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45151900000137

第137章 静待其变

“释义”静静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等待合适的时机。

“出处”此典出自《晋书·晋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令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迎之,田比仗节立军门,帝乃止。”

“以静制动,以稳待变”,是军事谋略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静待其变”,或者是“静观其变”。它的典源,即出之上面这段文字记载。

这里的亮是指诸葛亮,帝指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温县人,曾任过曹操的主簿,魏明帝时任大将军。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余万出斜谷,准备与魏国的军队在渭水一带决战。当时魏国认为,诸葛亮远道而来,长途行军,急于速战速决。所以,朝廷命令魏军统帅司马懿坚守不出,不急于与蜀军决战,静观形势的变化。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按兵不动。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用的东西,羞辱讥讽司马懿胆小怯懦,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果然大怒,上表请求决战。朝廷不同意,并派遣一个名叫辛田比的钦差大臣,带着象征着王命的符节充当军师,以监督司马懿。后来诸葛亮又来挑战,司马懿忍无可忍,要出兵应战,辛毗带着符节站立在军帐外,司马懿无法出兵。

其实,司马懿在这里用了一个计谋。他原本就不打算与蜀军决战,所以佯装大怒上表请战,实际是做给别人看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想打,何必不远千里向天子请战呢?这样一来,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军事目的。毛泽东后来读史,曾说司马懿的这一手确实高明。

结果,蜀、魏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军不战自退。司马懿静待其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情况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在此之前,诸葛亮的使者来到司马懿军营,司马懿看似不经意地问道:“诸葛亮先生身体可好?每天能吃多少饭?”使者答:“每天能吃三四升米。”又问处理政事情况,回答说:“二十杖以上的罪犯都归他亲自处理。”司马懿事后对人说:“进食已是如此,每件事无论大小事必躬亲,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结果,真被他说中了。所以“静观其变”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能否实现,取决于将帅不仅要有良好的修养,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智慧。

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司马懿虽然算准了诸葛亮不久于人世,但当诸葛亮真的病重逝世后,蜀军秘不发丧,烧掉营盘退走。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按诸葛亮临终部署,突然掉头列阵,鼓钟齐鸣,好像要回兵相拒,这倒把司马懿吓了一跳,赶紧收兵停止追赶。直到两天后,搞清诸葛亮真的不在人世了,才再派兵追赶,可已经是为时晚矣,蜀军早已撤走。这就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典故,意思是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不愧为一代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