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现代生活百科
45109600000186

第186章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14)

颜真卿:《多宝塔》、《东方朔画赞》、《鲜于氏离堆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灵活多变的字体——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书体。“行”是行走的意思。如果说楷书好比人的端坐,那么行书就好比人的行走,显得生动活泼,自由自在。

行书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上下一千多年,一直盛行不衰。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长于行书而名垂书史,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艺术中,篆、隶、楷、草各种书体,都各有一定的规则,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写法。行书是一种可以灵活多变的字体,在书写中含楷书的成分多一些,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俗称“行楷”;含草书的成分多一些,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等,俗称“行草”。行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下笔收笔处多露锋、少藏锋;笔画转换处多圆转、少方折。

行书,相传是汉末书家刘德升所创,但从来没有他的行书流传。晋代是行书最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行书大家,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外,还有王询、谢安等数十人。

继晋代以后,凡是善书者无不工行书,善行书的大家也层出不穷。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鲜于枢、王铎、傅山等,尤其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

易书易认的行书

俗语说:“楷如立,行如走。”这一说法表明了行书的书写要比楷书疾速得多。楷书每一笔都要把起笔、收笔作明确的交待,各种笔画表示完整的规范形态。行书就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务从简易”,每一笔没有一定的规范形态,也不需完整地交待起笔、收笔过程,所以书写起来极为方便,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同时,行书又能保持楷书的基本结构,所以识别行书与识别楷书并没有什么差异。我们将《兰亭序》中的“類(类)”、“懷(怀)”、爲(为)”、“清”等字,与楷书《九成宫》有关的字相比较,就能发现,行书的结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既便于认识,又便于书写。

关于行书的这一特点,还可以从与草书的比较中加以认识。草书就不那么便于识别,这里刊出的两组书法:“觀(观)”、“年”、“歲(岁)”、“事”,都是从王羲之的作品选出来的,行书选自《兰亭序》、草书选自《十七帖》。行书这四字的书写方法,基本上与楷书的笔顺、结体是相同的。而草书这四字就“面目全非”了。“觏”字,由原来的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年”字,是由上而下地写下来,最后才以竖画将其贯连成字,草字的“年”字,则先撇出后,即竖下再作相连接的三笔横画。不仅改变了原来的结构,而且也改变了笔顺。“歲(岁)”字,也都改变了原来的笔顺和结体。“事”便更加简省了。草书的这些变化,便增加了识别它的困难程度,由此正表明了行书便于书写和识别的特点。

行书独特的体势变化

行书的体势,比较楷书而言要明显得多。楷书的基本形势是在正方形中体现出来的,但是行书则没有方形的“外框”的约束,所以体势就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行书的体势首先基于笔势。楷书的笔画之间的联系,体现的是一种虚连的笔势,并没有留下实际的笔痕,而行书在笔与笔之间则体现出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兰亭序》中的“是”、“能”、“流”、“晴”等字,笔与笔之间的笔锋转折、翻腾,都可以从笔锋的丝缕中表现得十分清楚,真如“行云流水,脓纤问出”。

同时,行书的体势还表现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方面。如《兰亭序》中的“之外”两字,笔势连绵贯一,不仅体现了行书“贵其承蹑不绝,气候通流”的意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势变化。这便是书法的艺术真谛之所在。后汉书法家蔡邕谈及:“凡欲结构字体,皆欲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正是这种婀娜多姿的体势变化,《兰亭序》更显得耐人寻味。例如:《兰亭序》中的“足以畅叙幽情”、“带左右引以为”两行文字,我们采取四线框形的方法,就可了解到每一个文字都不是方正平直,大小一律,而是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左倾右斜的体势,其中“带”字上大下小,为倒三角形,极富有动感;“左”字为上小下大,正与“带”字相承接,使奇险寓稳定之中;“右”字丰实,居倾右侧,又与“左”迎合;“引”字中虚,又与“右”字之实相映衬……不同的体势展现了一种万千气象。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多姿多态的文字,却又是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连了起来,既统一了行气,又避免了杂乱无讲的可能性。

《兰亭序》的“之”字体势丰富多姿

行书《兰亭序》体现了丰富的体势变化,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体势变化,表现在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方面,其中“之”字就十分典型。《兰亭序》中共有“之”字27个,然而没有一个体势是相同的,这充分体现了王羲之的书法技巧。

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中“之”字变化的丰富多姿,早就受到历代书家的重视。唐代何延之《兰亭记》中谈道:“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宁,悉无同者。是时殆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宋代米芾题《兰亭序》诗中有云:“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正由于《兰亭序》点画精到,行气逸畅,神韵清秀,所以一直被人视为行书的范本。

行书点画的表现方法

一切笔画都是由点开始的,点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由于点的位置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取势。

长点:

1.向右按笔,直势书下;

2.收笔驻锋,逆向左回提锋收起。

圆点:

1.落笔迅捷按顿;

2.即取逆势左转提笔收。

直向连点:

1.露锋落笔,右按即转锋提笔启下;

2.承上露锋,右向落笔,即左折竖下;

3.逆向回锋,向右上逆钩挑出。

横向连点:

1.承上笔带下,逆锋向左按下,即向右转锋,完成第一点;2.向右按顿,然而向右上挑提,完成第二点;3.转向右下按下,即向右上挑出,完成第三点。

顾盼点:

1.承上露锋着纸,向右转按顿,即速向右上挑出,完成左侧点;2.承左露锋落笔,按顿中向左回锋勾出,完成右侧点。

行书横画的表现方法

《兰亭序》虽然只有300余字,但是横画的表现却是最丰富的。有的强调欲右先左的藏锋、无往不收的回锋;有的略带波势,有的凝重短粗……,所有横画都随形取势,神韵洋溢。

上挑横:

1.承接上字的末笔,露锋落笔;

2.落笔即向右上方行笔;

3.笔锋左转提起收笔。

下钩横:

1.直下落笔,稍顿转锋,向右略取斜上势行笔;

2.先提后顿,笔势转为右下,速回锋逆向,取左横向勾出。

细腰笔:

1.笔锋随右向露锋落笔,由轻及重,向左上行笔,边行边提;2.行笔至三分之二处,笔锋微转,取势平下,边行边按。最后顿笔回锋,捉笔收锋。

行书撇西的表现方法

《兰亭序》中的撇笔,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有的如利剑出鞘,峭秀俊拔;有的如长袖轻拂,舞姿翩翩。撇笔在行书中常被视为最为潇洒的笔画。

粗腰撇:

1.逆笔藏锋落笔,转向左下,取弧势撇出。先按后提,然后边行边按;2.撇至二分之一处,笔锋逐步提起,最后露锋掠出。

长直撇:

1.横侧逆锋落笔,转笔藏锋,向左下撇出,取势平直;2.迅速提笔掠出。

回锋撇:

1.右侧逆锋落笔,向左下沉着运笔;

2.略顿,转笔藏锋,向右上方收笔。

钩撇:

1.由提策折锋转为撇;

2.由轻及重,收笔时稍驻,然后折锋向E提笔勾出。

折锋撇:

1.由提策转锋为撇;

2.收笔稍顿,笔锋逆转向上提锋收笔。

弧撇:

1.逆锋落笔,转锋向左作弧圆撇出;

2.撇出着力均匀,收笔迅速提笔。

行书撩画的表现方法

《兰亭序》的捺笔变化丰富,形式多样,随意中却很精到,在流畅的笔势中体现出一波三折的变化。

波折捺:

1.顺势落笔,起笔轻微,然即折锋撩下,笔锋逐渐按下;2.至捺笔三分之二处,取右向斜平势捺出,提笔中锋收笔。

回锋捺:

1.顺势落笔,一波三折捺下,由轻及重,沉着凝重;2.略按,提笔心锋收笔。

出锋捺:

1.顺势露锋落笔,直势捺下;

2.由重及轻,将笔提起出笔收笔,使之成柳叶状。

钩捺:

1.露锋落笔,向右平横捺出;

2.顿笔转锋,向左下迅速勾出。

横捺:

1.逆锋落笔,取平横笔势捺;

2.稍顿,回锋收笔,捺笔作横画处理。

行书竖厩的表现方法

《兰亭序》中的竖笔,最显得轻松活泼,形态各异的竖笔不少于悬针竖:

1.逆锋落笔,回锋转笔竖下;

2.中锋悬针收笔。

钩竖:

1.露锋落笔直下;

2.回锋向右上勾出收笔。

曲头竖:

1.露锋横侧落笔,转笔竖下;

2.顿笔、回锋向左勾出。

粗尾竖:

1.逆势轻锋落笔竖下;

2.稍顿,回锋勾出收笔。

弯弧竖:

1.露锋横侧落笔,取弧势向左竖下;

2.回锋收笔。

行书钩画的表现方法

在所有的书体中,行书的钩笔表现最丰富。除了楷书中的钩笔之外,各种笔画之间的笔势绵联,便产生了广义的钩笔,这在前面的笔画介绍中已有反映。钩画是笔势贯连的一种表现,所以练习好钩画就显得更有特殊的意义。

直钩:

1.横向侧人落笔,转锋竖下;

2.略顿,向左勾出。

圆曲钩:

1.横侧露锋,按顿成点,然后圆转竖下;

2.圆转向左提笔勾出。

背抛钩:

1.露锋落笔,取斜横经折勾而下;

2.略顿,稍带逆势向上勾出。

戈钩:

1.逆锋落笔,转势向右下弧势行笔;

2.回锋向右上方勾出。

浮鹅钩:

1.逆锋落笔,向右斜竖下,略带方折转锋,向右平画;2.逐渐按笔,向右上取弧势勾出。

回锋钩:

1.横斜势落笔,竖下,圆转向右平画;

2.顿锋,逆势收笔。

行书中的楷草相同互用

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于是就产生行书中相间楷书和草书的情况。这在晋唐的行书中是常见的。如唐陆柬之的作品《陆机文赋》,就十分典型。其中“可”、“得”、“而”、“言”等字,是十分典型的小草;而“蚩”、“好”、“恶”等字,施笔精到,又是十分完美的楷书。

行书中楷、草相间的现象,还表现在某一些文字中,如作品中的“難”字,左侧的“■”部,作草书处理,右侧的“隹”则为行书。这种情况在明文征明的行书中也是很突出的。如《滕王阁》中的“耸”、“腾”等字。“耸”字的上部和“腾”字的右部等,都以草书处理。

行书中的楷、草相间,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行书的表现形式,也能最充分地调节作者的创作情绪。作者的情感,随着楷、行、草的相间表现而充分地显露出来,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米芾行书的艺术特色

米芾作行书,最反对的是整齐平直的排列,认为这是“印版排算”。他以正侧、俯仰、背合的强烈变化,体现飘逸超迈的气概和沉着痛快的风姿,被人誉为“米颠”。米芾的行书体势,有他的强烈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苕溪诗》中有“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句,稍加分析,“修竹三时看”等字,就能发现,这些文字都是向左倾斜的。这种倾斜,显示出舒展大度,跌荡险峻的动势。然而又不觉失去重心,这是因为米芾的行书十分强调上下贯连的行气,字字紧扣,构成的无形的行气“线”的贯一,便化险为夷,起到了统一的作用。

就具体的字来说,有些字的左倾斜度还是非常大的。如《苕溪诗》中的“点”、“转”等字,“点”字的四点排列左低右高,构成与水平线的夹角有20度“转”字的斜度与垂直的夹角也达20度。米芾行书的艺术特色,正是与这种强烈的倾斜度分不开的。

王羲之所创造的“蟹爪钩”

“蟹爪钩”是行书竖钩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在笔锋勾出时,有一个转折的过程。

“蟹爪钩”是由晋代王羲之所创,这在《兰亭序》中可以找到见证,如“殊”、“不”等便是。

“蟹爪钩”的出现,是书法用笔强调“疾”、“涩”两字的结果。冯武《书法正传》记载了蔡邕的主张:“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日‘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疾”是指行笔快迅,“涩”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不要在纸上滑过,而要使笔锋在运行时与纸增加磨擦,以增强线条的力度。

“蟹爪钩”的表现形式到了宋代,在米芾的笔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如《苕溪诗》中的“将”、“转”、“浮”、“宁”、“成”、“赓”、“度”等字的钩笔,勾出时的转折过程特别明显。由于米芾在书法中“蟹爪钩”应用得特别多,而且典型,影响也就特别的大,所以一般的人们都以为“蟹爪钩”是米芾的“发明”。

米芾善用“刷笔”

《海岳名言》记载:“海岳以书学博士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曰:‘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所谓排字、描字、画字和刷字,都是书法家各不相同的艺术处理手法和艺术特色。米芾曾这样说过:“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周。”可以理解为运锋的灵活性、多样性,在坚持“中锋用笔”的同时,加以侧锋的辅助,并以四面出锋,这样笔法的变化就丰富得多了。

这里集米芾的行书“宫”、“襄”、“为”、“流”、“松”、“我”、“彼”、“集”等字,便能看到强烈的顿挫提按所产生的节奏感。同时,以米芾的行书与其他书家的行书作比较的活,便能发现,他善于将笔毫铺开,以此表现浓重宽厚的“点”、“横”、“竖”、“撇”、“捺”。从这些灵活的笔法变化中,可以体会到“刷字”的滋味。

现代大书法家邓散木对米芾的“刷字”曾有专门的论述,他谈道:“竹叶有背复偏侧,竹子有长短粗细,一丛竹子,从枝到叶绝不相同,所以画家当画竹,也运用不同的笔法来画出它的不同姿态。米南宫的字,就跟画家画竹一样,用正锋、侧锋、藏锋、露锋等不同笔法,使整幅字里呈现正背偏侧,长短粗细,姿态万千,各得其宜。这样就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的‘刷’。”

文征明行书的结结体化

文征明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研究行书的结体美。随之,日趋严谨的行书,便产生了结体的固定化。这种固定化的结体,便是文征明行书楷化的一种表现。关于这一点,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如今我们只要分析以下这几部分字组,就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

“阎”、“阍”、“阁”、“關(关)”的“门”部,“雅”、“雕”、“睢”、“難(难)”的“隹”部,“潦”、“流”、“江”、“清”的“水”部,结体都是完全相同,而且用笔的轻重、转折、顿挫等情况也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这些部首,并没有因结字的另一部的笔画多寡,结构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种固定化的结体方式在历来其他书法家的作品里则是很少有的。

此外,文征明的书法中即使同一个字,几次在作品中出现,但结体形式,用笔方法也都保持不变。如“路”字,“家”字,“车”字都反映了这个情况。

在一篇作品中,同一个字,几次出现,写法却各不相同,一般认为是高明的处理,如《兰亭序》中的“之”字,那么文征明行书的楷化现象是否可取呢?就文征明行书而言,这种楷化现象有其可取之处。这是因为文征明的行书,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逐步形成的,每一部分体现了形式美的佳构,仿佛是良珠,虽没有过多的外形变化,但其圆润光洁之文质足为世人所珍。

行书的主要碑帖集录

王羲之:《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圣教序》。

王献之:《中秋帖》。

王殉:《伯远帖》。

欧阳询:《卜商读书帖》、《张翰思鲈帖》。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陆柬之:《文赋》。

李邕:《云麾李思训碑》。

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杜牧:《张好好帖》。

杨凝式:《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黄州寒食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寒食诗题跋》。

米芾:《蜀素帖》、《苕溪帖》、《研山铭帖》。

蔡襄:《尺牍》。

赵孟頫:《仇公墓志铭》。

鲜于枢:《苏轼海棠诗》。

文征明:《滕王阁序》。

龙飞凤舞的草书

草书,最初只是为了书写得快,能认识就可以,“草”字含有草率的意思。以后在使用中脱颖出了草书艺术,成为中国五大书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