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45165100000006

第6章 关汉卿

关汉卿,晚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县)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前期,卒于元灭南宋之后。《录鬼簿》说他做过太医院尹。作杂剧六十余种,大都散佚,现存十八种,以《窦娥冤》最为著名。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他接近下层人民,在作品中反映出封建残暴统治下人民遭受的痛苦和愿望,尤其是塑造了各种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形象,同情她们的命运,歌颂她们的聪明才智和斗争精神。他精通音律,曾亲自参加舞台演出。曲词质朴而精练,戏剧性强,在当时享有盛名。所作散曲,气调清新刚劲,壮浪纵恣,独具一格。现存小令十余首,套数十多篇。

〔双调·沉醉东风〕

伴夜月银筝凤闲①,暖东风绣被常悭②。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③,

盼雕鞍万水千山④。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

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⑤。

“注解”

①银筝凤闲:让筝箫闲着。谓无心弹筝吹箫。凤,凤箫。

②绣被常悭:锦绣的被铺却很少用它。指无心酣睡。悭(qiān),少。

③“信沉”二句:是说情人一去无消息。鱼、雁,指代书信。

④雕鞍:装饰华美的马鞍。指代远行在外的情人。

⑤“本利”二句:意谓相思有如放债,到约定的日期连本带利一并计算,如果不还账,就只有让忧愁和眼泪来讨债了。索债,讨还相思债。

“译文”

伴着夜月独坐,让银筝闲着,无心弹奏乐曲,东风暖融融的,乡被很少用了。好久没有书信来了,盼着你跨过万水千山来到我身边。连本带利这一对相思债如果不还,就只有让衰愁和眼泪来讨还了。

〔双调·碧玉箫〕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①。

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②。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③。

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④!

医,越恁的难调理⑤。

“注解”

①“划损”句:闺中少妇用篦梳在墙上划线来计算丈夫的归期,而丈夫迟迟不归,以致把金属的篦梳也磨损了。蓖(bì),梳头用具。

②“一搦”二句:形容少妇因相思而憔悴瘦损。一搦(nuò):一握。宽褪(tuì):指衣带宽松,反衬身体消瘦。《古诗十九首》之一:“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③没理会:不明白。

④陡:突然。恁的:如此,这样。

⑤越:越发,更加。

“译文”

一天天地盼,也不见你回来,划线的金篦梳也磨短了。腰已经瘦成一握,素罗衣变得宽松了。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让人想不明白。挑着东西吃,怎么突然那么没滋味呀!这病呀,特别难治吧。

〔正宫·白鹤子〕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①。

香焚金鸭鼎②,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

“注解”

①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像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②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③“月在”两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偷偷约会的情景。

“译文”

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地转,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南吕·四块玉〕

闲适①

旧酒没,新醅泼②,老瓦盆边笑呵呵③。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④,东山卧⑤,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注解”

①题共四首,所选为第二首、第四首。

②新醅(pèi):新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泼:倾倒。这里指斟酒。

③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杜甫《少年行》:“莫笑回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④南商:指农田。语本《诗经·小雅·大田》:“叔载南亩,播厥百谷。”这里暗用诸葛亮躬耕南阳事。

⑤东山卧:指隐居。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在今浙江上虞西南)。

“译文”

老酒喝光了,新酒也拿出来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南吕·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栏袖拂杨花雪①。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解”

①杨花雪:形容柳絮飘飞如雪。宋苏轼《少年游》词:“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译文”

自从把你送走,心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凭倚栏杆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双调·大德歌〕

子规啼②,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③,则见双燕斗衔泥④。

俏冤家,在天涯⑤。偏那里绿杨堪系马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⑦。蛾眉淡了教谁画⑧,瘦岩岩羞带石榴花⑨。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⑩。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注解”

①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是这个调子的曲牌。

②子规:即杜鹃。据说它的叫声有些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晁补之《满江红·寄内》:“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③鱼雁:书信的合称。《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④则见:只见。斗衔泥:争着衔泥营造巢穴。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意,喻相思相爱。

⑤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⑥“偏那”句,偏偏只有那里留得住。张耒《风流子》:“遇有系马,垂杨影下。”

⑦数对:屡次对着,频频地对着。

⑧蛾眉:指女子弯弯的长眉毛。

⑨瘦岩岩:瘦削的样子。石榴花:泛指红色的花。苏轼《贺新郎》:“石榴半吐红巾蹙”,则借作石榴花了。

⑩陈抟高卧:陈抟(tuán):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修道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每睡常百多天才起来。

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秋蝉、寒蛩(qiónɡ):秋天里容易唤起人们愁思的两种昆虫,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形容和点染离人的秋思。蝉,又名知了。寒蛩:即蟋蟀。

“淅零零”句:形容下着蒙蒙的细雨。细雨打芭蕉,取李煜《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的语意。

雪纷华,舞梨花:形容雪花像梨花一样的洁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烟村:烟雾笼罩着的村庄。

堪图画:值得描绘。图画,这里是动词。《汉书·苏武传》:“图画其人于麒麟阁。”

掩映:半藏地露,或隐或现。

“斜缆”句:斜系着一条小小的钓鱼船。缆,本是系船的索子,这里作动词用。

“赏析”

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

该曲大胆泼辣地写相思之情。一个“俏”字传神至极,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困坐”两句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末两句用典,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

起着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象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最后两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春》、《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该曲用“雪纷纷,掩重门”表示冬天的季节,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深沉的严冬都封杀不了。

〔双调·沉醉东风〕

送别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②。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③。刚道得声保重将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好去者前程万里⑥。

忧则忧鸾孤凤单⑦,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⑧,害则害谁曾惯⑨,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⑩,怕则怕黄昏到晚。

“注解”

①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是这个调子的曲牌。

②霎时间:一会儿。黄庭坚《两同心》:“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雪。”花飞:花飘,花落。晁补之《行香子·梅》:“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③阁着:噙着,含着。阁,同“搁”。

④将息:调养、休息的意思。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⑤痛煞煞:表示痛苦的样子,亦作“痛设设”。

⑥好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语,犹言“好走着”。马致远《要孩儿·借马》套:“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⑦“忧则”句:担忧的是夫妻分离。则、犹,现代汉语中的“只”。元曲中的“只”多作“则”。鸾凤,旧时用来比喻夫妇。卢绪《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⑧俏冤家:对所爱人的亲昵称呼。

⑨害则害:病虽病。害,病。则,这里作“虽”讲,下句的“瘦则瘦”同。意即病虽病,也甘心被他折磨。

⑩孤帏绣衾:孤单的罗帐,绣花的被子。

怕则怕黄昏到晚: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从其词意中点化出来。

“译文”

相隔咫尺的人就要天南地北远远分离,转瞬间花好月圆的欢聚就变成月缺花飞的悲凄。手拿着饯行的酒杯,眼含着惜别的泪水。刚说一声“保重身体”,心中悲痛极了教人难以割舍。“好好地云吧,祝愿你前程万里!”

〔南吕·一枝花〕

不服老

[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②。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③,打马藏阄④,通五音六律滑熟⑤,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⑥,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⑦,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⑧,歌金缕⑨、捧金樽、满泛金瓯⑩。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翫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瓴毛老野鸡,蹅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翫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口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注解”

①南吕:宫调名,一枝花和梁州等均属这一宫调的曲牌。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起来表达同一主题,就是所谓“套数”。

②煞:拈、弄的意思。休:语助词。

③分茶攧竹:两种古游戏名。分茶,指把茶均匀地分注在小杯里待客;攧竹,即画竹。

④打马藏阄:两种古游戏名。打马,一种赌博游戏;藏阄,类似猜谜。

⑤五音六律:五音,亦称“五声”,即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古代审定音乐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各六吕,合称十二律。

⑥银筝女:指乐妓。

⑦玉天仙:指妓女。

⑧金钗容:指歌妓。

⑨金缕:即《金缕衣》,乐府曲名。

⑩金瓯:盛酒器。

占排场:为首、第一。功名首:功名居第一。

都帅头:总头领。

翫(wán):观赏。

每:们。

乍:初。围场:打猎场。

蹅(chǎ)踏:踩踏。

鑞(là)枪头:用鑞做的枪头,通常用以比喻好看而不实用的样子货。这里借指别人的中伤。鑞,锡与铅的合金,比银软得多。

匾:同“扁”。

铜豌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性格无比坚强。

恁(nèn):那些。

斫(zhuó):砍。

锦套头:锦缎制的套头,喻圈套、陷阱。

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花园,也称兔园,又称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延居园中,因而有名。这里代指汴京。

东京:五代至北宋都以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为东京。

洛阳花:指牡丹。古时洛阳以产牡丹花著名。

章台柳:指妓女。唐代许尧佐传奇《柳氏传》载,韩翃与妓女柳氏有婚姻之约,后因离别阻隔三年,朝翃作《寄柳氏》词说:“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按,章台原为汉时长安中街名。

蹴鞠(cù jū):古代一种踢球游戏。

打围:古代指打猎时合围,后泛称打猎。

插科:戏曲演员在表演中穿插的引人发笑的动作。常同“打诨”合用,称“插科打诨”。

口燕作:不详。可能是一种表演性的游戏。

双陆: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

歹症候:恶习、坏毛病。

兀自:还的意思。

则除是:除非是。则,同“只”。

烟花路:指妓女聚居地。

“译文”

〔一枝花〕采摘那露出墙头的朵朵红花,攀折路边的条条弯柳。采的花蕊红稚嫩,折的柳条青翠柔细。处处拈花惹草,纯粹的一个浪荡公子。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梁州〕我是个全天下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但愿那些红颜美色永不衰褪,光彩常驻。我在如云的美女中消遣时光,借酒忘忧消愁。品着茶,画着竹,沉醉于打马、藏阉这些赌博游戏之中,十分自在。精通五音,熟悉六律,太无聊了,使我心头发愁。整天以妓女为伴,她们或在银台前抚弄银筝,笑倚银屏;或者是携玉手、并玉肩,一起登上玉楼;或者是唱着《金缕衣》曲调,捧着盛满酒的金樽及华贵的酒器。你暂且不要以为我已老了。我可以说是风月场上最有名的头号老手,比所有的风流浪子更风流。我在姑娘群中还算是个总头领,曾游玩过许多州府。

〔隔尾〕那些嫖客们,个个都如同那些刚刚从茅草岗、沙土窝里蹦出来的小兔子,初次踏进妓院的门槛,我已经是个经笼罩、受索网、饱受磨难如同长着苍老羽毛的老野鸡,踏踩过妓院,狎妓经验丰富老到。经受了不少的暗算和中看不中用的妓女,虽然如此,也不曾甘落人后。所以不要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能甘心这样虚度年华。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那些纨绔子弟们,谁让你们钻进他那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摆不脱、慢腾腾、好看又心狠的千层圈套中呢?我赏玩的是梁国之月,饮的是东京美酒,观赏的是洛阳名花,玩弄的是章台美女。我也会围棋、蹴鞠、狩猎、插科打诨,还会唱歌跳舞、吹拉弹奏、滑稽表演、双陆博戏。你即便是打落了我的牙、扭歪了我的口、打跛了我的腿、折了我的手,老天赐给我的这些恶习,还是不肯悔改。除非是阎王爷亲自传唤,神鬼自己来勾,三魂归入地府,七魄丧入黄泉,苍天啊,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不往那妓女出没的场所去。

《不伏老》是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著名套曲,气韵深沉,语势狂放,在清澈见底的情感波流中极能见出诗人独特的个性,因而历来为人传颂,被视为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之作。

依照曲文看,这首套曲当作于中年以后,当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战乱造成人们生活的颠簸,加之科举的废置,又堵塞了仕途,因而元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沉抑下僚”,落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在文人群体内部急遽分化之际,关汉卿却选择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岁月沧桑的磨炼,勾栏生活的体验,使他养成了一种愈显成熟的个性,那就是能够突破“求仕”、“归隐”这两种传统文人生活模式的藩篱:那就是敢于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整个封建规范相颉颃的凛然正气;那也就是体现了“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钟嗣成《录鬼簿序》)的一种新的人生意识。正是在这首套曲中,诗人的笔触将我们带进了这样意蕴深广的心灵世界。

在首曲〔一枝花〕中,诗人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折柳攀花”、“眠花卧柳”的风流浪子和浪漫生活。“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句中的“出墙花”与“临路柳”均暗指妓女,“攀花折柳”,则是指为世俗所不齿的追欢狎妓,然而,诗人有意识地将它毫无遮掩地萦于笔端,恰恰是体现了他对封建规范的蔑视和对生活的玩世不恭。因此,诗人在首曲短短九句诗中,竟一口气连用了六个“花”、“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这是说:攀花折柳要攀嫩的红蕊、折柔的翠条。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这是显示他的风月手段。显然,勾栏妓院中浪漫放纵的生活情趣,其间不免流露了一些市井的不良习气,但我们更应看到,诗人的这种情调实质上是对世俗观念的嘲讽和自由生活的肯定。“浪子风流”,便是他对自我所作的评语。“浪子”,这种本是放荡不羁的形象,在此更带有一种不甘屈辱和我行我素的意味,因而结句写道:“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半生来”,是对诗人自己“偶倡优而不辞”(《元曲选序》)生涯的概括;“一世里”,则是表示了他将在一生中的着意追求。

随着曲牌的转换,“序曲”中低回的音调顿时变得清晰明朗,格调高昂:“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郎君”、“浪子”一般指混迹于娼妓间的花花公子。而世俗观念不正是以之为贬,对与歌妓为伍的书会才人视为非类吗?关汉卿却反贬为褒,背其道而行之,偏以“郎君领袖”、“浪子班头”自居。不难发现,在这貌似诙谐佻达中,也分明流露出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嘲谑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高扬。然而现实中的非人遭遇,毕竟也曾产生过“十分酒十分悲怨”(〔双调·新水令〕),所以才“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但一旦陶醉在自由欢乐的生活气氛中时,“分茶扌颠竹(两种娱乐游戏),打马藏阄(两种博戏),五音六律滑熟”,顿时又感到“甚闲愁到我心头?”接着,诗人以三个连环句尽情地表现了风月场中的各种生活,以及由此而发的满足和自幸:我曾与歌女作伴,妆台前拔弄着筝弦,会意的欢笑,使我们舒心地倚在那屏风上;我曾与丽人作伴,携着那洁白的手真感到心甜,我们并肩登上高楼,那是多么喜气洋洋;我曾与舞女作伴,一曲《金镂衣》真动人心肠,我捧起了酒杯,杯中斟满了美酒佳酿。

诗中,作者有意选择了循环往复的叙述形式,热情洋溢地展示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从而显示出他那极其鲜明的人生态度。

正因此,当有人劝慰他“老也、暂休”时,诗人便断然予以否定:“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占排场”,这是宋元时对戏曲、技艺演出的特殊称谓。显然,关汉卿把“占排场”视作“风月功名”之首,已经不是指追欢狎妓之类过头话,而是严肃地将“编杂剧,撰词曲”作为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也正基于此,他才“更玲珑又剔透”,才表露出誓不伏(服)老、无比坚定的决心!

但是,人不服老,毕竟渐老,因而〔隔尾〕中“子弟每”两句,就隐隐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感伤,“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打猎的地方,此指妓院)上走”,而“我”已是“经笼罩、受索网”的“苍翎毛(青苍的羽毛,足见毛色之老)老野鸡”。

然而,这瞬间的哀意又很快随着情感的冲动而烟消云散,这一切不过是些“窝弓冷箭鑞枪头”,诗人并“不曾落人后”,因而虽说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再次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并甘愿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

如果说,前三支曲在情感的骚动中还只体现了诗人的外在心态,那么在〔尾〕曲中,那种桀骜不驯的情绪就达到了高潮,诗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逼人而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铜豌豆”原系元代妓院对老狎客的切口,但此处诗人巧妙地使用双关语,以五串形容植物之豆的衬字来修饰“铜豌豆”,从而赋予了它以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性。在这一气直下的五串衬字中,体现了一种为世不容而来的焦躁和不屈,喷射出一种与传统规范相撞击的愤怒与不满!当人在现实的摧残和压抑下,诗人对自身的憧憬又难免转为一种悲凉、无奈的意绪。

“谁教你”三字典型地表现了关汉卿对风流子弟也是对自己落入妓院“锦套头”(陷阱、圈套)的同情而催发出的一种痛苦的抽搐。这就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被缚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鹰啄食着他的肝脏,他却昂首怒吼:“我宁肯被缚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他对自由的执着,对人生的追求,甘愿以生命相交换!

这里,关汉卿身上显示的也是同样的一种精神,他的愤怒,他的挣扎,他的嘻笑,也正是这种九死而不悔精神的回荡!正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正由于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关汉卿才用极端的语言来夸示他那完全市民化了书会才人的全部生活:“我也会围棋、会蹴鞠(踢球)、会打围(打也)、会插科(戏曲动作)、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一种棋艺)”。

在这大胆又略带夸饰的笔调中,在这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深蕴一种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慧和力量的自信。

至此,诗人的笔锋又一转,在豪情的基础上全曲的情感基调也达到了最强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还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阴间)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既然他有了坚定的人生信念,就敢于藐视一切痛苦乃至死亡;既然生命属于人自身,那么就应该按自己的理想完成人生,坚定地“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种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对把死亡看作生命意义终结的否定,正是诗中诙谐乐观的精神力量所在。

在艺术上,这首散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句,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极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三支曲牌中“暂休”、“万事休”等情绪沉思处,也往往是行文顿挫腾挪、劲气暗转处,读来如睹三峡击浪之状,浑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

〔碧玉箫〕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①,潇洒弄清声。锁窗②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③人初静。

“注解”

①风生:即生风,这里形容抚琴指法之快。

②锁窗:即琐窗,窗棂记得的是连锁图案的窗,与下句“雕阑”对。

③漏断:即尽,指夜已深。漏,即漏壶,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一种仪器。

“译文”

古琴横放在膝上,悲哀的琴声牵动起人的离情。指法迅疾如风,潇洒地拨弄出淡雅之声。镂花的窗前明月当空,雕花的栏杆外夜色凄清。手指轻动,引起诗人的雅兴。你听,漏声已断,正是夜深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