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院记①
王禹
偁天道不言②,而品物亨③、岁功成者④,何谓也?四时之吏⑤,五行之佐⑥,宣其气矣⑦。圣人不言⑧,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⑨,张其教矣⑩。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鸾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释】①待漏院: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工具,这里用作时间的代称。待漏院,唐朝开始设置,是百官早期等候天明朝拜皇帝时休息的地方。宋朝开国不久,社会矛盾急剧发展,社会危机迅速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鲜明提出实行“贤明”吏治的主张,并希望由此达到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民的目的,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文章文字精炼,多用短语、排句,前后对比强烈,显得很有气势。②天道:指大自然。《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道不言”三句,由此化出。③亨:通达,这里指万物的顺利生长。④岁功:—年的农业收成。⑤四时之吏:掌管春、夏、秋、冬四季的天神。⑥五行之佐: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天神。⑦气:古人认为“气”是物质运动的本原,万物生长,四时运转,都是“气”运动的结果。⑧圣人:具有至高德性的人,这里指皇帝。⑨三公、六卿: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唐宋也是如此。三公,这里泛指中央最高军政长官;六卿,指中央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长官⑩张:施,设。这里引申为推广,推行。法:效法,取法。相(xiàng向):辅佐。咎(gāo高)、夔(kuí葵)房、魏:咎,咎繇(yáo摇),即皋陶;夔,即后夔,相传是上古舜时的贤臣;房,即房玄龄;魏,即魏征,唐朝的名相。夙(sù素)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寐,睡。然:代词,这样,指“夙兴夜寐”。因:承袭。丹凤门:宋朝汴京皇城的正南门,又称朱雀门。阙:宫门,上有望楼。北阙,为京城皇宫的大门,朝见、上书奉事都进这个宫门。曙:曙色,晓色。因为宫阙很高,其上微望见曙色,而城中则天犹未明,故下句说“东方未明”。哕(huì诲)哕鸾声:马颈项上挂的刻有鸾形图案的铃,叫做鸾铃。鸾声,即马铃声。哕哕,形容有节奏的铃声。金门:指宫门。辟:开。焉:代词,于焉,即在此。兆民:万民,极言数之多,犹百姓。泰之:之,指代兆民。泰,用作动词,泰之;使百姓安泰。下文“思所荣之”的“荣”,用法相同。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夷,古时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兵革:兵,兵器;革,盔甲。这里代指战争。弭(mǐ米):平息。畴(ch6u愁):已耕作的田地。田畴,即田地。佞(nìng泞)人:奸邪小人。六气:指阴、阳(晴)、风、雨、晦(昏暗)、明六种自然现象。灾眚(shěng省):灾害。荐(jiàn见):屡次,连续。禳(ráng瓤):祭祷消灾。五刑:指笞、杖、徒、流、死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措:置。五刑未措即五刑实施不当的意思。修德:指修文德,犹施仁政。厘(离lí):整理,矫正。九门:泛指宫门。启:开。四聪:听力好叫做聪。四聪,是说能耳听四方,这里指皇帝。迩(ěr耳):近。夷:平。清夷,即清平。苍生:本指生草木之处,旧时借指百姓。总:统领,统辖。陟(zhì至):提升。抗吉:高声而言,这里引申为直言指责。黯(chù触):降职或罢免。慆(tāo掏)慆:纷乱的意思。假寐:不脱衣而睡。假寐而坐,犹坐着打盹儿。重瞳(ch6ng—t6ng虫童):瞳,瞳仁。传说舜的眼珠有两个瞳仁,这里指皇帝的眼睛。隳(huī灰):毁坏。棘寺:掌管刑狱的最高机关大理寺的别称。小吏:谦词。当时王禹偁是大理寺的官尉因此自称“棘寺小吏”。志:记在心里或用文字、符号标记。
【译文】大自然默默无语,可是万物顺利生长,农事每年获得丰收,这是什么道理?是因为掌管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天官天吏,替它把促使万物生长、四时运转的“气”疏通了。皇帝不多说话,可是在他统治下的百姓相亲,天下太平这又是什么道理?是因为三公讲究治道,六卿分担职责,推广了他的教化。因此可知,皇帝安逸在上,臣子勤劳在下,是学着天的样子。古来善于辅助国君治理天下的,从皋陶、后夔,到房玄龄、魏征,历历可数。他们不仅只具有美好的德行,而且也能勤劳地从事自己担负的职责。况且早起晚睡,忠心侍奉皇帝,卿大夫都应该这样,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期,就依照唐朝旧有的制度,在皇城丹凤门的右边,设立了一所待漏院,表示要辛勤料理政事。到了那宫殿阙上的望楼微见曙色,而东方还没有大亮的时候,宰相坐车去上朝,许多火把和灯笼一齐点燃,把皇城照耀得光亮通明,就象一座火城。宰相的车子来到待漏院停下,这时,马铃声阵阵,宫殿的大门还没有开,玉壶里的更漏水还在不停地滴着,上朝的时候还没到。于是,宰相撤除车上的篷盖,走下车来,在待漏院里休息。
在等候上朝的时刻,宰相有些什么想法呢?他或者想到:众多的百姓还没过上太平的日子,想什么法子使他们安宁;边疆的民族还没有归附朝廷,想什么法子使他们归服;战争还没有停止,怎样才能消除兵乱;许多田地都荒芜了,怎样才能重新开垦,种上庄稼;贤人闲住在僻远的乡野,我要极力荐举,使他们得到重用;奸恶的小人在朝做官掌权,我要狠狠打击,把他们赶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不能调和,灾害接连发生,我情愿辞掉宰相的官职,来祈求上天消除灾殃;笞、杖、徒、流,死五种刑法实行不当,欺骗巧诈的事情天天发生,便请求皇帝修文德,来把它整顿好。心中想到这些,忧虑不安,等待天明上殿去朝见皇帝。宫殿的九门开了,能耳听四方的皇帝就在近前。宰相把心里话说出来,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国家的政治因此清明太平,百姓也因此富裕。如果能象这个样子,那么统领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不是侥幸得来,而是应该的。他或者想到:私仇未报,得设法把仇人赶走;旧恩未酬,得想法使恩人荣耀;美女玉帛,怎样才能弄得到手,车马玩器,怎样才能取得;奸恶的小人,依附我的权势,我就要尽力提拔他;正直的人,敢于说直话顶撞我,我就要削除他的官职;春、夏、秋三季都有报告灾荒的事,皇帝面上现出忧愁的颜色,要编造好听的谎言,让皇帝高兴;官员们滥用王法,欺压百姓,皇帝听到了怨言,就要装出奉承的样子,去讨好他。满肚子私心纷至沓来,坐在那里直打盹儿。殿上的九门都开了,皇帝的眼色一遍又一遍地环顾四周。宰相说话了,皇帝被他的假话迷惑住了。国家的政权因此衰败毁坏,皇帝的位置也因此摇摇欲坠。如果象这样,那么死在牢里,充军到很远的地方,并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应该的。因此可知,一国的政权,亿万人民的性命,都系在宰相身上,能不小心谨慎吗?还有那种既没有好名声,也没有坏名声,跟着众多的官员一起上朝,又一起退朝,白白地占着宰相的位子,享受宰相的俸禄,只是充一充官数,一心想保全自己的人,也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大理寺的小官员王禹偁写这篇文章,请求刻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来劝诫那些掌管国家大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