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现代生活百科
45109600000188

第188章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16)

篆书与狂草线条的根本差异是静与动的不同。篆书的线条体现的是一种安静,狂草体现的是一种躁动。显然如果没有篆书运笔的根基,要作篆意笔法的狂草是难以为之的。由此也表明,掌握篆书的基本技巧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篆书的自身,也有利于书写草书。

值得学习草书的碑帖

学习草书和学习其他书体一样,也必须是从临摹着手。量的草书名作。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以及实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范本。可供学习的草书碑帖主要有:

一、讲草:

史游《急就讲》、张芝《秋凉平善帖》、皇象《文武帖》、索靖《出师颂》、赵孟頫《急就讲》。

二、小草:

王羲之《十七帖》,《淳化阁帖》六、七、八卷。王献之《淳化阁帖》九、十卷,《送梨帖》。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杨凝式《夏热帖》。蔡襄《入春以来帖》。苏轼《黄茅岗诗》。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二诗帖》。祝允明《赤壁赋》、《洛神赋》。文征明《感怀诗》。王铎《杜甫诗卷》、《王铎草书诗卷》。黄道周《草书五言律诗》、《草书诗轴》。张瑞图《草书诗轴》。

三、狂草:

怀素《苦笋帖》、《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

棱角分明的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志造像刻石文字等书法。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最动荡的时代,文化、艺术比较自由,佛教广泛流行和传播,兴建了许多佛教石窟,如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等;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碑刻铭文;其中北魏石窟中的书法艺术成就最高,成了魏碑书法艺术的主流。

北魏时期留存下来的石刻书法作品极多,且各具特色,在书法史上有着上承两晋、下启隋唐的重要地位。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像题记;一类是民问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而最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的文字雄奇,书法秀拔,锋芒森森,自然天成,是魏碑的上乘之作。墓志在南北朝时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志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之祖,要算《魏太武帝东巡碑》、《华岳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这三碑,笔画平直,结体宽舒,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具有古拙自然、高浑雄大的风格,是魏碑初期的代表作。

在魏碑中棱角分明、有斩钉截铁之势的,要数《龙门二十品》中的“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孙秋生”等四品。而饶有蕴藉风趣的,则首推《郑文公碑》。此碑书法,具有篆书的气势,隶书的古雅。《张猛龙碑》则以结构内紧外松、变化多端为特点,笔力浑厚,字体安排巧妙,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平稳之内,姿态秀逸多趣。

云南“二爨”碑冠古今

过去有人认为:“滇南无汉碑。”其实不然,云南不但自汉以来碑刻很多,大小有200余块,而且还有南北朝的《孟孝琚碑》、《二爨》、《石城碑》等名碑。

“二爨”,指的是《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东汉时立碑风气盛行,曹魏时期曾下令禁碑,至晋代仍禁碑尚帖。此时,地处边陲的云南碑刻则正处在崛起之时。“二爨”的出现,体现了滇南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作为我国书法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变革时期的刻石,则在晋碑中难以找到同体,故“二爨”碑具有“冠古今”的地位。这也是“二爨”碑如此受到书家推崇的根本原因。

《爨宝子碑》(405)的书法古拙奇姿,“端朴若古佛之容”。楷化的笔法中依然能见到隶笔的飞动。康有为评此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

《爨龙颜碑》(458)较《爨宝于碑》隽逸,有“浑金璞玉”之称。康有为谈到《爨龙颜碑》有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

“二爨”碑,虽立于滇南,却开了北魏碑刻的先河,笔势气度与北碑息息相通。试与《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483)等比较,遥遥耸峙,仿佛同出一辙。这也表明书法分南北两派的理论,并不是绝对的。研习“二爨”,足能管领北魏刻石。

魏碑的“十美十三宗”举世无双

魏碑书法不仅在隶楷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清代包世臣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曾将魏碑归纳为“十美十三宗”,这对我们理解魏碑的艺术性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十美:

一日魄力雄强;二日气象浑穆;三日笔法跳越;四日点画峻厚;五日意态奇逸;六日精神飞动;七日兴趣酣足;八日骨法洞达,九日结构天成;十日血肉丰美。

十三宗:

宗上三:《爨龙颜》为雄强茂美之宗,《灵庙碑阴》辅之,《石门铭》为飞动浑穆之宗,《郑文公》、《瘗鹤铭》辅之。《吊比干文》为瘦硬峭拔之宗,《隽修罗》、《灵塔铭》辅之。宗上四:《张猛龙》为正体变态之宗,《贾思伯》、《杨晕》辅之。《始兴王碑》为峻美严整之宗,《李仲璇》辅之。《敬显俊》为静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龙藏寺》辅之。《晖福寺》为丰厚茂密之宗,《穆子容》、《梁石阙》、《温泉颂》辅之。宗下六:《张玄》为质峻偏宕之宗,《马鸣寺》辅之。《高植》为浑劲质拙之宗,《王偃》、《王僧》、《臧质》辅之。《李超》为体骨峻美之宗,《解伯达》、《皇甫鳞》辅之。《杨大眼》为峻健丰伟之宗,《魏灵臧》、《广川王》、《曹子健》辅之。《刁遵》为虚和圆静之宗,《高湛》、《刘懿》辅之。《吴平忠信神通》为平整坤净之宗,《苏慈》、《舍利塔》辅之。

摩崖刻百有别于碑石

摩崖刻石,为书法刻石的一种,即冯云剜《金石索》所云:“就其山而凿之日摩崖。”因摩崖刻石多为大字,所以又称擘窠书和榜书。

摩崖与碑石有根本的区别。碑石是经过加工后具有一定的形态,或方形或长方形,受实际需要的限制。而摩崖则直接书刻在较为平整的山坡、山壁上,不受一定的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正如叶昌炽《语石》云:“山巅水涯,人足迹不到。且壁立千仞,非如断碑之可磨为柱础,斩为阶甃,故其传较碑为寿。”

摩崖刻石是中国书法规模最大的表现形式。如《泰山经石峪摩崖》,在泰山南麓方圆数亩的花岗岩石坪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草情篆韵,气势雄奇,有“云鹤海鸥之态”,其字径约有50厘米,堪称翰墨奇观,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杨守敬《学书迩言》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此外,还有山东邹县的铁山、冈山、葛山、尘山四山,也皆有摩崖刻石,称“四山刻石”。由于规模大,椎拓不易,故罕为人知。

著名的摩崖刻石还有汉碑中的《开通褒斜道石刻》、《石门颂》,唐碑中的《泰山铭》、《伊阙佛龛碑》、《大道中兴碑》等。

独树一帜的魏碑行书

尖山佛经题额

魏碑行书,是清代杰出的金石书画家赵之谦的代表书体。赵之谦不仅开创了清代篆刻艺术和国画大写意的新的流派,而且他的书法也独树一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创造了魏碑行书。

赵之谦早年潜心研习的是颜体,30岁以后,将精力转到了魏碑方面。特别对《始平公碑》等,更能得其精髓。“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便是他书写魏碑的准则。这不仅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而且从他的双刀阳文边款“悲庵为稼孙制”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他不墨守陈规,一改前人行书只取“二王”的老路,大胆革新,开创了以魏碑体势、笔法作行书的途径。横画舒展。转折跌宕,侧锋取势,妩媚多姿,形成了将魏碑和行书熔于一炉的别具一格的行书风貌。刘熙载有论:“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我们正可以从赵之谦的魏碑行书中,体会到他超凡的艺术才华。

讲究写字身法

练字的身法就是指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与写好书法有密切的关系。身法分“坐势”、“立势”:

一、坐势,即坐着练字的姿势,一般写小字,字径在四分之三寸以下的。坐势的要求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即书写时,头部要端正,勿歪勿斜,稍微向前俯。头正就能保持视线的正直,下笔的丝毫变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头与桌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容易伤目;过远则看不清楚,也会影响视力。

身直,就是书写时身子要保持正直,两肩平齐,腰部挺起。注意胸部不要紧靠桌沿。初学者通常出现将身子紧贴桌沿的现象,认为这样才能把稳笔毫,使得上劲,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臂开,就是两臂要自然开张,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均衡不偏。这样挥毫便能信手自如,特别是撇、捺易于舒展。

足安,就是两足自然地安放在地面,放平踏稳,切不要两足交叉,踮起脚尖或搁腿。

二、立势,就是站着书写的姿势。一般书写大一些的字或大幅的作品都采取立势。此外将纸悬在板壁上进行书写,即所谓题壁书,也是采取立势。

立势的要求是:“头俯”、“身躬”、“足开”、“臂悬”。

头俯,就是头部要正直俯首,面向桌面,保持视线正直,视角适度,既能统观全局,又能使下笔稳准。

身躬一身子应略向前俯弯,使之与手臂的趋势相一致。如果腰过于挺直,身子就与手臂的趋势相背,书写就不自然了。

足开,两足要自然地开张,足问的距离约为肩宽,并可使左脚略为趋前。这样不仅使双足稳健,而且也便于笔毫大范围的运行。

臂悬,两臂应自然地向前垂下,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初学者常常将身子低俯,依靠左臂肘支住上身,而手的肘、腕也紧靠桌面,这样把上身的重量都压在两手臂上了,手臂就难以动弹。

题壁书虽然也是站立作书,但与此是有区别的,因为纸张设置的位置不同,一在桌面上,一在墙上,作书的姿态也随之而变化,就应是仰首、挺腰、抬手的身势。所以,身法的体势应是随写书的规模、纸张的位置而定,只要能使身子站得稳,手臂能挥洒自如,视线能看得清楚就可以了。同时书法身法与绘画的身法是相一致的。把握了练字的身法,那么绘画的身法也自然掌握了。

执笔方法

书画都用毛笔,这就涉及到如何运用手指将笔杆执住的问题,于是也就产生了多种执笔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执笔法:

一、撮管法。运用大拇指的指面顶部,由笔的内侧向前外按住笔杆,食指与中指平行,由前外侧,略带钩势,使之与大拇指相对将笔杆钳住。

二、■管法。五个手指与笔杆垂直向下,以笔杆为中心,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由四周向内钳住笔杆的上部。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谈到,■管法宜于“就地书大幅屏幛”。

三、捻管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钳住笔杆的顶部。这种执笔的方法主要用于写草书大字。

四、单钩法。用大拇指的指面,上左向前侧按住笔杆,食指由前外侧向内勾入,用中指由右内侧格住笔杆。无名指与小指卷缩于手心。单钩法与如今执钢笔的姿势是相同的。

五、握管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平行,勾抱住笔杆,拇指相对复抱于外,作握状将笔杆握住。这种执笔的方法沉着有力,宜作特别大的字。

六、揸管法,也称提斗法。用五个手指自上而下抓住笔杆,大拇指由内侧向外钩抓笔杆,其他四指满握前方,与大拇指配合将笔揸住。这种执笔方法也适宜作特大的字,七、回腕法。其执笔用指的方法与撮管法本似,主要用拇指、食指、中指将笔杆钳住,然后高悬手臂的肘、腕,将手掌向内回转。相传清代的何绍基便采用这种执笔的方法,据说这种执笔的方法是从“猿臂善身”中悟出来的。

八、五指执笔法,又称“拨镫法”。用大拇指上端指面斜向仰起,紧贴笔管,由左内侧向右外方推出,用食指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押住笔杆。中指由左前侧向右内侧勾入,然后无名指的指甲由内向左前格挡,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以辅助。用五个手指同时发挥作用将笔钳住,所以对笔的控制就更有力了。

由于所书的书体不同,应用不同,加上各书家的习惯的不同,所以各种执笔的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如宋朝的苏东坡运用了单钩法创作了《寒食诗帖》等惊世作品;清代的何绍基则运用回腕法形成了他的苍劲圆朴的风格。但同时也应看到不同的方法也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如捻管法,用它来书写小字就肯定难以取得好的效果。那么对于初学者说来,选择哪一种方法最有利呢?我们认为五指执笔法较各种执笔法而言,显得更科学一些。首先,五指执笔法使五个手指各司其职,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侧面合力将笔杆执住,又能前后、左右相对配合,灵活运动,如此五指齐力掌笔杆是其他执笔的方法及不上的。同时,五指执笔法又能调节执笔的高低,写大的字可以执得高一些,写小的字可以执得低一些,所以适应性也特别的强。这就是历来大都书法家极力提倡的根本原因。

毛笔运行方法

有了正确的身法和执笔的姿势,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毛笔运行方法。要使毛笔在最大的范围中灵活运行,关键在于腕、掌、指的相互配合,运笔的实质就是运腕,要做到“指实”、“掌虚”、“掌竖”、“腕平”。

指实,就是五个手指执笔要着实。相传王羲之观察儿子王献之写字时,从后面冷不防地抽夺他手中的毛笔,但没有夺下。指实,才能稳实地下笔。

掌虚,就是在指实执笔的同时,手掌心应是虚空的。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谈到掌心应像“蒙古包似穹窿”、“从外面看是实的,从里面看是虚的”。苏东坡虽然强调“执笔无定法”,但他同时也强调“但使虚而宽”。如果掌心紧缩团实,那么手指就无法灵活地活动了。

掌竖,就是要将手掌竖起来。因为只有手掌竖起来了,笔锋才能正直。也只有笔正,才能四面取势时保持笔锋的中正,避免笔锋的偏斜。

腕平,就是使手腕与桌面相平。掌竖与腕平是相辅相成的,掌竖有利于腕平,腕平也便于掌竖。毛笔运动的关键在于运腕。运腕就是腕部的左右摆动。腕部有两个隆起的骨节,两个骨节的交替与桌面相接触,笔锋便能左右灵活地运动起来。运笔实际是运腕,而不是运指。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大抵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悬腕”及应用

悬腕,就是将执笔的右手悬空,使手腕能最大限度地运动。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曾谈到下笔所以能有千仞之势,“此必高手腕,而后能之”。当你还没有完全掌握悬腕的方法时,可以采取“枕腕法”和“提腕法”,达到相似的效果。

枕腕法。就是用左手枕在右手腕部的下面,使腕虚悬。明代徐渭《论执笔管法》中谈道:“近来又以左手搭桌上,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则来往也通利,腕亦自觉能悬,此则今口之悬腕也。”初学者可以通过枕腕的方法逐步使腕肘全部悬起。

提腕法。就是仅仅把腕部提起,而肘部则依然按在桌面上。这样在较小的范围里,也能达到悬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