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兴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至上的善行有如水的自然流淌。水具有滋润万物的不变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处事公正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会有因个人欲求与目的的落空而感到忧虑。
在这段话里,老子娓娓道出了水的智慧,水的智慧接近于大道。水滋养万物,水甘居低下处,水的本质幽深明澈、没有污染。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生活,我们的人生也一定是清静平缓,明净透澈,不会因为私欲而感到烦恼。
水的特性是这样具有深刻的哲理,以致于在中国古文化里它便代表了无穷尽的智慧,孔子就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人处事的方式必然与水的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水遇阻便绕行,见坝便积蓄;汇聚一处可滔天巨浪,分流滴水又可穿石;在低处可成湖,在高处可成瀑;在深处可藏蛟龙,在浅处可育鱼虾;蒸腾可以为云气,沉土可以润万物。无可无不可,绝对不去较劲,永远顺应环境,永远又不失本性,谦逊包容,通变处下,不争而胜。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没有什么沟沟坎坎是能难得住我们的。
在唐睿宗时,睿宗的嫡长子李宪受封宋王,十分受宠。
唐睿宗的另一个儿子李隆基聪明有为,他杀死了篡权乱政的韦皇后,为睿宗登上皇位立下了大功。按照礼制,立太子通常是要立嫡长子的,有的大臣便对睿宗说:“嫡长子李宪仁德忠厚,没有任何劣迹,立他为太子既合礼法,又合民心,望皇上早日定夺。”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早日立下储君才能让人心安稳,免得谁都惦记着下一任皇帝是谁,大臣们不知道该讨好哪个皇子,皇子们又各显手段争储君之位。所以这个大臣的建议可以说是很顺从礼制的,但同时也就是太顺顷从礼制了。立李宪是没什么不好,可是相比李宪来说,李隆基有大功,而且雄才大略,更是治理天下的好人选。所以这让唐睿宗陷入了两难境地,立太子的事也一拖再拖,没有个定论。
他在考虑权衡的时候,下面的人也同样在伺机而动。
李宪看出了唐睿宗的心思,就对心腹说:“父皇不肯立太子,这说明他对我还有疑虑啊。李隆基虽然不是嫡长子,可是他功劳很大,没有他我们李家的天下可能还在被韦家把持,所以父皇看来是想立他啊。”
李宪的心腹说:
“于情于理,太子之位都是你的,这事绝不能相让。我马上和百官联络,共同上书,向皇上说明利害,一定促成这件大事。”他当然想促成这件事,立了李宪当太子,日后当了皇上,那他作为心腹就可以飞黄腾达了。
当李宪的心腹和百官起草奏书的时候,李宪匆忙赶来,对他们说:“我考虑了多时,还是决定放弃太子之位,你们就不要为我费心了。”
众人十分惊诧,在皇家见多了为太子之位争得头破血流不顾骨肉亲情的,却很少见到有机会当太子自己却放弃的,他们说:“太子之位事关你的前程性命,怎能轻易放弃呢?自古这个位置你争我夺,本是常事,有我们替你说话,你还怕什么呢?”
李宪说:“大丈夫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是十分慎重的。赞平王李隆基是我的弟弟,他有大功于国,父皇有心立他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若据理力争,不肯退出,我们兄弟之间就会有大的冲突,朝廷也不会平安。如果危及了国家,我岂不是罪人吗?这种事我绝不会干。”
他的想法是多么合乎于道啊,毫无疑问,李宪是可以争夺一下太子之位的,而且不见得一定会输给李隆基,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朝中那些遵循礼制的人一定会支持他,而且他平时德行就不错,很有人缘。可是就像他所说的,如果他想争太子之位,那么和李隆基之间的兄弟之情就会荡然无存了,手足将变成竞争对手,用不着看得太远,就看看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当上皇帝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就可以知道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了。而且这不只是他们兄弟两个的争斗,还会牵连到那些各自支持他们的官员,如果百官都被卷入这件事中,那朝廷必然动荡不安,朝廷都动荡了,谁又去治理国家呢?
所以,李宪先是制止了想为他上书的官员,然后又亲自上书推荐李隆基为太子。他说:“赞平王文武双全,英勇睿智,他当太子有利于国家,我是衷心拥护他的。我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请父皇不要为我担心,早下决断。”
唐睿宗很受感动,他对李宪说:“你深明大义,我就放心了。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都会满足你。”
李宪说:“一个人只要顺其自然,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妨碍他了。我不会强求什么。”是啊,他连太子之位都可以看轻看淡,那还有什么能放不下呢?所以,他一无所求。
李隆基当上太子后,就去拜访李宪,他说:
“大哥主动让出尊位,不是大贤大德的人难以做到,大哥是如何设想的呢?”
李宪说:“你担当大任,大唐才会兴盛,我不能为了私利而坏了国家大事。望你日后勤政爱民,做个好皇帝,为兄就深感安慰了。”李隆基连声称谢,又说要和李宪共享天下,但是李宪很明智,没有让他说下去,而是告诫说:“很多事是追求不来的,只有顺天应命,才不会多受损伤。将来治国不要逞强任性,这样效果会更好。”
李宪的行为正应合了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能看清:时势,认清方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去为了权力欲望而危及国家。他能“处众人之所恶”,也就是放弃太子之位——而在其他人看来,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没有理由要放弃那样尊贵的位置。而这也正是李宪的高尚明智之处。很难保持长久的,是很容易就被官场上的一些恶习所污染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够清净,如果都能像于成龙那样,心如水质一般的清澈,便是有泥沙倾倒下来,不过是晃上几晃,泥沙尽可沉底,水质仍是一片清明。所以环境的恶劣混浊并不是理由,一个人若是真正想要坚持内心的原则,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是动摇不了他的。
现代生活中处处可见名闻利扬,不一定要做官,也一样可以接触到那些“泥沙”。但是我们可以禀持自己内心的清正,让自己如流水一样澄澈明净,不被混染。虽然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社会里,但是却可以让所有尘埃都沉到水底,只留水本质的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