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节日手册
45115900000015

第15章 汉族节日(11)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十举行。民间相传刘海蟾原名玄英或刘海。生于河北,自幼聪颖,16岁便参加科举中第,为燕王所用,官至上相。后来有一位道士自称正阳子,特告刘海处境危如垒卵,一攻即破。刘海听后顿然彻悟,便辞家出走,罢官修行,成为道士。吕洞宾曾给他指点教化。他经常往来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表演他的神奇道术。元人樗栎道人所著《金莲正宗记》有他的记载。过去汉族民间每逢农历六月初十其诞日,便前往观中祭祀,求其保佑平安。届时观中香烟缭绕,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场面庄重。

彭祖生日

浙江省宁波一带汉族民间节日,民间传说古代有位仙人名彭祖,以长寿闻名,在世共活八百年。每年农历六月十二为其生日。当地讲究在这一天要为老人制作寿材,意在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这天也为年轻未婚的女子选订婚家。认为这样可以像彭祖一样益寿永年。

吃青苗会

辽宁省朝阳一带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至二十四举行;节期各村派1人或2人到土地祠,组织村民杀猪宰牲,预备饭食。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后,先由主持人燃香进贡,同时燃放鞭炮,祭拜神仙。然后,村民们在一起饱餐一顿,并商订护青公约,张贴告示,保持庄稼。所需的费用全由众人分摊交纳。

黄龙寺庙会

四川松潘县一带民间节日。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有个叫黄龙的青年力大无比,在舟船逆岷水而上时充当先导,为疏通河道建立了功勋。从明代起人们在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丛林中建黄龙庙,纪念其功绩。当地汉、藏、回、羌等各族人民并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举行节日纪念活动。届时不论男女老幼纷纷上山,烧香叩拜,唱歌齐舞。山边上布满摊点,各种商品一应俱全。这里又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庙会时人流穿梭,热闹非凡。现在附近各地的文艺团体也赶来登台献艺,增添丁不少欢乐气氛。如今的黄龙寺庙会也是盛大的物资交流中心。

瞿昙寺花儿会

青海省乐都县瞿昙寺一带民间节日。每逢农历六月十五举行,会期3天。届时,汉、回、藏、土族人民纷纷前往。花儿会上各地歌手摆开擂台,应赛者一个接一个。寺外空场上,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引吭高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花儿”有独唱、齐唱、对唱。人们唱“花儿”表达感情,抒发爱慕之情。而即兴编词,有问有答的对唱,更能表现出歌手的机智风趣。当地藏族传说:清朝初年,瞿昙寺香客众多。一年有一伙土匪闯来,要掠夺寺里的财物,占据寺院。当地藏族群众坚决抗击,保卫寺庙。终因寡不敌众,退入寺内坚守。土匪包围寺庙,切断寺内水粮。面临饥渴的群众中,有一位藏族长者提议众人高唱“花儿”,以召集人来迎救。于是众人连唱二天二夜“花儿”。前来应和的人越来越多,瞿昙寺四周“花儿”此起彼伏,歌声震耳。土匪们被这阵势吓跑,以为援兵来到。瞿县寺终于解围了。人们又高唱“花儿”以示庆贺。慢慢地形成了每逢这天人们一同来唱“花儿”的风俗。花儿会到十六夜才结束,三天里彻夜比赛,欢天喜地,结束时个个依依不舍,相约明年再聚。

烧沉船

浙江省德清县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举行。届时,必须由能工巧匠们用纸裱糊一只大纸船,大小同真船一般,由数百人小心地抬到当地东庙大殿里。善男信女们俯首跪拜在殿下,几十位虔诚信仰佛教的老年妇女在前念佛直到半夜。然后人们把纸船抬到空场,焚烧掉,表示给菩萨把船送去了,以祈求菩萨保佑他们出海平安。此节已失传。

王天君诞

台湾民间节日。台湾省有五座神庙里供奉着王天君的神像。人们每到农历六月十五王天君诞日,前往庙里进香祭祀,祈求王天君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平安如意。

民间相传:王天君即王灵官,姓王本名奕或善。是天庭中雷部24神中的一位,专管兴云播雨,后又司刑罚,可以杀死凡间带罪之人。人们把关羽、吕洞宾、灶神张君、岳飞及王灵官共尊为五恩主。明代修建天将庙,供奉天君,到明宣宗时又改称火德观。朝廷专派官员前去祭拜,祭祀盛大隆重。

鲁班节

流行于香港等地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举行。

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工匠。自古人们都把建筑工匠和木匠奉为行业的保护神“祖师”来祭祀。有一天,一些做木匠、泥水匠的搭棚工人工休时,他们便结伙去拜鲁班庙,晚上聚合欢饮。后来,当地就流传“饮祖寿酒”可保佑施工安全的传说。

大王庙会

浙江省丽水一带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大暑前后举办。这一天,人们抬着大王神像结队沿街或沿田边出巡,以示让大王检查稻禾,保佑农民庄稼丰收。出巡队伍声势浩大,前有锣鼓开道,执事、旗幡分列两行,众人手举红灯、红三角布旗紧跟其后。中央是大王轿,大轿之中端坐大王神像。出巡队伍走到每一个村前时,该村便设坛摆案,迎神拜神。到夜晚,再送神回座,众人再次顶礼膜拜。随后便是搭台唱戏,以娱大王。

接太阳神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天津一带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传说农历六月十九日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届时,由天津的市民一大早家家户户摆起供品,点上香火,面向东朝拜,祈祷太阳神为人间赐福。如果这一日天气晴朗,太阳高照,人们便认为是吉祥的预兆。如果遇上下雨或阴天,不见阳光,便是预兆时运不好。

马王爷诞日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流传于黑龙江、吉林省部分地区。当地民间传说,这一天,是马王爷诞生的日子。于是,凡养马较多的人家都要在马王诞日杀猪宰羊供祭马王爷,祈求马王爷保佑家家骡马瞟肥体壮,不生疾病。

朝云华

四川省灌县龙溪一带汉族民间节日。民间相传,风神童子每年都要到灌县云华山来,风将庄稼吹倒,返回时,又将倒了的庄稼吹起。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为了避免风灾,人们便在云华玉家山上修建了一座风神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都要到庙中祭拜玉华祖师,祈求神灵保佑庄稼旺盛,免除灾害。当地还流传前来进香拜神的人必须虔诚,若有二心,必被庙前花鼻泥虎变成的活虎咬伤。此节现已不见。

迎供

山西省阳高县一带汉族群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六举行。是祭祀关公的庙会。庙会期间,街上热闹非凡,以关公神轿为核心,仪仗队伍在最前,后面有12桌“供楼”,及锣鼓队。跟着是一匹披红挂彩的枣红马,由二位马童牵着,然后便是关公神轿。关公端座其中,威风凛凛。后面则有8架抬阁,表现有传统戏、民间故事等内容,如张生戏莺莺、断桥、麒麟送子。后面还有12架背阁,由七、八岁的儿童表演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吸引不少观众。游行队伍中还有寿星斗狮子、竹马等,浩浩荡荡,引来观者无数。

由于这个时节正是妇女儿童添制新衣的时候,庙会上的布匹织物备受欢迎。现在已成为当地物资交流大会。

掖县蚕神祭

山东省掖县一带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卧蚕之日,蚕农都要杀鸡宰牲,置备酒菜,祭祀蚕神。届时,人们焚香明烛,叩首跪拜,祈求蚕神保佑蚕茧丰收,日子红火。然后再割鸡设酒,念祭词祈祷。祭拜之后,就不允许再有人进入蚕室,以避染上瘟病,影响蚕茧收获。

观莲节

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从宋代起,江南水乡就有了赏荷的节俗。

这一天,是水乡的盛会,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在莲池荷塘中荡着小船,一边观赏盛开的荷花,一边采摘着莲子、挖新藕。莲田里笑脸盈盈,歌声起落。人们还以纸作灯,点燃后放到水面上,来祝祭荷花神。然后还用新采摘的莲子、荷叶、鲜藕等做成应时菜肴。

祭关帝节

旧时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是为了纪念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民间称关羽为“关老爷”、“关帝菩萨”,传说他神勇威武,讲义气,能为百姓免灾除难。后被神化,尊为天公。每逢“关帝节”,老百姓上供、放鞭,祭祀关帝。

神牛会

旧时流传于青海省贵德一带汉族地区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届时,人们欢聚在各乡的预定场地,观看戴有牛头面具的男子跳舞。伴着激奋的鼓点,粗犷的乐声,扮演神牛的演员边走边舞,故意闯入围观的妇女群中,相传被偎依的妇女可以“受孕生男”。

弥勒火把节

云南省弥勒县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届时,家家户户都食用一种叫“啖生”的食品。作法是把煮熟的瓜豆、茄子剁碎,然后拌上肉末和豆腐。妇女剁制的过程叫“叫魂”。六月二十四这天人们杀鸡备酒,祭祀田神。每人吃了“啖生”还要再吃一个“叫魂”的熟鸡蛋。夜晚,人们点起火把,照遍室内和田间各个地方,还要焚烧在端午节时套在手腕上的彩色线。此节如今已不多见。

神保观神生日

湖北省黄冈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神保观神即灌口二郎神,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为其生日。届时,人们要抬二郎神游行。队伍所到之处,人们必须要捐供钱财,作为为二郎神祝寿的寿礼。有些地方的汉族群众则纷纷到二郎神庙祭祀,争烧第一炉香。天一亮,前来进供的百姓数以万计。群众娱乐性活动极丰富,相扑、斗鸡、上竿等,备受欢迎。从天明到深夜,人们余兴未尽。此节现在已失传。

元帅会

浙江省绍兴汉族民间节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元帅菩萨本是一介书生。一天皓月当空,他乘兴在院里赏月,看见一条毒蛇爬进一口水井。第二天清晨,邻居前来提水,书生上前劝阻,邻居不信,他见劝挡不住,便投身井中。当人把他从井中捞出时,已全身发蓝。当时人们感念他的恩德,出资立庙塑像,那像面呈蓝色,取庙名为“旌德观”,书生被尊奉为瘟元帅,专门管病疫之事。

当地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都要举行浩大的迎神活动,并用木料搭成骨架,红白布扎身,下面装四个大轮子的两匹木马迎接元帅。红布扎的“火龙驹”上端坐着元帅菩萨的偶像;白布扎成的“雪里驹”上坐着他的儿子。迎神时人们用彩带拉着红白两匹大马,周围观看的人不计其数。

吃生节

云南省汉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举行。当地传说,明朝大臣王玮奉朱元璋命令,到云南招降元朝梁王巴扎尔斡尔密。不料在农历六月二十八,被梁王部下杀害。当地民间为了纪念忠良,逐步兴起了“吃生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云南省部分汉族地区,家家户户用芦苇扎成高杆,竖在门的两侧,天黑后一齐点燃,景象十分壮观。这天,当地居民还有吃生肉丝和生肉片的习俗。

围香节

广东省四邑侨乡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三十举行。传说地藏王管理人间事务,每年农历六月三十,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情况。地面的妖魔鬼怪纷纷趁机出来捣乱。百姓们为阻止妖魔鬼怪进屋,都在这一天把点燃的香插在房子周围,并在家中用盆捣芝麻糊,弄出很大的声响。此俗相沿,逐步形成了围香节。

翻九台

浙江省瑞安、平阳等地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夏秋交季时节举行。该日要检查自家稻田,看田中是否有虫害。如果发现有虫害立即请来道士,把9张桌子叠成9层,四周用粗大的四根竹子固定上,系上黄茅,这道士便站在顶上念经作法,用庐山法治服虫害。他摇铜铃、吹法螺,用一只手握住一根粗竹子把桌子挑起离地一尺多。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镇虫,向上天显示人间的威力,上天就会把田间虫害收回。现在这个节日已不流行。

放水灯节

江苏省吴江一带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夏秋相交之时举行是时,当地汉族人家必选一吉日过节。这天,要雇用数十只船在夜间于河中游行。据说这样可以除去瘟鬼。人们把船只装饰一番,披红挂绿,彩灯高悬。请来和尚诵经,还要供上泥身佛像。当地人专门做许多五彩纸折成的水灯,内放火烛,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去。放灯直到午夜,把最后一盏灯放完,人们才各自散去。水灯节所需费用全部是各家各户捐献。

走麦罢

山西省河东一带民间传统节日。每年秋收后举行。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招西域人作为女婿。女婿日久总惦念家乡,张骞便为女婿烙西域饼,让女婿吃,以减轻他的思乡之情。日久便沿袭成传统节日。当地汉族民间,于每年麦子收割以后选择一日举行。

节日期间,新婚不久的女婿携一个白馍去看望丈母娘。白馍用新面蒸成,形似大月。他祝贺岳母家小麦丰收,并探望岳母,尽晚辈的孝心。岳母则在这天招待女婿,做凉面、煎馍、烙饼,忙得不亦乐乎。当地有句俗语:“丈母娘见了女婿,好像落窝的母鸡”,说的是那天岳母的忙碌劲儿。在山西安邑、解州一带,岳母还要为女婿特意制作烙糊饼,款待贤婿。现在这个习俗依然保留着。

镇雄立秋节

云南省镇雄县汉族民间节日。相传立秋那天,用一个布袋装上红豆,系上绳后抛入井中,过一会儿再提出。家人吃几粒袋中的红豆,再喝一杯生水,可以不生痢疾。于是当地汉民在立秋这天必要照此方法而做。这天还有个风俗,即妇女用各色布头,剪成各种大小不同的方块,再拼接成屁裢一般,给孩子带在身后,俗称“补秋屁股”。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岁岁平安。

开鬼门

台湾省汉族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地藏王要打开他所掌管的地狱之门,即“开鬼门”。民间认为,为了防止饿鬼出来干坏事,要用丰盛的饭菜供给他们。因此,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下午,都在门口挂上灯笼,上面写有“超生普渡”等字样,并摆上供品,点上香烛,好让饿鬼来大吃一顿,免得他们惹事生非。这一天,人们还都把晾在外面的衣物收进屋里。

七月节

旧时湖北省部分地区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节期15天。旧时这一天,人们到景佑真君庙前敲小钲、击大鼓、吹螺号游巡于街市,俗称“放兵”。兵即是鬼。七月十五再进行一次,则称为“收兵”。明末贡生、清初鸿博顾景星的诗曰:“礼魂本楚俗,设食哦灵篇。花灯散川陆,唱欢盟诸天。吹螺高乌乌,击鼓声渊渊。何以名收兵,此名绝句怜。鬼甲有国殇,闻螺来独先。死时鼓角急,魂听犹辛酸。幽冥莫能拔,薄海无戈铤。苦酒消狱虫,况乃王化恬。”在这期间家家设供品,焚香明烛,祭奠亡灵,祈求祖先保佑平安。现已不传。

七夕节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举行。节日来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织女是天宫下凡美丽灵巧的仙女。牛郎是民间一个勤劳朴实的后生。他俩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王母娘娘抢走了织女,并用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又长又宽的银河,把两人从此分开。银河两边有两颗明亮的星星,据说那就是牛郎和织女变的。牛郎星旁还有两颗小星星,这便是牛郎挑着的他们的两个孩子。牛郎织女平时不能见面,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会一次面。每到七月初七夜旦,成群的喜鹊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俩在桥上相会,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