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45129300000019

第19章 《本草纲目》

妇孺皆知的医药学巨著

药圣李时珍

中国古代的名医不计其数,而且各有千秋。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与无数神奇的传说,早已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这些名医中,人们最为了解,最为推崇的恐怕就要算明代的名医李时珍了。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学家和医学家,素有“药圣”之称。对于养生,他既提倡补养元气与血气,又推崇以食疗的方法来治疗身体的疾病。但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他都重视本草作为中药的功效,为此他编撰了当时世界上最为详尽、最庞大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他关于养生的论述,也大都散见于这部著作中。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父亲李月池也是当地一位名医。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到病人家看病,上山采集草药,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那时候,由于科举盛行,医生被看作是没有出息的职业,所以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书应考。

在父亲的督促下,李时珍十四岁就考上了秀才。但他对科举考试没有兴趣,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选了。从此,他就决心行医,钻研医学,不再去应考了。他向父亲表明自己心志,李月池见儿子醉心于医学,便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只几年的时间,李时珍就成了一名很有声望的医生。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常常不畏艰辛,进入深山老林中采草药。另外他还广收民间验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虚心向当地的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且为百姓治病尽心竭力,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有人甚至把祖传秘方都交给了他。这样,他得到了很多历代医学上所没有的知识,并将这些新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将中医学的医药精髓发展壮大。

经过医学知识的创新与积累,李时珍逐渐发现,历代的医药学著作中有很多缺点,不是晦涩难懂,就是药物分类杂乱无章,迷信鬼神之说也充斥其中。特别是其中许多有毒性的药品,竟然被认为是可以“益寿延年”的补药。他深感错误的医药学说将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与性命,因此在医学与养生学的领域中,李时珍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并将旧有的不完善或不清楚的学说进行了深入探讨。

传说故事——李时珍巧治眼痛、痢疾

一天,李时珍的父亲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李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李时珍开方。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父亲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李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父亲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一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时珍的父亲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时珍的父亲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父亲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李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跋山涉水成《本草》巨著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读了许多医药著作。通过行医的实践,他感到历代的药物学著作存在不少缺点,不但分类杂乱,内容错误。而且还有许多药物被漏载了,需要重新整理和补充。他知道这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他决心编著一部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从35岁起,开始动手编写《本草纲目》。为了编好这部著作,他走访了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就虚心地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验方。就这样,他得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还得到了很多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感到棘手的事情就是药名的混杂,过去的本草书中,很多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非常模糊,虽然也有的书籍对这些药物做了解释,但那都是从书中抄来抄去,而且很多药物在各种本草书中说法不一,让从医者不知道如何是好。比如狗脊这种药物,有的医书上说它像草解,有的说它像拔葵,也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这种说法上的不统一,给从医者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要想得到正确的说法,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去实地认识和考察。

李时珍带着徒弟和儿子背起药筐,无数次的穿上草鞋,跋涉无数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问药。后来,足迹越来越远,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太和山时,他听说五龙宫里生长一种叫“榔梅”的果品,住在那里的道士四处造谣,说这是一种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都把树上的果子采下来,送到宫中去。当地的官府对这种果子有严格的规定,不准任何人私自采摘。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他冒着危险,不顾道士们的阻拦,采摘了一个果子,经过品尝和研究,他认为这种果子其实就是普通的桃子,只是一个变异的品种,有止渴生津的作用,并没有道士们说得那么玄。

李时珍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人来了解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这些人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有捕鱼的,有砍柴的,也有打猎的。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了他的很多疑惑。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花了二十七年工夫,参考了八百多种书籍,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改,终于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时的李时珍已经六十一岁了。《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加的有374种。书里对每一种药物,都说明它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书里还附了1100幅药物形态图,记载了1万多个医方。这部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药物学的巨大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传说故事——李时珍与蕲蛇

李时珍在蕲州走访时,他知道有一种蕲蛇,可以入药,治疗风痹、惊搐、癫痫等症疗效显著。但李时珍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蛇。他找到了一些蛇贩子,观察了一些时日,但内行的人却对他说,蛇贩子那里的蛇是从外地贩来的,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蕲蛇。

为了能真正地看到蕲蛇的样子,他找到了一个捕蛇人,请他带路去山中找蕲蛇。捕蛇人告诉他,这种蛇牙上有剧毒,人被咬伤,都要立即截肢,否则就要中毒而亡。因其有着良好的治疗风痹、惊搐、癣癞等病的效果,非常贵重。州里每年都要逼着百姓去捉蛇,给皇帝进贡。虽然蕲州很大,但只有城北的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为了能真正了解蕲蛇的知识,冒着生命危险同捕蛇人去了山中。峰山上有一个狻猊洞,洞中生长着石南藤,因为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洞中的蕲蛇较多,但是此洞灌木丛生,进去十分危险,李时珍冒着危险进洞,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蕲蛇,也看到了捕蛇和制蛇的全过程。

后来,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李时珍的养生思想

脑为元神之府

医典妙语

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

——《本草纲目·辛夷》

养生智慧——养神重在健脑

李时珍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错误的观念进行了修正,他认为脑才是元神之府,从而打破了传统“心为元神之府”的说法。这里所谓的元神,就是指人的精神与意识活动。自先秦以来,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心是主管神明、意识、情志的主体,因此心具有思维的功能。而李时珍则本着客观、求真的医学精神,明确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医学论断,使中医学寻求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要想保证精神意识的健康,就必须注重头脑的保养。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定要注意用脑的卫生,讲究科学用脑。现代医学证明,合理健脑能够延缓衰老,防止记忆力的下降,并保证人的老年生活更加健康、思维敏捷。一般来说,健脑就应多动脑,用脑少的人,脑衰老就比较迅速,经常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就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当然,用脑也要讲究劳逸结合,过度用脑,疲劳用脑,在生病期间或是身体不适的时候用脑,都是对大脑的损伤,影响脑部健康。

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人际交往也是健脑的好方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能够促使新的脑细胞产生,而且还能增加脑部氧气的供应量,保证大脑健康;经常与人交往,可以在言谈话语间锻炼自己的大脑,提高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帮助大脑功能运行正常,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多种适宜补脑的食物。比如核桃仁、荔枝等,他提出核桃仁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佳品,用核桃仁3份,人参1份,研磨成细末,造成蜜丸服用,可以健脑防衰;而荔枝也有健脑的功效。他在《本草纲目》记载,“常食荔枝补脑健身、治疗疔肿、开胃益脾。干制品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之补品。”

另外我们还可以食用红枣、莲子、白木耳、牛奶、香蕉等食物,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多吃菠菜、油菜、苦瓜、竹笋、鲜藕、芹菜、黄花菜、梨、绿豆、桂圆、鸡蛋、鸭肉、乌骨鸡、蜂蜜等食物,可以缓解由于长期熬夜或加班而出现的烦闷、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状况。

滋补脾胃以养元

医典妙语

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百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本草纲目》

养生智慧——养元重在补脾

李时珍对脾胃也十分重视,并提出了“脾为元气之母”的论断。按照五行学说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五脏中的脾胃与五行中的“土”相对应,“土”即为脾胃。由此可以看出李时珍对于脾胃的认识与重视。

脾胃与人的元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的元气因脾胃而滋生,脾胃的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内的元气才能生长并充实。而人吃五谷杂粮、果蔬蛋禽,都要进入胃中,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摄取营养,都要从胃而得来。李时珍强调脾胃是五脏升降的枢纽。他曾经说过,“脾者,黄宫,所以交媾水、火,会合木、金者也。”他认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运动正常,有赖于脾胃的功能协调。脾胃如果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而如果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失常,就会内伤元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

因此,人若要重视养生,就要特别重视养脾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系列养脾胃的食物:如枣、莲子、南瓜、红薯等。

枣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的:“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另外枣还有安中、养脾、平胃、通七窍、助十二经、和百药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历代中医对于枣能养脾胃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都认为它有补脾胃、益气养血生津、调和营卫、解药毒等作用,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亏损、怔忡、癔症等。

对于莲子,李时珍认为“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由此可见他对莲子的药用价值的重视。在《本草纲目》的记载中,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的功效,被作为珍贵的滋补品。现代人们也很喜欢食用莲子,比如用莲子芯来泡茶,可以清目。此外,莲子还可治高热躁烦、神志不清、梦遗滑泄等症。

南瓜是人们饭桌上的常见食物,更是滋养脾胃的佳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现代医学证明,南瓜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进入体内的细菌和包括重金属、铅等有毒物质,起到排毒的作用。同时,果胶可以保护肠胃免受刺激,减少溃疡。而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因此用南瓜煮粥,则可以更好地滋养肠胃。

另外红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有非常好的保健脾胃、益寿延年的作用。红薯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味道可口,现代医学证明,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毛发映射了气血的亏盈

医典妙语

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火活则红,火死则黑。邪犯阳经则上逆,邪犯阴经则下流。盖人身之血,皆主于脾,摄于心,藏于肝,布于肺,而施化于肾也。

——《本草纲目》

养生智慧——气血决定毛发枯荣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因此,脏腑发病必然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到脏腑,由此可见气血的重要。所以气血也是人们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体气血是否充盈,可以从毛发的枯荣上看出来。因为人体的毛发质地的好与坏,是随气血盛衰而变化的。李时珍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脉之循行,气血之多少的理论,认为人体上的毛发的枯荣是由于气血盛衰而发展的,他认为头发属于少阴、阳明;耳前的鬓毛属于手、足少阳;眼上的眉毛属于手、足阳明;唇上的胡子,属于阳明;下巴颌的须属于足少阳、阳明;两颊上的髯须属于少阳。

因此,如果气血盛,则长得又快又好;如果气多血少,则虽然黑但长得慢;如果气少血多,则长得又少又差;如果气和血都少,则毛发不生;如果气和血都过盛,毛发就会黄而赤;如果气血皆衰,头发就会发白并脱落。

传统中医也认为,肝藏血,发为血,肾主骨生髓,其荣在发,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而骨髓充满,毛发就会乌黑而有光泽,气血虚则肾气弱,气血不能上行滋养毛发,那么毛发自然会枯黄无泽而脱落。脱发的原因则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

另外,人的七情六欲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如果情志抑郁,劳心伤脾,更会影响人体的气血,使之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血淤,毛发失去营养而脱落,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机体内分泌与免疫紊乱失调。如果人的精神受到创伤或过度紧张,血管及血液循环就会受到障碍,从而导致毛囊营养障碍而脱发。

粥为人间第一补物

医典妙语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本草纲目》

养生智慧——气血决定毛发枯荣

在诸多的养生理论中,李时珍特别推崇饮食养生,而对于饮食养生,他又特别提倡食粥。食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他说“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从现代许多长寿老人的经验中,也能验证李时珍的食粥使人延年的理论。

健康的人经常喝粥,更可以滋养脾胃,从而保护元气。吃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就有家贫食粥、荒年赈灾食粥、疗疾养生食粥之经验。特别是老年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早晚吃热而温软的粥,易于肠胃消化,对脾胃保健大有好处。

一般人春季宜吃菜粥,夏天宜喝绿豆粥,秋季宜用藕粥,冬日则食腊八粥。做粥的原料,最好是粳米,因为它性甘平,是健脾胃、培中气的良药。另外在冬季,还可多食些生姜粥、羊肉粥、牛肉粥。因为这些粥可发散风寒,温中补湿,防寒补养。

治疗疾病的药粥,从古到今也有许多,可以根据疾病,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选食。有一首保健粥歌,可供食粥时选用。歌诀曰: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要得皮肤好,米粥煮红枣。

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治理血小板,煮粥花生衣。

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

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苡仁。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妙方

芝麻小,养颜好

医典妙语

芝麻,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补中益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

——《本草纲目·谷部》

养生智慧——芝麻的养生妙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芝麻能“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中医认为,肾精肝血充沛则人体毛发润泽,反之则头发枯萎脱落,而芝麻具有养血滋阴益精的功效,能使“须发早白”之人“白发返黑”。

另外《本草纲目》还记载,服芝麻“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久服长生”,“鲁女服胡麻饵术,绝谷八十余年,甚少壮,日行三百里,走及獐鹿”。由此可见芝麻美发美容功力不凡,可使人毛发润泽光亮,青丝如云,又能使人皮肤润泽细腻,肌肉壮满,腰脚便力,常吃芝麻,可使皮肤保持柔嫩、细致和光滑。

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芝麻能滑肠治疗便秘,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而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蛋黄素、胆碱、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在节食减肥的同时,若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肤可获得改善。

人们经常洗澡讲究卫生,但在洗掉皮肤上污垢的同时,也会洗去人体表面上的油脂。因脱去油脂而使皮肤显得较为干燥的人,可吃些芝麻,能使皮肤看起来更为鲜亮。芝麻中的维生素E,对护肤、美肤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它能促进入体对维生素A的利用,可与维生素C起协同作用,保护皮肤的健康,减少皮肤发生感染;对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有“滋润”作用,从而改善、维护皮肤的弹性;能促进皮肤内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与水分,以维护皮肤的柔嫩与光泽。

除了养颜美容之外,芝麻还可以降低血糖与抗癌。芝麻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止动脉血管硬化,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清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让血管恢复如初。

以下向大家介绍几种有关芝麻的食疗方:

红茶芝麻饮:芝麻100克,红茶适量,精盐少许。将芝麻炒香,研成细末,加精盐及水适量,将红茶放杯中,用开水冲泡,再取茶水倒入锅内熬浓,然后停火,放温,调入备用的芝麻酱即成。每日1剂,空腹趁温饮下。功能滋补肝肾,养心健脑,适用于精血不足、神疲乏力、头晕健忘等症。

芝麻豆浆饮:黑芝麻50克,黄豆60克。先将黑芝麻炒熟,研成细粉。黄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泡半天,去渣取浆,入锅烧沸,加入黑芝麻粉,搅拌均匀即可。每日早、晚分饮。功能滋养肝血,益气补肾,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病症。

杏仁芝麻饮:黑芝麻100克,杏仁20克,白糖10克。将黑芝麻、杏仁分别去杂,洗净,一起碾碎,锅中加水,放在火上煮沸,然后加入黑芝麻末和杏仁粉末,大火煮沸,小火炖熟透后加入白糖即成。每日早、晚两次食用。功能润肺止咳,滋阴通便,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咽喉炎、慢性胃炎等病症。

传说故事——芝麻的由来

传说上古时候,汝水河畔有一个叫芝的姑娘。芝姑娘善良又勤快,每天忙里忙外,家里地里都有她的身影。有一天,芝姑娘在锄草的时候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植物,植物上结着细细的籽。她从没看到过这种植物,于是好奇地捻了几粒籽放进嘴里,不想入嘴满是香味。芝姑娘很高兴,就把籽带回村,取名“香籽儿”,她把香籽儿种在地里,想让全村人都能吃到她。

不想这香籽儿特难种植,结果,芝姑娘累死了也没把香籽儿培养成。就在芝姑娘死后不久,她的坟墓上冒出了香籽儿芽,大家感到很难过,为了纪念芝姑娘就把香籽儿取名芝麻。从此汝河两岸的人们纷纷栽种芝麻,获得丰收。

至今,汝南农家还有在大门上写“汝南百谷首,天中芝麻王”的对联。

菱角的减肥妙用

医典妙语

菱角性味甘凉、无毒,有消毒解热、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

——《本草纲目·果部》

养生智慧——菱角的养生妙用

菱角,又称水栗子,是我国著名的土特产之一。菱角可粮可果,其肉厚而味甘香,鲜老皆宜,生熟皆佳,不亚于板栗,生食可当水果,熟食可代粮。又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其营养价值可与其他坚果媲美,所以是现代女性美容减肥的辅助食品。食用菱角可增加腹中饱感,不易堆积脂肪,适合于单纯性肥胖症者在减肥期间食用。

中医学认为,食菱角可以“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久服菱角可以轻身,减肥健美。这儿所谓的“轻身”,就是指菱角有减肥健美作用。

食用菱角一般都是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即可。另外菱角可与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时令补品,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菱角与黄芪共煮,有补肾作用。用菱角肉和莲子、山药、芡实、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肠炎等症。

在挑选菱角时,最好挑选全黑的菱角,略带红色的,表示成熟度不足。菱角两端要像牛角一样尖,不可钝钝的,可用手压菱角越硬越好。菱角中间突出的地方越饱满成熟度越高。带壳菱角放冰箱可保存1星期,塑料袋上要留洞通风,以免湿气留在袋中易发霉。

需要注意的是,菱角性凉,食用要适量,多食会损阳助湿;猪肉和菱角不可一起吃,因为会引起肚痛;另外脾虚腹胀者也不宜多食菱角。

以下是几种菱角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菱角冬菇炖猪肉:冬菇40克,瘦猪肉160克,菱角500克。将瘦猪肉,洗净,切成薄片,加入调料,拌匀,使腌透入味。冬菇用水浸透洗净,菱角去壳取肉,放入水中煮10分钟捞起沥干水分。生姜用清水洗干净,刮去姜皮,切片。油锅置旺火上,爆香姜片,放入菱角与冬菇拌匀,再放入瘦猪肉,加适量清水与调料,炖至菱角熟即可。此膳食可健脾和胃、解毒散结,对女性生殖系统癌瘤病症,可用作食疗。

鲜菱鸡汤:鲜菱角50克,鸡汤500毫升,新栗、白果各适量。将新栗与银杏洗净;将菱角洗净,剥去外壳;将三者一同入锅内,加入鸡汤煮熟烂即可。此汤可健脾开胃,适宜身体虚弱的肿瘤患者食用,可作食管癌、乳腺癌及子宫癌病人的食疗。

红枣菱角粥:菱角50克,红枣20克,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稠粥,每日早、晚餐温热服之。可用于食道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子宫癌食疗。

山楂消化肉食有奇效

医典妙语

山楂,酸、甘,微温。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煮汁洗漆疮,多瘥。治腰痛有效。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煎汁入砂糖服之,立效。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化血块气块,活血。

——《本草纲目·果部》

养生智慧——山楂的养生妙用

对于山楂来说,众所周知的一个功效就是帮助消化,自古以来就为消食积之要药,尤其对肉食消化不良有奇效。《本草纲目》中记载,山楂能“化饮食,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为良好的消食健胃药。民间用山楂治疗消化道的疾病相当普遍,如食积、腹胀及消化不良,用生山楂及炒麦芽水煎服。肉食不消,用山楂肉水煮,食山楂、饮汁,均有良效。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病例:说一邻居小儿,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取山楂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因此凡食积腹胀者,均宜多吃些山楂。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山楂的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作用,产生于山楂所含的有机酸、解脂酶和维生素C等。它们具有促进胃液和胆汁分泌、增加胃中淀粉酶、脂肪分解酶等酶类的作用,促进消化。对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过食鱼肉、乳食停滞及小儿疳积等,均有较好疗效。

盛夏季节,人们由于出汗较多,所以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很容易造成胃酸浓度降低,所以夏天很多人食欲不振、喜欢吃一些清淡的东西。因此盛夏季节多吃些山楂及其制品,不仅清热解暑、生津解渴,而且能开胃消食。

当然,山楂还有其他一些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用山楂肉、炒过的茴香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可治偏坠疝气;用山楂、以炙的鹿茸,等份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可治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干山楂研为末,艾汤调下,可治肠风下血;用干山楂研为末,开水送服,或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可治痘疹不快。

另外山楂还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化血块、气块,活血”,是中医妇科常用药物之一。中医治疗闭经,可服山楂红糖水。治疗妇女血瘀经痛、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常用山楂配当归、红糖等煎汤用,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消食化积作用较强,过食易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慎服。患有便秘或痔疮的病人不宜多吃山楂,因为山楂有涩肠止泻作用,吃后会加重便秘。低血压患者宜少用山楂。山楂味酸,食之过多,还会损齿,特别是处于换牙期的儿童,食用后还要及时漱口,以防损害牙齿。山楂能加强子宫收缩,孕妇不宜多食。

做山楂膳食时忌用铁锅熬煮,因其中果酸会溶解铁锅中的铁生成低铁化合物,吃后造成中毒。使用人参等补药时,不宜多吃山楂及其制品,以防破气。饭前不宜食用山楂,这是因为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空腹食用会使胃内酸度猛增,对胃粘膜造成不良刺激,会导致腹胀、反酸,甚至加重胃炎和胃溃疡。

以下向大家介绍几种山楂的食疗方:

山楂膏:山楂500克,白术250克,陈皮100克,甘草60克。以上所列加水煎3次,过滤,去渣,合并滤液,浓缩,加炼蜜250克收膏。每服15克,每日3次。功效消浊化腻,化脂通脉,适宜于心肌梗死与血脂高者。

山楂青鱼:山楂50克,红花3克,青鱼1条,花生油1000毫升,红糖30克。山楂、红花、红糖煎汁备用。青鱼洗净,用水将淀粉搅匀,抹在鱼的两边。将油放入锅中至七八成熟,置鱼于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备用。最后取麻油50毫升放入锅中煮熟,放入山楂汁、少量醋及红、白糖、盐、淀粉,勾成稀芡,稍稍搅和,加上少许姜、葱末后出锅,浇在鱼上,即可食用佐膳。此膳食适用于宫颈癌所致月经失调和疼痛者。

山楂酸梅汤:山楂、谷芽、麦芽各50克,酸梅5颗,冰糖适量。将所有原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水,以慢火煲50分钟。取出加入冰糖,待完全溶化后即可饮用。此汤生津止渴,具有开胃消滞、帮助消化的功效,最适宜肥胖人士饮用。

传说故事——山楂的由来

相传山东境内有座驼山,山脚下有位姑娘叫石榴。她美丽多情,早就爱上了一位名叫白荆的小伙,两人同住一山下,共饮一溪水,情深意厚。

不幸的是,石榴的美貌惊动了皇帝,于是皇帝派官府的人抢走了石榴并逼迫其为妃。石榴宁死不从,骗皇帝要为母守孝一百天。皇帝无奈,只好找一幽静院落让其独居。

石榴被抢走以后,白荆追至南山,日夜伫立山巅守望,日久竟化为一棵小树。石榴逃离皇宫寻找到白荆的化身,悲痛欲绝,扑上去泪下如雨。

悲伤的石榴也幻化为树,并结出鲜亮的小红果,人们叫它“石榴”。皇帝闻讯命人砍树,并下令不准叫“石榴”,叫“山渣”——山中渣滓,但人们喜爱刚强的石榴,即称她为“山楂”。

绿豆——天然的解毒丹

医典妙语

绿豆,味甘,寒,无毒。煮食,消肿下气,清热解毒。生研绞汁服,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豚。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利小便胀满。浓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润皮肤,宜常食之。煮汁,止消渴。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治痘毒,利肿。绿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

——《本草纲目·谷部》

养生智慧——绿豆的养生妙用

绿豆在人们生活中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和作用巨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绿豆为“真济世之良谷也”,其最为人常知的功能便是清热解毒。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滋润皮肤;绿豆粉解诸毒、治疮肿、疗烫伤;绿豆皮解热毒、退目翳;绿豆芽可解酒、解毒。

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用绿豆和鲜荷叶煮水,冷却后可作解暑凉茶,并可去痱子;用绿豆配甘草煮汁饮服,可解疗肿疮毒和药物中毒及酒食中毒;用仙人掌捣烂与绿豆粉调成糊状外敷,对治疗乳腺炎有一定作用;用绿豆粉加冰片调匀外敷,可止湿疹皮炎瘙痒;把绿豆煮至豆皮开裂时,加入粳米、白糖熬粥,有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水清肿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高热口渴,小便不利,食物中毒,以及预防中暑。

需要注意的是,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又因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另外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良姜等温补类药物以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减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以下向大家介绍几种绿豆的食疗方:

香荷绿豆粥:绿豆100克,干荷叶、薄荷叶、甘草各少许,白糖适量。先用水煎薄荷叶、甘草,取汁去渣;荷叶装入布袋中,扎紧口;再把绿豆洗净放入锅中烧热后,加入荷叶袋。用小火与绿豆同煮,煮至绿豆烂熟时,去荷叶袋。兑入薄荷甘草汁,加白糖即成。此粥有清热解暑,祛湿的功效。

绿豆酒:绿豆、蜂蜜、山药各30克,黄柏、牛膝、玄参、沙参、白芍、栀子、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各22克,白酒2500克。除蜂蜜外,将上述药物粉碎,以多层消毒纱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泡入酒坛中,封口,14天后开封,取出药袋,榨干酒,去药袋,入蜂蜜摇匀即成。每次10至20毫升,每日2次。功效滋阴泻火,适宜于阴虚火旺之肺结核,但咳血者不宜。

绿豆红枣粥:绿豆10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将绿豆、红枣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豆烂,调入红糖即成。此粥有清热解暑,健脾护肝的功效,适用于中暑、贫血、疲劳综合症、坏血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起阳草”——韭菜

医典妙语

韭菜,生:辛、涩;熟:甘、酸。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煮食,温中下气,补虚益阳,调和脏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脓,腹中冷痛。生捣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又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数发者,亦涂诸蛇虺、蝎虿、恶虫毒(藏器)。煮食,充肺气,除心腹痼冷癖。捣汁服,治肥白人中风失音。煮食,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本草纲目·菜部》

养生智慧——韭菜的养生妙用

阳痿是困惑很多男性朋友特别是男性中老年朋友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其不仅阻碍房事的正常进行,更让男性自尊心与自信心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家庭幸福,让人抱憾终生。

现在治疗这种疾病的办法很多,而最安全、最健康的办法还是首推食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治疗阳痿的食疗方法也有所介绍,列举了很多种治疗阳痿的食物,比如说韭菜、狗肉等。

《本草纲目》中说,韭菜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等。韭菜因温补肝肾,助阳固精作用突出,所以又有“起阳草”之名。韭菜籽为激性剂,有固精、助阳、补肾、治带、暖腰膝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多尿等疾患。《本草纲目》中同时也记载,将新鲜的韭菜子,用上好的酒浸泡一夜,然后将其捣碎,在次日与酒一同服下,这样坚持下来,阳痿就会逐渐好转。

除此之外,韭菜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韭菜所含的粗纤维,有通便作用,可减少肠道脂性物质的吸收,从而促使减肥。据载,民间对误吞针、钉及其他金属物者,整吃韭菜,可以将误吞物裹带而出。人体摄入韭菜中所含的丰富的纤维素,可以预防肠道癌的发生。

韭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预防多种上皮细胞癌变的良方妙药。韭菜中所含有的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食用韭菜对扩张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大有帮助。此外,韭菜还具有兴奋神经和杀菌功能,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韭菜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能起到消除腰痛的作用,常吃可以治疗慢性腰痛。出现跌打损伤时,如果将鲜韭菜捣烂敷于患处,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选购韭菜时要选叶直、鲜嫩翠绿的,这样的营养素含量较高。韭菜按叶片宽窄来分,有宽叶韭和窄叶韭。宽叶韭菜看上去较嫩,香味清淡;窄叶韭菜外形不太好,但香味浓郁。可根据各人喜好进行选择。新鲜韭菜洗净后切成段,沥干水分,装入塑料袋后,再放进冰箱,其鲜味可保存2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能神昏暗目,酒后尤忌,热病后十日食之即发困,冬月多食动宿饮。另外韭菜中含有多量的硝酸盐,炒熟存放过久,稍酸盐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常吃易致癌,并且吃了这种韭菜会有不适感,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因此,炒熟的韭菜隔夜之后不宜再食。

以下向大家推介几种韭菜的食疗方:

韭菜炒鲜虾:鲜韭菜150克,鲜虾200克,同入油锅翻炒,下盐调味,炒熟即成。佐餐食用,与人参酒、鹿茸酒同吃更好。功效壮阳提神,适用于阳虚低血压患者食用。

韭菜肉汤:韭菜60克,猪瘦肉250克,红枣4枚,洗净;猪肉洗净切片;将猪瘦肉、红枣放入锅,清水、盐、味精皆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煲约2小时,加入韭菜煮10分钟,调味食用。此汤可补益肝肾,养血益精,举阳缩尿,补虚润燥。

韭菜生姜牛奶汤:韭菜250克,生姜30克,牛奶250克。将韭菜去黄叶、洗净、切碎,生姜去皮拍碎,用洁净的纱布包裹绞取汁液。把上述汁液加入牛奶中,一齐放入锅内,文火煮沸即可,随量饮用。功效温暖脾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胃炎属脾胃虚寒者。

传说故事——韭菜的由来

从前,有三个秀才去赶考。一天,遇到一个云游四方的老道,言谈甚为投机。该吃饭的时候,老道说:“我请各位吧。”说着,拿出一个小锅,盛了锅水,放在炉子上,又拿出一个小布袋,从中捏了一粒米,放到了锅里。这三个秀才看得直纳闷,这么小的锅子,做饭够谁吃啊?再说,那米放得也特少了点儿吧?可是,到吃饭的时候,老道揭开锅,满室飘香,一锅的白米饭哪!老道给每人盛了一碗,那锅里的米饭竟没见少多少。三个秀才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第二天早晨,老道又请他们吃饭,还是一锅水一粒米,仍然做出一锅白米饭。真是怪事,难道他那小锅和布袋都是宝贝?三个秀才起了坏心,想要是把道士那两件宝贝给拿来,这一辈子不就不愁吃了吗?于是便商量了一下,准备把道士给杀了,然后取走他的宝物。

吃完饭,四个人一同上路,一个秀才跟道士说着话,走得慢些,另外两人很快没了影子。走着走着,这秀才看看四周没一个人,猛地抽出一把刀,把那道士的人头给砍了下来,然后他麻利的从道士怀中摸出小锅与布袋,便追赶另外两人去了,他们商量好在前面望风等他。

追上两人后他们继续赶路,走着走着,前面好像有个人,像是那老道,追上一看,三人吓得魂差点都没了,这老道怎么还没死?老道说:“你们也太慢吧?”“老人家仙风道骨,我等凡胎肉体,哪能跟您比?”三人赶忙说。

三个人互相一递眼色,换了个人与老道走,走着走着,秀才突然抽出刀来,把道士的头又砍下来。他怕道士再活过来,就把道士的皮给扒了。他心想,这下你活不了了吧?

没过多久,三人又看到道士在前面走,三人吓得腿直打哆嗦!可那老道好像有意在等他们。于是,打了声招呼,又换了个秀才跟老道走。这秀才自以为机灵,趁道士不注意,把道士的头割下来了,又扒了皮,还怕道士活过来,就把道士给捣成了浆糊。

这下,三个秀才放心了,因为道士变成了肉浆,肯定不会再活了,没人会跟他们要那宝贝了。然而,他们正走着,听到前面有人喊他们,三人抬眼一看,扭头就往回跑。这是为什么?原来那喊他们的人正是那道士。

道士赶上来,指着他们:“你们读书人,竟做此等残暴之事!得了,就让你们永世受这苦吧!”他指着秀才甲:“你必须生来被人砍头。”又一指秀才乙:“你不仅被砍头,还要被剥皮。”再一指秀才丙:“你为人更恶,你将被砍头剥皮,之后还得被捣成糊!”说着,道士手一挥,三人霎时不见,化成了地里的三株青苗,一个被割了头吃,那是韭菜;一个被去了头剥了皮吃,就是大葱;第三个被人剁了头剥了皮再捣碎了吃,那就是大蒜啦。

夏日良药车前草

医典妙语

其子,味甘,寒,无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

其草及根,味甘,寒,无毒。主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主阴。主泄精病,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本草纲目·草部》

养生智慧——车前草的养生妙用

车前草,又叫当道、牛遗、牛舌草、车轮菜、地衣。春初生苗,累年生长者可长到一尺多长,中间有数条茎,花开得很细密,青色稍有点红,所结果实红黑色。五月采草,七八月采实。

车前草的叶、根、果实都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将车前子晒干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用车前子叶煎汤冲服,可治小便血淋疼痛;将车前子研成末,酒送服用一方寸匕,可治难产胎儿不出;将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份,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服之,长时间服用,可治久患内障。

除了在药方中应用,车前草还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车前草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春暖花开时,地头路边都会长出许多叶片肥厚硕大的车前草来。采车前草嫩叶芽,洗净,开水烫后,用清水漂洗数次,去苦味,再凉拌、炒菜或做汤均可。

以下向大家介绍几种车前草的食疗方:

车前草粥:鲜车前草30克,大米50克,葱白2茎。将车前叶、葱白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持续一个礼拜。可利湿通淋,清热明目。适用于热结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肝经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及暑热泻泄,肺热咳嗽,痰多稠等。

车前炖小肚:鲜车前草90克,猪小肚250克。将车前草、猪小肚洗净,猪小肚切成小块,同入锅内,放调料适量,加水用小火煎熬,约4个小时左右即可。此膳食可利湿清热、利尿通淋。主治尿道炎、膀胱炎、眼结膜炎、白带过多等。

车前草拌豆腐:鲜嫩车前草叶芽250克、豆腐干150克。将车前草洗净,滚水中焯熟,凉水漂去苦味,沥干,加盐腌10分钟,挤水切细,加香油拌匀。豆腐干切丝,在滚水中焯一下,用凉水淋过,放入盛车前草的盘内,加白糖、酱油、味精拌匀后食用。此膳食可清肝明目。

传说故事——车前草的由来

在西汉时一位叫马武的名将,一次,他的军队在边疆被敌军围困。当时正是六月,酷热无雨。由于缺食少水,军队人马饥渴交加。很多将士都出现了肚子胀痛,尿痛血红,点滴艰涩的病状。随军的医生诊断为尿血症,但军队被围困,粮食都成问题,哪里有药物来医治。

有一名马夫名叫张勇,这个人很细心。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他管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而且精神也大为好转。他便留意观察了马的活动,发现马在时不时地啃食附近地面上生长的牛耳形的野草。于是他就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所以不尿血了,不妨我也拔些来试试看。于是他拔了一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张勇把这一发现报告了将军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这牛耳形的野草。几天之后,军队里患病的人和马都逐渐好转。

马武问张勇,你是在哪儿发现的这牛耳形的野草?张勇向前一指,回答道,将军,那不是吗?就在大车前面。

马武哈哈大笑,真是天不亡我,好个车前草!于是整顿人马,趁士气大振时冲出了重围。从此,“车前草”一名就这么被叫了下来。

妇科良药益母草

医典妙语

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味辛、甘,微温,无毒。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产后血胀。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肺。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前诸病。久服令人有子。

——《本草纲目·草部》

养生智慧——益母草的养生妙用

益母草,又叫茺蔚、益明、贞蔚、野天麻。喜爱生长在近水的湿处。春天开始发芽进入夏季后高三四尺,其茎呈方形如黄麻茎,它的叶如艾叶但背面是青色的。一梗有三叶,叶有尖细的分叉。一节长一寸左右,节节生穗,丛簇袍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也有淡白色的。有大小如同篙子的细子四粒,呈褐色。益母草的子和茎都能入药。

对于其子,本草纲目中讲到:“味辛、甘,性温,无毒。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除水肿。长期服用可以轻身。治血逆高烧、头痛心烦,产后血胀。补中益气,通血脉,增精髓,止渴润肺。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气,安魂定魄,调妇女经脉,治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产后胎前各种病。长期服用令妇女有孕。

对于其茎,本草纲目中讲到:“味辛,微苦,性寒,无毒。主治荨麻疹,可作汤洗浴。捣汁服用,主治浮肿下水。消恶毒疗肿,乳痈及丹毒等,都可用益母草茎叶涂拭。另外,服汁,可下死胎,治产后血胀闷。将汁滴入耳内,主治耳聋。捣碎可敷蛇虫毒。用来作驻颜的药,可令人容颜光泽,除粉刺。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流产及难产,胎盘不下,产后大出血、血分湿热、复感风邪,血痛,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尿血、泄血,泻血痢疾痔疮,跌打后内伤及瘀血,大小便不通。

益母草最大的功效是治疗妇女孕前产后诸多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妇科的疑难杂症。《本草纲目》中记载:在端午节采开紫花的益母草,连根茎花籽阴干,煎成膏。此膏可根据病症的差异,用不同的汤调下,如前脐腹痛,可用米汤送下;胎动不安,或流血不止,可用当归汤送下;产后,用童便调下二三服,能安魂定魄,调顺血气,百病不生;如死胎及胎盘不出,或横生难产,都可用炒盐汤送下;产后大出血,眼发黑,血热口渴,烦闷如见了鬼神,狂叫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化下,如果产后流血不止,积血成块刺疼,上冲心胸的,也可用此法,产后大出血,可用糯米汤送下;产后红白带多,可煎阿胶艾草汤送下;产后大便频繁,可用枣汤送下;产后痢疾,可用米汤送下,产后中风,牙关紧闭,半身不遂,失音不能说话,可用童便调酒化下。

另外,益母草还有养颜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载:五月五日收带根的益母草,晒干烧灰,用商陆根捣汁后加醋,和入搜集来的灰作成饼,在炭火上烤。贮藏半年后才使用,可作养颜的药,能润滑肌肤,治粉刺黑斑。

需要注意的是,益母草所含的益母草碱甲、乙及水苏碱、油酸等,虽然能显著增强子宫肌肉持久的收缩和紧张性。但是在妊娠期间,这种持久的收缩和紧张会减少胎盘的血供,加速胚胎的娩出,在妊娠早期会增加流产的危险,在晚期就会出现早产。所以怀有宝宝的女性朋友在选择服用益母草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择时服用。

以下向大家介绍一些益母草的食疗方:

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60克,鸡蛋2个。将益母草与鸡蛋同煮至熟,蛋去壳,再煮片刻。每日1剂,分2次吃蛋饮汤。可活血调经。

益母草粥方一: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40克,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蜂蜜10克,粳米100克。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此粥可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淤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需要注意的是,煮制时宜用砂锅,不宜用铁锅。凡大便溏薄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应忌葱白、薤白、韭白。

益母草粥方二:益母草汁10毫升,生地黄汁、藕汁各40毫升,生姜汁20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100克。将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可,早、晚各服1次,病愈即停,不宜久服。此粥能活血化瘀,止血调经。主治血瘀型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见阴道出血量多,血色暗红,质地黏稠多块,下腹疼痛,腰酸痛,面色、唇色偏暗。

传说故事——益母草的由来

从前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里的老爷子死了,剩下的老大娘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闺女。母女俩过着缺人少钱的苦日子。老大娘因为常常想念死去的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日子一久,就生了病,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她的女儿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请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的药,怎么也不见效。

还好当时是秋天庄稼收净的时候,张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山里去找灵药。因为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讲故事,说山上的深山老谷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就能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

于是,她托隔壁的大娘替她照管妈妈,自己带上干粮,就出门去了。出了家门,张姑娘一直朝北走。一天,她来到一座山口,正想进山,突然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儿。这老头好像知道她进山寻药似的,并告诉她,只要不怕艰苦,找到一个叫着“地上天”的地方,就能找到医治母亲病情的灵药了。

张姑娘听老头儿的话高兴极了,正想问这“地上天”在什么地方,老头儿就突然消失了,张姑娘这才明白,是遇到山里的神仙了。于是张姑娘就打起精神进了山,饿了拣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边喝点清水,记不住走了多少天,终于找到了“地上天”这个地方。那里的神仙给了她一袋灵药,告诉她回家熬成膏子,给母亲吃了病就会好。并给了她一袋种子,让她回家洒在地上,以后得了母亲这种病的人就有灵药医治了。

张姑娘一到家,马上将灵药熬成膏子,给母亲吃了。没过几天,母亲的病就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十分高兴。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在了地边上,春天长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灵药叫什么名子呢?张姑娘像,这草治好了母亲,就叫“益母草”吧。于是益母草就这样传了下来。

安胎止血论艾草

医典妙语

艾草,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之经。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主衄血、下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捣汁饮,治心腹一切冷气、鬼气。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温中、逐冷、除湿。

——《本草纲目·草部》

养生智慧——艾草的养生妙用

艾草,又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其生长在田野间,到处都有,但以覆盖在道上及向阳的为最好。初春遍地生苗,茎似蒿,三五月采叶晒干,陈久方可用。叶背呈白色,以苗短的为良。

艾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喜欢把艾草挂在门口“避邪”。作为药物,《本草纲目》中也有着详细的记载:治伤害时气,可用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治中风口噤,可用熟艾灸承浆穴,颊车穴,各五壮。治误吞铜钱,可用艾蒿一把,水五升,煎一升,顿服便下;治风虫牙痛,可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开艾叶,用筷子将艾叶卷成筒,烧烟,左右熏鼻吸烟满口,呵气,即终止肿消;治鼻血不止,用艾灰吹入鼻中,也可将艾叶煎服;治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盅,煎八分,临睡前温服;治咽喉肿瘤,用青艾和茎叶一小把,用醋捣烂,敷于喉上。

另外,艾草还具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艾草对多种细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如果对艾草合理利用,就能很好地防治感冒。取新鲜适量艾草加水煎服,然后发汗,对一般感冒性鼻塞、头痛很有效果。经常食用艾草做的食品,也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比如说艾草面、艾草饼等。

人们通常还喜欢用艾草煮鸡蛋。选用鲜艾叶20克、鸡蛋两个、红糖25克。先将艾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此种食法可温经止痛,散寒止血。适用于痛经,崩漏,胎动不安,腹中冷痛,皮肤瘙痒等症。

此外,艾草还是微量元素缺乏者最理想有效的食物。艾草含有大量的优质叶绿素,叶绿素又称为绿色血液,有净化与增血的功能,可抗过敏及末梢血管扩张作用。同时,艾草也拥有大量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如维他命A、B1、B2、C与矿物质的铁、钙、磷等。

传说故事——艾草的爱情传说

相传在唐朝,有一个叫崔炜的穷书生。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摇摇晃晃的,竟然撞倒了路边一些喝酒人的酒。这些人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有的还动手想要揍她。

在一旁观看的崔炜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无分文,但还是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乞丐婆解了围,排解了纷争。可当他转过头来,乞丐婆竟然不见了。生性豁达的崔炜却毫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蛇向他道谢:下午在街上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个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只要敷上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次向他拜谢后,就消失了。

崔炜从梦中惊醒,想着梦中的情景,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过了不久,有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千金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各地名医都没能治好。于是任大富翁贴出告示:只要有人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给任家小姐敷上艾草,果然如青蛇所说,不到两天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了温柔可爱的富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药效也被人们广为了解,一直流传至今。

养生酒妙方

人参酒:人参30克,白酒500毫升。将人参入白酒内,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浸泡7口后即可服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五次。功能补中益气、通治诸虚。主治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音低、久病气虚、心慌、自汗、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症。

鹿茸酒:鹿茸10克,山药30克,白酒0.5升。鹿茸切细片,山药捣碎,置于净瓶中,用好酒0.5升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备用。每日3次,每次5至10毫升,空腹饮用。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治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亏,阳痿不举,腰膝酸痛,畏寒无力,骨弱神疲,遗尿滑精,眩晕耳聋;小儿发育不良,妇女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胡桃参杏酒:胡桃肉90克,杏仁60克,人参30克,黄酒1500毫升。前三味共捣细末,用纱布包好,浸入酒中,历时21日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l0至20毫升,早晚空腹温饮。功能补肾,温肺止咳喘。主治咳喘日久不止。但阴虚火旺者忌服。

当归红花酒:当归30克,红花20克,丹参15克,月季花15克,白酒1500毫升。以上四味药共研细末,纱布包好,置酒中,密封浸泡7日。每日2次,每次15至20毫升,空腹温饮。功能理气活血,调经养血。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

枸杞菊花酒:菊花250克,生地250克,枸杞子100克,当归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菊花、生地、枸杞子、当归四味加水煮汁,去渣,另将糯米煮成饭,倒入药汁拌匀,加酒曲,再拌匀,入酒坛内发酵,酿成酒。每日2次,每次15毫升。功能养肝益肾,滋阴补血,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血亏损所致的头昏目花,眼干视蒙,腰膝酸软等症。

五加皮酒:五加皮50克,当归15克,牛膝75克,高粱米酒1000毫升。五加皮刮去骨,加当归、牛膝入锅中,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加入高粱米酒中。每日2次,每次10至30毫升,早晚温服。功能散风除湿,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酸软无力,或膝痛不能屈伸者。

养生粥妙方

人参粥:人参5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将人参择净,切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时,水煎取汁,共煎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煮沸即成。每日2次,早晚各服1次。或将人参研为细末,待熟时调入粥中服食。此粥可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适用于气虚欲脱,面色苍白,气短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及脾肺亏虚,津伤口渴,失眠多梦,心性怔忡等。

莲米粥:莲米100克,白糖少许。将莲米择净,研为细末,用冷水适量调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莲米粉煮为粥糊,待熟时调入白糖,煮沸即成。每日1剂。此粥可补脾涩肠,固肾涩精。适用于脾虚久痢不止,或噤口痢,肾虚遗精,早泄,小便频数等。

燕麦粥:燕麦、大米各50克,白糖适量。将燕麦、大米淘净,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至5天。此粥可益肝和胃,消食化积。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欲不振,纳差食少,大便不畅等。

龙眼肉粥:龙眼肉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龙眼去皮取肉,大米淘净,大枣去核,与龙眼、大枣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每日1至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此粥可养心安神,健脾补血。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泄泻,浮肿,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

鸡肝粥:鸡肝、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鸡肝洗净,切细,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花椒、食盐、味精等,煮沸即成。每日l剂。此粥可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眼目干涩及各种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