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集管理是对作物群落品种集生长发育的调节和控制,包括种植、密植和间定苗、植株调控和收获。
一、种植
(一)种植方式
作物的种植方式包括单作、混作、间作、套种、叠种、复种和轮作。单作是作物群体唯一的种植方式。
只有群落才会有混、间、套、叠、复、轮的种植方式。这也是群落品种集在田间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
1.混作
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混合种植作物群落品种集为混作,以“×”表示,如小麦×豌豆等。凡生长期和生态条件基本一致,形态互补,互利互惠的品种集,适合进行混作种植。
2.间作
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分行或成带相间种植作物群落品种集为间作,以“//”表示,如棉花//马铃薯等。生长期和生态条件大部一致,互利互惠的品种集可采用间作方式。
3.套作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当前作品种生长后期,在其株间或行间种植后作品种为套作,以“/”表示,如小麦/棉花等。此方式适用于其品种生长期前后错开的品种集。
4.复种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当前作品种收获后,再接茬种植后作品种为复种,以“—”表示,如小麦—芝麻,与套作一样适用于其品种生长期前后错开的品种集。
5.叠种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上下分层种植作物群落品种集为叠种,以“=”表示,如立柱叠种和稻田养萍。生长在不同土体、水体和气体空间的品种集,可进行叠种。
6.轮作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作物品种为轮作,以“—”和“→”(隔年复种)表示,如油菜→水稻—绿肥—小麦→大豆,以后按顺序年年连续种植若干年。生态条件一致,茬口对路的品种集实行轮作。
(二)种植时期
作物种植材料安置在田里的日期为种植时期。它是作物生育周期和管理的开始。它不但关系着作物的发芽生长和全苗壮苗,而且决定着一生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如果种植有误,甚至不可挽回。“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种植时期对于作物的生长和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确定作物种植适宜时期,依据以下条件:
1.作物的特性
作物的发芽生根都要求一定的条件,如发芽温度、水分、土壤理化性状等。小麦发芽最低温度为1~2℃,而花生为12~15℃。小粒种子作物(如烟草等)发芽时吸收水分少,大粒种子作物(如蚕豆等)吸收水分多。各种作物发芽生根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们的生育期有长有短,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确定种植期要根据作物的特性。春作物耐寒的品种可以适当早播,喜温的品种适当晚播。冬作物冬性强的品种适当早播,春性强的品种适当晚播。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是确定种植时期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年四季的温度,冬低夏高周而复始,不断变化。在一年之中,可分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而各作物发芽生根对温度要求不同,这就需要将作物种植在温度适宜的时期。
3.土壤条件
土壤盐分高,温度上升慢,一般要适当晚播。一些不耐盐碱的品种要求土壤的酸碱度要低,应躲过盐碱上升地表的时期。土壤水分不可过多或过少,一般以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60%,正处在耕性最佳时期种植最好。
4.其它条件
其它还有病虫害发生情况、灾害性天气、前作情况以及种植制度等。为了保证发芽生根、安全生长,种植作物时这些条件都应考虑在内。
(三)种植方法
种植前认真选用种植材料,包括种根、块根、块茎、插枝、种苗和种子。务必纯净达标,健全饱满,生命力强,经过块选、粒选等以及物理和化学处理,杀虫灭菌,促进生根发芽,保证苗全苗壮。
具体种植方法分为:撒播、点播、条播等。一般小粒作物品种种植用撒播,如烟草育苗;大粒作物品种用点播或条播如玉米等;非中耕作物品种采用窄行条播,如小麦、亚麻等。混作的品种集采用撒播或条播,套作的品种用点播。
作物群落品种集的种植,特别是套作、叠种和复种,一年之中生长季节有限往往满足不了全部品种集生长成熟需要,因此,实行育苗移栽技术,这是一项有效的加长生育周期的增产措施。按照设施育苗可分为以下数种。
1.露地育苗
这是较简单的育苗方法。在选好地点,精耕、施肥、灌水之后即可种植。它的目的在于提前种植和收获,如夏作物育苗。
2.保护地育苗
这是在冬春之际,气候寒冷,增设保温设施如风障、小弓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以改善光、热、水、气等条件的育苗方法,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日光能,增温保温。保护地育苗增加成本和劳动操作,应在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应用。
3.人工增温育苗
这是在以上2种育苗的基础上,利用燃料,产生化学能,生热保温的育苗方法。所用生热材料包括酿热物、天然气、暖气、煤等。它的优点在于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任意调节温度,如甘薯的火坑育苗和棉花塑料棚营养钵育苗等。
4.无土育苗
这是利用营养液或培养基代替土壤的育苗方法。其优点在于无公害,苗早、苗齐、苗壮,便于人工调节和自动控制水分和营养,有利实现机械化。
育苗必须及时移栽,保证成活苗壮。作物移栽可根据作物特性和生态条件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易生根发芽的作物品种,成活率高,土壤水分充足,可采用直接拔苗移栽,如水稻插秧。生根发芽差和土壤水分不足,拔苗移栽后立即浇水供水,如烟草。生根发芽较难的品种,土壤水分尚可,可用移栽铲或移植器,多带老娘土移栽或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根据我们的经验,移栽成活与否主要在于土壤供水能否补偿幼苗蒸腾所需的水分。如果幼苗吸水,得不偿失,就要凋萎死亡。如果满足蒸腾所需水分,即可生根发芽,成活生长。因此,为了让吸水多于蒸腾,保栽保活,移栽时需要采取补充灌水、覆盖薄膜、保全根系和适当去叶等辅助措施。
二、密植和间定苗
密植是适当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栽培措施。密植不是越密越好,而是根据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实行合理密植。密植以“铺严地不郁蔽”和“成株相接触”为原则。一般生长期短,株低紧凑,不分或少分枝的作物品种密度加大;生长期长,植株高大,松散多枝,密度减少。
间苗是除去多余幼苗的作法。可分手工间苗和机械间苗。手工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杂留纯、去大小留中、留苗一致,达到苗全、苗壮、苗齐、苗匀的目的。
补种补苗是因种植质量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而进行弥补的措施。在出苗不久缺苗时,催芽补种。在幼苗长大时可移栽预备苗补苗。苗不补齐,就定苗,必然影响作物密度。
定苗是最后确定种植株数的技术,将间苗时,多留的苗全部除去。完成定苗任务后,如以后不再缺株,种植密度也就确定来了。
三、植株调控
植株调控是调节和控制作物的形态和生长发育的技术,包括物理调控和化学调控,目的在于控制某些器官和促进收获器官生长发育,达到高产优质。
(一)物理调控
应用手工和工具调节和控制作物生长发育的技术为物理调控。它包括断根、摘心、割茎、去叶、去蘖、去芽和摘花摘果等。其作用主要是控制营养器官,促进生殖器官,对于收花、收果、收种子的作物起着增产作用。
(二)化学调控
应用化学方法调节和控制作物生长发育的技术为化学调控。从植物体提取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化合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调节作物生长、器官形成、落花落蕾、早熟晚熟的作用。它可分为促进类如920、乙烯利等和抑制类CCC、缩节胺和青鲜素等。根据种植作物的目的,选用不同功能的药剂,进行调控。使用时必须掌握适宜时期、适宜浓度、适宜用量。不然,会产生副作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收获
作物成熟时必须及时收获。收获种子要在绝大部个体成熟之时,收获营养体要在其中所含营养物质最丰富的时候。因收获物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收获方法。收获分一次收获如收小麦和甘薯以及分次收获如摘棉花和烟叶等。收获是获得栽培目的物的重要技术,也是品种集管理能否圆满成功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做细做好,颗粒还家,丰产丰收。