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器重贤能的能力,会使人民没有争当贤能的欲望;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会使人民不产生偷盗和抢劫的欲望;不用能够引起冲动的事引诱人民,人民的心就不会乱。
因此,圣人治理政事所采取的方法是:
使人民清心寡欲,满足民众的温饱,人人都不强化自己的意志,人人都练就一副强壮的体魄。
永远使人民的意识保持在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即使有少数有才智的人明白如何去争名夺利、满足私欲,他们也不敢真的去做了。
如果能够这样“无为”地去实践,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不长治久安的了。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老子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才能使人民不争夺权位功名利禄。不过,老子不是说要贬低人才、否定人才。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此老子对统治者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接着又给统治者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的目的是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视素保朴”。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指导意义。
老子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含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老子认为,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要对待井水一样,如果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浑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净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人都有欲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是必须成正比的。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的呢?
“智慧应用一”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城里出了一位才子,名叫王尔烈。他从小就很会诗文,书法也写得很好,非常聪明,才资出众;长大做官以后,清廉不贪,有双肩明月,两袖清风之誉。有一次,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来,恰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皇帝召见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回答:“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嘉庆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任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王尔烈到了铜山铸钱,因为那里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又奉诏回到京城,嘉庆召王尔烈上殿,问:“老爱卿,这一回可以安度余年了吧?”言外之意是,这一回从钱堆里爬出来,该有不少“收获”吧。王尔烈听了以后,笑了笑:“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嘉庆说:“不会吧,你再查查看!”王尔烈只好又回手一掏,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一个个磨得溜光雪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模子。嘉庆皇帝见王尔烈如此清廉,十分感动地说:“卿真可谓老实!”
王尔烈并不富有,而且可以说是清贫得很,可他过得充实满足。但生活中的许多人却并不如此,他们有太多的追求。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自己一位朋友的亲戚的姑婆从来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她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不合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管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现在许多人似乎觉得只有钱财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所以疯狂地聚敛钱财,这种人把钱财看得比性命还宝贵,为了钱什么事情都敢干,投机行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那么等待他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智慧应用二”
麦克的父亲罗曼,在证券交易所当一名普通职员,不多的一点工资,一半用于医药费,一半用来接济比他们还穷的亲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这座小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就是麦克家了。
“做人要有骨气。一个人有了骨气,就是有了一笔珍贵的财富。怀着希望生活,这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麦克母亲常这样安慰家人。
在他们城市的市节那天,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吸引了全城人的目光。这辆车作为奖品,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定在当晚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
即便平时多么想入非非,也想不到他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会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所以,当高音喇叭宣布,麦克的父亲为这辆彩车得主时,麦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亲缓缓地开车驶过人群。好几次,麦克想上车同父亲分享幸福的时刻,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竟然吼道:“滚一边去,让我清静一下!”
麦克大惑不解,回家后,他委屈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对丈夫十分了解,她温和地说,“你误会你父亲了,他正在考虑一个道德问题,我想他很快会找到适当的答案的。”
“为什么?我们中彩得到汽车,难道不道德吗?”麦克疑惑地问。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得到汽车。”母亲说。
“不可能!”麦克失态地大叫起来,“爸爸中彩明明是大喇叭里宣布的。”
“来,看看这个。”母亲指了指桌上台灯下放着的两张彩票存根。迈克看到,存根的号码分别是“348”、“349”,中彩号码是“348”。
“你看看,这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母亲说。
麦克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不太明显的“K”字。母亲解释说,这K字代表一个名字——凯滋克。
“基米·凯滋克?”杰克有些不解。因为,凯滋克是爸爸交易所的老板。
“对。”母亲肯定地说。
原来,当初买彩票时,父亲对凯滋克说,他可以给凯滋克代买一张。“为什么不可以呢?”凯滋克随口应道。老板说完,就出去了,也许他再也没有想过这事。“348”这张正是给凯滋克买的。
“汽车应该归爸爸!”杰克激动地说,“凯滋克是一个千万富翁,家里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别克车的!”
“让你爸爸决定吧,”母亲平静地说,“他知道该怎么做的。”
这时,父亲进门径直去了里间,麦克听到他给凯滋克打电话。翌日下午,凯滋克的两个司机上门,送给麦克父亲一盒雪茄,然后开走了别克车。
杰克一直到成年才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逐渐对母亲的那句“人有了骨气,就是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有了深刻的理解。回首往昔时,麦克才悟出,父亲打电话给凯滋克的时候,才是一家最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