼的违法行为的通知》,是因为一些地方出现用国有文物送礼的违法现象,特别是个别革命老区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和文物单位工作人员,也采用拿国有文物向上级部门负责同志送礼、跑项目要经费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而且败坏了党风,破坏了文物保护和管理秩序,使国有财产和重要的文物资源遭到流失,也丧失了文物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必须及时制止并坚决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作了什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雕塑和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考古发掘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由国有文物收藏、保护和研究机构妥善保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得将馆藏文物赠与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二、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四、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五、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六、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什么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公民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下方针原则: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二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三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四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五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六要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如何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如何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首先来说,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其次,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再次,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以其独特形式和艺术魅力,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
人才强国战略应坚持以什么思想为指导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何要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