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庄子
45165900000026

第26章 做人要有深度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庄子·天地》

江河注入它不会满溢,不停地舀取它不会枯竭。

庄子和老子都一再用江海作为例证,说明“善处下”、“洼而盈”的道理,可见虚心是修养自身的一条重要的法则。修养自身以求达到 “道”的标准,就要求心能够像平水一样静止,不能说总是给自己增添妄想。若是真能修养到那种境界,也就像江海一样,不断地注入水它也不会满,因为已经“虚怀若谷”。同样的,像江海一样,把里面的水舀掉,也永远舀不完,它不增不减。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接近“道”了,所以生命的能量无所来也无所去,永远是存在并且挥发的。

虚怀若谷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有“水满则盈”的情况发生。

关于古人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故事有很多,刘备三顾茅庐自然是其中的典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是关于朱元璋和刘伯温的。

明太祖朱元璋濠州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向南,一路上取滁州、下太平、占金陵,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随后又进军安徽,直逼浙江,连下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成为一方之雄。

朱元璋不但自己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重视招罗英才为自己服务。尤其在听纳名儒范常、陶安、朱升、唐仲实等禁屠杀、安人心、占金陵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和建议后,朱元璋的势力和声望有很大提高,他便更尊重有识之士,每到一地总要求访当地名士,召请他们出山。

朱元璋占据处州以后,听说处州一带有四位贤达,分别是青田刘基、金华宋濂、丽水叶深、龙泉章溢。金华宋濂,元至正年间曾被荐授为翰林编修,后辞而不就,隐遁山中著述,精通文史,享有声名。丽水叶深,博学有才藻,元末被授为行省元帅。龙泉章溢,曾是大官,后辞官不受,退隐匡山。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四人之中,宋、叶、章三人都曾应朱元璋的邀请,入幕为官,但只有刘伯温婉言辞谢。

当时刘伯温认为,自己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义军,这是一种背叛失节的行为,决心实在难下。他便以身体有疾,风烛残年的老母需要进孝,两个儿子尚未成年需要教养等为由婉言拒绝了。

朱元璋见刘伯温拒绝了自己的邀请,很不甘心,又派一人到刘伯温处请他,再次遭拒。朱元璋还不死心,仍想将这位贤者请到自己麾下,于是再次派江南名士、处州路总管孙炎前往青田邀聘。经过孙炎的反复劝说,再加上朱元璋多次相邀诚意感人,刘伯温终于答应出山辅佐朱元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农历三月,刘伯温打点行装,带着他的《时务十八策》来到了金陵。

关于刘伯温与朱元璋相见的具体情节,正史里没有记载,野史里倒有一个关于他们见面的情节。

据说朱元璋与刘伯温见面后,朱元璋有意考究刘伯温的才学,就问:“久闻先生大名,出口成章、即兴做诗应该不在话下了。”刘伯温答道:“写诗是读书人的小技。”当时,朱元璋正在吃饭,就指着斑竹筷子要他吟诗一首。刘伯温不假思索地吟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斑竹产于湖南,竿上有点点斑痕,关于斑竹还有一段动人的神话。据说,古代舜帝有娥皇、女英姐妹二人为妃,后来舜去世,二妃非常悲痛,泪水落在竹子上便化成了斑痕,二妃死后变成了湘水神,那染有她们泪痕的竹子也就被称之为“湘妃竹”,民间又称之为“泪竹”。

这联诗概括了这个典故,书生气十足,朱元璋听后颇不以为然,说:“秀才味!”

刘伯温很机警,马上说:“我还未吟完呢!”跟着续吟了两句:“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箸间。”

这句诗涉及张良,刘邦两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热烈赞扬汉初谋士张良的功勋。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刘邦是说张良的计策十分高明,自己不及他。“箸”即筷子,据说张良计划军事行动时,用来作“筹”,这个典故与筷子有关,刘伯温巧妙地用上了。刘邦能创立400年的天下,与张良的出色谋略息息相关,“尽在留侯一箸间”这句,用夸张手法来突出张良的重要贡献,进而让朱元璋认识谋士的重要作用,并以张良自比,表示自己能像张良辅助刘邦那样来辅助朱元璋打天下。

朱元璋听后大喜,说刘伯温是“吾子房也”,尊称他为“老先生”。当晚朱元璋以恭谦的态度向刘伯温请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的大计方略。刘伯温详细分析了群雄逐鹿的情势,呈上早已构思拟就的时务十八策,列叙各项谋略方策。朱元璋听毕,大喜过望,直恨相见太晚。立即命令有司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奉待刘伯温,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予机密要事的谋议。朱元璋的信任,使刘伯温深为感动,庆幸自己遇到了明主,也大大触发了他为国为民效力的夙愿。

从此,刘伯温辅助朱元璋打下了一片江山。

古时候的人有着特有的生活哲学,静观天地,师法自然。他们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综览山川景物中,体察到了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安静而有力的主宰力量,也就是“道”。人们如果能顺应“道”,就会自在平安;如果背“道”而驰,就不免天灾人祸。

在这—切井然有序的运行规则中,人立足于天地之间,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谦虚、包容与感恩,并发展出一套对应的生活方式,能与自然万物和平共处。即使是在人世的生活中,人们连言行思想也都不自觉地取法天地精神,所以才有虚怀若谷的谦卑恭敬,有山高水长的崇高品格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人们对“道”的理解和崇敬,所以顺应“道”而行事,让自己保持一个虚怀若谷的状态,自然可以生活得怡然自得,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